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燒銀行對抗軍隊!瘟疫封城擋不住的黎巴嫩「饑餓革命」
【2020. 4. 29 黎巴嫩】
火燒銀行對抗軍隊!瘟疫封城擋不住的黎巴嫩「饑餓革命」
「瘟疫之後...接著是革命?」中東國家黎巴嫩,目前仍處於全國宵禁的防疫緊急狀態,但原本就因政治貪腐、區域戰亂與政府負債問題而破敗的國家經濟危機,卻更被疫情壓力給逼入絕境。年初,世界銀行就曾警告,黎巴嫩經濟或將崩潰,年內的貧窮人口恐飆升至50%;過去兩個月,黎巴嫩鎊兌美金的黑市匯率已暴貶280%,外匯管制、封城擠兌的問題,更加劇了疫情下的通膨震盪——為此自27日起,黎巴嫩全國各地再度出現大批不顧防疫禁令的抗爭群眾,他們針對各大銀行縱火破壞,甚至憤恨地打著「饑餓革命」的口號,與街頭鎮壓的軍隊正面衝突。
截至4月29日為止,黎巴嫩的「饑餓革命抗爭」已間斷爆發72小時。雖然全國各地都陸續出現了「針對銀行」的縱火與破壞行動;但主要的街頭衝突點,仍集中在黎巴嫩境內的三大城市都會區——貝魯特(Beirut)、的黎波里(Tripoli)與賽達(Sidon)——過程中,奉命鎮壓的黎巴嫩陸軍已傳對群眾開火,已知至少1名示威者死亡。
「我的哥哥法瓦茲(Fawaz Faoud al-Samman),26歲。他周一在的黎波里街頭的革命示威中,遭軍隊『實彈射擊』重傷不治。」死去示威者的妹妹法蒂瑪(Fatima Faoud),透過社群網路與眾示威團體如此表示:「這是這場『饑餓革命』中第一位犧牲的烈士。」
這波被示威者稱為「饑餓革命」的街頭抗爭,是黎巴嫩延續自2019年秋季的「反貪腐救經濟示威」。曾經因繁榮的觀光與金融投資業而被稱為「中東瑞士」的黎巴嫩,在過去一度是地中海東岸最富庶的國家。但由於沿襲自法國殖民時代的政治體系效能不彰,政府與民意代表之間必須「維持信仰族群的分權平衡」(為了避免單一信仰族群專政,各政黨之間的常態默契是由馬龍派基督徒當總統、遜尼穆斯林當總理、什葉穆斯林當國會議長),過往多次內戰、長期政治分贓導致結構性貪腐,都以此為引不斷爆發。
《路透社》分析,黎巴嫩在1975~1990年間爆發血腥內戰後,經濟元氣始終不曾完全恢復。儘管依賴發達的金融業與海灣國家的油元轉投資,國內狀況曾一度好轉,但在2011年鄰國敘利亞爆發內戰後,難民壓力夾雜著戰爭商機,卻擴大了貪腐問題與信仰派系間的黨派惡鬥,黎巴嫩的經濟也自此一蹶不振。
在2010年之前,黎巴嫩每年的GDP成長還能上看9%;但到了2019年底,GDP成長卻近趨於0%——而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爆發後,黎巴嫩的2020經濟規模還將「至少衰退12%」。
黎巴嫩大報《東方日報》表示:除了本體經濟的孱弱外,黎巴嫩經濟在2019年下半年也遭遇了政治亂流。首先是國會的派系政治惡鬥,致使預算案遲遲無法過關;之後從10月開始,全國又遭遇維持數月的「反貪腐公民抗爭」。原本和平的示威群眾,不斷要求黎巴嫩政府應推動政經改革,除了振興經濟與青年失業率問題外,以都市年輕人為主的示威者更對於「長年的信仰惡鬥」極度厭倦,因此要求當前政府必須提出一系列的和解路線與改革手段。
但相關抗爭,最終只逼使同情示威、但無力說服對手團結改革的黎巴嫩總理哈里里(Saad al-Hariri)請辭負責;後續接任的總理迪亞布(Hasan al-Diab),根本不具備推動轉變的個人實力。因此街頭的怒火,也隨著當權政府的顢頇推託而直線上升。
直到2020年2月為止,黎巴嫩街頭的反政府抗爭都還在不斷延續;但年初在中國爆發的武漢肺炎疫情,卻已開始把世界經濟拖入「21世紀大蕭條」的低迷深淵。在一片混亂之下,黎巴嫩的經濟狀況更是直線觸底,迫使總理迪亞布在3月7日歷史性地首度宣布「主權債務違約」。
主權違約後的黎巴嫩,不僅直衝進金融信心崩解、匯率崩盤的短期問題;全球疫情的侵略,更讓總理迪亞布在3月15日頒布「緊急狀態」,並下達防疫封城與全國宵禁的管制急令——但此舉,卻加劇了金融外逃與經濟恐慌的衝擊,除了各大城市出現採購搶買外,各家銀行也都出現嚴重擠兌的狀態。
《金融時報》表示,由於戰亂與跨國經商的文化因素,黎巴嫩人的儲蓄習慣多會以「外匯為主」;但在2019年危機中,黎巴嫩銀行界就已出現「外幣不足」而強迫存戶只能提領黎巴嫩鎊。此一政策雖然看似是單純的外匯管制,但恐慌中的黎巴嫩人卻認為「這是政府為了保護銀行財團的外幣扣押」,並逼使黎巴嫩人走進外匯黑市。
黎巴嫩存戶的質疑並非空穴來風,因為美金兌黎巴嫩鎊的匯率,在3月份還有1美金比1,500鎊;但到了4月底,黑市的匯率價格就已飆到1美金比4,200鎊。除此之外,柴米油鹽的民生必需品物價也都在一個月內飆漲超過50%——換言之,在封城狀態走不出門的同時,黎巴嫩人也正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畢生的財產積蓄成為廢紙。
疫情風暴交錯金融危機,已讓黎巴嫩政府正在考慮「銀行大整併」的可能性。但民間快活不下去的示威者,卻已按耐不住絕望的情緒。因此自4月27日起,示威團體開始重新集結,並違反所有防疫限制令地於的黎波里抗議發難,並針對「銀行」與「金融單位」發起一系列的縱火與破壞。
由於當前正處於防疫狀態,示威者放火燒銀行的舉動,也被政府視為「犯罪行為」。因此奉命街頭執法的黎巴嫩陸軍也出動「鎮壓」,並在一片混亂中,殺死了前面所提到的年輕示威者法瓦茲——死者家人表示,法瓦茲是在街頭的軍民對抗中,遭到「軍隊實彈擊中」;但黎巴嫩政府與軍方雖對「有人死掉表示遺憾」,但並沒有公開道歉,反而堅持「街頭鎮壓只有用催淚瓦斯與橡膠子彈」。
法瓦茲的死,大大激怒街頭抗爭的等級,眾人不再以「佔領」與「堵路交通」為抗議手段,取而代之的則是「火燒銀行」與「警民巷戰」...等暴力對決。「饑餓革命」的口號,也因此成為街頭憤怒的吶喊。
「你們軍人也是黎巴嫩的國民,你們的薪水不也貶值到養不活家人?」憤怒的示威者,在街頭上如此咆哮。與去年歡迎軍人上街維持秩序的溫情喊話相比,各種怨懟與壓力已再也不能抑止,「那為什麼你們不憤怒,還要為貪腐的政客為虎作倀?」
推薦閱讀
One Cry from the Street in Lebanon: “This Is the Hunger Revolution”
Riots in crisis-hit Lebanon reflect growing poverty, despair
World Bank: Lebanon is in the Midst of Economic, Financial and Social Hardship, Situation Could Get worse
Man dies after clashes at Lebanon economic protest
Protester killed in Tripoli as Lebanon hit by unrest
Clashes in Lebanon over price hikes turn dead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