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紀末神曲的迷因「造王者」:MTV與40年音樂錄影帶世代

聯合新聞網 林韋丞
Never Gonna Give You Up。也因為此曲的不斷重新爆紅,200...

「I want my MTV...」或許年輕世代對於音樂錄影帶(Music Video,以下簡稱MV)的想像多半會連結到Youtube上的影像,或是去唱KTV時播放的伴唱畫面。事實上,MV作為一種音樂文本,躍上主流的背後功臣,是起始於1981年,把音樂與影像結合並造成空前成功的經典電視台「MTV音樂台」(Music Television,又稱音樂電視網)。

今年,MTV音樂台已成立滿40周年。在眾多媒體的報導下,這個支撐近半世紀、曾叱吒一時的文化改變者,再度回到眾人面前被檢視與致敬。

1981年8月1日,MTV音樂台問世,在開台首日便播放了火箭升空的片段影像、並配合The Buggles樂隊現場演出歌曲《影片殺死了廣播明星》(Video Killed the Radio Star),MTV音樂台的橫空出世背後,是流行音樂與電視節目的成熟發展,也象徵了大眾流行文化將在音樂/影視層面將迎來了一次新的衝擊。隨後MTV音樂台更以音樂錄影帶、真人實境秀、諷刺動畫等不同形式的內容播放,徹底改變了電視文化、並深深影響至今。

有別於過去以電台為主的音樂廣播方式,MTV主打MV、演唱會影像、年輕且具個人特色的VJ(取自Disc Jockey的Video Jockey),並推廣搖滾樂及其玩世不恭與叛逆精神。MTV的這些特質很快地抓住了當時年輕族群的目光,開啟了以影像為主的流行音樂文化。

▌瑪丹娜、辛蒂勞勃、麥可傑克森:爆紅的「音樂錄影帶」始祖

隨著MTV如火如荼的發展,音樂產業也注意到了MV對於唱片銷售的助益。於是,音樂銷售模式也開始產生質變,公司們開始製作專門在MTV、或者在電視節目間隔之間播放的MV。歌手如Michael Jackson、Madonna、Cyndi Lauper;樂團如Bon Jovi、Duran Duran等,都乘上了MTV的特快車,透過將音樂與風格強烈的影像結合,在市場上收穫極佳的表現。MV的拍攝也使音樂產業與好萊塢等電影產業彼此交錯,知名導演如David Fincher、Spike Jonze等都曾參與到MV的製作。

透過MTV爆炸性的走紅,音樂從收音機來到電視機,音樂文化的影響力也從聽覺跨到了視覺。

這種全新的體驗也使得觀看電視成為一種「感性的經驗」。過去觀看電視可能是單純的接收訊息,但隨著MTV開始透過電視放送大膽的音樂、特立獨行的搖滾文化時,觀看電視,或說觀看MTV,不僅是接收訊息,更是具有文化衝擊的啟蒙。

MV中的歌手及樂隊也透過MV與閱聽人交流,使MTV不只是集體經驗或記憶,而是一種互動的可能。我們可以看到MV除了故事性的表現手法,也有許多是以舞台的形式出現,透過眼神和肢體與閱聽人大量互動。觀看、聆聽的同時,MV代表的流行文化與精神就開始影響每一個觀眾,觀眾則透過模仿、學習,及消費等實踐再現、強化這些流行文化與精神。這也就成為了前面幾位歌手、樂團為何能夠如此成功的原因。

左上順時鐘為大衛鮑伊、瑪丹娜、比利艾鐸、辛蒂勞勃。 圖/取自MTV

Michael Jackson《Thriller》MV的故事性與經典舞蹈至今仍是流行文化的Icon。而Cyndi Lauper《Girls Just Want To Have Fun》在MV中形塑了年輕女子渴望打破家庭的管束,追求歡快。以「無傷大雅」的態度挑戰相對保守的社會風氣。

國內文化研究者廖勇超在其研究中曾說道:MTV世代的歌手巨星往往必須進一步將「身/音」複合體符號化成為MTV頻道認可的「聲/影」,以利其二十四小時不間斷地在電子媒體的影音洪流中傳播、解體和重組。

該研究更指出,在MTV頻道上流傳散佈的偶像身體已成為一種影像符號,其與現實中偶像本身的指涉具備了脫離的可能性……偶像的眼神、肢體、造型都成為可被操弄的影像符號,而操弄此符號的行銷策略則成為偶像身體意義多元與否的關鍵。

然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非瑪丹娜(Madonna)莫屬了。在瑪丹娜的MV中我們可以看見對於電影經典的致敬,如1985年的《Material Girl》便以絢麗奪目的舞台表演致敬好萊塢電影《紳士愛美人》(Gentlemen Prefer Blondes),成為影壇與樂壇交錯的經典。

《Material Girl》的MV中瑪丹娜模仿了瑪麗蓮夢露(Marilyn Monroe),透過重複建構、詮釋「受男性凝視的」陰性身份,她塑造了所謂的「男孩玩物」形象,並再全時段重複播放的MTV頻道大放異彩。

在接下來的數年,甚至數十年,瑪丹娜不斷在MV作品中以挪用次文化符碼的方式操弄邊緣性議題。她以性別(gender)、性取向(sexuality)以及民族(ethno)開展她流行文化中的史詩篇章。

值得注意的是,瑪丹娜並非在MV中輕輕帶過這些符碼。以1989年的《Like A Prayer》為例,瑪丹娜以具有自述性質的敘事(天主教背景),打造了涉及非裔身份/基督宗教/「踰矩」互動等元素的MV。這部MV因將基督形象重新詮釋而受到宗教人士抗議,但也讓MV的討論度來到了高點,成為另一種宣傳。

而在由知名導演David Finch執導的《Vogue》MV中,非裔及同志這兩類群體的舞者的影像被重複放送,MV中奪走群眾目光的美艷Voguing舞蹈,也正是在1960年代早期到1980年代,由非裔、拉丁裔變裝皇后和同性戀者在紐約哈林區的舞廳所發揚。其中的文化符碼多不可數。

瑪丹娜大量使用了1980年代在美國紐約哈林區舞廳在黑人男同志之間流行的Vogui...

於此,或許我們可以將瑪丹娜多年的MV作品、舞台形象,視作她一件件可替換的浮誇衣飾。一如上述,瑪丹娜並非輕輕帶過各種文化符碼,她把它們與自我相融,用自我來演繹這些符碼。透過暫時「成為」這些符碼所代表的性別/性取向/民族,瑪丹娜的作品讓人共感共鳴。即便非屬這些符碼對應的群體,也能在流行音樂的範疇(或說保護泡泡?)裡頭共賞其美。

甚至也有研究者認為:瑪丹娜身形的劇烈轉變不僅迎合或引領了各時期的時尚美學,她更在此轉換過程中開發了多元市場,並有系統地將其統整於其龐大的音樂帝國之下,換言之,身形變換是種精明的市場開發策略,其不斷的形象轉換應被視為一種鞏固舊粉絲、拓展新客源的商業舉動。

總結來說,瑪丹娜的音樂、MV、舞台表演、私生活或引領的潮流,都已然成為消費文化的一環。而人們總是可以透過消費、仿效等實踐,從商品中找到重新創造的可能或自我賦權的方法。也因此,如何解釋、看待瑪丹娜所帶來的一切,也就形塑了各種可能,展現了觀眾/消費者的能動性。

左為音樂記者克雷格·馬克(Craig Marks)和羅布·坦嫩鮑姆(Rob Ta...

▌90年代:實境秀、諷刺動畫、MTV

除了將MV運用得淋漓盡致,在其他類型的影像作品上MTV也在當時作出了革新的嘗試。

1992年MTV推出了《真實世界》(The Real World),成為把真人實境節目搬上螢幕的濫觴,隨後也繼續推出《無厘取鬧》(Jackass)、《奧茲奧斯朋家族電視秀》(The Osbournes)等真人實境節目。一直到現在,真人實境節目依舊是熱門的節目選擇。這些作品可能是素人演出,也可能是明星的私面向,而在呈現真實的過程中影像也受到剪輯,卻給予了觀眾討論大量空白和補充資訊的空間,形塑了新的互動模式。

同樣在1990年代,MTV也製作播放了經典的諷刺動畫《癟四與大頭蛋》(Beavis and Butt-head),除了延續《辛普森家族》(The Simpsons)的日常性與嘲諷對白,也以更加尖銳且無厘頭的內容挑戰著當時觀眾的品味及價值。換言之,雖然這類創新的節目類型未必是以歌手和音樂為核心,但MTV仍舊放送著叛逆不羈與大膽創新的文化精神。

而《癟四與大頭蛋》更是影響甚鉅,油漬/垃圾搖滾的風格挾帶著無厘頭和對生活的消極批判,啟發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後續作品,如《South Park》、《Rick and Morty》、《BoJack Horseman》等。

圖/《癟四與大頭蛋》、《南方公園》、《馬男波傑克》

時至今日,距離MTV問世已40年。後起之秀如Youtube、Spotify等也正像當時的MTV一樣,重新定義著音樂產業及大眾流行文化。不過,MV仍是音樂宣傳的主力之一。

即便MTV的播放內容和產業規模可能已與過往大不相同。甚至音樂線上串流、精簡且病毒式(viral)的短片逐漸有了取代MV成為主流的趨勢,但MTV曾帶來的文化性影響依舊相當顯著。

最後,回望MTV成功的例子,我們也可以觀察到觀眾開始從過往的邊陲位置,逐漸成為消費思考的核心。這樣的模式也反映在當代串流音樂或影片平台的演算法運用上,例如Spotify以音樂類型來滿足用戶的聆聽需求(同時抹去了創作者的辨識性),或是Youtube依照觀看喜好推薦各類影片,都是為了吸引閱聽眾/觀眾的點閱。

或許,在MTV之後、在串流浪潮之後,這個模式仍能屹立不搖,以嶄新的方式為音樂、文化,為市場、受眾帶來更多的新衝擊。

圖/取自MTV

林韋丞

熱愛書寫空間、影像、音樂及族群關係。出版攝影集《隅と角》、錄製Podcast節目《子夜開花》。

深度專欄 歷史 美國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