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血田」:慘重疫情下加挖的「千人義塚」無人島
紐約「血田」:慘重疫情下加挖的「孤屍千人義塚」
「凡父所賜給我的,必到我這裡來,到我這裡來的,我總不丟棄他。」2020年4月9日,疫病當頭的紐約市,又被病毒奪走了799人命,死亡總數也累積到了5,150死。由於紐約市內死亡率大增,除各區葬儀社超載外,就連法醫部門收到的無名屍、孤獨死數量也顯著大增。無可奈何之下,紐約市只能急聘臨時工,在布朗區海上的無人島嶼——哈特島——臨時挖出了「千人義塚」,好來暫時安葬這批孤單而終的紐約客。
截至4月10日清晨為止,作為全美第一重症前線的紐約市,已有8萬7,028人感染,累積病例約佔全美18.7%,死亡總數則高達全美的30.9%。根據紐約市府與聯邦疾管中心的說法,直到復活節結束前,紐約市每日的新增死亡數,都可能持續攀升,但區域內的感染速率已開始出現「放緩」勢態,是否有機會壓制疫情的擴散?疫雲之下的紐約,只能審慎樂觀。
儘管瘟疫當中,各種生離死別都得隔上一層防疫距離;但在不同的人生終點,死後卻不見得都有親友紀念或送行。因此要如何安置這些無名屍、孤獨死,或者是中低收入戶無力負擔認屍與喪葬費用的特殊問題,就得由紐約市首席法醫辦公室(OCME)與紐約市矯正局來聯手處理。
在往常狀態下,這些身後無人認屍的死者,在OCME的冰櫃裡將停留30天,接著才會被送往布朗區東方海上的公家無人島「哈特島」,再由矯正署的受刑人開挖入土下葬。由於哈特島屬於公家用地,只有公務船定期靠岸,因此過往平均每周安葬一次、每回大概25名死者。
但在當前的瘟疫封城中,慘遭重創的紐約市死者數量暴增,除了染疫死亡的病逝患者外,各種因病、意外、自然死亡者並沒有減少。特別是低收入的獨居者,被OCME通報而無人認領的狀況才因此驟增——根據官方說法,自3月開始,哈特島的義塚下葬數,就比平時增加了至少5倍。
紐約市府方面表示,雖然OCME轄下的太平間、移動冰櫃,並沒有完全滿載;但接案數確實大量上升,為了疫情安葬需求的支援調度,當局這才提前「疏運」太平間。除了把一般認屍的招領時間從30天縮減為14天,也動用大型機具在哈特島上挖開墓穴坑道,這才出現了這種略顯駭人的「千人塚」景象。
「我們已在哈特島上多挖開了兩條墓穴....必要時,法醫部的太平間、移動冰櫃車、或者臨時義塚墓穴,都可供疫情死者使用。」紐約法醫辦公室說,「儘管我們仍祈禱不要走到這種地步。」
紐約市矯正局表示,雖然安葬過程中的遺體保存(屍袋+棺木)已經相當安全,但官方資料並沒有對外公布新埋入哈特島裡的死者們,究竟有多少人是因為新型冠狀病毒而死;不過為了避免感染風險與恐慌,政府目前已另外聘僱臨時工人,暫時不再動用獄中受刑人來處理哈特島義塚的埋葬作業。
儘管防疫當前多鼓勵「火葬」處理,但法醫冰櫃裡的死者遺體,卻仍有法定招領、指認,或其他物證需求,此後隨時都可能有「開挖還骨」還給遲到的親族友朋。因此哈特島的墓穴才會相對淺而簡單,其舉動不是單純草率,而是替死者保留他日「回家」的可能性。
在官方資料與本地報導中,多會以「Potter’s field」來敘述哈特島上的義塚,據說這是來自於《聖經》的典故。根據馬太福音的記錄,在耶穌被猶大出賣被捕時,慚愧而痛苦的猶大,於是在歸還那出賣耶穌所賺得的30枚銀幣後自殺。但因為這筆錢是沾有血債的錢,因此受還的祭司長不敢歸庫款項,遂將這筆「猶大遺產」拿去購買窯土廢地(挖完陶土剩下來的無用地穴),充當那些外鄉人或異教徒的公共墓地——而在中譯版的《聖經》中,則稱這些義塚為「血田」。
位於紐約海上的哈特島,長期都是紐約市矯正局的公地。在過去這裡曾是監獄、精神病院,但近年來多僅作用為法醫的公家臨時墓地。事實上,在美國南北戰爭期間,哈特島曾是「美國有色人種兵團」(USCT)的訓練基地之一——這編制指的是北軍的黑人志願軍(這些部隊的史實故事,也被改編為丹佐華盛頓的金獎影帝成名片《光榮戰役》)——並於戰爭期間成為南軍戰俘營,因此島上才會開始有義塚公墓的存在。
令人感受複雜的是,即將到來的周末即是2020年的「復活節」。但在疫情緊要關頭的當下,紐約市將不會有任何公開的慶祝活動。
收看更多文章,請訂閱轉角國際facebook專頁: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