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鏡頭背後/登月先鋒我老爸:「阿姆斯壯之子」的傳奇壓力

2019/07/19 轉角24小時

2019年是阿波羅11號(Apollo 11)登月50周年,媒體焦點都在重溫「登...
2019年是阿波羅11號(Apollo 11)登月50周年,媒體焦點都在重溫「登月先鋒」尼爾.阿姆斯壯(Neil Armstrong)的傳奇故事,但身為阿姆斯壯的兒子們又是作何感想?圖為1969年,阿姆斯壯在月球拍下「登月第二人」艾德林(Buzz Aldrin)在月球行走的畫面。 圖/NASA;尼爾.阿姆斯壯拍攝

【2019. 7 美國

登月先鋒我老爸:「阿姆斯壯之子」的傳奇壓力

「阿姆斯壯登陸月球,是我心的感動?」自己的老爸是「登月先鋒」壓力山大。2019年是阿姆斯壯登月50週年,媒體焦點都在重溫這位傳奇太空人的故事,但身為阿姆斯壯的兒子們又是作何感想?長子瑞克(Rick Armstrong)就向媒體坦承,其實承受了許多「父親背影」的壓力和比較。

今年是美國太空人尼爾.阿姆斯壯(Neil Armstrong)登月50週年紀念。1969年7月16日,阿波羅11號成功發射,並在20日晚間20點17分降落月球。稍做休息整備後,地球時間(UTC)21日凌晨2點56分,阿姆斯壯踏上月球表面,並且說出了那句名言:

「這是一個人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

這個歷史性的時刻,讓阿姆斯壯從此成為世人心中的登月太空夢代言人。而後阿姆斯壯本人的生活相對低調,1971年就離開航太局轉赴大學任教;雖然刻意保持距離、此後也鮮少接受媒體採訪,不過「登月第一人」的名號也確實讓阿姆斯壯有些困擾,索求簽名再哄抬價格之類的事情時有所聞。

阿姆斯壯在1969年7月21日凌晨2點56分,踏上月球表面,完成人類劃世代的創舉...
阿姆斯壯在1969年7月21日凌晨2點56分,踏上月球表面,完成人類劃世代的創舉。 圖/美聯社

阿姆斯壯返回地球後,回到俄亥俄的家鄉,受到英雄式的熱烈歡迎。 圖/美聯社
阿姆斯壯返回地球後,回到俄亥俄的家鄉,受到英雄式的熱烈歡迎。 圖/美聯社

阿姆斯壯於2012年8月25日病逝,享壽82歲。而今年正逢登月50週年,阿姆斯壯的兩個兒子瑞克(Rick)和馬克(Mark)又被追問了對父親的印象回憶,以及如何看待身為登月先鋒的父親。

「世人期待你也有遠大前程。但每個人都想靠自己的成就被認可,身為名人之子,有時候真的會被淹沒。」

「人們會問你想不想當太空人?拿父親的事蹟做比較。」瑞克向曾經也訪問過父親的《BBC》資深記者吐露,自己很愛父親,也以身為他的兒子為榮,但傳奇的重量確實偶爾壓得他喘不過氣來,「可能我也曾想過當太空人,參與某個太空計劃;我沒這麼做,或許就是因為不想被比較。」

瑞克走上了與父親不一樣的路,現職軟體工程師。但瑞克也不否認,父親和當時整個太空團隊的努力,確實激勵人心:

「有很多人跑來當面告訴我,他們有的人當上科學家、有的成為醫生、有的做了工程師,都是受到60年代這件登月事蹟的激勵;你無法估算這對人們來說有多麼大的價值。」

「世人期待你也有遠大前程。但每個人都想靠自己的成就被認可,身為名人之子,有時候真...
「世人期待你也有遠大前程。但每個人都想靠自己的成就被認可,身為名人之子,有時候真的會被淹沒。」圖為登月任務結束後,阿姆斯壯帶著一家人,回家鄉探視父母。照片中最右為阿姆斯壯,前景左、右兩名孩童分別為小兒子馬克(Mark)以及長子瑞克(Rick)。 圖/美聯社

瑞克(圖左)走上了與父親不一樣的路,現職軟體工程師;馬克(圖右)則成為一名音樂家...
瑞克(圖左)走上了與父親不一樣的路,現職軟體工程師;馬克(圖右)則成為一名音樂家。圖為兩人參加《登月先鋒》的電影造勢活動。 圖/法新社

至於小兒子馬克,比起哥哥似乎更能輕鬆看待父親背影。50周年之際,馬克與他的女兒卡莉(Kali,也就是阿姆斯壯的孫女),受邀觀看7月甫上映的《阿姆斯壯》紀錄片。馬克與卡莉現在的職業都是音樂家。

馬克回憶,當年才6歲的自己看著電視畫面,還不太清楚是怎麼回事,只知道父親似乎正在做一件偉大的事,而感到興奮。父親返家後,也沒什麼改變,還是那個睿智、幽默、敏捷多思的爸爸。

當看到爺爺踏上月球那一刻的經典畫面時,卡莉忍不住喊了一句「爺爺,做得好!」在卡莉的記憶裡,爺爺不常談起登月往事,但曾告訴過她,登月任務對自己最深遠的影響,「其實是看見地球自月球表面升起。」

在卡莉的記憶裡,爺爺不常談起登月往事,但曾告訴過她,登月任務對自己最深遠的影響,...
在卡莉的記憶裡,爺爺不常談起登月往事,但曾告訴過她,登月任務對自己最深遠的影響,「其實是看見地球自月球表面升起。」 圖/法新社

「這是一個人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 圖/美聯社
「這是一個人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 圖/美聯社



收看更多文章,請訂閱轉角國際facebook專頁:

推薦閱讀

Being Neil Armstrong's son

Apollo 11: The real Neil

最新文章

在官媒《第一頻道》王牌新聞節目〈時代〉直播中出鏡示威反戰,而被警察強抓逮捕的「造...

【Daily Podcast】 美國田納西州校園槍擊案/俄羅斯反戰電視台編輯後來呢?/以色列暫緩司法改革

2023/03/28
納許維爾槍擊案發生後,校車將學生撤離聖約學校,一名學童在校車上哭泣。 圖/美聯社

襲擊福音小學的仇恨?美國納許維爾校園槍擊案:6人死亡、槍手已遭擊斃

2023/03/28
以色列司法改革近日備受爭議,國防部長葛朗特(Yoav Gallant)因呼籲政府...

【Daily Podcast】以色列爭議司法改革引發民怨/普丁將於白俄羅斯部署戰術核武

2023/03/27
美國海軍驅逐艦米利厄斯號(USS Milius)。 圖/美聯社

The Glocal 週報/解放軍「驅逐美國軍艦」?南海主權爭議的美中海上對峙

2023/03/27
圖為在受傷的烏軍。 圖/美聯社

【Daily Podcast】TikTok執行長在美國聽證會上說了什麼?/烏克蘭的徵兵問題/回應聽友關於瓦格納集團的疑問

2023/03/24
美國前總統川普2022年11月18日於海湖莊園發表演說。 圖/美聯社

【Daily Podcast】川普訴訟問題更新、海湖莊園機密案/追蹤烏克蘭孩童強制移轉案例/烏干達全面反同法/佛州校園「不說同性戀法」

2023/03/23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