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死了要怪誰?日本幼兒保育園的「喪命危機感」
主持/編輯七號
專訪來賓/讓路給小鴨.鍾欣穎
「守護兒童安全,是誰的責任?」日本福岡縣的雙葉保育園,在炎炎夏日的7月底,發生一起孩童在娃娃車內中暑死亡的事件。造成悲劇的原因,是負責駕駛的保育園園長,不小心將學童遺忘在車上,將近8個小時過後才驚覺,最後回到車上確認,該名孩童早已失去生命跡象。事件引發輿論的責難和省思,也反映出了長期以來日本幼教現場的人力問題、缺乏嚴密安全制度的檢驗,成為孩童安全隱憂。
▌請點閱下方收聽
類似的事件儘管不算非常頻繁,但相隔幾年卻總是會在地方傳出相似的案例。連結到近幾年日本社會的孩童喪命悲劇,諸如2019年的大津保育園車禍案、東京八王子市幼稚園車禍、或是神奈川「登戶事件」無差別殺人、虐兒事件,各種對於孩童的喪命危機感,都讓家長老師、乃至於社會群體感到一絲不安。特別是在面臨少子化問題的日本,「兒童的意外死亡」觸動敏感神經,在不曉得威脅從何而來的恐懼下,對於如何守護孩童、誰又該負起責任而感到焦慮。
面對這些兒童安全問題,大人們該做到什麼樣的地步?日本社會的反應不一,有人希望政府或幼教單位應該照顧到每一個細節,也有人認為靠民間社會的力量來完善缺陷,在一步又一步的改進過程裡,又反映出了日本社會何種「兒童觀」?守護兒童的責任,是丟給保育園、幼兒園的「安全裝置」,還是應該由整個城市與社會成員的共同承擔?
▌福岡雙葉保育園事件
兒童在娃娃車內中暑死亡的悲劇,發生於於日本福岡縣中間市的私立雙葉保育園。7月29日早上,園長獨自一人駕駛娃娃車,接送保育園學童前往雙葉保育園,車上共有7名學童,除此之外全車只有負責駕駛的園長一名教師。大約在當天上午8點半左右,娃娃車開到了保育園旁邊的停車場,待學童們下車後園長也回到了園內,但卻獨漏了一名男童在車上,就這樣把車反鎖後離開。
直到當日下午5點過後,保育園才發覺男童沒有出現在園內,急尋之下才發現男童倒臥在娃娃車內,早已失去生命跡象。根據警方的調查研判,男童的死因是中暑導致,死亡時間約在中午1點左右。從娃娃車抵達停車場,到傍晚發現男童死亡,中間相隔將近8個小時,保育園卻是渾然不知,而駕駛娃娃車的園長在下車時,更因為自己疏失沒有一一檢查確認學童人數,誤將男童反鎖車內而導致這起本可避免的死亡悲劇。
只是因為「沒有確認下車學童」這樣的例行工作,卻斷送一個無辜的性命,讓死者家屬悲憤不已,要求園長必須負全責且辭職。儘管園長出面謝罪道歉,坦承自己因為看到其他學童吵鬧而分心,一時疏忽檢查,但是並不打算就此辭職,因而讓家屬難以接受。
案發後不久日本警方即已展開調查,並且針對保育園的職員工作狀況、相關事故SOP準則等進行釐清。雙葉保育園為福岡縣的一所私立保育園,約有140名園童,平時早上7點半至8點左右會有兩輛娃娃車進行接送。不過後來因為疫情的影響,家長們多改為親自開車接送居多,因此娃娃車需求減少、加上保育園內總共10名教師而人力吃緊,因此從2020年以來雙葉保育園的娃娃車接送,都改成由園長獨自一人駕駛,沒有其他隨車教師。
這樣獨自接送的情形持續了一年半左右的時間,儘管是因為保育員的人力不足和接送園童的人數大幅減少,才會採取園長一人接送的形式,但駕駛工作本身就需要高度的專注力,如果開車同時還要回頭留意車內的兒童狀況,其實是不小的負擔。一般在日本的娃娃車接送流程上,都會至少配置一名隨車教師,可以照顧到兒童安全,也確保上下車的狀態。根據警方的說法,其實雙葉保育園地接送SOP裡,會要確認回收學童身上帶的「巴士卡」,藉由這張卡片來確認上下車紀錄,但案發當日園長卻因為「孩童吵鬧導致的分心」,最後沒有向7名乘車的孩童一一回收巴士卡,才誤將男童鎖在了車內。
「難道這些娃娃車沒有法規的強制規定嗎?」震驚的日本社會輿論,困惑地質疑,為什麼平時看來理所當然的娃娃車接送,在雙葉保育園的案件裡卻好像沒有什麼安全規範或法規準則?《朝日新聞》循此進行了追查,發現無論是內閣府還是地方政府單位,雖然有官方制定的事故安全指引(部分私立保育園或幼稚園,也會有自己的安全手冊等),但之中卻沒有針對娃娃車接送的部分,有明確的規定或指引。
主責保育園的厚生勞動省向《朝日新聞》解釋,「因為要把所有細節一一詳列實在過於困難,因此才沒有特別制定,未來會加以檢討。」也就是說,確保娃娃車上下學的安全,也得仰賴各幼兒園機構的自我管理、教師與家長的叮囑,在這次的死亡事件之後,反倒是媒體和輿論才驚覺這樣的人為疏失隨時都有可能發生,進而有不少民間自己討論分享的安全守則、或是各地幼教業界人士的專業意見,作為事件後的警惕。
也有退休的保育園園長向新聞雜誌《AERA》指出,雙葉保育園事件的背後,也有保育人力不足、低薪過勞的結構老毛病,業界留不住人才的情況惡化下去,像這樣一人多工、過度疲乏而導致的人禍疏失,就有機會再發生。有時一些幼兒機構也可能為了節省營運成本,沒有另外聘請娃娃車司機,又在人力不夠充分的情況下調度教員擔任駕駛,種種問題的背後仍反應經營的困境。
▌大津保育園車禍的2年後
接連在雙葉保育園事件後,喚起社會喪命危機感的是2019年的大津保育園車禍。2019年5月8日,日本滋賀縣大津市的大津保育園,3名老師帶著13位學童在保育園附近散步,一路往當地的琵琶湖方向前進。沒想到在等待紅綠燈時,突然有兩輛汽車於該處的T字路口失速對撞,其中一輛在撞擊後衝上人行步道,直接迎面撞上正在等紅綠燈師生一行人,造成2名幼童當場死亡、11人輕重傷。
令人遺憾的車禍慘案,後續更引發了民眾的怒火,在事故後大津保育園園長召開記者會說明,但卻遭到媒體記者針對「園方的責任」連番質問,像是「隊伍是什麼狀況?老師人在哪裡?園方知道那是危險場所嗎?」等質疑被害者的問題外,還有許多無關案情的瑣碎提問,現場直播放送後引起輿論對這些「殘酷記者」的強烈反感。
當時事件被害的保育園方,還公開承諾近期會「自律」暫停學童散步的活動,也有人懷疑:為什麼學童非得散步不可?好好待在保育園不就安全了嗎?「守護兒童安全,難道本來不就是你們的責任?」
保育園方在社會壓力之下暫停散步,也讓日本的幼教專業人士感慨,原來外界對於兒童教育的理解,沒有大家想得那麼理所當然。不只是在日本,散步本身就是各國近代兒童教育中常見的活動,藉由散步可以活動身體、認識周遭環境,刺激兒童的五感(視覺、觸覺、味覺、嗅覺、聽覺),是成長過程裡有著重要影響的一環。
實際上無論是保育園或幼稚園,在帶領散步活動的過程並不是「隨意亂走」,隨行老師的人員配置、路線的熟悉與安排、周遭環境的話語安全考量等,都是在專業範圍內必須審慎設計的活動。
以大津案為例,案發的路線其實離保育園不遠,也是平常就已熟悉的路線,案發當天師生全員都有在步道上保持安全距離,根據當天道路監視器所拍到的畫面,也顯示保育園老師隨行在側、並無疏忽怠職的問題。但萬萬沒想到會有駕駛失速衝撞的意外發生,因此怪罪給保育園方其實並不公允,造成悲劇的背後原因,應該要追溯的是交通安全防範是否足夠、大津案中的高齡駕駛問題、大津市是否在安全環境上做好預防措施的設計。
事隔兩年之後,大津市總共投入了約9億元的安全對策預算,在2021年於大津市內總共162間保育設施(保育員、幼稚園、兒童園)周邊,劃設了提醒駕駛的「Kid’s Zone」,預算也投入用於檢驗保育設施附近的安全問題改善。
「兒童安全,不是丟到『收容裝置』裡就好。」日本研究兒童教養的學者本田和子,曾以「善意的猶太區」比喻,設置保育園、幼稚園之後,將安全責任全部丟給這些設施機構,像是以善意收容兒童一般,但過度的保護或許扼殺了兒童的成長力,也讓家長的保育力欠缺成長。
從大津保育園到雙葉保育園事件,反應了日本社會對於兒童安全的焦慮,但守護安全的責任恐怕不是交由單一的對象來負責,這是兒童所處的城市、乃至於一整個社會的共同責任。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