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黨慶來了快逃?香港國安法周年的「武官治港」與移民離散潮

2021/06/30 轉角24小時

 圖/法新社
圖/法新社

▌黨慶來了快逃?香港國安法周年的「武官治港」與移民離散潮

「離開香港,還是留在香港?」2020年6月30日,中國政府正式通過港區《國安法》,且當日立即實施。短短一年之際,港府被指控利多次利用這套「法律」對付異議人士,導致香港的特區地位、法治與自由搖搖欲墜。而在7月1日即將迎來的香港回歸紀念日之際,港府更展開「剷除」工作——在短短一個月之內,禁止六四燭光晚會舉行、凍結《蘋果日報》資金導致其停刊、陸續逮捕媒體高層與編輯,更再度禁止七一遊行,以及調動港府高層。面對近期種種的肅殺局面,香港人又如何看待?

近期,尤為外界所關注的是香港政府高層的人事變動。在特首林鄭月娥的任期來到最後一年之際,中國國務院晉升三位出身警隊的官員,分別是:李家超獲任為政務司司長、鄧炳強為保安局局長,以及蕭澤頤為警務處處長。

其中,李家超晉升的職位「政務司司長」被視為繼特首之後,港府的「第二把手」,但警察出身的李家超除了過去是保安局局長之外,並沒有處理政府行政事務的經驗。再者,李家超過去在反修例運動上被批評下令鎮壓示威者,以及在近期引用國安法逮捕《蘋果日報》高層等爭議,民望淨值在上個月大跌至負23.9%。因此,此次的高層人事變動依據為何,為何晉升具警察背景的官員,都是外界質疑所在,更憂心此新班底將成為作風強硬的「警察政府」、「武官治港」。

而在國安法的陰霾下,連續舉行18年的七一遊行也在今年首次不被警方批准舉行(警方去年因防疫也同樣發出反對通知書)。此外,原本每一年都會申請舉辦七一遊行的民間人權陣線(民陣)也宣布目前已經完成「歷史任務」,以後不會再舉辦任何活動。於2003年開始舉辦的七一遊行源自於港府政績不佳,促使當時50萬人走上街頭抗議,此後「七一遊行」開始成為香港民主抗爭的重要象徵,且每一年的遊行人數也成為港府衡量「民意滿意度」的標準之一。

2019年的七一遊行。 圖/美聯社
2019年的七一遊行。 圖/美聯社

自2019年反送中修例運動之後,民眾申請「遊行」一再受阻。而如今七一遊行再被禁止,也讓外港人更加憂心日後「武官治港」下,民眾是否還能有上街遊行的自由和權利。

7月1日除了是香港回歸紀念日、也是中共建黨百年之日。林鄭月娥表示:「今年是香港回歸祖國24周年。自特區成立以來,『一國兩制』整體是成功的,」並指出去年此時通過的《香港國安法》,扭轉了「港獨亂局」。她也於近期的「賀黨慶、慶回歸」慶祝大會中補充:「今年的另外一個主題是『迎新制』。在香港國安法和經完善的選舉制度下,相信香港將迎來全新的局面。」

而這個「全新的局面」,也讓不少港人在七一前夕,更加擔憂言論自由是否將繼續大幅縮緊。許多人也趕在回歸日前盡速離境移民、前往英國,形成一波新的「離港潮」。

《立場新聞》報導,在昨晚(29)日就有兩班駛往英國希斯羅機場的班機,候機現場均是扶老攜幼的港人,也有許多親人來此送別,並叮嚀家人到了當地還是要記得「盡力講廣東話」、「展開新生活」。根據《香港01》說法,當晚在香港國際機場聚集超過300人上機、送機,紛紛在候機閘門前拍照留念、彼此擁抱、哽咽送別。在強烈的離散愁緒中,也有人留言一語道出如今許多港人不得不離鄉背井的哀戚心境:

「97 前走是因為不知前景,今日走卻因清楚前景。」

圖為示意圖,非當事人照片。 圖/美聯社
圖為示意圖,非當事人照片。 圖/美聯社

在此波移民潮中,許多家庭都是有孩子的夫妻,他們紛紛表示,移民是為了給予下一代更好的成長環境。其中,一家三口的王先生在接受《香港01》採訪時表示,原本他們預定7月1日才要離港,但見近日香港在七一前夕,針對各家媒體、民間組織的大力打壓,他們才不惜高價更改機票,也要提前離開。他擔憂地表示:

「我怕(晚了)走不了呀。」

王先生表示,移民的決定「主要是為小朋友考慮,我擔心的事情不希望有一天發生在他身上,為了他,多少錢都沒關係。」

然而不管離開或留下,不少港人都在這波移民潮的新聞下方留言打氣,表示「選擇離開的,也都有萬般不捨」、也互相勉勵「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香港人,珍重。」

 圖/法新社
圖/法新社


收看更多文章,請訂閱轉角國際facebook專頁:

推薦閱讀

英國移民|300人機場上機送機 港爸改機票提早7.1前出發

作者文章

紐約因加拿大野火飄散的濃煙陷入霧霾壟罩,6月6日成為全球空氣品質最差的主要城市。...

紐約暫時停止呼吸:野火空汙籠罩全城的「橘黃霧霾」

2023/06/08
梅西與PSG合約期滿、即將離開巴黎,宣布下一站將落腳國際邁阿密。 圖/路透社

厭倦巴薩的漫長等待:球王梅西落腳美國,加盟MLS國際邁阿密

2023/06/08
圖/法新社

烏克蘭水壩崩塌:洪災威脅數萬人,對烏俄戰局有何影響?

2023/06/07
左為烏克蘭國防部影片中的烏兵,右為烏軍公布在巴赫穆特的爆炸景像(尚未能核實照片真...

烏克蘭已發動反攻?試探推進與不可說的烏軍「噓」新聞

2023/06/06
自蘇丹爆發內亂至今將近2個月以來,國營孤兒院Mygoma Orphanage已有...

當小生命分秒在流逝:蘇丹無情內戰下的「孤兒生死危機」

2023/06/05
印度6月2日發生三列火車相撞的重大事故,造成275人死亡、超過1,000人受傷,...

印度275死火車出軌慘案調查:信號系統出錯、遺體無人認領

2023/06/05

最新文章

紐約因加拿大野火飄散的濃煙陷入霧霾壟罩,6月6日成為全球空氣品質最差的主要城市。...

紐約暫時停止呼吸:野火空汙籠罩全城的「橘黃霧霾」

2023/06/08
烏克蘭新卡科夫卡大壩坍塌後,赫爾松的街道被洪水淹沒。 圖/美聯社

【Daily Podcast】烏克蘭水壩崩塌後損失與長遠影響/美國紐約「橘色霧霾」籠罩空氣品質惡化

2023/06/08
梅西與PSG合約期滿、即將離開巴黎,宣布下一站將落腳國際邁阿密。 圖/路透社

厭倦巴薩的漫長等待:球王梅西落腳美國,加盟MLS國際邁阿密

2023/06/08
英國哈利王子控告媒體「鏡報報業集團」非法收集資訊,6月6日出庭作證。 圖/美聯社

【Daily Podcast】烏克蘭大壩崩塌,俄烏相互指控/哈利王子出庭作證控媒體非法蒐集資訊/香港律政司申請禁止《願榮耀歸香港》

2023/06/07
圖/法新社

烏克蘭水壩崩塌:洪災威脅數萬人,對烏俄戰局有何影響?

2023/06/07
香港電台節目「鏗鏘集」前編導蔡玉玲因報導元朗襲擊事件導致虛假陳述罪名,香港終審法...

【Daily Podcast】烏克蘭試探推進,是否已發動反攻?/美前副總統彭斯宣布投入共和黨提名參選/香港前編導蔡玉玲車牌查冊案

2023/06/06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