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諾貝爾文學獎危機:大老性侵、名單外洩,瑞典學院的#MeToo風暴

2018/04/11 轉角24小時

反性侵運動 #MeToo 延燒至國際學術最高殿堂——負責諾貝爾文學獎的瑞典學院,爆出與學院關係深厚的文藝界大老常年性侵18名女子,還涉嫌洩密得獎名單。 圖/美聯社
反性侵運動 #MeToo 延燒至國際學術最高殿堂——負責諾貝爾文學獎的瑞典學院,爆出與學院關係深厚的文藝界大老常年性侵18名女子,還涉嫌洩密得獎名單。 圖/美聯社

【2018.4.11 瑞典】

諾貝爾文學獎危機:大老性侵、名單外洩,瑞典學院的#MeToo風暴

反性侵運動 #MeToo 延燒至國際學術最高殿堂——負責諾貝爾文學獎的瑞典學院,爆出與學院關係深厚的文藝界大老尚-克勞德・阿爾諾(Jean-Claude Arnault),利用身分權勢常年性侵18名女子,還涉嫌洩密得獎名單;但瑞典學院消極的作為引發院士的不滿,3名終身制的院士宣布辭職以示抗議,不僅讓文學獎的評選機制搖搖欲墜,也掀起一陣學院裡的權力風暴。

被指控性侵的阿爾諾現年72歲,是法國出身的攝影家和劇場藝術總監,其妻子為瑞典詩人佛洛斯滕森(Katarina Frostenson),她同時也是瑞典學院的院士,學術地位崇高。瑞典《每日新聞》報導,阿爾諾自1996年至2017年間,涉嫌長年性騷擾、甚至性侵女性,18名受害者當中,甚至包含其他瑞典學院成員的妻子與女兒。

阿爾諾夫婦在瑞典學院的資助下,於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創立「論壇當代藝術中心」(Forum – Contemporary Scene of Culture),被視為瑞典文藝界創作者的指標性舞台,影響力擴及表演藝術、文學出版等各個領域。

根據性侵受害者在2017年發出的指控,阿爾諾會在不同藝文活動、頒獎典禮宴會等公開場合上對女性出手,直接用手突襲女性陰部、逼迫他人為其口交,還有長時間的電話騷擾。受害者也指出,阿爾諾會利用他在文化界的地位與話語權,要脅當事人封口,否則將以其權勢將對方列入「黑名單」、「摧毀他的事業」。

瑞典檢調已於去年11月開始介入調查,瑞典學院同時也聘用了律師展開內部諮詢,而阿爾諾已透過律師否認所有指控。在缺乏直接證據、且已超過法律追訴期的原因之下,今年3月,檢調已宣告「全案撤銷」。但與此同時,瑞典學院也暫停了對論壇當代藝術中心的資助,並禁止阿爾諾參加今年12月的諾貝爾文學獎宴會。

除此之外,隨著阿爾諾性侵案的延燒,也連帶爆出阿爾諾過去前後多達7次,對外洩漏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名單,包含2016年巴布.狄倫(Bob Dylan)獲獎的訊息,就被阿爾諾提前外洩。指控性侵的受害者也指出,阿爾諾私下就喜歡炫耀他「對諾貝爾文學獎遴選的影響力」、以及他與瑞典學院的深厚關係。

4月6日,因為不滿瑞典學院對阿爾諾性侵案的消極態度,3名學院的重要院士宣布辭職以示抗議。這些院士分別為:曾擔任諾貝爾文學獎評委會主席、比較文學專家埃斯普馬克(Kjell Espmark),前瑞典學院常務秘書、歷史學家英格倫(Peter Englund),以及作家奧斯格倫(Klas Östergren)。

瑞典學院也針對阿爾諾的妻子佛洛斯滕森,舉行院士除名投票,但結果並未通過。院士之一的作家奧爾森(Anders Olsson)表示,學院決定不開除任何人,而3位選擇離開的院士僅僅是少數派而已。

對於學院的決定,選擇出走的歷史學家英格倫表示:「無法相信瑞典學院作出的結論、難以繼續支持擁護。」作家奧斯格倫則批評,瑞典學院長年消極包庇的陳腐問題,將個人交情置於是非正直之上,「是對學院創辦人精神的背叛。」

院士的辭職,最直接衝擊的就是諾貝爾文學獎的評選運作。瑞典學院共有18名院士,並由其中5名院士組成諾貝爾文學獎評委會,負責篩選審訂年度得獎者名單,最後交由18名院士全體投票決定,而且投票必須至少有12名院士參加才算有效。

目前在院士之中,瑞典犯罪小說家艾克曼(Kerstin Ekman)、作家洛塔斯(Lotta Lotass)兩位院士,已暫停在瑞典學院的活動,呈現「退隱」狀態;再加上3位宣布辭職的院士,瑞典學院目前僅剩13人,在除非院士過世才能增補新人的規定下,若再有院士離開學院,文學獎評選機制將受到衝擊。

而這場因性侵案與洩密延燒的辭職事件,也讓瑞典學院身陷內部的權力風暴之中。學院前常任秘書恩達爾(Horace Engdahl),在10日公開批評辭職事件「是場鬧劇」,並指責現任的常任秘書長、美學學者丹妞斯(Sara Danius),是學院1786年創立以來「最差勁的秘書」。

瑞典《每日新聞》指出,現在學院已為一系列醜聞爭議導致內部分崩離析,近乎一場大災難。2015年退出學院事務的作家洛塔斯則向《每日新聞》表示,事件的進展是「難以想像的悲傷」,而他過去仍在學院工作的幾年,內部的環境也早已顯露出分裂的端倪。

瑞典學院的院士為終身制,除非是經由內部表決除名,否則院士本人實際上也無法片面宣布辭職。過去也曾發生過辭職案例,2005年時院士安隆特(Knut Ahnlund)因不滿2004年的文學獎頒給《鋼琴教師》的作者、奧地利作家耶利內克(Elfriede Jelinek)而辭去職位,不參加任何學院事務,但瑞典學院直到2012年安隆特過世後,才替補他的空位。

對於3位院士的決定,瑞典現任國王卡爾十六世.古斯塔夫(Carl XVI Gustav)9日表示:

感到相當遺憾,相信瑞典學院的問題終將解決。

瑞典學院是由國王古斯塔夫三世(Gustav III)於1786年創立,為瑞典歷史悠久的學術殿堂,自1901年開始,依據瑞典發明家諾貝爾的遺囑而設立了文學獎。其他著名獎項則分屬不同單位遴選,例如和平獎是由挪威諾貝爾委員會辦理,物理學獎和化學獎則是瑞典皇家科學院負責。


推薦閱讀

How a #MeToo scandal is rocking the Nobel literature academy | DW | 09.04.2018

Krismöte om förtroendet för Danius i dag

Man banned from Nobel Prize party over sex assault claims

Test av semlor och alter egot ”Gittan” – så har Danius stil splittrat ledamöterna i Akademien

ノーベル文学賞が機能停止の危機「疑惑の男」女性18人セクハラ、受賞者漏洩、情実運営の果てに(木村正人)

Swedish Academy in Crisis as 3 Members Quit Amid #MeToo Scandal

轉角24小時

過去24小時,每天影像中的國際深度事件點。

最新文章

美國保守派意見領袖查理.柯克(Charlie Kirk)9月10日在猶他州的猶他...

查理柯克槍擊案:31歲的MAGA明星之死,槍手尚未落網...美國政治暴力的無解輪迴?

2025/09/11
尼泊爾近日爆發大規模示威抗議,導火線是社群平台禁令,但年輕人對高失業率、政府腐敗...

反對壓迫網路社群,拒絕腐敗的權貴子女:尼泊爾抗爭逼使總理下台

2025/09/10
圖/美聯社

破滅的和平談判?以色列空襲卡達引發國際譴責,哈瑪斯宣稱「領導幹部未被擊殺」

2025/09/10
日本首相石破茂在黨內政治圍攻之下,正式宣告辭退首相。石破茂9月7日表示辭職是「苦...

苦澀的政治咖哩:石破茂辭退首相,50天的孤鳥抗爭黯然下台

2025/09/08
9月1日的印尼抗爭民眾,舉著草帽海賊旗。 圖/法新社

持續飄揚的草帽海賊旗:印尼抗爭全國蔓延,軍警鎮壓能解決政治不滿?

2025/09/02
阿富汗強震,Mazar Dara村的倖存者走過被震毀的房屋。 圖/法新社

強震後的「死寂」:阿富汗東北部規模6地震,已知至少800死、2800傷

2025/09/0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