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田機場的日航事故啟示:逃生黃金90秒,空服員與乘客該做什麼?

聯合新聞網 李牧宜
在這一次的羽田機場起火事故中,疏散所有乘客難度有多高?機組人員和乘客彼此應該如何...

※ 本文作者為前空服員,曾受過完整飛航安全訓練

「逃生的黃金90秒...空服員與乘客該做什麼?」日本航空(JAL)516班機與海上保安廳飛機相撞事故,不幸造成海保機上5人罹難。事件發生原因還有待調查,1月3日的更新資訊提到,日航表示確實有接到塔台的降落許可,而海保機長也認知為「有得到管制官的離陸許可」,指令溝通在哪個環節出了問題,尚待釐清。另一方面,日航班機上包括機組人員在內的全部379人全數平安撤離,專家指出,日航機組人員在危急時刻把握黃金90秒、完成安全疏散指令是一項「令人難以置信的表現」。

在這一次的羽田機場起火事故中,疏散所有乘客難度有多高?機組人員和乘客彼此應該如何配合,才能在危機中化險為夷成功逃生?

▌請收聽下方連結:

▌日本航空起火時,機內發生什麼事?

當地時間下午5點47分,這架從日本札幌新千歲機場飛往東京羽田機場的JAL516班機,在降落羽田機場的C跑道後機身起火燃燒,現場冒出濃濃黑煙,火勢迅速蔓延整架飛機,當局也於第一時間出動至少100輛消防車前往現場救援。

1月2日事發時,正在燃燒的日本航空機體,消防人員正奮力的滅火。 圖/陳威臣攝影

初步判斷原因是與跑道上的海上保安廳飛機相撞,造成海保廳飛機上5名人員死亡、機長1人脫困逃生。與之相撞的日本航空JAL班機,機上當時共有367名乘客,其中包括8名兩歲以下嬰兒,以及12名機組人員。在事故發生後,雖然其中有14人受輕傷,但在機組人員的緊急指令和引導之下,這379名人員成功全數疏散完畢。

根據機上乘客從機內的影片,事故發生時飛機還未停妥,但從窗戶已清楚看到機外出現火光與白煙,空服員當下不斷請乘客「留在原位」、「不要拿行李」、「身體保持低姿態」。機上乘客表示,疏散前機內氣氛混亂,也聽到兒童的哭喊聲。直到飛機停妥後空服員起身啟動逃生指令,此時機上廣播系統已無法使用,空服員使用擴音器(Megaphone)或靠自己大喊疏散口令,引導乘客逃生前往逃生門避難。

雖然日航飛機起火事件原因仍在調查釐清,但專家表示,人員成功疏散取決於日本航空自身嚴格的安全文化與準則。前身為知名航空學校的克蘭菲爾德大學(Cranfield University)中、負責交通運輸系統與安全事故的調查學者布雷思韋特(Graham Braithwaite)也讚揚了日本航空機組人員的努力。他告訴《BBC》:

「這提醒人們,航空公司在培訓機組人員方面投入了多少。他們的首要任務是安全、他們是最後撤離飛機的人,就該事故來看,他們的(工作)表現令人難以置信。」

1月3日火勢皆已撲滅,留在跑道上的日航班機殘骸。 圖/路透社

▌黃金90秒中,空服員需要做什麼判斷?

飛機發生安全事故時,機組人員必須在短時間內做出最精準的決策。從飛機著陸或落水開始,空服員必須把握黃金90秒時間進行各種專業判斷,甚至在啟動疏散前就做好全面盤算。首先,飛機還未落地或未停妥時處於最危險狀態,空服員因此必須敦促乘客切勿打開安全帶、留在座位上。飛機停妥前,空服員要在出口周圍相對大的空間觀察環境和乘客狀況,例如眼前視線範圍內的走道是否有障礙物、機外環境是陸地或是水域;此外,因出口座位乘客鄰近逃生門,遇緊急狀況時有義務在空服員指示下協助其他乘客疏散,因此空服員必須視情況提醒出口座位乘客撤離時如何協助其他乘客。

路透社》報導,一名兒童在飛機內喊道「為什麼不打開(門)呢?」,事實上,安全撤離時最為關鍵的是空服員「該不該開門」的當機立斷。

在啟動疏散之前,空服員就必須判斷自己負責的逃生門與逃生梯當下是否符合「可安全開門準則」——例如逃生門為逃生梯會自動充氣彈出的待命模式(Flight或Armed)或不會彈出的一般模式(Park或Disarmed),模式在起飛前就已經由負責空服員、對門的空服員Cross Check、以及客艙經理(或座艙長)逐一檢查完畢才能起飛,但逃生門模式在緊急事故發生時,也可能因撞擊等原因而發生變化。

在確認逃生門模式後,空服員必須透過窗戶判斷機外環境,若門窗外有煙或有火,逃生梯彈出後可能因為衝擊力太強而增加火勢、甚至沿著滑梯燒入機艙內等等,增加更多風險。因此判斷開門與否是空服員各自必須獨立下決策並完成的重要任務。從日本航空此次事故畫面可看見,這架空中巴士A350-900中雖然總共有8個逃生門,但並非所有門都有打開使用。

根據1月3日日本航空公布的最新疏散細節,該此事件最後僅使用三個逃生門進行疏散——靠近駕駛艙的左右兩側1L、1R門,以及機身後側左邊四號門4L——而這更凸顯機組人員使用僅剩的幾個逃生門疏散全機客人有多麼不容易。

機上乘客的回憶起事故當下,一開始飛機著陸時感覺像是撞上一個巨大的物體、聽到一陣轟鳴,接著機身用力地向上猛拉,這時窗外出現火花,機艙裡也瞬間充滿了煙霧。也有乘客表示,儘管有些乘客在事故發生時非常緊張焦慮,但機組人員很快就部署了疏散路線,讓人們有秩序地逐位下機,這也是因為飛機停下後,空服員精確把握了黃金90秒,所有乘客也在不到20分鐘之內就被全數送往安全地帶。(更新:1月3日日航公布,從飛機著陸、乘客疏散下機,直至機上379人全數被送往安全地帶,共耗時18分鐘)。

日本航空A350-900型客機,飛機編號JA13XJ。 圖/陳威臣攝影

▌事故發生時,乘客該如何配合?

前日本航空機長小林宏之表示,日本航空每年都會有至少一次「90秒疏散」的訓練,他也指出,這架日本航空516班機客機幾乎全滿,能夠平安疏散成功,歸功於所有機組人員和乘客的冷靜行動。

飛機緊急撤離時因無法判斷全機廣播系統是否正常運作,因此空服員都會立即於機艙內大喊出安全疏散口令,雖然每間航空公司、針對每種機型的口令不盡相同,但當中必定有幾個乘客必須遵守的重要指令——例如,各家疏散口令當中會敦促乘客不要攜帶行李。

日本航空這次能夠短時間內完成疏散,關鍵也是乘客徹底遵守了機組人員的指令。影片顯示,疏散乘客身上顯然沒有攜帶手提行李,機上乘客也轉述,撤離過程中沒有人回頭花時間拿行李拖延時間、減緩疏散速度。

在緊急撤離的黃金90秒,任何行李、物品都可能會成為巨大的障礙物,減緩撤離速度,即使背在身上也會佔據逃生空間,因此空服員必須盡可能地在撤離時清除門口的障礙物,以加速讓乘客逃出機艙。這也是為什麼航空安全機構多年來持續提醒,在疏散期間攜帶行李可能會增加乘客生命危險。此外,空服員口令中也會要求乘客「脫掉高跟鞋」,以免乘客跳上充氣滑梯時劃破滑梯。

此外,日本航空機組人員這次在正式啟動疏散行動之前,也敦促乘客「身體保持低姿態」,這是為了預防乘客因可能的撞擊而受傷,因此要求乘客維持「低姿態」的「防撞姿勢」(brace for impact),根據標準流程,乘客頭部必須向前傾、盡量貼緊自己的膝蓋、雙手保護頭部,與嬰兒同行的乘客則必須與嬰兒面對面擁抱、維持低姿態「防撞姿勢」,以防雙方因強力撞擊而受傷。

在日本航空飛機起火事件顯示危急之中,機組人員和乘客共同合作造就了全機安全撤離的結果,也凸顯航空公司全體安全訓練和文化的重要性。英國航空諮詢機構「Ascend by Cirium」安全總監海斯(Paul Hayes)也如此評論,

 

「機組人員的表現非常出色,乘客似乎沒有攜帶任何隨身行李,他們彼此的高度合作和配合讓所有人員都下機了,這是一個奇蹟。」

▌飛機緊急事故乘客須知:

1. 事先觀察出口位置,安全須知卡也有圖示

2. 緊急事件發生時先靜待空服員指令,以免干擾疏散程序判斷

3. 疏散時勿攜帶行李,必須脫掉高跟鞋

4. 依照空服員指令疏散,部分逃生門若不適合開啟請勿硬闖

5. 離開機身時危機並未解除,需盡快遠離飛機殘骸

日本航空安全示範影片,之中提醒「緊急疏散時切勿攜帶行李」。 圖/Twitter

李牧宜

轉角國際編輯之一,關注人權與性別議題。

日本 深度專欄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