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自律共赴國難?日本「緊急事態宣言」沒有強制力的軟式封鎖防疫
【2020. 4. 07 日本】
社會自律共赴國難?日本「緊急事態宣言」沒有強制力的軟式封鎖防疫
「依然沒有強制力的緊急事態,能發揮多少作用?」日本7日傍晚正式發表了緊急事態宣言,時效為期一個月,適用區域只有東京、神奈川、埼玉、千葉、大阪、兵庫以及福岡等共7個地區。過去一個多月以來,日本政府就為了緊急事態的宣布與否十分糾結,認為對經濟民生的衝擊太大、動輒得咎,但隨著國內感染病例持續攀升,加上東京和大阪向中央的防疫施壓,幾經折衝之後終於確定發布緊急狀態。然而中央至今仍反覆重申「緊急事態並不是強硬封城」,儘管情勢升高,但對於外出自肅、交通運輸依然沒有法律強制力和罰則,無法完全限制的情形下,最終仍得依靠社會的集體意識和自律來配合。而一週以來「擠牙膏式」的緊急事態訊息,如今在8日正式上路的前夜,卻依然還有莫衷一是、混亂不清的輿情反應。
從3月的《特措法》改正案、授予總理宣告緊急狀態的權力以來,日本有關於到底該不該因應武漢肺炎疫情,發布「緊急事態宣言」?何時發布?具體措施?各種問題就反覆折騰了一個多月。儘管以東京為首的首都圈城市,實施了「外出自肅」政策來防堵疫情持續擴散,但到4月還是不斷升溫的感染壓力,迫使中央不得不在6日正式確認,將發布緊急事態宣言,這也是戰後以來第一次的緊急事態。
緊急事態將為期一個月,指定生效區域總共有7個地區,分別是東京都、神奈川縣、埼玉縣、千葉縣、大阪府、兵庫縣以及福岡縣,生效期間到5月6日為止。
進入緊急狀態的具體影響和措施,在中央政府方面,可以直接調度必要的防疫物資,或強制徵用私人土地與建物來作為醫療用途,也可以指示特定場所關閉停業等。而上述適用緊急事態的7個地方政府,則可用緊急事態為法律依據,進一步強化民眾的自肅措施、籲請商家關閉。換句話說,之前無論是東京的「不要不急、外出自肅」政策、還是北海道自行宣告的緊急狀態,其實都是沒有法理依據之下所進行。
但如今就算有了緊急事態作為依據,難道就有更堅實的防疫強制力了嗎?實際上,日本的緊急事態依然沒有對個人人身自由的強制力,更無法依此勒令交通運輸系統關閉(僅授權總理或地方政府協調交通機關的權力),之中的差別在於,針對特定營業場所或活動,政府能夠發出比「要請」(中文說的「請求」)更強烈的「指示」,直接關閉暫停;而針對個人的外出自肅,也同樣能依據緊急事態,而強化對民眾不要外出的要求。
然而就算違反政府的指示,《特措法》的緊急事態也沒有任何罰則。因此中央和地方政府所企盼的,是在緊急事態的狀況下,透過更強烈的措詞使民眾產生心理壓力,並以此訴諸於「社會壓力」、讓大家好好遵守防疫自肅的政策。而祭出的手段,就是不排除直接公布違反關閉要求的商家或業主,藉此讓社會大眾「監督檢視」。
根據日本中央政府的宣布措施,緊急事態下的大眾交通運輸能維持正常運轉(其中一個理由,是避免因為減班而造成有需要外出的乘客過度集中),基本的民生需求諸如水電瓦斯、藥局和超市超商等,仍保持供應。同時公共安全以及防災體系(氣象廳、警察、消防和自衛隊等),除了部分已進行在家工作的內勤人員外,都還是維持著24小時運轉。
從中也可以看出,日本緊急狀態的「軟封鎖」,和國外直接強硬封城截然不同,這也是日本政府幾週以來不斷反覆重申,「緊急事態宣言並不是國外的Lockdown」。
接連在緊急事態宣言之後,7個都道府縣也陸續從7日下午發布防疫措施,主要仍是「徹底」要求民眾避免任何非緊急必要的外出;而本來到開學時期的中小學,已有部分縣市延長停課休校時間,但怎樣的基準應該繼續停課?緊急狀態範圍內的地區是否也要跟著全部一起再停課一個月?各種疑慮都還是讓人莫衷一是,也可能在宣言之後才會陸續確定。
目前日本的三越伊勢丹百貨,旗下6間百貨公司將從8日開始直接停業1個月。雖然是由百貨集團的做防疫表率,但對中小型企業來說,帶來的經濟衝擊已讓許多業者感到困苦難消,紛紛呼籲政府能夠予以經濟補貼。
首相安倍晉三雖然承諾配套的108兆日圓(約新台幣30兆)、是日本史上最高額的緊急經濟對策,其中包括現金補貼因疫情而減少收入的國民、以及導致營收折損的中小企業,但是不是所有商家都能補助、如何補助,細節皆尚未明朗。
收看更多文章,請訂閱轉角國際facebook專頁: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