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獨立公投失敗:法屬新喀里多尼亞「獨派」為何雖敗猶榮?

2018/11/05 轉角24小時

新喀4日的獨立公投闖關失敗,但「獨立派」雖敗猶榮? 圖/美聯社
新喀4日的獨立公投闖關失敗,但「獨立派」雖敗猶榮? 圖/美聯社

【2018.11.05 法國/新喀里多尼亞】

獨立公投失敗:法屬新喀里多尼亞「獨派」為何雖敗猶榮?

建國失敗還是「雖敗猶榮」?法國的南太平洋屬地——新喀里多尼亞(Nouvelle-Calédonie)——周日舉行脫離法國的獨立公投。根據最終開票結果,新喀的獨立提案雖遭到公民否決,但勝出的「法國派」卻只拿56.4%的選票;而選擇建國的「獨立派」則有43.6%,與上一回1987獨立公投僅拿到2%的得票相比,「脫法建國」的聲勢大幅成長,士氣大振的獨派也因此期待著在2020與2022年的獨立選擇大限到來前,「自決建國」仍有機會。

11月4日新喀里多尼亞的投票結果,針對「你是否想要新喀里多尼亞取得完全主權並獨立?」的公投題問,選擇「不獨立」的民眾有56.4%,選擇「獨立」的則有43.6%——全案因此以「續留法國」為結果順利落幕,結局雖與民調相同,但「獨派」的得票聲勢卻遠比各界的想像更為強勢。

根據新喀選委會的統計,本回獨立公投的註冊選民投票率高達80.6%,這不僅比起1987年的前次獨立公投超出不少(當時投票率只有59.1%;98%不獨立,2%獨立),也打破了1998《努美阿協議》(Nouméa Accord)的74.2%投票紀錄,成為新喀里多尼亞史上參與度最高的一次投票。

在公投之前,諸多法國民調皆認為「新喀的獨立不可能過關」,並指「法國派」的反獨立選票應能輕鬆突破7成——然而在11月4日,公投雖如預期地未能過關,但獨派的動員能量卻超乎想像,在高投票率的狀況下一舉進逼至43.6%。

法國本土的《費加羅報》分析,本回新喀里多尼亞公投的意見版圖,仍有明顯的地域分際——在經濟狀況較好、基礎發展程度更高的新喀南部與首府努美阿周邊,「反獨立」的聲勢具有壓倒性優勢;但在新喀北部與離島,以原住民卡納克人(Kanak)為主的選區,就明顯傾向獨立。

另一法國本土的大報《世界報》則用「新喀里多尼亞公投結果:反獨立的半份勝利」為報導標題,指新喀的獨立運動雖遭遇許多「經濟願景」上的困境,但長年的社會結構與貧富問題,卻仍助長了年輕一輩選民的「獨立意識」,因此就算鮮少有人真的認為「2018公投即能獨立」,但不少選民仍將「投票」這件事,作為對「自我認同感」與「地方意識」的倡議表態。

新喀的獨派意見認為,儘管2018無法建國,但基層支持者——特別是年輕獨派——對於「高呼預期」的支持度仍相當滿意,「體制內尋求獨立是可行」的想法也讓選後的社會氣氛頗為和平與積極;而無論是統獨與否,各界都對結果感到滿意。

根據法國中央政府與新喀當局於1998年所簽屬的《努美阿協議》,在2018年公投之後,新喀自治議會還有2020、2022年的兩次「自決機會」——如果屆時議會內三分之一的席次同意「再次公投」,則法國政府也將遵守承諾,再次給予新喀人民「選擇未來的權力」。

「新喀里多尼亞人選擇繼續當法國人...這是對法蘭西共和國、以及其所代表的未來與價值的一次信任投票。」在公投結果出爐後,法國總統馬克宏也透過電視直播發出聲明,並強調他對於新喀的選擇感到驕傲,並承諾尊重獨派的意見,未來也會繼續努力、讓分離意見對於法蘭西的疑慮得到解決。

《金融時報》表示,儘管大多數的法國本土人一輩子都不會拜訪位於南半球的新喀里多尼亞;但對於共和國而言,新喀的戰略地位極為重要,因為它不僅讓法國在南太平洋享有龐大的經濟海域;也讓法國在中國崛起的太平洋時代中,繼續佔有「強權的發語地位」。

也因此在公投結束後,法國在野的右翼共和黨也發出賀電,並引用已故法國總統戴高樂的名言:「新喀里多尼亞是法蘭西的一部份,因為你們即是南方的法蘭西!」

「新喀里多尼亞人選擇繼續當法國人...這是對法蘭西共和國、以及其所代表的未來與價值的一次信任投票。」 圖/法新社
「新喀里多尼亞人選擇繼續當法國人...這是對法蘭西共和國、以及其所代表的未來與價值的一次信任投票。」 圖/法新社


推薦閱讀

New Caledonia votes against independence from France

Référendum en Nouvelle-Calédonie : les disparités du vote dans les 33 communes

Référendum en Nouvelle-Calédonie : la victoire en demi-teinte du non à l’indépendance

New Caledonia votes to remain part of France

轉角24小時

過去24小時,每天影像中的國際深度事件點。

最新文章

2017年日本神奈川縣座間市殺人分屍案事發之後,兇手白石隆浩所住公寓被警方和媒體...

以尋短之名誘騙的「座間9人殺害事件」:兇手白石隆浩死刑執行,「普通人」犯下的網路殘酷命案

2025/06/27
法國舉行世界音樂節,數百萬民眾熱情參與,卻發生女性遭針刺攻擊事件。 圖/歐新社

法國世界音樂祭「針刺襲擊」:全國已知至少145人受害,疑為社群號召針對女性攻擊

2025/06/26
圖為6月24日伊朗首都德黑蘭,支持伊朗最高領導人的群眾。 圖/歐新社

被洩露的美國國防情報局評估資料:伊朗核設施並沒有完全摧毀

2025/06/25
伊朗於6月24日上午向以色列發射多枚飛彈,圖為西岸地區所見的飛彈軌跡。 圖/路透...

伊朗「象徵性報復」:川普宣告一天內以伊完全停火,伊朗再度轟炸壓線收場

2025/06/24
以色列與伊朗互轟已數日,伊朗大批反政權的人也反抗以色列與美國。 圖/路透社 

大國砲火之下:伊朗與以色列的民眾怎麼想?

2025/06/23
美軍參謀長凱恩表示,任務完美執行成功,也證明了美國優越的聯合作戰實力,只要有決心...

美國「午夜之槌」轟炸過後:核設施損壞情況未可知,伊朗神權政府的下一步怎麼走?

2025/06/23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