單日135萬人確診、染疫醫護不撤前線:美國防疫的最後一戰?
【2022. 1. 11 美國】
單日135萬人確診、染疫醫護不撤前線:美國防疫的最後一戰?
「只要觸底就反彈...問題是這場瘟疫的『底』到底還有多深?」正遭遇Omircon全境擴散的美國,周一公布了疫情升溫的兩項歷史紀錄:10日當天,全美24小時內通報染疫135萬人確診,儘管此一「再創世界紀錄」的疫情數字,關乎各地周末通報延遲的校正回歸,但同一期間全美的COVID-19重症住院總數,卻也來到13萬2,642人的壓力新高峰——各地原本和緩但持續累加不退的住院數字,不僅增加了院內感染的風險;全美醫療能量的直線緊縮,也促使各州政府大膽放手,要求無症狀或輕症的「染疫醫護」繼續工作、無需退場隔離,以避免重返壓力臨界點的醫療現場,因人力短缺而直接崩潰。
根據《路透社》整合計算的疫情數據,美國全境的COVID-19疫情狀況,目前仍處於Omicron狂飆的上升擴散期,以1月10日公布的疫情數字來看,全美24小時的通報染疫數量已達到「一日135萬人確診」的世界紀錄新高峰。
雖然10日的單日153萬人確診數據,與各地周末假日通報延遲、每逢周一必定病例回溯追加的「校正回歸」有關。但135萬的數字,仍比前一個星期一的103萬人感染再增32萬,同時各地累積通報的「目前因疫住院總數」,也於同一天來到13萬2,642人重症的歷史新高——此一重症數字已超越疫苗服役之前,2021年1月冬季的瘟疫最黑暗階段——顯見疫情對於美國社會的壓力,尚未走到「真正退潮」的恢復期。
從2021年12月開始,美國的本土疫情就從原本主流的Delta病毒株,轉變成感染力加倍、但殺傷力較和緩的Omicron病毒株。但此一替換搭配耶誕-新年連假,以及美國東岸今年隆冬的加倍酷寒,從12月下旬開始美國疫情壓力指標就開始全力飆升,
《路透社》表示,雖然Omicron的全境擴散,讓全美的染疫與重症數都大漲,但因疫死亡人數目前卻維持在「每日1,700死上下」,此一數字雖然看來駭人(元旦至今就快要有2萬人病死)、比兩星期前的日均1,400死也有增加,但和去年秋天開始的Delta疫情相比,目前日均1,700死的數字仍「相對較低」。
簡言之,Omicron對美國感染衝擊非常明顯,儘管病毒殺傷力相對較弱,但染疫的擴散範圍卻是此前高峰的3倍。於是,在感染基數暴增的同時,就算疫苗的社群防護效果明顯,但死亡與重症數字卻還是因為感染比例過高的關係而壓不下來——對於人力固定、能量有限的「醫療現場」來講,絕對數字的災難性壓力與崩潰危機,也就一樣慘烈不變。
醫療現場的人力吃緊,目前已讓美國超過一半的州政府,開始準備大規模推遲「非緊急手術」,並管制急診量能。而像是紐約、伊利諾、麻薩諸塞...等重症地區,州政府也都已經下令或發出建議,要求以「全州為單位」推遲擇期手術、管制接診量能以投入防疫救急。
雖然在每年的新年假期過後,美國因為冬季醫療需求與醫護人員休假的關係,醫療塞車的狀況並不罕見,但卻很少出現這種全面性、全國性的大規模延後管制,畢竟美國高度私有化的醫療院所非常倚賴昂貴手術與接診所帶來的財政收入,因此當前的管制狀況也變相證明了第一線情況的危急與沉重壓力。
除此之外,根據《美聯社》的報導:美國各州衛生單位從周末開始,已陸續擴大醫療現場的「染疫隔離豁免」,以加州衛生部的緊急命令為例,
事實上,在2021年底的Omicron入侵流行後,美國聯邦疾病管制中心(CDC)就已針對疫苗完整覆蓋狀況與病毒特性,修正了全美醫護人員的「染疫工作規定」——在當時的建議下,凡染上COVID的醫護人員,只要無症狀、並在單獨隔離7日後採檢陰性者,就能直接重返醫療前線,但CDC的建議還有一個彈性但書,即是:
「為了避免醫療現場崩潰,我們必須現實地冒險。」加州衛生部表示,由於絕大部份的第一線醫護人員都已經有完整、甚至加強的疫苗防護力,因此在現實壓力之下,只要「染疫醫護自己的健康不至於惡化」,此時此刻都應該投入扛下Omicron襲來的疫情海嘯衝擊。
但這些感染疫護並不是直接被丟入「髒區賭命」,而還有相應的補充條件,譬如:染疫醫護必須是輕症、無症狀、或恢復後等待轉陰者而可「如常工作者」。他們在必須穿戴更多的防護裝備,並全時配置N-95口罩,負責診療的對象也將以「染疫後狀況穩定COVID住院者」為主,不會接觸未確診或重症特殊高風險病患。
不過目前這種「染疫醫護人力鬆綁」的政策,多由各地政府、醫療機關、甚至私營醫院內部「自行制定」。有的狀況是向加州一樣,由州立的衛生管轄機關統一建議方針;但也有的是由醫院內部自行提出調整方案,以增加津貼、特殊福利的方式鼓勵「輕症醫護」重返崗位,但怎樣的狀況符合返工資格——特別是「輕症」的定義與狀況審核——卻也出現各自認知的狀況,唯不少單位都授權當事醫護「自行判斷」,
染疫醫護重返醫療前線的狀況,雖然可以反應出美國對抗Omicron的巨大壓力。但類似的政策卻也被歐美各國視為「疫情正常化」的必要過渡期。
以法國為例,馬克宏政府上個星期就已經放寬了「輕症/無症狀染疫醫護」的免隔離特殊復工令,其他非醫療人員的突破性染疫者,也正研擬進一步「縮減確診後的隔離日數」。而這些政策冒險,也將是歐美各國在等待Omicron疫情自然消退之前,對「完全防疫解禁」壓力測試豪賭一把的最後一戰。
收看更多文章,請訂閱轉角國際facebook專頁: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