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賭上國運「脫歐大選」的陰謀算計?英國會提前解散,12月12日改選

2019/10/30 轉角24小時

圖/各報頭條
圖/各報頭條

【2019. 10. 30 英國】

賭上國運「脫歐大選」的陰謀算計?英國會提前解散,12月12日改選

「不會吧!為什麼又有選舉了?」英國國會29日晚間以「438票贊成:20票反對」同意提前解散國會,確認於12月12日舉行大選。力主「趁早大選」的首相強生(Boris Johnson),將本回的選舉形容為「人民大戰國會」的信任投票,試圖一舉肅清朝野的「反脫歐派」;而在野的工黨、自由民主黨、蘇格蘭民族黨,也都想透過選舉重創強生的統治——但由於本回的選舉,已是英國5年內「第3次國會選舉」與「第5場大型選戰」。再加上非常「看天氣投票」的英國人,自1923年以後就沒有再舉行過12月的「嚴冬大選」,因此要如何贏下這場決定英國百年國運的關鍵選戰?各方的鬥爭算計也就格外地精彩而複雜。

▌延伸閱讀:〈天災級別的英國人禍:歐盟如何接招「無協議脫歐」暴走災難?〉

29日的表決,是強生內閣在48小時內,第二度提出的大選提案。儘管在28日的選舉表決中,遭遇在野黨抵制的強生內閣,並無法取得提前選舉所需要的「國會3分之2同意席次」;但因為歐盟隨後已正式通過了書面程序,確認批准英國所提出的「第三度脫歐順延申請」、將脫歐生效日從2019年10月31日,一口氣順延到2020年1月31日——短期內,英國將不會遭遇「無協議脫歐」(No-deal)或「強迫脫歐」(被迫吞下《強生版脫歐》)的壓力,因此在野各黨也只能接受強生的挑戰邀請。

「歐盟已經同意延遲脫歐的申請,無協議脫歐的危機暫時已解。工黨提出的條件被滿足了,所以現在我們將同意解散國會,與現任政府來一場正面對決!」工黨黨魁柯賓(Jeremy Corbyn)表示。

然而柯賓的口號雖然喊得響亮,但實際上的工黨,卻又一次陷入了「分裂危機」———在29日的表決投票中,雖然表決案以「438票贊成:20票反對」的結果過關,但以工黨議員為主的「棄權票」就超過了200席以上。

圖/歐新社
圖/歐新社

工黨內部向《金融時報》表示,許多議員根本不信任柯賓能帶領工黨打贏選戰,「無論是選戰方針還是當前民調,柯賓派極可能會拖著工黨輸到脫褲、徹底被強生擊潰。現在的工黨,連能否維持野第一大黨的地位都有問題,我們完全不明白:「黨中央到底哪來的『勝選信心』?」

這些缺席、棄權、質疑柯賓接受選戰為「魯莽之舉」的工黨議員,原本試圖說服黨中央,將「脫歐二次公投」綁入本回大選、甚至是直接取代國會改選。但由於二次公投的推行風險與難度過高;再加上同為反脫歐派的自由民主黨、蘇格蘭民族黨,早已搶在工黨前讓步、同意大選。因此,在統一戰線已經崩潰的狀態下,柯賓與工黨中央沒法承擔「畏戰怯戰」的指控,只能硬著頭皮進入強生布置的「冬季戰場」。

英國媒體圈認為,當前的選舉安排對強生「大大有利」,「因為他佔據了人和、地利與天時。」

根據英國民調機構YouGov的最新數據,直到10月21日為止,於全國選民民調中,強生帶領的保守黨至少領先柯賓的工黨「15個百分點」(保37%,工22%);工黨除了在24歲以下選民中取得優勢,其餘年齡層都遭保守黨以雙位數的差距大幅輾壓。

除此之外,由於強生刻意將本回選戰塑造成「脫歐投票」,被迫走入反脫歐派的工黨也因此出現「人格分裂」,並可能失去支持脫歐、但卻是傳統工黨票倉的英格蘭東北與中部選區。與此同時,柯賓所提出的諸多「左翼政策」,也無法吸引由保守黨出逃的都會區自由派選票,因此除了難以追上保守黨的領先優勢外,工黨更可能受到自由民主黨捲土重來後的地位挑戰。

圖/路透社
圖/路透社

圖/歐新社
圖/歐新社

另一方面,針對「選戰時間」,工黨與保守黨之間也曾爆發過一陣激烈交火——強生與保守黨堅持選舉應該要搶在12月的「耶誕節前夕」,以避免選戰僵局影響1月31日的脫歐進度;但工黨方面卻期待選戰能延到2020年1月,好避開耶誕年假、讓英國民眾冷靜思考。

「但這些時間的爭執,其實都是對於選民結構的精心算計。」《金融時報》分析,工黨的時間目的,其實不是要避開耶誕節、而是要避開「大學寒假」——因為12月12日剛好是英國各大專院校19/20秋季學期的最後一周,不僅許多學生都離開學區返鄉放假、學校也得清空宿舍,「但當前工黨只在18~24歲的年輕選民中佔有優勢,催不出這些學生票的打擊,必然讓工黨上下很是恐慌。」

除此之外,12月12日的大選,也是英國自1923年後,將近1世紀以來的第一次「耶誕大選」。但傳統上,從12月中開始英國就會開始進入年假狀態,冬季常見的陰雨、大雪、暴風雨,也都會影響一般選民的投票率。因此就「天時」來看,強生主攻脫歐鷹派的極端選舉策略,或許更有機會催出優勢結果、斬獲大勝。

但主控先機的強生,真的勝券在握嗎?在保守黨內,許多意見也擔心強生與其幕僚團隊「過於自信」,並害怕2017年的前首相梅伊的「尷尬故事」重新上演。

圖/路透社
圖/路透社

在2017年的國會改選中,梅伊與保守黨也同樣一路民調領先,直到選舉前夕「梅伊都領先柯賓『至少7個百分點』」。誰知這樣的優勢民調並沒有反應到選舉結果,雖然保守黨依舊是國會最大黨,但與工黨的票差優勢,實際上卻只有2.5%——最終,梅伊不僅無力肅清黨內與反對意見,反而「豪賭慘輸」讓保守黨失去了國會過半的絕對多數,並被迫與北愛爾蘭的保皇派結盟才能組閣,種下了日後脫歐僵局與身敗名裂的下台遠因。

質疑意見認為,強生雖然看起來意氣風發,也自認為舌燦蓮花的自己,是英國當前「最擅長選舉的男人」。但其主攻脫歐鷹派的爭議對策,卻也可能逆火焚身、擴大保守黨的傳統裂解——像是脫歐溫和派與反脫歐派的保守黨選民與都會自由派菁英,很可能都會倒向自由民主黨的陣營;而草根脫歐鷹派與反建制的民粹力量,則可能支持在2019年歐洲議會選舉中創下歷史大勝、由脫歐「嘴砲戰將」法拉吉(Nigel Farage)所率領的「脫歐黨」。

因此誰勝誰負,在各種算計之下,也充滿了各種詭譎多變的算計與陰謀。

「2019年的耶誕選戰,雖然是英國近5年來的第5場大型選舉,但令選民厭煩的氣氛下,卻又是一場攸關聯合王國百年國運的關鍵戰役。」《金融時報》的社論表示:「英國是要支持脫歐?還是放棄脫歐?是要支持強生的民粹保守主義?還是柯賓的民粹社會主義?我們想要成為怎樣的國家?我們要如何規劃我們與歐盟分手後的經濟與社會模式...一切的問題,我們做好選擇的準備了嗎?還是要繼續延宕、放任與癱瘓下去?」

圖/美聯社
圖/美聯社


推薦閱讀

General election set for December 12 as MPs vote to break Brexit paralysis

A really simple guide to the UK general election

Why Brexit is pushing UK towards early election

Parliament breaks Brexit deadlock with vote for 12 December election

UK set for 12 December general election

轉角24小時

過去24小時,每天影像中的國際深度事件點。

最新文章

緬甸強震導致泰國曼谷興建中的審計署大樓倒塌。 圖/美聯社

曼谷唯一被震垮的大樓:中國「中鐵十局」聯合承建,消失的敏感關鍵詞與文件

2025/03/31
曼德勒一處寺廟倒塌,僧人從旁走過。 圖/美聯社

緬甸大地震已超過1,700死:軍政府一面向國際求援、一面繼續空襲轟炸

2025/03/31
緬甸中部實皆斷層發生7.7強震,圖為南部第一大城仰光也發生馬路陷落裂開的狀況,但...

緬甸7.7強震:大橋崩斷、馬路陷落,泰國曼谷大樓也有倒塌

2025/03/28
長年在台灣出版界活躍的八旗文化總編輯富察延賀(本名李延賀),於2023年3月底遭...

消失的八旗文化總編富察:證實「煽動分裂國家罪」判刑3年

2025/03/26
奧斯卡紀錄長片《你的國,我的家》共同導演巴拉爾,24日遭以色列軍方逮捕。 圖/美...

《你的國,我的家》 獲獎的懲罰?奧斯卡紀錄片導演遭以色列軍方逮捕,生死未卜

2025/03/25
倫敦格林威治公園,坐在櫻花樹下的賞櫻民眾。 圖/路透社

櫻花綻放在倫敦:英國花見與植物學家「櫻格拉姆」的日本移植故事

2025/03/25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