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當黑命拯救白命:倫敦反歧視示威,救走極右派的「正義黑人」

2020/06/15 轉角24小時

情急時刻一名在場的黑人哈金森(Patrick Hutchinson),將被害人拉出重圍救走,避免了致命悲劇的發生。 圖/路透社
情急時刻一名在場的黑人哈金森(Patrick Hutchinson),將被害人拉出重圍救走,避免了致命悲劇的發生。 圖/路透社

「這不是黑人對抗白人,而是所有人對抗種族主義。」英國倫敦在13日響應「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示威行動,結果在街頭和國會廣場演變成示威者與極右派的暴力衝突。混亂之中有一名極右團體的白人男性,遭到多名示威者圍毆追打倒地,情急時刻一名在場的黑人哈金森(Patrick Hutchinson),將被害人拉出重圍救走,避免了致命悲劇的發生。哈金森一肩扛起白人的畫面,後來也成了英美的新聞焦點——在人性的面前,黑白種族仍有希望和解。

▌延伸閱讀:〈亞特蘭大的溫蒂漢堡暴動:可避免的警民悲劇與謎之「白人縱火女」?〉

受到美國佛洛伊德(George Floyd )警暴致死案的影響,延燒全美的示威抗爭也帶起了英國倫敦的響應風潮;13日不少在英國的非裔民眾走上街頭,高舉BLM運動標語、反對種族主義與警察暴力。

13日不少在英國的非裔民眾走上街頭,高舉BLM運動標語、反對種族主義與警察暴力。 圖/美聯社
13日不少在英國的非裔民眾走上街頭,高舉BLM運動標語、反對種族主義與警察暴力。 圖/美聯社

但BLM的號召,也同樣激起了極右派、白人至上主義者的情緒,同日也在街頭上聚集,與示威者們分庭抗禮;結果就在倫敦國會廣場一帶,雙方的對峙情緒在短兵相接之下,終於爆發肢體衝突,之中不分示威者或極右派,都有若干人士發生襲擊警察的事件,隨後遭到警方逮捕。

各方混戰之中,在皇家節日大廳(Royal Festival Hall)附近則有一名極右派的白人男性,在樓梯間遭到其他示威者圍毆追打,人海重重包圍下只能縮在地上。眼見再繼續下去,該名白人可能有重傷、或是遭人群踩踏的危險,此時在場的另一名黑人示威者——帕翠克.哈金森——出手救援,將被圍毆的白人扛抱在自己的肩上,好讓他脫離危險境地。

我沒看見膚色,我只看見一個人類倒在那裡。我當下做了我該做的事,如此而已。

一名極右派的白人男性,在樓梯間遭到其他示威者圍毆追打,此時在場的另一名黑人示威者——帕翠克.哈金森——出手救援,將被圍毆的白人扛抱在自己的肩上,好讓他脫離危險境地。 圖/法新社
一名極右派的白人男性,在樓梯間遭到其他示威者圍毆追打,此時在場的另一名黑人示威者——帕翠克.哈金森——出手救援,將被圍毆的白人扛抱在自己的肩上,好讓他脫離危險境地。 圖/法新社

哈金森事後接受訪問時,被問到「為何要救敵對的白人示威者」時,他坦蕩蕩地回應,「我希望人人平等...,而我也就是阻止了一場可能致死的悲劇。」

哈金森現職為私人武術教練,根據他和同行夥伴的說法,當天他們到現場,是希望能夠盡量避免雙方衝突擴大,「如果演變成黑人殺死白人,情況會變得更糟。」哈金森反過來舉當初佛洛伊德死亡為例:

如果當時佛洛伊德事件發生的時候,其他三名警察有及時攔阻——就像是我們所做的——那麼佛洛伊德或許今天還能活得好好的。

哈金森在受訪時強調,「現今的示威抗爭遊行,並不是針對白人而來,而是所有人對抗整個種族主義。」

「現今的示威抗爭遊行,並不是針對白人而來,而是所有人對抗整個種族主義。」 圖/美聯社
「現今的示威抗爭遊行,並不是針對白人而來,而是所有人對抗整個種族主義。」 圖/美聯社

「如果演變成黑人殺死白人,情況會變得更糟。」 圖/美聯社
「如果演變成黑人殺死白人,情況會變得更糟。」 圖/美聯社

哈金森救出白人的畫面,隨即透過英國與美國的新聞關注、以及社群網路的散播,成為近期一系列種族衝突矛盾的話題人物。不少輿論認為,在人性光輝的面前,能夠放下膚色、政治立場的歧見,證明了黑人與白人並非天生水火不容,種族問題仍有和解的可能。

儘管許多人因為這張照片而感受到溫情暖意,卻未必人人都能領會啟示;部分的極右派仍在Twitter上強調:「所以是誰想打死他?不就是那些BLM的黑人嗎?」哈金森的義舉彰顯了人的高貴,但也有人感慨:

為什麼總是要由黑人來證明自己是個好人?

圖/美聯社
圖/美聯社

推薦閱讀

Amid chaos in London, one protester saw an opponent in trouble — and carried him to safety

In London skirmishes, suspected far-right protester is rescued

BLM supporter speaks out after carrying counter-protester to safety

轉角24小時

過去24小時,每天影像中的國際深度事件點。

作者文章

香港民主黨成立於1994年,至今有30多年歷史,在2月宣布展開解散程序、4月13...

民主歸零:成立30年,香港民主黨解散

2025/04/14
圖為2025年3月11日,中國全國人大會議閉幕。  圖/美聯社

習近平催到底?中國升級對抗美國關稅,從84%加到125%

2025/04/11
川普在第一任期的時候,就對蓮蓬頭水量非常有意見。 圖/美聯社、路透社

讓美國淋浴再次偉大:不要滴滴答答的蓮蓬頭,川普的「水壓之戰」

2025/04/11
川普關稅計畫的轉向,又一次使全世界震動。 圖/路透社

川普的125%重磅關稅:孤立中國逼迫讓步,各國震盪可以鬆一口氣?

2025/04/10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在4月8日晚間突然公...

烏克蘭首度俘虜「中國籍戰鬥人員」:中國涉入烏俄戰爭的線索與疑點?

2025/04/09
中國選擇硬碰硬對抗,累計104%的關稅大戰扛得住?圖為2019年G20高峰會上的...

川普追加中國50%關稅:中國選擇硬碰硬對抗,累計104%的關稅大戰扛得住?

2025/04/08

最新文章

香港民主黨成立於1994年,至今有30多年歷史,在2月宣布展開解散程序、4月13...

民主歸零:成立30年,香港民主黨解散

2025/04/14
圖為2025年3月11日,中國全國人大會議閉幕。  圖/美聯社

習近平催到底?中國升級對抗美國關稅,從84%加到125%

2025/04/11
川普在第一任期的時候,就對蓮蓬頭水量非常有意見。 圖/美聯社、路透社

讓美國淋浴再次偉大:不要滴滴答答的蓮蓬頭,川普的「水壓之戰」

2025/04/11
川普關稅計畫的轉向,又一次使全世界震動。 圖/路透社

川普的125%重磅關稅:孤立中國逼迫讓步,各國震盪可以鬆一口氣?

2025/04/10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在4月8日晚間突然公...

烏克蘭首度俘虜「中國籍戰鬥人員」:中國涉入烏俄戰爭的線索與疑點?

2025/04/09
中國選擇硬碰硬對抗,累計104%的關稅大戰扛得住?圖為2019年G20高峰會上的...

川普追加中國50%關稅:中國選擇硬碰硬對抗,累計104%的關稅大戰扛得住?

2025/04/08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