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萊塢「亞裔覺醒」?從黃禍開始的文化想像混合體

聯合新聞網 轉角說
一層又一層的刻板印象之下,所謂的「亞裔」是混和不同族群與文化的想像集合體,要突破...

主持人/編輯七號、編輯佳琦

「東洋神秘力量,終於從好萊塢崛起?」近年來好萊塢電影的「亞裔」身影越來越受到關注,除了《瘋狂亞洲富豪》在2018年的亮眼成績,近期先後也有韓國《寄生上流》勇奪奧斯卡、以及今年《夢想之地》(Minari)的多項大獎提名。漫威超級英雄電影系列在2021的新作——《尚氣》——亦為史上罕見的華裔英雄主角而引發話題。但這真的意味著亞裔成功在美國好萊塢全面進化和崛起嗎?在一層又一層的刻板印象之下,所謂的「亞裔」是混和不同族群與文化的想像集合體,要突破歷史累積的想像框架並不容易;而在好萊塢產業現實環境和市場邏輯的主導,亞裔出頭天還有幾步之遙?

▌請點閱下方收聽

轉角國際.重磅廣播 · 重磅廣播 – 218.好萊塢「亞裔覺醒」?從黃禍開始的文化想像混合體

在討論好萊塢亞裔之前,光是「亞裔」的概念就是一個令人困惑的界定。在美國的語境脈絡之中,儘管依照族群各有各的脈絡,也可以細分出多樣的群體,但常常是在美國文化之中呈現的是模糊的混合體。亞裔在美總人口數有2,000多萬人,約佔美國總人口數的6.5%(以非白人族群而言,最多的是非裔美國人約4,822萬),而在這些亞裔人口裡,華裔(包括中國、台灣等)佔最大宗。

過去對於亞裔或華裔的認知,和歷史上的離散與移工經驗、以及近代國際政治有相當大的關係。例如19世紀因加州掏金熱、以及北美橫貫鐵路工程的興盛,大量來自中國的廉價勞工移入美國,「苦力」形象時常可以在當時的新聞報或大眾讀物中看到。時至20世紀,對於滿清帝國的腐敗覆亡、以及中國革命後邁入新時代,想像又出現了另一種變體:傅滿州(Fu Manchu)。

傅滿州是源自於英國的小說創作,枯瘦禿頭的形體、留著兩撇長長的八字鬍、雙手尖長的指...

傅滿州系列《黨的恐怖》。傅滿州的形象是西方對於「黃禍」的集合體,也是帶有對於東洋...

傅滿州是源自於英國的小說創作,枯瘦禿頭的形體、留著兩撇長長的八字鬍、雙手尖長的指甲,集合陰謀狡詐、邪惡神秘的特質於一身,有異於常人的智慧和深不可測的詭譎。傅滿州的形象是西方對於「黃禍」的集合體,也是帶有對於東洋神秘和滿清帝國的投射。結果傅滿州的系列故事頗受讀者歡迎,還翻拍成了多部電影作品;而傅滿州的角色也都由白人飾演,其中最著名的演員之一是華納.歐蘭德(Warner Oland),同樣也是演出「華裔偵探」角色陳查理(Charlie Chan)而聞名,傅滿州與陳查理也成為20世紀初期,典型的美國大眾文化亞裔想像角色,而這些角色的演出並沒有真正華人的身影。

雖然曾經因為二次世界大戰和中國之間的盟友關係,讓傅滿州一度成為避免歧視羞辱的敏感題材,但其影響力到戰後持續存在,包括類似的虛構角色「明無情」(Ming the Merciless)、或是1964年在漫威的鋼鐵人系列中,首度出現的反派角色「滿大人」(The Mandarin),都可以明顯看出從傅滿州形象演變而來。

「滿大人」延續了傅滿州的角色形象,不過早期的漫畫版已經不是過往傅滿州的禿頭造型,而改成了披肩長髮,不變的是有如惡魔尖爪的雙手、以及狡詐邪惡的天才頭腦。角色的背景設定,根據故事版本的不同會有若干細節差異,不過基本上滿大人是出生在20世紀初、滿清滅亡的民國初年,有著成吉思汗與英國貴族的血統,成長經歷與崛起過程,也和中國國民黨、中國共產黨的歷史背景有所牽連。

滿大人名字的由來取自Mandarin,當代有人認為這是和「支那」一樣的歧視貶義用詞,但實際上Mandarin的語源和滿清的「滿」無關,是一路從梵文、大航海時代的葡萄牙文、馬來文輾轉流變而來,原意指的是官員或部長職稱。微妙的是,到漫威電影要拍攝《尚氣》時,找來港星梁朝偉飾演「真正的滿大人」(在2013年的《鋼鐵人3》中,由著名的英國印度裔演員班.金斯利飾演假冒的滿大人),但卻因為滿大人的名稱引發中國輿論的爭議,認為名字有歧視冒犯的嫌疑,而後《尚氣》電影版將名字改為「文武」(Wenwu)。

左為梁朝偉飾演的《尚氣》版滿大人(文武),中為漫威漫畫版的滿大人、右為2013年...

華納.歐蘭德(Warner Oland)演出「華裔偵探」角色陳查理(Charli...

1919年上映的《殘花淚》(Broken Blossoms)是早期好萊塢由白人飾...

不過由好萊塢再現的亞裔,處境和黑人有些類似,亞裔通常只能扮演配角、而這些角色當中又多屬反派或搞笑丑角,甚至於形象猥瑣、奸詐、以及強調不標準的英文口音,鮮少呈現正面和富有吸引力的一面。儘管大環境如此,亞裔的好萊塢發展史之中也有一些先驅者,得到罕見的歷史成就。

例如出生於1889年的日本演員早川雪洲,早年赴美讀書之後轉往戲劇發展,在1910到20年代的默片時代,一度以其西化教養的良好形象得到肯定,成為極少數好萊塢受到歡迎的亞裔明星。早川在1915年的代表作 《The Cheat》,飾演一位日本富商,儘管本質是一個「反派」角色,卻因其外型變成少數有性吸引力的明星。

而好萊塢女演員方面,不能不提首位闖出一片天的女星黃柳霜。黃柳霜出生於1905年,從小在美國加州長大,1920年代開始踏入美國演藝圈,代表作有1922年的《海逝》(The Toll of the Sea)、1924年的《月宮寶盒》,也曾經演出了1931年的傅滿州系列電影,在片中飾演傅滿州的女兒「花露水」。1932年為了參加電影《The Son-Daughter》選角試鏡,爭取一個中國人角色,沒想到黃柳霜卻被片廠拒絕,理由是:

黃柳霜『太中國了』不能演『中國人』(too Chinese to play a Chinese)

兩張劇照都可看出早川雪洲在其中的形象為瀟灑挺拔的西化日本男性,不過在The Ch...

黃柳霜在《海逝》(1922)飾演遭白人拋棄的東方女子,蝴蝶夫人般的東方虐戀劇情片...

《月宮寶盒》故事出自一千零一夜,描述一位小偷愛上了哈里發的女兒,黃柳霜在故事中並...

後來這個中國角色給了白人Helen Hayes飾演,而片廠拒絕的理由,某種程度上也反映出好萊塢影業的現象:角色的選擇要符合對他者的想像設定,族裔的真實與否並不是取決要點,關鍵在於那個想像框架、或是觀眾市場的接受考量。不過黃柳霜在好萊塢的成就,仍然讓她在星光大道佔有一席之地,是陸錫麟李小龍成龍劉玉玲在內的五位華人之一。

戰後的好萊塢,在1950年代迎接日本導演黑澤明帶來的衝擊,《羅生門》《生之慾》《七武士》等著名作品打開西方的新視野,而黑澤明本人也是深受西方電影和好萊塢的影響,甚至於反過來又影響了後面的好萊塢電影。也同樣在黑澤明大放異彩的50年代,日裔的表現取得重要的成績,1957年日裔女星梅木三吉(本名梅木美代志,1929年於北海道出生,後移民美國)與馬龍白蘭度共同演出電影《櫻花戀》,而以此獲得奧斯卡最佳女配角,這是奧斯卡獎史上第一位、也是至今唯一一位拿下演員個人獎項的亞裔女演員。

1960年代則有李小龍在影壇的橫空出世,奠定的武術功夫形象是回顧好萊塢亞裔不能不提的重要里程碑。然而對於亞裔的想像,儘管元素更為豐富,卻也還是一層又一層的刻板印象堆疊,複雜錯亂、混用的東方元素集合。時至1970年代,美國電影邁入大片時代,大型巨作和高票房熱潮引領新一輪的娛樂文化,微妙之處在於美國娛樂文化大爆炸的同時,卻也能窺見揉合其中的亞裔元素,無論是《星際大戰》借用的概念與手法、或是功夫與武士類型電影的傳播等等。

圖/黑澤明《七武士》

▌當亞裔混在一起

從90年代到邁入21世紀,好萊塢有了新的亞洲面孔,也透過若干個人的傑出表現而獲得影業肯定,演員有成龍、李連杰、劉玉玲、渡邊謙等明星,導演也有吳宇森、李安等人創造的成績;但儘管如此,要成為好萊塢的文化主流依然遙不可及,而反覆再現的亞裔元素,卻也複製著類似的刻板印象。

2018年的電影《瘋狂亞洲富豪》雖然沒有在奧斯卡嶄露頭角,但拿到金球獎等其他獎項肯定、以及亮眼的票房成績,依然讓這部全以亞裔為故事主軸的作品成為電影史的里程碑。不過同樣面臨的問題是,在這部《瘋狂亞洲富豪》中,受限於演員選角的人材困境,也不得不用其他亞洲面孔來扮演不同族裔,像是找非華人來演出華裔、片中的英語口音差異等等。

類似的問題在影業並不罕見,2005年的《藝妓回憶錄》以二戰時期的日本藝妓故事為背景,但演出日本藝妓的章子怡、鞏俐、楊紫瓊等人全部都不是日本人,對於劇中的日本文化印象也堆疊著西方眼中的誤解凝視。另外曾在1995年《魔宮帝國》中,飾演大反派尚宗的日裔美籍演員田川洋行,也是在好萊塢中各種客串穿梭,演出過華裔、香港、其他亞裔族群等「黃種人面孔」。

這樣的困境是否有機會解決?參照黑人在好萊塢影業的狀態,儘管目前的現況還有極大的改變空機,但今非昔比、相較於過往的歷史已有長足的進步。在商業市場的邏輯之下,或許產業會有更多非白人的族裔加入,從而慢慢改變產業生態;隨著時代的進步,從黃禍開始的想像投射已不合時宜,然而本身就複雜而多元、又牽扯政治歷史的所謂「亞裔」,何謂真實的形象?該如何找到在大眾文化中的定位?並非單靠電影就能完美實現。

在戲外,男主角亨利高汀(Henry Golding)並非華裔,父親是英國人、母親...

▌轉角編輯台每周的深度國際閒聊

• 用 Spotify 收聽:https://goo.gl/48CruJ

• 用 iTunes 收聽: https://goo.gl/o06EBG

• 用SoundCloud收聽:https://goo.gl/WSho3A

轉角說

轉角國際編輯台:「在國際新聞之後,讀懂新聞;世界趨勢之前,掌握趨勢。」

深度專欄 電影 重磅廣播 美國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