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以色列駐約旦大使館遇襲:2死1傷,以約新聞全面封鎖

2017/07/24 轉角24小時

消息傳出後,以色列與約旦政府立即以「國安理由」,聯手發布「新聞禁播令」,並封鎖關於槍手身份、攻擊經過與切確傷亡的一切報導。 圖/歐新社
消息傳出後,以色列與約旦政府立即以「國安理由」,聯手發布「新聞禁播令」,並封鎖關於槍手身份、攻擊經過與切確傷亡的一切報導。 圖/歐新社

【2017.07.24 約旦】

以色列駐約旦大使館遇襲:2死1傷,以約新聞全面封鎖

位於約旦首都安曼的以色列大使館,23日晚間突然遭遇武裝襲擊,目前已知有兩名約旦人死亡、一名以色列使館人員受傷。消息傳出後,以色列與約旦政府立即以「國安理由」,聯手發布「新聞禁播令」,並封鎖關於槍手身份、攻擊經過與切確傷亡的一切報導。由於以色列目前正因耶路撒冷「聖殿山/阿克薩清真寺」爭議,遭受阿拉伯世界譴責,轄下的巴勒斯坦社群亦發起大規模的抗爭,而敏感時刻的使館攻擊事件,亦是對區域緊繃的火上加油。

約旦官方表示,這起攻擊事件發生在7月23日傍晚。當時,位於安曼城西的以色列大使館正在進行內部裝修,但在「不明原因」的狀況下,使館內傳出槍響。

槍擊事件傳出之後,以色列政府隨即以國安理由對媒體發出「報導禁令」,所有單位皆不得報導事件新聞;與此同時,約旦政府也只發佈簡單聲明,指出目前已知一名以色列使館人員負傷(傷勢不明)、兩名裝修公司的約旦公民傷重身亡,但關於槍手身份、攻擊細節與是否有共謀在逃等,約旦政府卻只提出「報導警告」,要求各家媒體單位遵守約旦的反恐國安法,避免對「進行中的事件發出非官方的新聞消息」。

在安曼的以色列大使館,是以國在阿拉伯世界唯二的大使駐點。自從建國以來,以色列就因以阿戰爭、巴勒斯坦主權問題、以及對「聖城」耶路撒冷的所有權爭議,而遭到阿拉伯世界集體抵制,直到1973年「贖罪日戰爭」,埃及與以色列才在美國調停下,透過《大衛營協定》成為第一個承認以色列的阿拉伯國家;之後,在1993年以色列與巴勒斯坦解放組織達成《奧斯陸協議》後,長期與以色列秘密磋商的約旦政府,也才於1994年簽署兩國關係正常化的《以約和平協議》,以色列也才於安曼開設大使館。

然而,以約官方的彼此承認,並未平息民眾彼此的歷史怨懟。在過去,約旦曾參與多次以阿戰爭,境內半數以上的國民,祖籍或血緣來自巴勒斯坦。儘管兩國於國安與區域戰略的互動相當緊密,但約旦境內仍不時有反以色列、聲援巴勒斯坦的抗爭,安曼的以色列大使館也因此戒備森嚴、長期被重兵環繞。

《美聯社》表示,過去一個星期以來,以色列以「安全需求」為名,在耶路撒冷的穆斯林勝地——「阿克薩清真寺」外設置檢察哨與金屬探測門,要求所有入寺的穆斯林無論參觀或禮拜,都需要搜身安檢。然而這項安檢措施,卻引發巴勒斯坦人與穆斯林世界的憤怒,除了感到被羞辱之外,亦指控以色列政府封鎖穆斯林的進入,以便在阿克薩清真寺下,發動對「聖殿山」(猶太教信仰的第一與第二聖殿所在地)的考古與建設行動。

阿克薩清真寺外的金屬探測門,激發了耶路撒冷巴勒斯坦人的抗議,雙方自上周五開始遂於聖城爆發街頭衝突。至今,以色列軍警的強勢鎮壓,已造成近千名巴人負傷;但巴人青年的怨懟亦轉成了仇恨攻擊,像是上周五在約旦河西岸的以色列屯墾區,就傳出有巴人持刀闖入、一家三口遭刺滅門的憾事。

阿克薩清真寺的爭議,亦延燒到鄰國約旦。在使館攻擊案之前,約旦政府就已要求以色列當局撤回安檢政策;而周末安曼街頭,更有數千民眾走上街頭,反對以色列對耶路撒冷聖地的侮辱性管制。

  

▌更多深度國際新聞:

〈轉角國際〉


推薦閱讀

Two Jordanians die in shooting at Israeli embassy in Amman: security source

Israeli embassy in Amman: Shooting leaves two dead - BBC News

2 Jordanians killed, 1 Israeli wounded at Israeli embassy

"الأمن" يوضح تفاصيل حادثة السفارة الإسرائيلية في عمّان-صور

轉角24小時

過去24小時,每天影像中的國際深度事件點。

最新文章

7月1日泰國憲法法院宣布,泰國總理貝東丹和柬埔寨前總理洪森(Hun Sen)私下...

泰國總理貝東丹被停職:引發民怨的柬埔寨通話「錄音門」政治風波

2025/07/02
2017年日本神奈川縣座間市殺人分屍案事發之後,兇手白石隆浩所住公寓被警方和媒體...

以尋短之名誘騙的「座間9人殺害事件」:兇手白石隆浩死刑執行,「普通人」犯下的網路殘酷命案

2025/06/27
法國舉行世界音樂節,數百萬民眾熱情參與,卻發生女性遭針刺攻擊事件。 圖/歐新社

法國世界音樂祭「針刺襲擊」:全國已知至少145人受害,疑為社群號召針對女性攻擊

2025/06/26
圖為6月24日伊朗首都德黑蘭,支持伊朗最高領導人的群眾。 圖/歐新社

被洩露的美國國防情報局評估資料:伊朗核設施並沒有完全摧毀

2025/06/25
伊朗於6月24日上午向以色列發射多枚飛彈,圖為西岸地區所見的飛彈軌跡。 圖/路透...

伊朗「象徵性報復」:川普宣告一天內以伊完全停火,伊朗再度轟炸壓線收場

2025/06/24
以色列與伊朗互轟已數日,伊朗大批反政權的人也反抗以色列與美國。 圖/路透社 

大國砲火之下:伊朗與以色列的民眾怎麼想?

2025/06/23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