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克爾繼承者的歷史性慘敗?難看但「尚未變天」的德國大選
【2021. 9. 27 德國】
梅克爾繼承者的歷史性慘敗?難看但「尚未變天」的德國大選
「投開票只是前奏,大選真正的『政權保衛戰』,得要透過數星期的政黨協商才能決定。」2021年的德國聯邦議會大選,26日晚間結束投票後,目前仍全德仍在進行投開票作業。但根據《德國公廣聯盟》與《德國電視二台》截至27日清晨所更新的出口民調結合計票數據,現任最大執政黨「基民盟/基社盟」(CDU/CSU,簡稱:聯盟黨),在前黨魁梅克爾(Angela Merkel)即將退休並沒有參與連任選戰之際,正遭遇組黨以來的歷史最低得票率。
儘管落後的聯盟黨,目前席次仍緊咬不放領先的「社民黨」(SPD),在德國多黨制的選制與政治生態裡,也還能以「第二大黨」之姿,透過聯合政府談判與結盟其他政黨組閣——但「沒有梅克爾就暴跌」的尷尬表現,卻已嚴重動搖聯盟黨在「後梅克爾時代」的政治信心。像是傳統大報《南德意志報》就對接班黨魁拉謝特(Armin Laschet)的災難表現,下了一個有聲音的標題「夭壽」(Autsch)。
截至27日清晨為止,德國的社民黨與聯盟黨都堅持自己才有執政的機會。但預計會拖到10月中旬甚至更久的組閣談判才正要開始,真正關鍵的「造王者們」反而是已經展開談判的德國綠黨(Grünen,目前第三大黨)與德國自民黨(FDP,目前第四大黨)的「左右小黨結盟」。
2021年的德國聯邦議會選舉,是總理梅克爾「結束執政生涯」的德國第一役,選民們不僅要選出新屆國會,民眾的意志也將間接影響「後梅克爾時代」會由誰來接班德國總理。
二次大戰後,為了制衡一黨獨大的政治局面,德國設計了一套相對複雜的投票方式。德國選舉制度會將基礎598席平分為「第一選票」和「第二選票」,第一選票為所在選區的議員直接選舉(50%);第二選票為政黨票,得票率超過5%門檻的政黨才可以進入國會、進而再依照得票率分配議員席次(50%)。但在第一選票與第二選票完成統計後,第一票總席次多出第二票分配席次的政黨,還可再依統計與政黨協調追加當選「超額席次」——因此德國聯邦議會每屆的「最後總數」都不太一樣,選舉的結果也都不直接能反應「誰能執政」的勝敗現實。
由於強調制衡的選舉制度,很難出現「一黨席次過半」的單一執政結局,因此在大多情形之下都得由多黨協商、共組聯合政府,接著再彼此談判「喬出」新任總理與內閣的決定名單。
也因為德國選制與政治傳統的特殊狀態,過往政壇屢屢出現第一大黨與第二大黨選前競爭、選後同盟的「大聯合」狀態。像是在2017年的德國大選,梅克爾與聯盟大黨最後就再度選擇與第二大黨社民黨共組聯合政府,直到新一屆大選來臨後兩大政黨才又各自對抗。
根據《德國公廣聯盟》與《德國電視二台》更新於27日清晨3點的最新結果,在整合各地開票進度與出口民調之後,2021年的德國大選出現了極為激烈但卻相當罕見的結果——由德國財政部長蕭茲(Olaf Scholz)所領軍的社民黨,很有機會以「小幅差距」壓下聯盟黨成為德國第一大黨。
而在連續執政16年的聯盟黨,在梅克爾確定選後退休後,則創下了戰後以來的最慘得票機率,雖然仍有機會透過聯盟繼續執政,但席次與得票率的雙雙衰退,卻已讓負責「接班梅克爾」的新任黨揆拉謝特,墜入了危機險地。
在《德國公廣聯盟》預估的730席最後席次中,社民黨將取得205席,壓下聯盟黨的194席;而《德國電視二台》的740席預估總席數,則判斷社民黨可拿下209席,而聯盟黨只有196席——簡言之,聯盟黨的席次與得票都明顯衰退了8%以上,極可能因此失去組閣主動權。
除了篤定成為第一大黨的社民黨,與第二大黨聯盟黨外。屬於「第二梯隊」的幾個小黨也有出色的表現,像是一度有望拚出「三黨鼎立」卻在最後一個月裡聲勢掉隊的綠黨,仍拿下了14.6%的選票,成為了關鍵的國會第三大黨。同時光譜重商偏右的自民黨,也有小幅斬獲成為第四大黨。
至於在上屆選舉中,以激進與排外言論一度成為國會第三大黨的「德國另類選擇黨」(AfD),則延續內鬥與被主流選民無感孤立的頹勢,在本次選舉中跌為第五政黨。
《南德意志報》報導:雖然在選舉之前,大家都已認為本次的選舉必定激烈、社民黨的民調也稍稍上風,但作為保守陣營龍頭的聯盟黨卻仍對「選後執政」頗有信心,一直到26日晚間六點投票結束,各家單位公布「出口民調」後,聯盟黨總部才發現大事不妙——因為只有24.1%的得票率真的太低,低到戰後創黨以來最低。
除了得票率難看之外,聯盟黨雖然緊咬著社民黨,但還是一路落後。就算執政與總理大位尚有希望,但龍頭易位的噩耗卻以讓聯盟黨內部氣氛一片鐵青,因此《南德意志報》才會以「夭壽」為標題,指出拉謝特的領頭與黨魁地位可能馬上就要面臨下台危機。
「我們會竭盡全力,讓聯盟黨繼續成為新屆聯合政府的領軍角色!」在結果趨勢差不多底定後,26日晚間拉謝特也在柏林的聯盟黨總部,故作振奮的鼓舞著黨團幹部與支持者,並自顧自地強調聯盟黨仍是總理之位的最大熱門,
「畢竟在德國的政治生態中,國會最大黨也不總能保證能拿下總理大位。」
但拉謝特的說法,卻被德國輿論視為「自我安慰」,像是德國《時代周報》的分析就認為:拉謝特本人的領導形象不佳,除了社會形象遠遠無法填補梅克爾的巨人身影外,拉謝特還是聯盟黨之所以痛失龍頭主導權的「頭號拖油瓶」。
《時代周報》的民調認為,謝拉特本人的保守老男形象與夏季洪災事件的處理風波,都對他本就不是出色的領導形象嚴重扣分。在選舉之前,只有27%的德國人認為「拉謝特夠格當總理」;而在上一屆投給聯盟黨的德國選民中,竟也有86%認為「拉謝特不夠格...聯盟黨應該推出更有競爭力的總理人選」。
相較之下,拉謝特的競爭對手——社民黨的蕭茲——反而「篡奪」了「梅克爾繼承者」的公眾形象,雖然蕭茲本人也有領導風格沉悶與活力不足的問題,但在與拉榭特相比的兩雄競爭下,蕭茲的「總理適任性民調」卻有66%,而原本被視為聯盟黨票倉的60歲以上「老人票」,優勢也都朝社民黨轉移。
對於謝拉特的故作鎮定,被視為「目前大贏家」的蕭茲與社民黨,雖然只有小幅領先但卻頗為振奮地主張自己已拿下了「政黨變天的主導權」。在總部發表談話的蕭茲,也罕見地打破自己一向被輿論指責為無聊沉悶的姿態,興奮地表示:
「許多選民轉向支持社民黨,這是因為德國希望我們主導政府變天,並期待蕭茲我能成為這個國家的新任總理!」
不過蕭茲雖然在得票率與席次比例上「貌似險勝」,但是否如願成為總理,仍需要通過跨黨協商的「聯合政府組閣談判」——而這也是德國選舉政治最難預測的特色所在。
德國的聯合政府談判,往往會以不同顏色的政黨代表色為綽號——像是聯盟黨是「黑色」,社民黨是「紅色」,綠黨自然是「綠色」,自民黨是「黃色」,而被視為極右翼的AfD則是「天藍色」。
綜合德國媒體的當前說法,目前的聯盟談判中,最有競爭力與可能性的組合分別是:
「紅綠燈」(紅黃綠,社民黨+綠黨+自民黨)、
「牙買加」(黑黃綠,聯盟黨+綠黨+自民黨)、
「肯亞」(紅黑綠,社民黨+聯盟黨+綠黨)
「紅黑配」(紅黑,社民黨+聯盟黨,這也是目前政府組成),
以及「德意志」(紅黑黃,社民黨+聯盟黨+自民黨)
其中,關鍵的政治決戰點,分別在於「社民黨願不願意再與聯盟黨組閣?」,以及「綠黨與自民黨的提前聯盟談判能不能率先成功?」
德國媒體表示,在26日選舉大勢出爐後,政治光譜南轅北轍的兩個主要小黨——綠黨與自民黨——已提前在社民黨與聯盟黨之前,自行展開彼此的「結盟談判」。
在德國的政治光譜裡,高速崛起、於29歲以下年輕選民中有「壓倒性支持優勢」的綠黨,是德國政壇快速抬頭的新興力量。綠黨本回取得第三大黨地位,但其吸引選民的骨幹號召卻是「氣候政策、綠能與環保」,並在各種社會與國際政策中,採取各種相對大膽的進步派政策,在社會公義、綠能減碳、制裁中國人權爭議...等問題上,也都比其他政黨更為積極。
但偏向右翼新自由主義的自民黨,於政治結構的光譜裡則相對保守而重商,在重大政策上甚至往往有與綠黨打對台的傾向。例如說在移民管控與能源政策上,自民黨往往大力反對著綠黨的自由去石化立場。
像是在2017年的前屆大選後,梅克爾就曾與自民黨、綠黨討論「牙買加」的聯合談判。但最終綠黨與自民黨彼此卻因為能源政策與移民問題而撕破臉,這也給了一度不願意再加入梅克爾政府的社民黨,反悔並重組「紅黑配」的大聯合機會。
正也因為2017年的教訓,本回自民黨與綠黨之間才會「提早接觸」,早於大選前夕就有私下討論的風聲,選後第一時間也趁著頭兩大黨還沒反應之前提早動作。目前綠黨與自民黨仍期待能在最短時間內完成「綠黃整合」——因為再一次的紅黑配,將嚴重打擊綠黃兩黨力求更上一層樓的崛起空間,因此兩大小黨才力求提前整合,先形成單一陣線,接下來才更有實力與紅黑兩大政壇「討價還價」爭取組閣讓利與政策談判。
綠黨與自民黨的「綠黃交涉」,將影響作為第一大黨的社民黨動向。儘管社民黨仍有可能與聯盟黨再次合作,但蕭茲要如何面對聯盟黨芒刺在背的威脅?又或者拉謝特目前難堪的黨內地位,有沒有足夠實力來承諾聯盟黨的未來領導?在此階段,都非常難判斷風向。
除此之外,綠黨本回雖然取得了歷史性的勝利,但比起選戰初期的威猛聲勢,總理候選人貝爾柏克(Annalena Baerbock)的先盛後衰,仍引起了綠黨黨內對於貝爾柏克的適任疑慮。再加上本回的選舉民調中,已顯示82%的綠黨選民之所以出來投票,都是因為「綠黨的氣候政策」。相較之下,自民黨的氣候與環保政策在意度只有11%,聯盟黨只有8%。因此在後續的聯盟談判中,綠黨究竟能爭取到多少氣候政策的承諾?還是會因為入閣而有所妥協?政策上的不確定性與下注,也是影響綠黨未來發展的關鍵看點。
目前,德國社會的主流預期組合,是以社民黨、綠黨與自民黨的「紅綠燈」為第一優先。相關邏輯除了是蕭茲的穩當總理外,也反映了德國民意覺得「聯盟黨的16年連續執政」確實已經太久,這也是可能是導致「後梅克爾時代」,德國可能的變天主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