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邊境戰火:逃難恐慌,政府部隊、若開軍、羅興亞人三方亂鬥
【2019.01 緬甸】 緬甸邊境戰火:逃難恐慌,政府部隊、若開軍、羅興亞人三方亂鬥
若開人打羅興亞人,政府軍再打若開人!位於緬甸西南部的若開邦,近年因為政府迫害羅興亞人的難民悲劇,而成為國際關注的衝突焦點;但從去年12月以來,佛教徒組成、追求地方自治的「若開軍」(Arakan Army),跨大對緬甸政府的攻擊騷擾,又讓「政府軍–若開羅興亞救世軍(ARSA)–若開軍」的三方武力衝突,再次升級。自本周起,緬甸政府更下令鎮壓這批「佛教叛軍」,雙方衝突爆發殃及地方村落,超過2,500位居民被迫逃離戰火,多災多難的若開邦又再次陷入恐慌。
緬甸軍方與若開軍的戰事從去年12月開始逐漸激化,聯合國在1月9日發布聲明指出,雙方在若開邦的衝突升級已不能忽視,日益加劇的惡戰,已迫使當地居民超過2,500人流離失所,為躲避戰禍而舉家逃亡至寺廟與帳篷營區避難。
發動武裝叛亂的若開軍,是在2009年集結成立的民間武裝組織,主要由緬甸少數族群、信奉佛教為主的若開人所組成,其政治理念主張若開民族主義,為追求若開邦的高度自治與民族自決而戰;快速竄起的武裝實力,讓若開軍成為緬甸軍方眼中的一大威脅。
若開軍的崛起,讓緬甸在若開邦的控制增添更多不穩定因素。當地由於若開人與羅興亞人等不同民族的矛盾,以及伊斯蘭教與佛教、印度教的信仰對立,複雜衝突直接反映在各方武裝組織上。
若開軍一面對付緬甸軍方,另一面也同時抗衡穆斯林的武裝組織「若開羅興亞救世軍 」(ARSA),斥其為「野蠻的恐怖分子」;緬甸軍方則在傾力「打擊ARSA的恐怖行動」之際,也要分頭應付若開軍的攻擊,形成三方彼此矛盾亂鬥的複雜局面。
當緬甸政府軍在2016年後,注意力多集中在針對若開邦的ARSA鎮壓,與此同時,若開軍也在當地吸收成員、擴張勢力,並又將砲火從ARSA轉移至緬甸軍方,根據《BBC》的報導,政府軍與若開軍戰況之激烈不下於ARSA,三方彼此的挑撥與鏖戰,令若開邦局勢更為險峻。
緬甸軍方在去年12月21日,與各地武裝組織達成罕見的暫時停火協議,但若開邦卻被排除在外,被外界質疑政府停火的真正決心,若開軍也直指緬甸軍方的意圖,是準備集中火力對付若開軍。也因此,政府軍與若開軍在12月後仍不斷發生零星戰鬥,到今年1月4日的緬甸獨立日達到新一波高峰。
根據《路透社》報導,在獨立日當天上午,約有300餘名的若開軍突襲若開邦北部、靠近孟加拉邊境的4間警戒前哨站,造成14名邊防警察死亡、9人受傷,多名警察遭到若開軍俘虜,約有40把輕型軍火與1萬多發子彈被若開軍納為己有,最後在緬甸軍增援作戰之下遭到擊退。
在具有重要政治意義的獨立日當天襲擊,令緬甸政府大為光火,譴責若開軍,「當地軍警的存在是為了保護佛教徒,攻擊哨站是無恥行為!」,而若開軍則反過來指控,政府軍不斷擾亂地方、甚至開火攻擊居民,才以突襲行動作為報復,並且再次強調爭取獨立自治的決心。
為掃蕩叛亂,緬甸政府發言人在7日表示,若開軍「就是恐怖組織」,已下令軍方增強部署、出動鎮壓。《路透社》、《法新社》等媒體也指出,若開邦的警戒強度升高,入夜後的槍砲聲讓當地居民極為恐慌。
在迫害羅興亞人的人道爭議後,緬甸又陷入戰火不斷的災禍,聯合國與歐盟在9日、10日分別發布聲明譴責緬甸當局,表達對當地平民生存危機的「嚴重關切」,並呼籲緬甸政府與各方組織停火,以協商對話終結長期的政治矛盾。
然而一如緬甸政府忽視對於迫害羅興亞人的譴責,在若開邦戰事升溫、政府軍與若開軍難以克制砲火的情形下,截至目前為止,仍未顯現解決衝突的一線曙光。
|
收看更多文章,請訂閱轉角國際facebook專頁: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