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金磚國,政治避險又賺錢?解析馬來西亞安華訪俄的戰略佈局

聯合新聞網 鄧世軒
馬來西亞首相安華(左)9月5日參加位於海參崴的第九屆東方經濟論壇,與俄羅斯總統普...

2024年9月4日至5日,馬來西亞首相安華應邀出席在俄羅斯海參威舉辦的第九屆東方經濟論壇(EEF),並與俄羅斯總統普丁會面。這是安華繼越南和印尼領導人之後,今年第三位與普丁會晤的東南亞國家領導人。

這一系列會面,凸顯了東南亞國家在國際局勢緊張中尋求平衡的努力。在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陣營與中俄的對抗中,東南亞國家不願被視為偏向特定一方,希望維持區域中立與自主性,創造「中間地帶」讓自身國家得以在兩個陣營的對抗中受益。

安華此行的主要目標,是爭取今年金磚國家(BRICS)輪值主席國俄羅斯支持馬來西亞加入該組織。回顧安華近3個月的外交行程,不難看出其加入金磚的用心:安華在6月向巴西總統表達加入金磚國家的意願,7、8月分別接待了來訪的俄羅斯與巴西外長,8月下旬至9月初工作訪問印度及俄羅斯,並計劃在11月官訪巴西,可能會出席G20峰會。

馬來西亞迫切想要加入金磚國家的原因,可以分成三個層次來解釋:政治避險、經濟多元化的需求以及領導人的野心。

第一,在政治戰略層面,首先,2023年10月的「以巴衝突」爆發後,馬來西亞在伊斯蘭世界高度「挺巴」的立場與西方陣營產生分歧,馬國政府多少擔憂會因此遭受制裁或抵制,尋求加入或加強與其他陣營的合作,就是可能的避險舉措。何況金磚國家在2024年1月擴員後,加入了一些立場相似的穆斯林國家,包含伊朗、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與埃及。

其次,大多數金磚國家成員在「以巴衝突」的表態契合馬來西亞政府的立場:巴西總統盧拉將以色列在加薩地帶的軍事行動與猶太大屠殺作對比;南非對以色列提出了種族滅絕指控,指控以色列在加薩地帶對巴勒斯坦人進行「種族滅絕」;中國批評美國及其對以色列的支持,並支持「兩國方案」等。同時,金磚國家曾在去年11月21日應伊朗總統萊希的請求,召開了討論以巴問題的線上特別峰會,會上多數國家對以色列針對巴勒斯坦平民的襲擊進行了批評。(延伸閱讀:〈同病相憐之國?南非為什麼幫巴勒斯坦「控告以色列」〉)

自從加薩戰事爆發,馬來西亞舉國力挺巴勒斯坦不遺餘力。圖為2023年10月28日,...

第二,在經濟層面,首先還是避險的概念。馬來西亞希望透過加入金磚國家來拓展新市場,推動馬來西亞的經濟更進一步多元化,減少對西方傳統貿易夥伴的依賴。其中包括金磚國家成員國使用本幣結算,能夠促使馬來西亞逐漸在金融上去美元化,有助於馬來西亞抵禦外匯波動的風險,增強馬幣及馬國經濟的穩定性。安華在俄羅斯接受媒體訪問時就說過,金磚國家是馬來西亞減少對美元依賴的重要工具。

其次,馬來西亞可以藉由金磚的平台深化與其成員國的貿易,特別是擴大及維護對印度和俄羅斯這兩個創始成員國的貿易。關於印度方面,過去有一段時間馬來西亞政府因包庇印度通緝犯,即知名伊斯蘭宣教士扎基爾.奈克(Zakir Naik),以及反對印度取消穆斯林占多數地區喀什米爾自治權,導致兩國關係惡化。而經濟方面是馬來西亞政府改善馬印關係的重要動因:馬來西亞與印度之間存在158.9億馬幣的貿易順差。同時,自從歐盟降低對東南亞棕櫚油的需求後,印度是馬來西亞棕櫚油出口的最大市場。(延伸閱讀:〈保育動物淪為政治玩物:馬來西亞「買棕櫚油送紅毛猩猩」計畫胎死腹中〉)

馬來西亞與俄羅斯的關係,在馬哈迪執政期間曾在國防和高科技領域有過長期合作,但其後幾任首相對俄羅斯的興趣減弱,導致雙邊貿易發展有限。2023年馬俄貿易額僅約31億美元,遠低於同期馬來西亞與台灣的248.57億美元貿易額。然而,隨著安華上台,兩國關係出現轉機。俄羅斯-馬來西亞經濟、科學、技術和文化合作聯合委員會(ESTC)恢復運作,並於去年11月在吉隆坡舉行第二次會議,兩國達成共識要在金融、農業、高科技、教育、科技、旅遊等領域加強合作。

海參崴東部經濟論壇,左起為主持人蘇沃洛娃、馬來西亞首相安華、俄羅斯總統普丁、中國...

另外,馬來西亞近來對外主打「清真產業」貿易與伊斯蘭金融的輸出,金磚國家擁有龐大的穆斯林人口,為馬來西亞相關產業提供了新的機遇。

第三,加入金磚反映安華作為領導人的個人野心。首先,馬來西亞將在2025年接任東協的輪值主席國,這為安華的外交事業提供了廣闊舞台。他希望在這個重要位置上有所建樹,因此積極以東協、「全球南方」國家和伊斯蘭國家代表的多重身份展開外交訪問,為明年的主席任期積累豐厚的外交資本,讓馬來西亞在東南亞擁有更大的話語權和戰略地位。

其次,安華敏銳地把握住了域外大國加強與東南亞關係的戰略需求。以俄羅斯為例,安華的訪問為俄方提供了一個難得的外交契機。自烏克蘭危機爆發以來,俄羅斯一直面臨西方國家的制裁和外交孤立,願意與普丁會面的國際領導人寥寥無幾。在這種背景下,奉行中立政策的東南亞國家,成為了俄羅斯突破外交困境的重要切入點。而馬來西亞曾在冷戰後撮合俄羅斯與中國與東協國家的關係,例如,曾邀請俄羅斯代表出席1991年東協部長級會議,以及1997年東協+3(中日韓)在吉隆坡舉行的首次非正式會晤。

總體而言,安華訪俄與加入金磚國家的舉動,是在利用美國對其個人及馬來西亞戰略夥伴地位的高度重視,以「中立政策」為名,在東西陣營對抗的縫隙中操作避險,借此為國家在雙方的競爭中創造更多機遇和戰略空間。

但是,安華這種在大國之間巧妙周旋的外交策略能否如願以償,仍存在諸多不確定性。首先,加入金磚國家的進程仍存在變數,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曾表示,多數成員國同意暫停接納新成員。其次,安華與普丁的會面可能已觸及美國的敏感神經,華盛頓方面的反應值得關注。美國可能會對馬來西亞的這一外交舉動作出回應,這將考驗安華政府的戰略韌性和外交智慧。

安華參加海參崴東部經濟論壇,若能與金磚國家打好關係,對馬來西亞與他的個人政績都非...

責任編輯/王穎芝

鄧世軒

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生,馬來西亞華人。本業是中國研究,平時也關注馬來西亞的政治動態。

深度專欄 馬來西亞 俄羅斯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