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誤國?美國禁TikTok法案背後:民粹如何毀掉民主生活

聯合新聞網 徐子軒
比起中國可能在TikTok透過大外宣,傳播西方民主制度的缺點,各種偷走國家、司法...

不久前的3月13日,美國眾議院以352票對65票通過一項法案,主要針對字節跳動(ByteDance)的應用程式TikTok。該案以國家安全為名要求字節跳動出售TikTok,否則將在美國禁止該應用程式。同時,該法案還賦予美國總統裁量權,可決定分割由對手國(中國、俄國、北韓、伊朗)所控制的應用程式。

▌前情提要:〈阻止抖音亡國?美國眾議院通過TikTok禁令法案,如果違反會發生什麼事〉

過去川普政府時期,以外國對手利用資訊和通訊技術服務,實施惡意網路行為為由,發布行政命令要求字節跳動與TikTok分離,遭到字節跳動與用戶告上法院。所有判決都推翻總統禁令,本來川普政府還要上訴,但輸掉總統大選後,新任的拜登政府宣布撤銷禁令,重新審查TikTok。

數年後,許多美國立法者擔心,中國可能會透過TikTok擷取美國用戶的數據,包括個人隱私資料、以後門程式入侵國家機密檔案,或以某種方式推行中國的想要的目的,影響美國政治。如今美國國會終於決定立法處理此類國安威脅,這也是美國首次通過禁止網路應用程式的法案。

這項法案要正式成立,尚需參議院通過,再由總統簽署生效。拜登已表示他會簽署,但有趣的是,先前曾對TikTok頒布禁令的川普,現在卻表示反對,理由是若禁止TikTok 會幫助「人民之敵」的Meta壯大,而且很多小孩沒有TikTok就會發瘋。鑒於川普再次當選總統機率不小,這項法案可能因此平添變數。

該案以國家安全為名要求字節跳動出售TikTok,否則將在美國禁止該應用程式。圖為...

▌TiKTok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在字節跳動方面,該公司聲稱政府正試圖剝奪1.7億美國人的言論自由,並將損害數百萬企業與創作者的生計。字節跳動敦促用戶向選區議員抗議,不少議員辦公室都收到TikTok用戶的抗議電話,甚至有人發出死亡暴力威脅,而《華盛頓郵報》引述執法人員指出,抗議似乎來自各階層,不是只有官員所說的年輕用戶。

這坐實了立法者有關字節跳動煽動群眾、影響政治的擔憂,卻不能斷定和中國有關。像是在以巴衝突中TikTok被批評立場偏袒,以巨量親巴標籤來塑造政治觀點和扭曲事實,但TikTok上的輿論方向只反映出用戶喜惡,難說是由中國操作,TikTok更辯稱Facebook上親巴的比例也非常高,並強調它已盡力刪除仇恨言論。

那麼,TiKTok到底出了什麼問題?未來又將如何發展?

同樣是社群平台,Tiktok和Facebook或X(前Twitter)有些不同,Facebook容易塑造同溫層、X由意見領袖把持,TikTok則看似人畜無害的娛樂。不過,TikTok雖不存在像川普、馬斯克這類全球主角,但卻有龐大的創作者生態系統,擁有不弱於X所具有散播假新聞與錯誤訊息的能量,亦可微妙地塑造公眾意見。

Facebook、X等西方公司的社群早就受到批判,美國更有數百起針對這些平台的訴訟。像是西雅圖公立學校正在狀告Meta等公司,認為它們助長了青少年心理健康危機,印第安納州總檢察長則控訴TikTok不實聲稱平台適合13至17歲青少年使用,但事實上這些用戶卻可能接觸到吸毒、酗酒、裸體和強烈的褻瀆內容;這些訴訟案意味社群平台無論來自東西,都有著同樣問題。

更有研究發現TiKTok的演算法會強化年輕用戶的負面想法,TikTok可能會在青少年創建帳戶後,旋即向他們展示與自殺和飲食失調相關的潛在有害內容。由於TikTok尚未分享其演算法,因此尚不清楚該應用程式如何選擇向用戶推薦的內容,但TikTok的「為你」(For You)標籤顯然非常能吸引目光。

此外,監測網路錯誤訊息的Newsguard進行測試,分別以27個新聞主題在TikTok搜尋,並將這些不同主題搜尋結果中各自的前20名、共540個結果加以分析,結果顯示,當中近20%的影片包含假新聞和錯誤資訊。像是宣傳美國2020年總統選舉存在舞弊、錯誤的Covid-19疫苗資訊、草藥墮胎、以及宣稱烏俄戰爭中俄軍犯下的「布查屠殺」是烏克蘭編造等訊息,這些不實資訊出現的比例高於Google搜尋。

在字節跳動方面,該公司聲稱政府正試圖剝奪1.7億美國人的言論自由,並將損害數百萬...

▌威脅美國民主的國內因素

當然,沒有不存在假新聞的平台、也沒有不具有特定目的進行宣傳的社群,為了打擊假新聞,TikTok主要是靠內部人員審查。但這明顯不夠,像是facebook還有監督委員會、X有社群註釋(community note),都仍被外界批評打假不力,更遑論缺乏透明度與外在監察的TikTok。

為了彰顯打假的努力,也為了展現它非抖音,TikTok在處理敏感議題上確實有些做法和中國不同。像是關於台灣政治言論,TikTok清除了小部分親中國的假新聞帳號、關於中國影響力,清除部分在中國經營的親中國假帳號、關於烏俄戰爭,清除了一些親俄或親烏假新聞帳號等。

不過,雖然TiKTok的確充斥大量虛假資訊,但另一方面,針對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的外國干預研究發現,俄國雖利用巨魔農場(Troll farm)帳號發布假新聞,企圖影響美國社群用戶的政治態度和投票,但受眾集中在極少數人(特別是共和黨人),觸及率遠不如新聞媒體和美國政客。換言之,如果美國民主面臨威脅,主要問題來源並非外部行為者,而是國內因素。

進一步來看,除了特定商業營利目的外,煽動傳播假新聞最有力的群體,即是所謂的民粹主義者(populist),這不限於美國,而是全球性趨勢。以歐洲為例,許多民粹主義政客利用社群平台與受眾無中介的接觸,進行動員並塑造輿論,而傳統建制政黨則缺乏這類能量,因此讓民粹主義政黨得以崛起

當然,沒有不存在假新聞的平台、也沒有不具有特定目的進行宣傳的社群。圖為企業問責組...

需注意的是,民粹主義一直都存在,通常是當人民不滿政治與生活時蔚為巨流。像是德國納粹或阿根廷裴隆主義(Peronismo)者,他們將自己定位為打破不公現狀的代表,聲稱要把國家與權力還給人民,引起那些對制度失去信心人們的共鳴,進而透過正當選舉程序掌握政權。

然而相較於威瑪德國或拉美國家,歐美人民所擁有的政經條件有天壤之別,為什麼還有民粹風潮?這是因為全球化下貧富差距日深,加上技術不斷升級,跟不上的人淪為草根階級,雖有社會救助,仍是憤世嫉俗,只能透過網路同溫層慰藉並尋求投票洩恨。

在這些草根階級看來,主流建制政黨都是既得利益者,所謂學者專家也都為了特殊利益護航,沒有值得信任的人。相反地,民粹主義者通常會以富娛樂性與情感共鳴的政治表演,取代理性嚴肅的政策審議,這從川普身上即可了解,經過多年的真人秀訓練,讓他可以用簡單聳動的語言,迅速迎合受眾。

此外,民粹主義者還有一個特徵就是維護自身社群為最優先,這也符合草根階級缺乏後盾的心理需求。這種狹隘的觀念使他們往往只著眼於國內政治,因此「內敵」才是他們眼中最大的敵人,如美國民粹主義者的敵人主要有深層國家(Deep state,指暗地控制國家的菁英官僚)和企業巨頭。

川普不惜以今日的自己反對從前的自己,也要和支持者一起攻擊Facebook。圖為舉...

▌TiKTok法案的更多思考

從TikTok法案觀之,雖然對右翼民粹領袖川普來說,中國是阻礙「讓美國再次偉大」(MAGA)的敵人,但意圖讓他入獄的政府官員,以及在2021年國會騷亂後停止他帳號的Facebook和X更為可惡。因此川普不惜以今日的自己反對從前的自己,也要和支持者一起攻擊Facebook。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川普在共和黨內享有唯我獨尊地位,足以影響國會議員動向,但他為了私怨與即將來到的總統大選,刻意以保護年輕選民心愛的平台之姿,試圖贏得年輕選民的青睞,但他的行為卻不受多數共和黨議員買單,這些議員沒有採取團進團出的策略,而是按照自己的判斷投票,足見他們重視國安更甚選舉。

最後,TiKTok法案即使通過總統簽署,也將面臨字節跳動訴諸法律尋求翻案。如同先前對TikTok的禁令之所以被法院判決無效,是因為川普政府未能提出TikTok與中國共享數據的實際證據,違反憲法第一修正案保障人民言論自由的權利,也就是說,這一次除非美國政府做好萬全準備,否則法案不只會被推翻,還會顏面盡失。

作為社群平台,TikTok只是一個載體,承載著民粹主義與各種商業利益對美國的危害,與Facebook等相差不遠。比起中國可能透過大外宣,傳播西方民主制度的缺點,各種偷走國家、司法迫害的陰謀論,更是造成國家極化分裂的元兇,而這些卻多出自於前總統與他的擁躉者。

即使TiKTok消失,也挽回不了民粹已深深傷害民主,或許立法者應該思考的,是用監管替代禁止,才能防止有心人士下一次對民主的攻擊。

TiKTok法案即使通過總統簽署,也將面臨字節跳動訴諸法律尋求翻案。圖為在美國國...

徐子軒

amor fati,覺得魯莽是一生至少一次、誰都不可或缺的美德;amor mundi,相信聰明人為的均衡根本難抵混沌粒沙的傾城。 ▎FB:37°C 的中國。 ▎Vlog:魯賓孫

深度專欄 美國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