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視風暴:澳洲政府施壓《ABC》開除記者醜聞
【2018. 9. 27 澳洲】 公視風暴:澳洲政府施壓《ABC》開除記者醜聞
就算是澳洲,也會有政府干預新聞自由的重大醜聞。澳洲最大的國家公廣機構《澳洲廣播公司》(ABC),27日傳出重大醜聞與人事變動——根據內部郵件的「告密」,澳洲總理與聯合政府因不滿《ABC》「對執政黨的不友善報導」,而多次以「私人管道」,施壓黨政關係親密的董事長米恩(Justin Milne),促使其發函要求管理部門「搞掉那幾個害死公司的記者」。這起重大醜聞讓澳洲輿論一片震驚,來自《ABC》新聞員工的悲憤壓力,最終也在48小時內,強迫打壓自家記者的米恩自請下台。
澳洲的這起公廣風暴,起因於本周一。《ABC》董事長米恩,突然以「與聯邦政府關係不佳」、「經營績效不如預期」為由,無預警開除曾擔任Google亞太區總經理的《ABC》管理總監古斯里(Michelle Guthrie)。米恩強調,《ABC》的經營預算極為仰賴澳洲政府的補助款。因此,古斯里與坎培拉方面的緊張關係,或也是澳洲政府不斷重砍預算的主因。
自從2013年澳洲變天,自由黨與國家黨共同組成了保守右翼的聯合政府後,《ABC》的公廣預算就多次遭到大幅刪減——在2014-2017期間,《ABC》就被大刪2億5,400萬澳幣(折合新台幣56億元);甫於8月下台的前澳洲總理滕伯爾(Malcolm Turnbull),更在今年5月重磅減碼,再拉掉了8,400萬澳幣(新台幣1億8,560萬)。
澳洲政府表示,刪減補助是要「訓練《ABC》自食其力」,讓公廣機構能適應自由化潮流、加強競爭力;但在執政期間內,澳洲的自由黨聯合政府卻不斷公開譴責《ABC》「吃裡扒外」,拿公家的錢,卻總是「做出一些反政府、反執政團隊的『左膠報導』」。因此自由黨連刪預算,也時常被解讀為對《ABC》報導方向的政策打壓。
一開始,米恩於24日宣布開除古斯里後,《ABC》內部員工大多抱持著「活該」的態度,因為古斯里自2015年上任以來,不僅對上無法完成「數位匯流」的任務,對下高壓、冷漠且缺乏一致性的管理風格,早已讓員工士氣大為挫折。許多內部意見都認為,古里斯的管理就像是「新兵訓練的教官」——她帶人總是高高在上、疾聲厲色,但當員工需要指引或靠山的時候,古斯里卻總是不見人影。
然而米恩在《ABC》的風評亦不光彩,與前總理滕伯爾稱兄道弟的他,也被認為是自由黨授意的「空降」打手,他聲稱開除古斯里的原因——「與坎培拉政府關係不好」——更是觸發了極為驚人的後續爆料。
|
9月25日,持有《雪梨先鋒早報》、《坎培拉時報》...等新聞單位的「Fairfox Media」集團,刊出了一系列「外洩的內部郵件」。信中,米恩以董事長的帳號,向古斯里發出一封咆哮信,要求她「趕緊處理掉」一名遭到坎培拉點名的《ABC》財經記者。
「(自由黨)政府恨死她...我們全都會被她惹出來的毛給害死!我覺得狀況很單純——快把她拔掉就對了——我們該拯救的是《ABC》,而不是艾瑪。畢竟現況還無法保證,他們(右派聯合政府)是否真的會在下次選舉中失去政權...。」
米恩信中的「艾瑪」,指的是《ABC》的資深財經記者艾瑪.阿柏莉奇(Emma Alberici)。今年2月份,阿柏莉奇曾針對滕伯爾政府的稅改問題,在《ABC》網站登出政策分析。內容中,阿柏莉奇質疑自由黨的減稅方針有圖利特定財團之嫌,像是連年獲利的「澳洲航空」(Qantas)早已連續10年未向澳洲繳納公司稅。
「澳洲航空的CEO——喬伊斯(Alan Joyce)——是滕伯爾大幅減免營業稅的最大支持者之一,然而他轄下的公司,近10年來,卻沒向澳洲政府付過一分一毫的公司稅。」阿柏莉奇如此寫到,但這篇分析報導卻引起坎培拉方面的大動作砲火,包括總理滕伯爾以及傳播部長在內,多名內閣官員連番大罵《ABC》「缺乏經濟知識,帶風向亂寫」,並要求《ABC》為偏差報導負責。
據稱,當時的滕伯爾總理無論是公開或是私下,都曾向他的「好朋友」米恩發脾氣,這讓《ABC》董事長緊急向編輯台下令「文章下架」,並發出聲明表示「阿柏莉奇的文章有誤,並不符合《ABC》的編採標準」。
但《ABC》的新聞員工卻向《衛報》透露:阿柏莉奇的文章並沒有「事實上的錯誤或問題」;之所以被下架修改,是因為米恩認為:整篇文章已偏離理性中立的「客觀分析」而流於「評論」,但在《ABC》的報導原則中,「體制內的記者編輯,是不被允許評論的。」
面對內部信的外洩,米恩起初還相當倔強,聲稱自己作為董事長,「為公司前景與資源設想,是天經地義的事」, 並強調自己「只是建議」,阿柏莉奇至今也還在崗位上,「拔掉」一語並未真正帶來人事影響,因此自己、或者是滕伯爾前總理「沒有真的介入《ABC》內部人事」,沒有帶來傷害,自然也就沒有什麼責任問題。
|
米恩不願退縮的強硬姿態,很快地就遭到加碼的爆料重擊。在26日跟進公布的新一批郵件中,公眾與《ABC》工會才赫然發現,米恩看總理臉色、向內部施壓要拔掉記者的通訊,並不只有一次——像是5月份,米恩也以總理團隊不滿為由,要求管理部門開除《ABC》的政治線編輯普爾賓(Andrew Probyn),只因為坎培拉不滿普爾賓發出新聞,質疑自由黨故意把年中的國會補選排在反對黨工黨的固定年會舉辦日,進而干擾在野陣營對滕伯爾政權的倒閣規劃。
儘管《ABC》的總編台強調,來自總理或米恩的壓力,都已被中高階主管給壓住,「當事的幾名記者職務並沒有受到影響,也不知道頂上『拔人』壓力」;但社會輿論、《ABC》工會與多名前屆董事,卻都對米恩「毫無公廣責任感與新聞道德的自覺」而大感憤怒,就連一開始澄清「政府絕沒有干涉公共廣播的新聞自由」的澳洲政府,也連夜召開緊急會議,改口承諾「要深入調查」。
最終在連續壓力下,米恩仍在9月27日宣布辭職;但相關的媒體道德與公廣集團的立場爭議,卻仍在澳洲國內爭得不可開交。像是《金融時報》認為,《ABC》的施壓風暴,必定會重挫澳洲公廣系統的獨立性與公眾信心。但與此同時,由米恩而起的荒謬故事,卻也彰顯了澳洲政治與媒體生態的「複雜三角關係」。
報導指出,在今年夏天滕伯爾政權即將倒台的同時,一向支持自由黨、在澳洲政壇也舉足輕重的傳媒大亨梅鐸(Rupert Murdoch),就曾說出「我看滕伯爾走定了」的發言,並因此成為壓垮保守右派風向的最後一根輿論稻草,因此後續的幾個滕伯爾挑戰者,無不積極討好梅鐸,希望藉此取得優勢的聲量背書。
然而在澳洲,與《ABC》打對台的就是梅鐸的《新聞集團》。因此,當《ABC》與梅鐸競爭,政府看梅鐸臉色,《ABC》預算卻又被政府施壓重砍的同時,整體的新聞市場也陷入了相對惡性的微妙三角循環。
|
推薦閱讀
-
Milne resigns as ABC chairman over Guthrie sacking fallout
-
ABC chairman Justin Milne under intense pressure over multiple claims of political interference
-
'They hate her': emails show ABC chairman told Michelle Guthrie to fire Emma Alberici
-
Australia’s ABC chair quits over political interference claim
-
Political influence row hits Australia ABC
-
Australia’s public broadcaster plunged into cri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