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日本德仁天皇即位完成:迎接「令和」的新時代序幕

2019/05/01 轉角24小時

現年59歲的德仁即位為日本第126代天皇,正式開啟令和的年代。右為皇后雅子。 圖/日本首相官邸
現年59歲的德仁即位為日本第126代天皇,正式開啟令和的年代。右為皇后雅子。 圖/日本首相官邸

【 2019.5.01 日本

日本德仁天皇即位完成:迎接「令和」的新時代序幕

「為了世界和平、日本國民幸福,我在此繼承皇位...」日本德仁天皇於5月1日即位,成為第126代天皇,正式告別平成年代、迎接「令和」的新時代。由於本次是日本憲政史上第一次生前退位後的即位典禮,從30日的明仁天皇退位開始就備受國內外矚目,而新任天皇德仁繼承父親的和平象徵、以及未來是否也要比照相同的退位方式等皇統繼承問題,在在成為新天皇的課題。而新天皇的完整儀式,則要從今天的即位開始,直到10月的即位之禮、皇室祭祀以及隔年的立皇嗣之禮後才算完成。

▌延伸閱讀:〈明仁天皇完成退位之儀:日本「平成」時代午夜落幕〉

明仁天皇於30日完成了退位之禮,凌晨零時正式告別了平成時代。新天皇的登基即位儀式,則於日本時5月1日間上午10點半開始,第一個儀式為在皇居「松之間」(同時也是退位禮舉行的場所)舉行「劍璽等繼承之儀」,由德仁天皇身著晨禮服,繼承象徵天皇的神器——天叢雲劍、勾玉(璽)、御璽和國璽——其中天叢雲劍(又名草薙劍)和勾玉(八尺瓊勾玉)皆為神話傳說中的三神器,但皇居所用的是複製品。儀式過程僅約7分鐘左右。

「在我身上的責任重大,」繼承之儀完成後,10點10分在接著舉行「即位後朝見之儀」,德仁天皇向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以及內閣成員發表致詞。在簡短的談話中,德仁表示「常懷民心、遵守日本憲法、以及作為日本與日本國民統合象徵的責任與義務。」同時,德仁天皇如同父親明仁一般,再次強調為了世界和平和國民幸福祈願努力的目標。

現年59歲的德仁即位為日本第126代天皇,生於1960年2月23日的德仁,即位後也是第一位生於戰後的天皇。德仁過去曾留學英國劍橋大學,並取得名譽法學博士。1991年2月,當時31歲的德仁被冊立為皇太子,1993年與在西班牙相識的小和田雅子結婚,不過後來高壓的皇室生活,讓雅子妃面臨巨大的身心壓力、也讓「愛妻」出名的德仁幾度與宮內廳發生摩擦。

德仁與雅子於2001年12月1日生下女兒愛子,由於目前只有愛子一人為子嗣,在明仁天皇生前退位的議題討論同時,皇室是否要改回古代曾出現過的女性天皇繼承,也成為宮內廳與日本內閣議論的焦點。1日即位的同時,官房長官菅義偉也公開表示,為了安定皇位繼承,將會針對女性宮家的創設進行慎重檢討。

目前下一個順位的繼承人是德仁的弟弟秋篠宮文仁、第三順位則是文仁的12歲的獨子悠仁親王。不過近年已有風聲傳出,秋篠宮可能沒有意願繼承。而德仁是否也要生前退位、下一任天皇該由誰來繼承,在在成為明仁天皇退位之後的不確定因素。

在今天的即位儀式之後,整個新天皇的儀式其實尚未完成。8日德仁天皇將會進行首次的宮中三殿參拜(賢所、皇靈殿、神殿),10月22日舉行「即位禮正殿之儀」、隔月在舉行對天皇至關重要的祭祀「大嘗祭」,以親自種植的新米來獻祭諸神,自此天皇的角色才算完整。預計2020年4月19日,將會再舉行「立皇嗣宣明之儀」。

德仁即位之後,還有許多皇族與日本政要的慰問行程,而重頭戲之一則是5月27日,美國總統川普將到日本訪問,同時與德仁天皇會見。

德仁表示「常懷民心、遵守日本憲法、以及作為日本與日本國民統合象徵的責任與義務。」同時,德仁天皇如同父親明仁一般,再次強調為了世界和平和國民幸福祈願努力的目標。
 圖/日本首相官邸
德仁表示「常懷民心、遵守日本憲法、以及作為日本與日本國民統合象徵的責任與義務。」同時,德仁天皇如同父親明仁一般,再次強調為了世界和平和國民幸福祈願努力的目標。 圖/日本首相官邸

「劍璽等繼承之儀」,由德仁天皇身著晨禮服,繼承象徵天皇的神器——天叢雲劍、勾玉(璽)、御璽和國璽。 圖/日本首相官邸
「劍璽等繼承之儀」,由德仁天皇身著晨禮服,繼承象徵天皇的神器——天叢雲劍、勾玉(璽)、御璽和國璽。 圖/日本首相官邸


推薦閱讀

明仁天皇完成退位之儀:日本「平成」時代午夜落幕

即位後朝見の儀 終わる 天皇陛下「象徴の責務果たす」 | NHKニュース

天皇陛下 即位 4日に一般参賀でおことば | NHKニュース

轉角24小時

過去24小時,每天影像中的國際深度事件點。

最新文章

2017年日本神奈川縣座間市殺人分屍案事發之後,兇手白石隆浩所住公寓被警方和媒體...

以尋短之名誘騙的「座間9人殺害事件」:兇手白石隆浩死刑執行,「普通人」犯下的網路殘酷命案

2025/06/27
法國舉行世界音樂節,數百萬民眾熱情參與,卻發生女性遭針刺攻擊事件。 圖/歐新社

法國世界音樂祭「針刺襲擊」:全國已知至少145人受害,疑為社群號召針對女性攻擊

2025/06/26
圖為6月24日伊朗首都德黑蘭,支持伊朗最高領導人的群眾。 圖/歐新社

被洩露的美國國防情報局評估資料:伊朗核設施並沒有完全摧毀

2025/06/25
伊朗於6月24日上午向以色列發射多枚飛彈,圖為西岸地區所見的飛彈軌跡。 圖/路透...

伊朗「象徵性報復」:川普宣告一天內以伊完全停火,伊朗再度轟炸壓線收場

2025/06/24
以色列與伊朗互轟已數日,伊朗大批反政權的人也反抗以色列與美國。 圖/路透社 

大國砲火之下:伊朗與以色列的民眾怎麼想?

2025/06/23
美軍參謀長凱恩表示,任務完美執行成功,也證明了美國優越的聯合作戰實力,只要有決心...

美國「午夜之槌」轟炸過後:核設施損壞情況未可知,伊朗神權政府的下一步怎麼走?

2025/06/23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