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嫌掩蓋伊波拉?WHO譴責坦尚尼亞:封鎖疫情真相
【2019. 9. 23 坦尚尼亞】 涉嫌掩蓋伊波拉?WHO譴責坦尚尼亞:封鎖疫情真相
「及早發現及早治療!」世界衛生組織(WHO)21日晚間罕見發出了一份措辭嚴厲的聲明,指控東非國家坦尚尼亞,涉嫌掩蓋一起發生於9月8日的「疑似伊波拉死亡病例」,並拒絕分享傳染中的疫情資訊。WHO表示,根據組織取得的「非官方資料」,該名死者檢查出了伊波拉陽性反應。治療與後送的過程中,也有多名醫療人員與該名患者接觸後出現疑似症狀。但坦尚尼亞官方僅強調「我國沒有伊波拉」,卻沒有將死因症狀、病況診斷...等關鍵細節向上通報WHO。雞同鴨講的模糊狀況,不僅加深了非洲各國的政治猜忌,也讓跨國防疫出現了令人擔憂的「可疑漏洞」。
▌延伸閱讀:〈伊波拉危機擴散中:為何世界不該「全境封鎖」剛果疫區?〉
直到今天仍在持續擴散「2018-19伊波拉病毒大流行」,主要疫區集中在非洲中部的剛果民主共和國(DR剛果)。根據WHO的最新數據,截至9月17日為止,本次疫情大爆發已確認3,034起病例,其中至少2,103人死亡——其傷亡規模,是僅次於「2013-16西非伊波拉大爆發」的史上第二慘重疫情。
在過去一年間,DR剛果的伊波拉疫情,因內部戰亂、種族衝突,與民間謠言不止、暴民不斷襲擊防疫基地並阻礙醫療行動的關係,快速於東部邊境蔓延。到了今年夏天,伊波拉病毒更屢次「零星越境」侵入烏干達、盧安達等鄰近國家。所幸烏盧兩國的前線醫療人員反應得當,並即時配合WHO的通報機制,才成功封堵病毒的進逼——儘管有零星帶原者越境,但都沒有傳染成本土疫情。
除了盧安達、烏干達的積極圍堵外,自今年夏天起,WHO也擴大施壓剛果中央政府,擴大了伊波拉實驗疫苗的投放範圍。像是原本有效率高達9成5的默克藥廠(MSD)疫苗外,由嬌生(Johnson & Johnson)研發的新型疫苗,也確定將9月底投入剛果疫區。種種防疫動員,這才勉強控制住了剛果疫情的擴散趨勢。
但當世界輿論正要鬆一口氣的同時,2019年9月,東非國家坦尚尼亞卻傳出了一起高度敏感的「可疑死亡病例」——根據WHO所掌握的前線消息,這名疑似出現伊波拉症狀的死亡患者,是一名34歲的女醫生。在發病之前,該員正在烏干達中部求學進修,但在9月初返鄉後卻出現了重症病徵。雖然坦尚尼亞衛生部將他緊急隔離、並空運後送至東部大城三蘭港(Dar es Salaam),但患者仍在9月8日不治身亡。
該名醫生病死後,曾與他接觸的醫護人員也陸續出現伊波拉疑似症狀。不過坦尚尼亞官方卻在9月14日向WHO發出澄清通報:「我國沒有伊波拉。」但究竟該患者死因為何?後續的處置狀況又出現什麼問題?面對WHO的緊張關切,坦尚尼亞卻不再回應。
|
「坦尚尼亞對於疫情資訊不透明的通報限制,對國際防疫工作帶來了極大的困擾。」在屢次溝通無效後,WHO在9月21日終於發出了公開聲明,內容不僅罕見地「公開指責」坦尚尼亞的不合作態度,更暗示坦國官方的作法涉嫌掩蓋疫情資訊。
根據各成員國簽署的《國際衛生條例》(IHR)授權,WHO有權確認並管理各國的重大傳染病資訊。但坦尚尼亞官方在出現「疑似患者」後,第一時間不但沒有比照程序逐級通報,反而封鎖消息、甚至冒著傳染擴散的風險在境內多次轉移病患。然而當WHO透過「非官方線索」發現可疑通報後,坦尚尼亞官方卻只回了一句「沒有伊波拉通報」,卻未說明患者與其他疑似被感染者的染病狀況。
在交涉過程中,WHO不斷提醒坦尚尼亞對於國際社會的「通報義務」,並主動請求坦國衛生部提供患者檢體、好讓WHO進行化驗。誰知坦尚尼亞不僅一口拒絕,就連病患的發病病徵時間表、診斷報告、後送接觸路線圖...等相關資訊也一概不給。於是在溝通未果之下,WHO才會憤怒地主動出擊,近乎指控式地公佈了坦尚尼亞的「疑似感染與通報問題」。
WHO的聲明發出後,國際輿論也出現了兩種不同的意見:支持坦國的意見認為,坦尚尼亞的衛生政策屬於本國內政,在診斷資料還不完整之前,為避免影響經濟與民心,謹慎保留也是很合理的;但譴責輿論卻強調,伊波拉病毒並不是不可預防,但其高度傳染與致死性需要第一時間的醫療應對,因此在防疫分秒必爭的當下,坦尚尼亞的不配合與阻礙通報,無疑是拿「國民、乃至於非洲大陸民眾的生命開玩笑」。無論其背後有怎樣的原因,在人命關天的節骨眼上蓄意怠慢,都是極為嚴重且不負責任的罪行。
「WHO素來鄉愿,極少、極罕見地使用這種指名道姓的嚴厲聲明。這一來代表WHO確實掌握了極具可信度的『非官方通報』;二來也顯示坦尚尼亞的狀況,確實嚴重到令人緊張。」美國喬治城大學的跨國醫療法專家哥斯汀(Lawrence Gostin)向《半島電視台》表示。
在過去,雖然烏干達、盧安達與剛果等鄰國屢次爆發大流行,但坦尚尼亞卻不曾是伊波拉病毒的感染疫區。但由於其國內極度仰賴國際觀光與投資,因此外界大多認為坦國是為了避免波及國內經濟,這才會刻意壓下通報,並對WHO的疫情監控採取逃避且不友善的對抗姿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