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誕辰200週年:德國人如何紀念「共產之父」?
今年5月5日是德國著名哲學家、經濟學家、社會學家與革命社會主義者卡爾.馬克思(1818-1883)的誕辰200周年,德國人是如何紀念馬克思呢?
他的故鄉特里爾市(Trier)為之不惜工本,去年9月起到今年5月初整建了馬克思之家(Karl-Marx-Haus)以及裡面的長期展覽。同時,5月5日到10月21日,市民跟過客能參觀特里爾市萊茵邦博物館、西蒙教堂博物館、大教堂博物館的馬克思特展。另外,5月23-25日市民還參與了「結構、變化、視角——馬克思國際大會」學術討論。
當然不只是馬克思的故鄉在辦紀念活動:曾經在1953-1990年間、總共37年,因紀念馬克斯逝世70週年而改名為「卡爾.馬克思城」(Karl-Marx-Stadt)的東德城市凱姆尼茲(Chemnitz),在5月5日也安排了一天的活動。
柏林的左派恊會羅莎盧森堡基金會(Rosa-Luxemburg-Stiftung)也辦了一個「馬克思200周年」(Marx 200)大會,參與者有左翼黨(Die Linke)主席卡提亞.基平和貝爾恩德.里克辛爾(Bernd Riexinger,兼任德國服務行業工會秘書長)、法國哲學家阿蘭.巴迪歐(Alain Badiou)與德國社會學家夫里佳.豪格(Frigga Haug)等左派的人。
除了紀念馬克思代表作《工產黨宣言》出版170周年與《資本論》出版150周年的各種展覽、表演與活動,出版界為了馬克思200周年,也在2017年底與2018年準備出版許多相關的新書,其中較有名氣的出版社包含C.H Beck、雷克拉姆(Reclam)、J. B. Metzler、蘇坎普(Suhrkamp)等。但根據「明鏡周刊暢銷書排行榜」(Der Spiegel Bestsellerliste),這些書沒有一個能上排行榜、變成大家熱門討論的話題。
在一般德國人淡定看待馬克思誕辰200周年的情况下,只有一個紀念活動成了話題:特里爾市的新建雕像。但這却不是因為馬克思在德國備受爭議的身份,而是因為雕像的來歷、位置與大小。
▌爭議的馬克思雕像們
特里爾市新建的馬克思雕像是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的作品,也是中國政府為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而送的禮物。去年3月,特里爾市接受中國送的雕像,原訂放在馬克思之家前面,但没想到,雕像比想像的大很多,總共5.5公尺(為紀念馬克思5月5日的生日),而老家前方空間不大,只好把位置改到西蒙教堂廣場 (Simeonstiftplatz)。
市長萊布(Wolfram Leibe) 在輿論不停的批評下還是堅持立起新雕像,為了說服市民,萊布在2017年初還特別準備了木製的模型,來證明雕像跟廣場很配。當真的雕像送到特里爾時,大部份市民對於那個「新來的夥伴」好像已經認了,有人還以卡爾的小名「Kalle」來呼唤它。
這麼親密的呼唤好像顯得特里爾人不太尊重馬克思,但其實德國另一角落的凱姆尼茲市民,對市中心巨大的馬克思頭像也是這種態度,當地人以「Nischl」或「Kopp」(兩者都是當地「人頭」 的方言)呼唤它。但就算市民多親密稱呼它,東德没了以後,也曾掀起廢掉該頭像的討論。
當時的論點大概與2008年,凱姆尼茲隔壁的萊比錫市民,討論萊比錫大學馬克思浮雕的未來一樣:2006年,當地的馬克思浮雕連同所在大樓一起被拆了;到了2008年時,校方想把浮雕移到大學另外一棟大樓的牆上,但據《明鏡》雜誌的報導,這個決定引起了巨大的爭論。
小報《圖片報》(Bild)如此抱怨萊比錫:
因為一個德國統一社會黨的紀念浮雕,浪費納稅人的錢!
而因為「反革命的結社」曾在東德坐過7年牢的作家埃里希.略斯特(Erich Loest)表示,那個浮雕是對一個發動「東德轉型」城市的羞辱。他建議,等東德的受害者與兇手都過世了,讓再無成見的下個世代子孫們做決定。
但萊比錫大學的校長弗朗茨.豪澤爾(Franz Häuser)與萊比錫大學學生會還是支持浮雕的再造。學生會表示,馬克思浮雕是萊比錫大學歷史重要的一部分,是批評性地面對這段歷史不能缺少的一部分。最後,浮雕被搬到市中心外的分校,旁邊還加了一個紀念牌,上面說明馬克思浮雕與城市及大學的關聯。
話說回特里爾的馬克思雕像,在特里爾的共產主義專制統治受害者協會(UOKG) 也同樣不歡迎雕像的建立。
讓問題更加嚴重是,送雕像的國家是也是共產主義國家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像是國際筆會(PEN International)的德國中心在5月4日寫了一封公開信,拜託市長萊布在劉曉波遺孀劉霞軟禁還沒解除前不要舉辦揭幕式,甚至法輪功的學員也在揭幕式當天到特里爾遊行。
相反地,中國政府反而隆重地過馬克思紀念日。無論是在北京或在特里爾,兩位在場的中國代表非都常讚揚馬克思以及雕像背後的意義。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副主任郭衛民表示,「中國向馬克思的故鄉贈送雕像,反映了中德人民的友誼和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意願。」而中國駐德國大使史明德也希望中德加強友好往來,共創更加燦爛的文明。
當時德國萊茵蘭–普法茲邦(Rheinland-Pfalz)首長馬魯.德萊爾(Malu Dreyer)反應,雕像為中德友誼與合作架起了新橋梁,但雕像的落成也能給德國人一個深入了解馬克思的機會:
我們不能因為20世紀(馬克思主義者)的暴行讓馬克思頂罪,但也不能說他是聖人。
不過特里爾市市民以本地羅馬文化遺迹為傲,仍不太明白外人——尤其來自中國的觀光客和就讀特里爾大學的中國學生——為甚麼對這位年僅17歲就已經離開家鄉的人這麼熱愛?馬克思後來去柏林、科隆、巴黎、布魯塞爾,1848年後定居倫敦,終身都没再回過特里爾。
▌馬克思之於德國人
不管他是多麼偉大的思想者,馬克思對很多德國人來說,跟東德、蘇聯、冷戰、各國共産黨與各種以馬克思主義的專制統治不能分開來看。
大部分的德國人沒看過《共產黨宣言》或《資本論》,更不用說馬克思其他作品。他們所認識的馬克思,都是通過別人的解讀:列寧、史達林、毛澤東或波布;上學的時候也不特別討論馬克思,可能讀中國20世紀歷史跟馬克思主義時接觸最多,但那都已經是經過蘇聯與中國「再詮釋」的思想,馬克思原本的作品反而沒什麼討論。
因此,一般德國人聽到馬克思,會聯想到被再詮釋的馬克思主義與歷史上曾經導致短缺經濟與專制的國有社會主義。尤其以前的西德社會,在冷戰時代就是這樣看馬克思的,除了一部分的大學生在60年代熱絡討論馬克思的作品以外,都沒什麼人真的看了原作。
東德就不一樣,東德是積極崇拜馬克思的社會,但是在東德長大的季希(Gregor Gysi,德國左翼黨前主席與歐洲左派黨主席)在德國廣播台(Deutschlandfunk)的專訪中也表明,當時國家政權為了專制之便,把解釋馬克思思想給一般人的部分文獻內容,跟馬克思本人所講的變成相反道理。
冷戰結束後,兩德統一了,馬克思在德國再也不是課程內容或國家統治理念(Staatsdoktrin),讀馬克思的人估計又變少了。若看馬克思誕辰200周年活動的參與者,很快就能發現,他們多數來自左翼黨或左派組織,而没有基民盟(CDU)、基社盟(CSU)、自民黨(FDP)或綠黨(Die Grünen)的人,更不用說右派的另類選擇黨(AfD)。後者在馬克斯雕像揭幕式當天的抗議甚至高喊:
拉馬克思下台!(Marx vom Sockel holen)
這句話有兩種意思:不要崇拜馬克思,還有把他的雕像給廢了。
德國第二電視台(ZDF)的紀實劇《馬克思:德國預言家》(Karl Marx - der deutsche Prophet)中, 德國著名老演員馬里奥.阿多夫(Mario Adorf)扮演去往阿爾及爾的馬克思。當時的馬克思早已在德意志1848年革命後被普魯士放逐而居留倫敦,剛喪偶的他身體也不健康,從阿爾及爾回英國後不久就過世了。
作家維特施托克(Uwe Wittstock)所寫的小說《馬克思去理髮店》(Karl Marx beim Barbier),同樣在描述馬克思去阿爾及爾的旅程,書裡年老又精神疲勞的馬克思,讓阿爾及爾的理髮師剪掉「革命者」的頭髪與鬍鬚,並在寫給戰友弗里德里希 .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的書信中反省過去人生。
其實馬克思也贊同保持質疑的心態去面對所有的事情,而像季希那樣的左翼分子也希望德國人不要跟東德時期一樣,毫無疑問地拿馬克思或恩格斯的引文佐證自己的立場,反而要保持質疑的態度去分析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或人民的需求。
即使季希知道馬克思的作品裡的缺點,他還是希望德國人可以在真實生活與思想上,讓被德國「驅逐」的馬克思回來。但在現實看來,一個巨大的馬克思雕像並不是讓德國人想要跟馬克思有所接觸的好媒介。
比起中國的熱愛與崇拜,當代的德國人平時不太想起馬克思,若討論就是尖銳的批評、縝密的分析和慎重其實的熱情。特里爾市市民一下子無法接受中國送的巨大馬克思雕像,比起來他們可能更喜歡2013年(馬克思去世130周年)時藝術家賀爾(Ottmar Hörl),在特里爾尼格拉城門前放置的小型馬克思像——500個只有1公尺高的紅色雕像,以「幽默、寓意、諷刺與尊重」接觸19世紀的通才馬克思。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