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示威者捕抓潮?香港「磚頭致死案」謀殺起訴的司法爭辯

2020/04/22 轉角24小時

去年香港反送中抗爭時,發生在上水的「飛磚致死」事件,在今天4月22日港警正式以謀殺罪名,起訴了2名抗爭者,也是目前被捕示威者中最重的罪名。 圖/法新社
去年香港反送中抗爭時,發生在上水的「飛磚致死」事件,在今天4月22日港警正式以謀殺罪名,起訴了2名抗爭者,也是目前被捕示威者中最重的罪名。 圖/法新社

示威者捕抓潮?香港「磚頭致死案」謀殺起訴的司法爭辯

「起訴殺人罪,但證據不便透露?」去年香港反送中抗爭時,發生在上水的「飛磚致死」事件,在今天4月22日港警正式以謀殺罪名,起訴了2名抗爭者,也是目前被捕示威者中最重的罪名。去年11月13日,上水爆發了示威者與反對民眾的肢體衝突,在現場雙方磚塊互擲的混亂中,一名70歲清潔工不幸被砸中頭部昏迷,隔天重傷不治。致死案引發多方立場的爭執激辯;啟人疑竇的是,被問到起訴證據和調查內容,港警卻只表示「已進入司法程序,拒絕透露案情」。近期從葵涌的警長栽贓汽油彈案、18日突發對民主派的大抓捕,短短一星期內香港的氣氛,頓時又變得極為嚴峻。

上水磚頭致死案,發生於去年11月13日,當時正逢反送中街頭抗爭,在龍運街北區大會堂外的馬路上,一群黑衣示威者與其他民眾因為路障設置而發生衝突,進而演變成雙方人馬互擲磚塊鐵條的暴力場面。過程中,一名70歲的清潔工羅長清,拿著手機走進衝突人群之中,結果被磚塊擊中頭部,當場昏迷送醫,隔天傷重不治身亡。

事件在當時引發不同陣營極大的爭議。港府和中國官媒立即將事件定調為「黑衣暴徒打死無辜路人」,是第一位「因『黃絲暴亂』而喪命的市民」。

2019年11月13日,上水爆發了示威者與反對民眾的肢體衝突,在現場雙方磚塊互擲的混亂中,一名70歲清潔工不幸被砸中頭部昏迷,隔天重傷不治。 圖/立場新聞直播截圖
2019年11月13日,上水爆發了示威者與反對民眾的肢體衝突,在現場雙方磚塊互擲的混亂中,一名70歲清潔工不幸被砸中頭部昏迷,隔天重傷不治。 圖/立場新聞直播截圖

但也有現場目擊的示威者指出:當時羅長清不斷朝示威者錄影,並與親中派「藍絲」團體一同行動,因此懷疑其並非單純路過;同時藍絲群眾也同樣投擲磚塊、鐵條攻擊,雙方混戰的當下,「丟磚塊的究竟是誰?根本無法一刀釐清。」

爭辯各執一詞,事件經過一個月後,港警在12月10日公開懸賞80萬港幣、尋找砸磚真兇。隔沒幾天,港警就「循線」逮捕了5名只有15到18歲的「涉案男女」,指控他們參與當天上水的暴動、涉嫌謀殺。但之後全數保釋候查。

直到今年4月22日,事件才又有新的進展,其中兩名分別為16歲和17歲的被捕男性,遭港警以「謀殺、暴動以及傷人」罪名正式起訴。但從逮捕到起訴過程的調查依據為何?起訴謀殺罪是否有足以論斷現場真相的直接證據?在22日下午面對記者追問時,負責的新界北總區刑事高級警司陳天柱,卻只表示「全案已進入司法程序」,拒絕回答輿論問題。

但沒說清楚卻更引人質疑,像是:為什麼當時側錄影片看到「一名黑衣人砸磚」,最後卻是「兩個人」被控謀殺?如果確實掌握「抗爭暴徒」的犯罪相關證據,又為何不乾脆明講以平息外界對警察高度不信任的辦案疑慮?

直到今年4月22日,其中兩名分別為16歲和17歲的被捕男性,遭港警以「謀殺、暴動以及傷人」罪名正式起訴。圖為2019年11月17日,香港理工大學外滿地磚塊。 圖/歐新社
直到今年4月22日,其中兩名分別為16歲和17歲的被捕男性,遭港警以「謀殺、暴動以及傷人」罪名正式起訴。圖為2019年11月17日,香港理工大學外滿地磚塊。 圖/歐新社

陳天柱沒有說明,反倒是重申「還有兇手在逃,之前的懸賞依然有效」。近期雖然因為武漢肺炎疫情,讓反送中示威和港警雙方的衝突「短暫休兵」,但一連串針對香港民主派、反送中支持者的搜查與抓捕行動,並沒有因此完全鬆手。

18日,香港突發大捕抓行動,包括「長毛」梁國雄、李柱銘等民主派人士先後被捕,一時風聲鶴唳。

但與此同時,在葵涌警署,卻發生了「大學生遭栽贓擺放汽油彈」,保安局局長李家超更大張旗鼓地警告香港市民「當心『本土恐怖主義』」。結果該起事件竟遭被踢爆是「警長自導自演」,目前涉案警察已在20日遭逮捕停職。

於是在疫情未消的同時,短短10天內的事件連發,很快地又重新提醒了香港,對抗的氣氛從來不曾退去。

2019年11月17日,香港理工大學外的示威者。在疫情未消的同時,短短10天內的事件連發,很快地又重新提醒了香港,對抗的氣氛從來不曾退去。 圖/路透社
2019年11月17日,香港理工大學外的示威者。在疫情未消的同時,短短10天內的事件連發,很快地又重新提醒了香港,對抗的氣氛從來不曾退去。 圖/路透社

推薦閱讀

上水清潔工遭磚頭擲斃案 警起訴兩男謀殺 今午提堂

香港進度:「路人清潔工」中磚身亡,習近平發言刺激《香港人權法》加速

轉角24小時

過去24小時,每天影像中的國際深度事件點。

作者文章

2017年日本神奈川縣座間市殺人分屍案事發之後,兇手白石隆浩所住公寓被警方和媒體...

以尋短之名誘騙的「座間9人殺害事件」:兇手白石隆浩死刑執行,「普通人」犯下的網路殘酷命案

2025/06/27
法國舉行世界音樂節,數百萬民眾熱情參與,卻發生女性遭針刺攻擊事件。 圖/歐新社

法國世界音樂祭「針刺襲擊」:全國已知至少145人受害,疑為社群號召針對女性攻擊

2025/06/26
圖為6月24日伊朗首都德黑蘭,支持伊朗最高領導人的群眾。 圖/歐新社

被洩露的美國國防情報局評估資料:伊朗核設施並沒有完全摧毀

2025/06/25
伊朗於6月24日上午向以色列發射多枚飛彈,圖為西岸地區所見的飛彈軌跡。 圖/路透...

伊朗「象徵性報復」:川普宣告一天內以伊完全停火,伊朗再度轟炸壓線收場

2025/06/24
以色列與伊朗互轟已數日,伊朗大批反政權的人也反抗以色列與美國。 圖/路透社 

大國砲火之下:伊朗與以色列的民眾怎麼想?

2025/06/23
美軍參謀長凱恩表示,任務完美執行成功,也證明了美國優越的聯合作戰實力,只要有決心...

美國「午夜之槌」轟炸過後:核設施損壞情況未可知,伊朗神權政府的下一步怎麼走?

2025/06/23

最新文章

2017年日本神奈川縣座間市殺人分屍案事發之後,兇手白石隆浩所住公寓被警方和媒體...

以尋短之名誘騙的「座間9人殺害事件」:兇手白石隆浩死刑執行,「普通人」犯下的網路殘酷命案

2025/06/27
法國舉行世界音樂節,數百萬民眾熱情參與,卻發生女性遭針刺攻擊事件。 圖/歐新社

法國世界音樂祭「針刺襲擊」:全國已知至少145人受害,疑為社群號召針對女性攻擊

2025/06/26
圖為6月24日伊朗首都德黑蘭,支持伊朗最高領導人的群眾。 圖/歐新社

被洩露的美國國防情報局評估資料:伊朗核設施並沒有完全摧毀

2025/06/25
伊朗於6月24日上午向以色列發射多枚飛彈,圖為西岸地區所見的飛彈軌跡。 圖/路透...

伊朗「象徵性報復」:川普宣告一天內以伊完全停火,伊朗再度轟炸壓線收場

2025/06/24
以色列與伊朗互轟已數日,伊朗大批反政權的人也反抗以色列與美國。 圖/路透社 

大國砲火之下:伊朗與以色列的民眾怎麼想?

2025/06/23
美軍參謀長凱恩表示,任務完美執行成功,也證明了美國優越的聯合作戰實力,只要有決心...

美國「午夜之槌」轟炸過後:核設施損壞情況未可知,伊朗神權政府的下一步怎麼走?

2025/06/23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