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戰場的愴痛畫面:選讀2023年普立茲獎圖像敘事

聯合新聞網 轉角說
2023年普立茲獎中仍以俄烏戰爭為主角,圖為基輔郊區Mykulychi公墓舉行的...

「來自烏克蘭的戰爭畫面,必須被世人牢記。」新聞界盛事、2023年普立茲獎得獎名單出爐,得獎與入圍作品當中有許多是烏俄戰爭相關的報導——包括突發攝影獎、國際報導獎、公共服務獎。此外其他得獎作品也呈現美國國內重大新聞事件、社會問題,以及對於國際重大時事的諷刺圖像。

▌歡迎參考2022年普立茲選讀:〈Life Loves On:選讀2022普立茲的特寫生命故事〉

本週的轉角國際重磅廣播,由3位編輯——賴昀、慧儀與牧宜——各自精選關注的作品來延伸討論,與讀者分享與回顧2022年國際上的重大新聞事件,以及獲獎的卓越新聞作品,所傳達給讀者的資訊與意義。

編輯們挑選的得獎作品,包括烏俄戰爭的殘酷畫面、美國女性無家者的人物故事專題、以及兩件反諷的漫畫作品,諷刺的主題包括全球貧富差距、獨裁者的野心、以及描繪美國校園槍擊案悲劇。

▌請收聽下方連結:

▌賴昀選讀:烏克蘭的戰爭畫面

編輯賴昀在2023年普立茲得獎作品中,特別關注的是突發攝影獎得獎的《美聯社》攝影團隊,獲獎作品是一組烏俄戰爭中,烏克蘭平民與士兵傷亡的照片。這組照片清晰而殘酷地展示烏克蘭如何飽受戰爭摧殘,悲傷、死亡、傷痛彷彿穿透畫面深入觀者內心。

在去年的普立茲獎,大會因烏俄戰爭爆發,向勇敢對外傳遞戰火前線真相的烏克蘭記者頒發「特別褒揚獎」致敬;今年也有多個獎項,頒給了針對烏俄戰爭——2022年最重大國際新聞——的相關報導。透過《美聯社》的這組得獎照片,世人再一次看見戰爭的殘暴,俄羅斯一日不肯撤兵,這樣的殘暴就日日上演。

得獎的照片集張張怵目驚心,例如其中一張的畫面,是一名身上沾滿塵土砲灰、穿著軍靴、衣不蔽體的男子被綁在路障上,已經失去生命,照片的說明寫著拍攝於哈爾科夫郊區,時間是烏克蘭反攻奪回哈爾科夫之後;或是一名母親跪在死去兒子的棺木邊,哭得撕心裂肺;又或是另一張拍攝於布查的照片中,一隻狗守在一名被殺老婦的身旁......。

令人哀傷的畫面赤裸揭示俄軍暴行與烏克蘭承受的犧牲,同時戰地記者深入前線所帶回的第一手記錄,讓世人看見了戰爭真相,同時破除俄羅斯宣傳戰——在俄羅斯總統普丁與某些所謂「反戰」的聲音(儘管這些聲音未必都出於惡意),口口聲聲為俄國侵略之舉辯白、說俄羅斯因所謂的「北約東擴」才發動侵略之時,來自烏克蘭前線的畫面與記錄報導,是對這種虛偽說法最直接的回擊。

正是因為看見戰爭的殘忍、看見侵略者泯滅人性,所以被侵略者起而反抗,遏止災厄繼續發生、遏止侵略者的殘殺行為延續到世界上更多地方。

本屆普立茲獎還有多個獎項頒給烏俄戰爭相關報導,包括《紐約時報》耗時8個月調查布查慘案,贏得國際報導獎、 《美聯社》另外也因獨家駐守遭俄軍圍困的馬立波,獲頒公共服務獎;另外突發攝影獎的另一個入圍作品,也是《紐約時報》在烏克蘭拍攝的照片,照片中是一名烏克蘭母親和兩個孩子在基輔郊區伊爾平(Irpin)死於俄軍砲襲,清晰表明了俄軍以平民為攻擊目標。

烏俄戰爭仍在進行,戰爭結束之日仍然未見曙光,世界上仍然需要記者不斷傳達烏克蘭發生的一切。只要俄羅斯未停止侵略暴行,這些戰爭報導就必須不斷的寫下去,來自烏克蘭的戰爭畫面,也必須被世人牢記。

烏克蘭反攻奪回哈爾科夫之後,《美聯社》團隊在哈爾科夫郊區看見一名身上沾滿塵土砲灰...

拍攝於布查,一隻狗守在一名被殺老婦的身旁。 圖/美聯社 

▌慧儀選讀:懷孕女性無家者的故事

這一次編輯慧儀挑選的是獲得普利茲特寫新聞獎的攝影作品,得主是來自《洛杉磯時報》的攝影記者Christina House。由她拍攝的15張照片裡,帶出了洛杉磯懷孕女性無家者Mckenzie從2018年到2022年的故事。這一組橫跨好幾年的攝影作品,參與了當時22歲的Mckenzie重大的人生事件與喜怒哀樂,從照片裡,我們似乎跟著Christina走進了Mckenzie的生活,試著了解她面臨的各種挑戰:不穩定的居住環境(在洛杉磯附近搭起來的帳篷)、為人母的焦慮與喜悅、想要重新展開生活的希望、女兒最後被送入寄養機構的無助等等。

Mckenzie的故事複雜難解,反映了許多無家者女性面臨的困境。Mckenzie從小生活在路易斯安那州,一家三代人都經歷過家庭暴力、精神疾病還有無家可歸的問題。Mckenzie的母親Cat在自己五歲的時候就被帶走,生活在寄養家庭,而Mckenzie出生後也複製了Cat的童年經歷,從小面臨無家可歸、被送往寄養家庭的命運。當年,11歲的Mckenzie選擇離家出走,開始吸毒、進出青少年安置機構;成年後,她身上也背負三項罪名,包括持有和販售冰毒。

後來,Mckenzie與男友相愛,生出了女兒Ann。為了Ann,Mckenzie努力生活、想要成為一位好母親,她幸運地找到了過渡性住屋計劃,和女兒一起入住公寓;她也努力找工作,希望重新開始生活。可是一切並不如想像中順利,由於居所僅供短期過渡暫住,她需要重新申請和尋找新的住屋計劃,而且因為遲遲找不到工作,Mckenzie也陷入憂鬱症,最後因為種種因素,她被責怪沒有好好照顧女兒,女兒便被帶走另行安置——當一個個社會安全網接連破損,Mckenzie頓時失去所有的支持。

所幸,故事的最後,已經26歲的Mckenzie順利展開新生活,有了穩定的住處和伴侶關係,她說自己第一次感受到支持的力量。Mckenzie的故事也有完整的專題文字記錄,內容訴說的不僅僅是一位女性無家者懷孕的故事,更涉及居住正義、藥物成癮、跨世代的貧窮問題等等。以下的影片為《洛杉磯時報》動態攝影記者拍下關於Mckenzie故事的預告:

▌牧宜選讀:2022年國際重大事件的傑出反諷圖像

編輯牧宜在圖像報導與評論(Illustrated Reporting and Commentary)獎項中,十分喜愛獲獎作品「九種了解貝佐斯財富的方法」。這篇專題是由紐約時報資訊記者查拉比(Mona Chalabi)繪製,也是《紐約時報》雜誌2022年4月特刊的一部分。

查拉比透過9張資訊圖表和大量趣味且反諷手法,報導亞馬遜(Amazon)創辦人貝佐斯(Jeff Bezos)的個人財富,呈現他身價、地產、房屋淨值與美國一般民眾的對比。貝佐斯在圖畫中被畫為戴著寶石皇冠、身披羽毛斗篷國王、坐在亞馬遜盒子堆成的寶座上面;專題也將貝佐斯的財產想像為一大塊蛋糕,切下0.8%的蛋糕,可以幫美國每一座橋和道路做進階維修、防止交通事故;若切下1.9%,可為每位美國兒童提供學齡前課程一整年的費用。而報導最後,她也以作畫中的自己作為收尾,畫了一張對比圖:她在工作95個小時後完成了這部作品,而貝佐斯95小時的收入,就足以買下一套在公園大道上價值1.69億美元的豪華公寓。

查拉比出生於英國倫敦,是《紐約時報》的數據記者、知名插畫家,Instagram也累積了43萬5千名粉絲。熱愛數據的她在成為記者前,曾在英格蘭銀行(BoE)、國際透明組織(TI)和國際移民組織(IOM)從事資訊分析工作。查拉比她關注的社會議題包含警察暴力、種族歧視、性別議題,以及貧富差距議題。

她也關注美國日益增加的億萬富翁,2020年12月在衛報發表的數據報導《The pandemic has been good to big US retail firms – to their workers, less so》,講述疫情中獲利巨大的美國企業,在疫情中的利潤與員工加薪幅度差距。這篇報導凸顯亞馬遜、沃爾瑪(Walmart)及醫療保健公司CVS Health等等大型企業中,員工報酬與其貢獻完全不成比例。而2022年她更聚焦於亞馬遜公司創辦人貝佐斯個人財富,敏銳的分析讓讀者一眼理解貝佐斯的千億美元財產及經濟實力,因而獲得2023年圖像報導及評論獎項。

查拉比(左)以諷刺貝佐斯財富的漫畫獲得普立茲圖像報導與評論獎。 圖/Mona C...

查拉比將貝佐斯的個人財富比喻為一塊蛋糕,並用每一小塊蛋糕象徵可以作為貢獻的部分。...

除了查拉比的獲獎作品,編輯牧宜也挑選了遺珠皮婭.格拉(Pia Guerra)的作品。格拉是一位加拿大漫畫藝術家,過去以反諷漫畫聞名,2017年作品《Big Boy》諷刺前總統川普和前白宮首席戰略顧問班農(Steve Bannon)過從甚密的關係,也造成一股討論旋風。格拉今年入圍普立茲獎的作品共有13幅插畫,皆用黑白色調搭配優雅筆觸反映2022年發生的幾個重大事件。

例如其中一幅作品發表於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畫面內容是俄羅斯將軍拿著哈哈鏡對著普丁——又矮又胖的普丁——誇讚他在哈哈鏡中變得又高又壯的身形,諂媚說著:「太棒了」;在另一幅發表於5月美國德州烏瓦德的羅伯小學槍擊案發生後的作品中,格拉畫了一間教室,教室黑板上面有一個很大、微笑的太陽,然而黑板上佈滿了彈孔。

2022年9月8日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逝世後,格拉在作品中畫著死神帶著伊麗莎白二世離開人間,而背後是吵雜的抗議聲、對著女王的背影喊著「殖民者暴行」、「種族歧視」、「黛安娜」等口號;2022年10月中國二十大後,格拉的反諷圖畫以小熊維尼為主題,畫中的小熊維尼踩著倒臥的兩個蜂蜜罐——其中一個寫著中國、一個寫著香港——正在向上爬,而他拚命攀爬要抓下的東西,是寫著「台灣」的蜂蜜罐。

格拉的作品都不會附註任何說明文字、頂多只在社群平台下簡短的Hashtag,目的是讓讀者自行解讀。她的筆觸簡單優雅卻傳達了強烈的反諷意味,精準襯托了這些重大事件如何在2022年衝擊國際社會。

加拿大漫畫藝術家皮婭.格拉(Pia Guerra)以反諷漫畫入圍2023年圖像報...

格拉諷刺俄羅斯總統普丁、以及紀念美國德州小學校園槍擊案的圖畫。 圖/Pia Gu...

格拉在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逝世後、及中國二十大前後發表的圖畫作品。 圖/Pia ...

轉角說

轉角國際編輯台:「在國際新聞之後,讀懂新聞;世界趨勢之前,掌握趨勢。」

深度專欄 重磅廣播 美國 俄羅斯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