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模式》:女性主義大國裡,「生而為男」的日常
▌本文為《瑞典模式︰你不知道的瑞典社會,幸福的15種日常》(商周出版,2019)書摘
原標〈置身女性主義國度中的瑞典男人〉
許多男人對於女性主義、女性主義者相當感冒,認為這些人就是要來汙衊、打壓男性的。「女強人」更是讓男人退避三舍,獨立的女性讓男人覺得自己毫無用武之地。在瑞典這樣一個「女性主義治國」的國家,強調性別平等的社會中,男人到底過著怎麼樣的生活?他們是否在女人與女性主義的壓迫之下,過著悲情、苦命的生活呢?
十幾年前,台灣女書文化翻譯出版了一本書名為《瑞典查甫人:八個瑞典男人談平等、男性氣質與親情》(Men on men: eight Swedish men’spersonal views on equality, masculinity and parenthood)。這本書的由來很有趣,當時瑞典的平等事務部部長兼代理總理莫娜.沙林(Mona Sahlin)提議,召集了八位在不同領域有所成就與貢獻的男性,撰寫有關生而為男的「心得」。瑞典政府將這本書做為禮物,獻給一九九五年在北京召開的第四屆世界婦女大會(World Conference on Women)。
在世界婦女大會獻上一本全男性撰寫、討論男性的書,用意何在?
瑞典政府獻上這本書的宗旨不在於鬧場或踢館,也不是為男性伸張不平之屈,而是為了提醒參與者,在這個以女性為主題的討論大會,別忘了社會中的另一半人口在這些討論裡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男性的狀況是婦女大會不可忽略的。
瑞典人在討論公共事務時,常把一句話掛在口上:Alla ska må bra,意思是「人人都要好」。這句話說來雖然簡單,卻意義深遠。在處理公共事務時,必須考慮每個人的需求、不同的情況和限制,而不是以單一群體的利益為出發去思考、處理公共事務。從這個角度出發,在婦女大會時提出男性的觀點,也不那麼奇怪了。
▌自立自強的女人造就向外發展的男人?
瑞典女人的「自立自強」似乎不是什麼祕密,瑞典人甚至為女性自慰這個動作發明了一個新動詞。教宗方濟各在二○一六年造訪瑞典時,曾這樣說道:「我聽說瑞典女人很強、很厲害,所以瑞典男人才要去找外國女人。我不知道是不是真的……」這樣的偏見在當時引起社會一陣譁然,但在性別議題上引領世界的瑞典,似乎也對外國人這樣的偏見見怪不怪了。
教宗雖然失言,倒也點出了一個瑞典跟台灣很類似的「外配」現象。瑞典外配最大族群是泰國婦女,她們多來自泰北最貧窮的東北部伊森地區,透過婚姻關係定居瑞典。泰國是瑞典人熱愛的旅遊地點,在溫暖熱情的泰國定居、找個溫柔美麗、顧家又會做飯的泰國女人共度終生,是不少瑞典男人的夢想。
而許多希望尋求穩定、安全生活的泰國女人,也想找個有固定收入、可靠的西方人,帶給自己和家人更好的生活。瑞典有許多專門提供這樣需求的交友網站,網路上也有許多「攻略」,教導瑞典男人如何得到泰國女人的芳心。
雙方可謂各取所需,若能找到合適的對象相伴,白頭偕老,固然是美事一樁,然而,這樣跨文化、權力不對等的關係有時也會帶來不少社會問題。例如,瑞典男人覺得自己被騙財騙感情,泰國女人懷抱著過上好日子的美夢來到瑞典才發現成了「現代奴隸」,甚至被暴力對待或被迫賣淫。瑞泰兩地因為父母感情生變而成單親或失親的孩子,或跟著母親改嫁而來到瑞典卻適應不良的青少年等。
用「因為女人太強,所以男人向外發展」這個說法,去總括解釋較低度開發國家女性婚姻流移至開發度較高國家的現象,或許太過狹隘。在資本主義全球化的脈絡下,更深入地去了解就會發現,向較低度發展國家去尋求情感依託、滿足欲求的情形,不只發生在男人身上。瑞典女人對害羞、拘謹的瑞典男人多有微詞,不少女性偏好外國男性的熱情、主動,到非洲或加勒比海國家尋找活力充沛的年輕男子作伴,跟泰國的案例一樣,這種存在著巨大權力不平的關係,也給當地帶來不少問題。
▌男人也是需要被追求的——兩性平等的約會文化
在兩性相處上,多數瑞典男人生性害羞。良好的性別教育教導他們如何尊重他人,這樣的特質,讓他們反而被貼上「不解風情」、「被動」、「冷淡」等標籤。許多在瑞典的外國女性抱怨連連,到底要怎樣才能讓瑞典男人主動追求我呢?網路上一篇又一篇的「瑞典男攻略」似乎都無法解決外國女人們的疑惑。
一位外國女子於是寫信到《瑞典晚報》專欄,詢問這些有禮又帥氣的瑞典男士們到底為什麼這麼不會搭訕?她在信中描述到要跟瑞典男士認識有多困難,他們面對女性時如何的消極,如何的不會調情。
「外出喝酒時光站著『扶』酒吧,好像不這麼做吧台會倒一樣。當他們終於有勇氣靠近妳時,通常已經太醉無法正常社交了……」但,「我們女人可不想自己送上門。」她詢問,難道是我太古板?那到底要怎麼樣才能讓「膽小」的瑞典男人踏出第一步,跟我要電話、約我出去呢?她自認有點傳統,但要怎樣才能在瑞典找到一個「讓我覺得自己像個真女人的『真男人』呢」?
回覆她來信的編輯「單身男」不但不吃這套,不「檢討」瑞典男人為什麼這麼被動,約不到女孩子,這麼不像「真男人」,反而給這女子上了一堂性別教育課。單身男首先大方承認瑞典男子跟其他國家的男人比起來,的確像她所說那麼害羞、被動、小心翼翼,沒有酒精壯膽沒辦法搭訕。
然而,她的觀念確實十分古板過時,為什麼在這麼一個男人與女人都鼓吹性平,也渴望告別傳統性別角色的現代社會中,約會與戀愛市場還得如此運作?單身男繼續追問:「為什麼我們男人必須跨出第一步?為什麼要鼓起勇氣上前搭訕的總是男人?除此之外女士們還期待我們想話題、講話有趣、請喝酒、要電話。」
說到這裡,不知道是否說出了許多男士的心聲呢?單身男在專欄中呼籲想認識瑞典男士的女士們也勇敢踏出第一步,很多瑞典男士就像女士們一樣,期待對方來追求,別害怕,「最多就跟我們男人一樣,有時候會被拒絕而已,沒事!」
在性別平等的瑞典社會,男人可以大膽做自己,不需要迎合他人想法,做個「真正」的男人。他們可以依照自己的意願穿著打扮,若是想擁抱自己的陰柔氣質,便可大方放下陽剛的一面,不需透過逞凶鬥狠來證明自己。可以當個快樂的奶爸或家庭主夫,享受幸福的家庭生活。他們也能輕鬆自然的面對自己的父親、兄弟、兒子,並且表達關愛。他們毋須背負約會成敗。社會不期待他們獨力扛起全家經濟。他們可以誠實擁抱內心那個永遠長不大的孩子,甚至去面對或討論自己內在的暴力因子。
▌從小建立新的男性特質——男孩們的「更衣室談話」
珊亞(Shanga Aziz)和羅傑立(Rogerio Silva)是兩個來自瑞典南部工業小鎮芬斯朋(Finspång)的大男孩,兩人都是體育健將,他們看見身旁的男性友人對待同性或異性的態度,像是用汙辱女性的字眼當口頭禪,把「同性戀」當髒話互罵,把女孩子當戰獵品炫耀……等等,這些種種在運動員中很常見、被認為很有男子氣慨的言談和聯想,威脅著整體社會的安全。
怎麼說呢?他們認為,男性為了滿足這樣的男子氣慨,往往不敢真實表達自己的情感,造成憂鬱、抑鬱,從瑞典自殺人口中有七成是男性中可以看出,男性的心理衛生需要更多重視。他們也發現,性犯罪的罪犯大多是男性,這種從小就強調陽剛氣慨,貶低其他性別的態度,是很危險的。
為了更了解這個議題,他們在進行活動之前,特地和一百多位女性接觸,了解她們對男性與性暴力的觀點。他們得到了一個結論:當男性成群結隊時,較容易出現逾矩行為,於是他們決定從他們很熟悉的、極強調陽剛氣質的運動社團上著手改變。
自二○一六年起,這兩個才十七八歲的大男孩,在芬斯朋當地的各個體育俱樂部進行一個叫「更衣室談話」(Locker Room Talk)的活動。他們鎖定十到十四歲的男孩,在他們進行運動訓練前,到更衣室內跟他們做十五分鐘的對話。
對話內容包括討論各種生活中可能遇見的性別議題,例如:男孩子可不可以哭?為什麼罵人「同性戀」?為什麼用貶低的字詞形容女孩子?他們不只跟男孩們對話,也跟著他們踢球、打球、訓練,透過相處,試圖把性別平等的觀念帶給他們。這個活動為期八週,雖然時間不長,但珊亞和羅傑立希望,至少可以在這些思想尚未定型的男孩心中種下一個性平種子。
他們的發想和行動不斷成長、發酵,從學校的創業課程作品,到獲獎、成立非營利組織,還有瑞典知名足球明星以身作則、出任代言人,更得到知名品牌支持。「更衣室談話」也從小小的地方行動,蛻變成一個全國性,甚至跨國的行動,受到體育社團和學校的廣泛支持。
這樣由兩個男孩開始重新定義「男子氣慨」的行動,十足展現了瑞典式女性主義的精神。無論從哪個性別觀點出發,性別平等與互相尊重,從來就不是一個只關注單一性別的議題。重視性別平等,並不是為了抬高社會中的單一性別群體或是打壓特定的性別,而是希望透過這樣的討論和改變,讓人人都可以不因性別受歧視,過上好生活,Alla ska må bra,如此而已。
作者:辜泳秝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19/11/09
內容簡介:一想到瑞典,你會怎麼敘述它?社會福利制度完善、性別平等...是甚麼樣的背景,讓瑞典成為這樣「人人稱羨」的幸福國度?瑞典實際上的模樣又是如何?作者集結旅居當地多年的心得,爬梳歷史脈絡,透過生活與職場的第一手觀察.從社會制度、價值觀、教育等面向切入,為台灣追求理想社會的進程提供思索空間。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