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鏡頭背後/澳洲「烏魯魯」關閉:封山前的觀光朝聖

2019/10/25 轉角24小時

2019年10月25日澳洲中部標準時間下午4點(台灣時間25日下午2點30分),世界遺產「烏魯魯巨岩」(Uluru)正式啟動攀登禁令。圖為遠觀合照,是合法的。 圖/歐新社
2019年10月25日澳洲中部標準時間下午4點(台灣時間25日下午2點30分),世界遺產「烏魯魯巨岩」(Uluru)正式啟動攀登禁令。圖為遠觀合照,是合法的。 圖/歐新社

【2019. 10. 25 澳洲】

澳洲「烏魯魯」關閉:封山前的觀光朝聖

「我們終於完成了父輩遺志,讓先靈聖地重歸平靜。」2019年10月25日澳洲中部標準時間下午4點(台灣時間25日下午2點30分),世界遺產「烏魯魯巨岩」(Uluru)正式啟動攀登禁令,自周五日落之後,烏魯魯將永遠不准人類攀登,以尊重在地原住民——阿南古人——的信仰文化傳統。

「對所有族人來說,今天真是令人激動的時刻——在我出生之前,阿南古的長老們就已經漫長奮鬥著。現在,我們終於守住了聖地、禁止攀爬的觀光行為。雖然長老們早已經不在了,但剩下來的我們仍將扛著族人世代的記憶,繼續前進。」烏盧魯-卡達族塔國家公園的阿南古巡警Tjiangu Thomas,感動地對澳洲《ABC》廣播網表示:

「雖然近幾周來,烏魯魯湧入大批為了搶攀烏魯魯的爆量觀光客,眾人明明知道這對於原住民而言是種痛苦的折磨,但他們仍是硬要攀登...這真的令人很傷心。」Thomas無奈地說,「無論如何,『尊重』是一種價值的選擇,我們仍然歡迎大家敞開心胸來了解阿南古人與烏魯魯的文化,只是拜託大家不要違法攀登就是了!」

「對所有族人來說,今天真是令人激動的時刻——在我出生之前,阿南古的長老們就已經漫長奮鬥著。現在,我們終於守住了聖地、禁止攀爬的觀光行為。雖然長老們早已經不在了,但剩下來的我們仍將扛著族人世代的記憶,繼續前進。」圖為褻瀆攀登,這是非法的。 圖/歐新社
「對所有族人來說,今天真是令人激動的時刻——在我出生之前,阿南古的長老們就已經漫長奮鬥著。現在,我們終於守住了聖地、禁止攀爬的觀光行為。雖然長老們早已經不在了,但剩下來的我們仍將扛著族人世代的記憶,繼續前進。」圖為褻瀆攀登,這是非法的。 圖/歐新社

澳洲國家公園管理處表示,烏魯魯的「封山令」,是依循烏魯魯-卡達族塔國家公園管理委員會在2017年底的「全票命令」——自2019年10月25日太陽下山後,除非國家公園管委會特殊同意,否則所有人類皆不得進入、攀爬烏魯魯。

「自今晚開始,非法攀爬烏魯魯將觸犯澳洲聯邦的《環境保護與生態多樣性守護法》(EPBA)。國家公園巡警將有權逮捕,最高可求處1萬澳幣(折合新台幣21萬元)的罰金。」當局強調,罰錢事小、但侵犯原民信仰傳統的傷害卻是難以估計,籲請所有觀光客能夠知法守法、尊重文化。

國家公園巡警隊表示,由於擔心仍有遊客知法犯法、硬要闖入烏魯魯禁區,自10月26日起,巡警與州警部隊也將擴大執法,在烏魯魯周圍「重兵警力」以強勢隔離、勸導那些不知情的外地遊客。

圖/歐新社
圖/歐新社

位於澳洲中部的烏魯魯,也有「世界肚臍」之稱。數千年來,烏魯魯都是澳洲中部原住民的信仰核心;但當歐洲的白人殖民者,於18世紀末期大批登陸澳洲後,原民的土地慘遭掠奪,就連烏魯魯也失去原本的名字,而被殖民的英國人以南澳洲首相亨利.艾爾斯(Henry Ayers)的名字,冠稱作「艾爾斯岩」(Ayers Rock)。

由於其景觀的壯闊與特殊性,過去150年來,「艾爾斯岩」都是澳洲內地觀光的熱門景點,但其原本的原民文化與社群,卻遭到驅逐與剝削;直到80年代,逐漸清醒的澳洲政府,才開始承認原住民的傳統領域,並於1985年10月26日,正式將烏魯魯的傳統領域「返還」給阿南古人。

然而烏魯魯的返還,並非全無條件。在澳洲政府的要求下,雙方在1987年共同成立了「烏魯魯-卡達族塔國家公園管委會」,阿南古人所推派的傳統領域持有者代表們,也必須同意將烏魯魯「租借」給澳洲政府99年。

圖/歐新社
圖/歐新社

除了99年條約之外,湧入烏魯魯的觀光財團,也不停地利誘、分斷與施壓阿南古人,甚至在烏魯魯15公里處,建設起了「艾爾斯岩渡假中心」(Ayers Rock Resorts),成千上萬的海內外觀光客大舉湧入,這一方面扭轉了原民社群的生活方式,一方面也對烏魯魯造成了直接的「威脅」。

阿南古人認為,烏魯魯是原民文化的起源聖地,其先祖造世之後的遺留能量,全都遺留在烏魯魯上,而烏魯魯也成為原民認知中,現實世界與夢境世界(連結生與死之間的中間地帶)的匯集所在。因此,往來攀爬烏魯魯,也才被視為打擾能量與先祖記憶的原住民禁忌。

除了打擾原民信仰、不尊重在地文化外,大批暴衝的觀光客,也往往會超出警示範圍,各種脫隊意外、墜落山谷,甚至意外死亡的事件也層出不窮,像是在2015年的台灣旅客墜落烏魯魯重傷的事件,也一度成為台澳兩地的輿論焦點。

阿南古人認為,烏魯魯是原民文化的起源聖地,其先祖造世之後的遺留能量,全都遺留在烏魯魯上,而烏魯魯也成為原民認知中,現實世界與夢境世界。圖為國家公園巡警與阿南古族人。 圖/歐新社
阿南古人認為,烏魯魯是原民文化的起源聖地,其先祖造世之後的遺留能量,全都遺留在烏魯魯上,而烏魯魯也成為原民認知中,現實世界與夢境世界。圖為國家公園巡警與阿南古族人。 圖/歐新社


推薦閱讀

歷史性的原住民長老會議:澳洲為何要推「原權入憲」?

澳洲禁爬「烏魯魯」:尊重原民先祖傳說,2019年10月封閉

轉角24小時

過去24小時,每天影像中的國際深度事件點。

最新文章

新教宗良十四世,從陽台向廣場上等待的民眾揮手致意。 圖/法新社

天主教會改革的延續:新教宗良十四世的名號意義與首次演說

2025/05/09
選舉新教宗的秘密會議(Conclave),已經在5月7日下午於西斯汀教堂正式展開...

誰是下一位追隨上主榜樣的牧者?選舉教宗的秘密會議正式展開

2025/05/07
梅爾茨輸掉第一輪投票,這是1949年德國恢復民主76年來,首次總理候選人在國會選...

德國不穩定的聯合政府:梅爾茨第二輪才當選總理,76年來輸掉任命投票的第一人

2025/05/07
巴基斯坦的穆札法拉巴德市,建築物遭印度飛彈攻擊成了廢墟。 圖/美聯社

印度「辛杜爾行動」復仇:飛彈砲轟巴基斯坦境內造成19死,喀什米爾危機升級

2025/05/07
教宗圓帽,與穿上宗座瑞士近衛隊制服的模型。 圖/法新社

秘密會議吃什麼?梵蒂岡隔絕教宗選舉被「偷傳訊息」的750年餐桌限制

2025/05/06
高齡94歲的股神巴菲特,飲食習慣上愛喝可樂等含糖汽水、愛吃垃圾食物、蔬菜吃得少、...

別人恐懼我貪婪:巴菲特交班,94歲股神的「價值投資」傳奇

2025/05/05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