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120小時,世界的大小角落【2016.03.07-11】
【五年之後,311東日本大地震】
一名男子在日本東北宮城縣的仙台市荒浜海灘,祭悼5年前在震災與海嘯中遇難的人們。每年的3月11日,在日本各地——特別是東北沿海——都會有鎮魂的悼念儀式。 在那場災難中,共帶走了 15,894 條人命;5年後的今天,也仍有 2,562 人下落不明,並還有 174,471 仍持續接受安置,而無「家」能歸。
【轉角專題】
【2016.03.07 美國】 雷根夫人病逝,享壽94歲
當『我』成為了『我們』,那一刻我是全世界最快樂的女孩。
前美國第一夫人南西.雷根,6日因心臟衰竭,在洛杉磯家中逝世,享壽94歲。演員出身的南西,早年於好萊塢發展時結識了未來的丈夫隆納德.雷根,兩人於1952年結婚後,南西也一直是雷根政治生涯中,最重要的諮詢與支柱之一。與雷根家族關係深厚的前白宮副幕僚長狄佛(Michael Deaver)就曾表示:
沒有南西,就沒有雷根州長、更不會有雷根總統。
在雷根入主白宮後(1981-1989),作為第一夫人的南西不僅作為總統本人對外的公關代表,在公眾事務上,也大力推動80年代美國的反毒運動;但除此之外,南西也在雷根政權幕後,扮演華府內部的斡旋角色——特別1986年「伊朗門事件」爆發後,雷根政治聲望搖搖欲墜,此時的南西夫人卻力促雷根總統逼退涉嫌洩露訊息的時任幕僚長唐納德.雷根(Donald Reagan,兩人無親族關係),並積極調解雷根總統與民主黨高層間的緊張關係,力保雷根本人安度危機。
然而這段時間的南西夫人,卻也飽受爭議。除了熱愛社交、性喜熱鬧的風格屢被詬病,被迫離職的幕僚長唐納德.雷根在離任後,也於個人回憶錄披露:南西夫人在伊朗門事件裡,竟迷信占星師,並用占卜結果來說服總統本人的人事安排。
而南西夫人對此也毫不避諱,在自己的回憶錄中,她證實自己對於占星術的興趣,並表示「在我丈夫幾乎喪命的狀況下(1981年雷根遇刺案),占星術確實是幾種我個人克服喪夫恐懼的方式之一。」
在離開華府後,遠離鎂光燈的南西夫人,也致力於照顧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雷根總統。而在雷根總統於2004年過世前,南西也在華府大力遊說幹細胞研究,希望藉由新的科學技術,找到治療阿茲海默症的良方,為此,南西夫人甚至不惜與家族關係親密、但政策立場相左的小布希總統公開對立(小布希曾與06年以「尊重生命權」為由動否決權封殺幹細胞研究法案)。
南西夫人逝世的消息傳出後,包括川普、克魯茲,甚至民主黨的希拉蕊與桑德斯等總統初選參選人,也都一一公開悼念。
南西夫人將於近日下葬,長眠於雷根圖書館外、雷根總統墓的身邊。
【2016.03.07 斯洛伐克】 斯洛伐克國會改選,「新納粹」擴張版圖
歐盟的歐洲離「新納粹」有多遠?
如果你以為勒龐(Marine Le Pen)的「民族陣線黨」(FN),已經是近年歐洲極右的最高峰,那昨日斯洛伐克的國會改選,或許又是歐洲極右聲勢極致發展的另一經典代表了。其中,又以「我們斯洛伐克」(LSNS)更為值得關注。
周日斯洛伐克國會選舉落幕,由現任總理費柯(Robert Fico)所領導、中間偏左的「方向—社會民主黨」(Smer-SD),雖然再次鞏固國會第一大黨的地位,國會全數150席中取得49席,但相較於四年前83席的戰績,這次得票率不僅狂跌40%,又因為未過半數而失去先前「一黨獨大」的領政優勢。選後Smer-SD勢必需要與其他黨派協商,共組聯合政府。
反觀,這次挺進議會的另外七個黨中,有六個為右傾政黨,讓費柯的Smer-SD成為國會中唯一左派政黨。如果費柯無法找到值得信賴的同盟共組聯合政府,極右小黨林立的議會,恐將形成一股反費柯、反聯合政府的龐大力量。
眾多小黨中,又以極右的「我們斯洛伐克」(LSNS)更為人注目。與勒龐的「民族陣線黨」有所不同的是,LSNS並非單純的極右,而是政黨化的「新納粹」——其黨魁寇特勒巴(Marian Kotleba)本身也就是「新納粹」的代表,曾多次穿著二戰期間,德國納粹所支持的斯洛伐克赫林克衛隊(Helika Guard)的制服,現身於公共場合。他也從不避諱表示欣賞戰時由德國扶植的傀儡政權斯洛伐克共和國。
LSNS票源多來自於年輕的首投族;根據選後分析,投票動機雖然受排外政策所吸引,但背後更多是反體制,以及對現有生活不滿的情緒。LSNS同時反歐盟、反北約,將這類國際組織通稱為「犯罪組織」,並將所有斯洛伐克籍的歐洲議會議員戴上「叛徒」的帽子。
而Smer-SD雖為左派政黨,其移民政策與其他右翼政黨並無差異;Smer-SD去年屢次向歐盟喊話,拒絕接受「難民配額制」,競選期間更是猛打反移民旗幟。費柯在今年一月份甚至直接了當地說:「要讓擁有不同生活、思想、文化背景,尤其是不同宗教信仰的人自然地融合一起,根本不可能!」。但當被問及未來是否會與LSNS共組聯合政府時,費柯則明確地拒絕,表示不可能與「法西斯」政黨合作;Smer-SD的歐洲議會議員也擔憂,如果「法西斯」思想進入歐洲議會,將會是一場災難。
斯洛伐克將於今年六月起擔任歐盟輪值主席一職,為期半年。這段期間歐盟所有事務的開展,包含議題排程與協商,將由輪值國主導執行,責任重大,這也是為何此次斯洛伐克國會改選,如此受人注目的關鍵原因。
【2016.03.08 紐約】 怕肥了共和黨,彭博宣布:不選總統了!
「摸著良心,這樣的風險我扛不起。」年初宣布將以「第三勢力」的身分,參與2016美國總統大選的前紐約市長彭博,7日晚間藉由自己旗下網站發表了退選聲明。
今年1月份才宣布參選的彭博認為,在目前狀況下,「假若」他的參選將造成三足鼎立的競爭狀態,最後的得利者很可能會是共和黨,屆時漁翁得利的,要不是川普、要不就是克魯茲——但這兩人所代表的極端路線,卻也不是彭博所樂見、甚至願意承擔的「惡果」。
同為紐約出身的都會富豪,「傳媒大亨」彭博過去與「地產大亨」川普的互動也算融洽,彭博本人甚至還應川普之邀,在川普的個人實境秀《誰是接班人》中兩度登場;然而,在這次總統大選裡,川普所祭出的「排外牌」與「歧視牌」卻被彭博形容為誇張、前所未見,而共和黨黨內保守的極端氣氛,更也被彭博指控為對美國價值的威脅。
在退選聲明中,彭博僅表態「反對川普與克魯茲」,但還未公佈自己接下來準備支持誰?但一般推測,這位前紐約市長可能會傾向支持也曾是前紐約參議員的希拉蕊。
「我尊重他(彭博)的決定,並期待未來有再與他共事的機會。」在獲悉彭博退選後,希拉蕊如此表態;但與此同時,另一名彭博可能支持的民主黨候選人——桑德斯——卻不置可否地表示:美國人應該要認真思考修改這種獨厚「有錢人」選舉制度,不能總是讓富人在政治中喊水結凍、為所欲為。
根據路透社與Ipsos的聯合民調,假若「三強鼎立」由川普—希拉蕊—彭博三人競爭總統大位,希拉蕊獲得41%選民支持、川普則有31%,但彭博卻只有12%;換句話說,以第三勢力出馬的彭博,落後兩黨差距太大而毫無勝算。
在過去,彭博曾是忠實的民主黨人,然而在2001年紐約市長選舉前夕,彭博卻轉投共和黨而勝選。雖然彭博在2007年退出了共和黨,但在市政與連任選舉中,仍持續以獨立參選的身份與共和黨結盟。
轉角說 川普大戰彭博,誰比較有錢?根據富士比2016年的全球富豪排行榜顯示,身價高達400億美金的彭博,目前是全球第8有錢的富豪;而自稱非常有錢的川普,則在這份排名中,以45億美金的身價,排名全球第324。
【2016.03.08 布魯塞爾】 土耳其、歐盟召開難民緊急會議,土國藉機談判入歐協議
歐盟與土耳其昨針對難民危機召開緊急會議;會議結果:大方向出來了,細節零!
根據歐盟最新布告,周一會議上歐盟與土耳其達成共識,將透過建立「一對一」機制來緩解堵塞在希臘的非法難民人口。所謂「一對一」,就是每從希臘遣返一名非法難民回土耳其,歐盟就要從土耳其「接收」一名難民,經審查後透過合法途徑取得庇護資格。
「一對一」機制首要目的是遏制猖獗的人口販運,導正不正常、非法人口流動現象。
但除此之外,對歐盟來說,周一所達成的共識,是希望在以解決希臘現行難民問題作為短期目標的基礎上,再進一步建立一個更「永續」的解決方案,最終目的是讓申根區於年底逐步恢復正常。自去年九月敘利亞難民潮爆發以來,已有八個申根區國家「關閉」國界。
然而對土耳其來說,昨日的會議不只為是為難民危機尋求解決方案,同時也是談判土耳其加入歐盟的最佳磋商時機。也因此,土國政府昨日「獅子大開口」,不僅額外向歐盟追加30億歐元的難民安置費用(歐盟原先已擬補助30億歐元,現加總起來為60億元),更加碼要求給予土耳其公民申根區的免簽優惠,並同步加速入盟協商的進程。
土耳其總理達悟特奧盧(Ahmet Davutoğlu)直接挑明地說,必須把「難民」跟「入歐」兩件事綁在一起解決。土耳其所開出的條件,讓歐盟各國領袖不及防備,最終讓步,同意於三月底前撥款跟展開免簽協議。
針對周一各方所達成的共識,德國總理梅克爾表示,「『一對一』原則如果能被貫徹,那將會是很大的突破」,但現階段仍只是紙上談兵,具體執行細節,則還須等到3月17、18日的二次峰會,才會揭曉。
儘管難民危機的解方指日可待,但歐洲司法合作單位「Eurojust」上月提供給媒體《Politico 》的報告卻指出,土耳其欠缺專門處理移民問題的警力資源,以及獨立的司法制度來配合新政策。對於各界滿腹期待的「一對一」機制,是否真能有效地被執行,Eurojust毫不留情面地表示幾乎不可能。
【2016.03.09 宏都拉斯】 婦女節 宏都拉斯環團人士追悼水壩謀殺亡者
因故鄉而死——婦女節前夕的一場水壩謀殺案。
3月8日是國際婦女節,但在地球彼端的宏都拉斯,婦運人士、原住民權利組織、環保團體卻因一場駭人的謀殺案——知名原住民環保鬥士貝塔.卡薩雷斯(Berta Caceres,圖中的牆上壁畫)之死——而陷入無比的哀慟與憤怒。
44歲的卡薩雷斯,是宏都拉斯原住民「蘭卡族」(Lenka)的環保領袖,多年來她一直熱衷於原民權利運動,並在2006年投入了故鄉的環保運動,帶領族人與環團,反對宏都拉斯政府在西部的瓜爾克切爾河(Río Gualcarque)的「阿瓜扎卡水壩」(Agua Zarca)建設案。
在政府宣傳中,阿瓜扎卡水壩的建設將為周邊流域的蘭卡部落來免費的水電、工作與發展機會;但在卡薩雷斯的蘭卡族族人眼裡,宏國政府卻是「先斬後奏」,在未曾諮詢在地居民的狀況下開工。而該水壩建案不僅將破壞周邊環境,影響在地的農耕經濟之餘,亦褻瀆了作為蘭卡族人文化中心的瓜爾克切爾河。因此,在過去十年來,卡薩雷斯也不斷地號召族人發起抗爭。
環團表示,在2009年宏國政變後,為了鞏固政權與對外關係,宏都拉斯的自由化政策不減反增,超過30%的國土都被釋出給大型礦業集團,遍地開發之下,財團主導的發展經濟,也亟需便宜的水電與土地資源——因此,阿瓜扎卡水壩等計劃,才會如此急就章、甚至被政府粗暴地強制執行。
為了抵抗水壩的建設,卡薩雷斯等人亦各地環團串連,長期發起抵制、罷工、包圍阻斷與和平示威,並在歷經多次流血衝突、暴力鎮壓、甚至犧牲生命之後,卡薩雷斯等人終於才在2013年迫使中國水電、世界銀行與IMF,以「環境倫理、在地政治問題」撤出水壩的建設與投資,而卡薩雷斯也因此在2015年榮獲全球草根環保運動最高榮譽的「高德曼環境獎」(Goldman Environmental Prize)。
但獲獎的盛名,並無法阻攔當權者興建水壩的企圖。
3月3日,卡薩雷斯與環團友人就在宏國西部家中,遭到多名不明槍手闖入,卡薩雷斯當場慘被擊斃。而墨西哥籍的環團友人(墨西哥地球之友連絡員)古斯塔沃.卡斯楚.蘇托(Gustavo Castro Soto)雖然身中兩槍,但卻逃過一劫,成為兇案唯一生還的目擊證人。
蘇托仍在宏國治療中,但卻被宏國法務部以「重要證人」為由限制出境。卡薩雷斯的環團夥伴們表示,在案發後法務當局一度想以「搶案」為由草草結案,案發現場亦遭到人為破壞,對蘇托的偵訊過程中,又不斷地誘導蘇托「指認環團同事」,種種作法之下,如今宏國政府又強留蘇托於境內,更無疑是想讓蘇托「被滅口」,使其生命繼續暴露於威脅之下。
英國環保組織「全球見證」表示,宏都拉斯目前是全球環保人士人均死亡比率最高的國家,在卡薩雷斯命案之前,2010年至2014年間就有101名環保工作者在宏都拉斯境內慘被殺害。
【2016.03.09 印尼】 今天清晨的印尼,是觀賞日全蝕最棒的地點
六點還沒過一刻,已約有百位民眾,湧進印尼一處海灘,準備一睹日全蝕風采。今年的日蝕橫跨太平洋,從日本、夏威夷到澳洲皆可看到程度不一的日偏蝕,但印尼全島可觀賞到完整的日蝕,享受約三分鐘的寧靜。全印尼上下,估計有超過十萬的人流量。
對於今年日全蝕,印尼穆斯林族群沉浸在宗教的喜悅裡,認為這是先知穆罕默德與阿拉的祈福與庇護,但根據法新社報導,當地傳統部落卻視日蝕為不祥徵兆,當各地都在為此歡欣鼓舞時,達雅族人卻透過歌舞、獻花跟薰香等儀式,確保太陽不會徹底消失。
現場除了有當地人舉辦的祈福儀式,也不乏許多全球跑透透,就為了追逐日蝕的天文愛好者。由於日全蝕的研究價值遠高於其他日蝕現象(日偏蝕,、日環蝕等),是觀察日冕與太陽大氣的最佳時機,也因此這次有一支四人NASA研究小組,特地前往印尼進行。
但到現場觀賞似乎不再新鮮,根據abc的報導,有一名更瘋狂的日蝕愛好者,為了能夠好好欣賞日蝕,不受突然飄來的雲所干擾,決定嘗試在飛機上「追蝕」。
最後他發現一架從阿拉斯加安格拉治飛往夏威夷群島的班機,其飛行路徑剛好會與這次日蝕行經軌跡交錯,只是如果要能在最精確的時間裡捕捉完整的日全蝕,航班必須延遲25分鐘起飛。於是,這位在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海登天文館工作的研究員,卯起來寫信給阿拉斯加航空,央求對方延遲飛機起飛時間,在數個月一來一往的懇求與拒絕後,航空公司最後終於答應了。
日全蝕發生最高頻率可達一年五次,不過根據NASA以往的紀錄來看,高頻率的日全蝕極為罕見。據悉,下一次的日全蝕會發生在明年八月份的北美。
【2016.03.10 巴西】 「巴西之子」前總統魯拉正式遭「貪腐」起訴
聖保羅州立檢察官9日晚間以洗錢與偽造文書等罪名,正式起訴巴西前總統魯拉。檢方表示,魯拉任內涉嫌利益輸送,牽扯入巴西石油公司(Petrobras)的貪瀆醜聞,包括魯拉的妻子瑪莉薩、兒子「小魯拉」法比奧...等人,都被當局列入了起訴名單。
根據巴西《環球報》的報導,這回讓魯拉官司纏身的證據,是一棟位於巴西東南沿海城市——瓜魯——的濱海頂樓公寓。檢方指稱,魯拉家族在他於2003就任總統後,就與巴西石油公司有不當利益往來,而作為「報酬」,巴西石油旗下的子公司OSA建設集團也於2004年,於魯拉家族的要求下,將這戶價值約900萬新台幣的三層頂樓公寓「轉贈」于魯拉家族私人使用。在退休之後,魯拉也先後投資了18萬雷亞爾(約新台幣160萬)在經營這套高級公寓。
檢方認為,在財產申報與非法贈予問題上,前總統家族有刻意迴避登記的事實;但魯拉方面卻認為檢方捏造事實、不聽解釋,表示他們只去瓜魯雅度假過兩次,否認「非法持有」這戶公寓。
魯拉涉入巴西石油弊案的風波,從年初就已燒起,但直到上周六,負責的聖保羅檢方才大動作調度警力,在眾多支持者面前約談並拘留這名卸任的前總統。目前魯拉的辯護律師已提起上訴,質疑聖保羅檢方調查過程中的政治偏頗與不妥,並希望能將此案統一,合併交由正負責巴西石油案的最高法院處理。
《路透社》報導,在周六魯拉被拘留之後,魯拉所創立的政黨、同時也是目前巴西執政的「勞工黨」黨部,就已促請總統羅賽芙「邀請魯拉入閣」,根據現行法令,如果魯拉成為了政府官員,相關的調查案就需轉交由最高法院處理,魯拉也能因而避免與「不穩定」的地方法院硬碰硬、甚至再面臨被羈押的尷尬場面。不過,目前羅賽芙與勞工黨方面,仍就去年底國會的總統彈劾案而自顧不暇。
據悉,魯拉本人對於入閣一事仍相當抗拒(「觀感不佳」),但也已要求勞工黨方面「使些勁」,避免這場貪腐風暴繼續燒回前總統身上。
由草根起家的魯拉,在60年代開始就投入巴西基層的工人運動,雖然過去他曾三度落選總統,但在長期耕耘下仍於2002年順利當選。擔任巴西總統的魯拉致力於改善基層教育與經濟機會,在2003—10年間至少幫助4,000萬人脫離貧窮線以下的生活。
而「巴西之子」之名,除了是形容魯拉的草根經驗外,也是2009年巴西導演巴雷托,以魯拉早年生涯為主題的電影《魯拉,巴西之子》(Lula, o Filho do Brasil)名稱。
【 2016.03.10 英國】 披頭四製作人喬治·馬丁爵士逝世
林哥·史達推特:披頭四製作人喬治·馬丁爵士逝世。
受人景仰、人稱「第五位披頭四」的製作人喬治·馬丁爵士於周二晚間,以90歲高齡在家安詳去世。逝世消息昨日經披頭四鼓手史達(Ringo Starr)在推特上證實。約翰·藍儂(John Lennon)的兒子西恩·藍儂隨後也在社群上哀悼致敬。
二零年代出生於一戶藍領家庭的馬丁,在一次學校邀請倫敦交響樂團來校表演後,發展出對古典音樂的熱忱;二戰之後短暫進入BBC古典音樂廣播電台工作,後進入EMI擔任製作,最後成為披頭四所屬Parlophone Label 音樂公司的製作人。
六零至七零年代披頭四最活躍的黃金時期,馬丁肩負這個新團體背後不可或缺的「拋光者」一職。期間,充滿古典音樂氣質的馬丁與披頭四這個流行樂團的無名小卒相互磨合,在馬丁銳利耳朵的監督,與不斷的音樂實驗下,與團員一同成就了現在大家所熟悉的披頭四。
眾多受馬丁音樂指導洗禮的曲目中,最廣為人知的就是首發專輯的「請取悅我(Please Please Me)」跟後來的「昨日(Yesterday)」。據悉,馬丁最初認為前者過於沉悶,因此建議加快節奏,並在完成錄製後發下豪語:「紳士們!你們剛剛完成人生第一首第一名暢銷曲!」。事實證明,這首歌確實為剛出道的披頭四打響名號——攻占當年《New Musical Express chart》跟《UK Charts》的一二名次。
而《昨日》也是在喬治·馬丁堅持嘗試加入弦樂四重奏的元素,成為披頭四經典曲目中相當廣為流傳的一首。或許最初打算吉他solo的保羅麥卡尼對馬丁的建議有些遲疑,但在經過一輪搭配後,保羅自己也說,演奏出來的效果為之驚人。
馬丁與披頭四的緣分始於1962年,經由星探布萊恩愛普斯坦(Brian Epstein)的牽線,馬丁結識了四處碰壁的披頭四。為這四位利物浦少年開啟機會之門的馬丁,當年其實並不看好披頭四的音樂,甚至給了以下的評價——「Not very in tune, they weren’t very good.」。真正擄獲他的心的,是四位大男孩俏皮、幽默且無拘無束的個性。最終決定簽下他們。雙方的緣分一直維持到1970年,隨著披頭四的解散漸漸逝去。
馬丁對英國樂壇的貢獻不只有創造披頭四風潮,事實上在披頭四後期,馬丁陸續也與多位知名音樂人合作,如史汀(Sting)、席琳狄翁,同時也成立自己的專業錄音室 AIR studios;也曾為《007》系列電影製作過主題曲。1997年,馬丁更與艾爾頓強一同製作「Candle in the Wind 1997」,共同哀悼當年去世的黛安娜王妃。
1996,喬治·馬丁獲英女王頒授爵士勳銜,表揚他對英國流行文化的貢獻。
【 2016.03.11 華盛頓特區】 加拿大總理杜魯道訪美,近20年來首度官方訪問
您終於來了——加拿大總理杜魯道訪美,近20年來首度官方訪問。
去年十月才為自由黨贏得加拿大政權的總理賈斯汀.杜魯道(Justin Trudeau)10日「南下」抵達美國華盛頓特區,而這次的外交行程,也讓杜魯道成為近20年來第一位正式訪美的加拿大總理。
在華府的拜會儀式中,東道主歐巴馬不僅高規格迎接杜魯道,兩人在白宮前的記者會更是談笑風生,杜魯道也親密地以「我的朋友巴拉克」來作為致詞開場。雙方在互動之後,亦對外發表共同宣言,宣布美加兩國將共抗暖化問題,攜手限制化石工業的甲烷排放量。
歐巴馬與杜魯道表示,美加兩國能在2025年前,以2012年標準縮減40—45%的甲烷排放,力圖阻止這類溫室氣體對暖化的影響。外界認為,這一波的宣言將進一步挫折北美的天然氣產業,特別是近年興起、但又隨即市場崩盤的頁岩氣,其因開採過程中的甲烷排放,也時常被批評者針對為「暖化幫兇」。
在過去,美加的關係始終密切,但近年華府當局卻與前任加國的保守黨政府,因橫跨美加的「基石XL」(Keystone XL)輸油管計劃,彼此關係緊張。這條已被終止的長途輸油擴建計畫,原本將會增加加拿大亞伯達省的焦油砂對美的輸出,並越境往南送向美國的伊利諾州或德州精煉;但這項計劃最終因環團、農團與在地反對居民的長年抗爭,而在去年遭終止。
杜魯道周四晚間也將參與白宮國宴,但當美加領袖共進晚餐的同時,杜魯道亦被媒體追問對於美國大選——特別是共和黨籍候選人的看法。目前共和黨兩位領跑的候選人,都與加拿大有些淵源,競選的德州參議員克魯茲因為出生在加拿大,而引發身分爭議;而大熱門川普則更多次揚言將撕毀北美自由貿易協定,以阻止墨西哥人的「入侵」。
不過對於「鄰國的內政」,杜魯道也僅是輕巧帶過:「兩國人民的羈絆與友誼,深厚到超過任何個人與理念之上。」
【敘利亞停火協議之後 :反抗軍男子的停火日常】
3月5日,在敘利亞西北部,哈馬省北方鄉村地區,一名敘利亞反抗軍戰士,趁著停火抽空在路旁喝茶。
在國際社會的居中調停下,敘利亞內戰中交戰的政府部隊與各派反抗軍,在2月26日開始了為期兩周的停火協定;然而停火生效的同時,敘利亞各地仍傳出零星交火,部隊與部隊之間仍比此指控「違背停火承諾」而偶有衝突。停火9天,敘國境內仍至少有135人因暴力喪命。
不過停火儘管「停」得不完全,截至3月6日為止,敘國境內所通報的的武裝衝突數據仍明顯降低,各方雖相互指控,但在大框架下仍遵行停火約束,而讓國際的人道救援物資分別送進各地前線。
目前國際社會對於這波停火協議仍相對樂觀,並希望在擴大國際救援團體深入戰區、各方全面遵守停火協議的兩大前提下,再於近日邀請敘國參戰各方,重啟先前破裂的日內瓦和平談判。
|
收看更多文章,請訂閱轉角國際facebook專頁: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