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金泳三(上):從反對派領袖到敵我聯立

聯合新聞網 楊虔豪
金泳三的辭世,等同宣告一個時代的結束。 圖/美聯社

南韓前總統金泳三病逝的消息,22日一早傳開後,令人錯愕。多數南韓民眾也許未對他抱有太好印象,但作為民主化後首位文人總統,他一直保持能動與活躍的形象。在戰友兼對手金大中於2009年先告別人間,如今,金泳三的辭世,等同宣告一個時代的結束。

金泳三當選與就任南韓總統時,正逢台韓斷交後沒幾個月。兩國因交流中斷陷入資訊空白,使多數台灣人,特別是年輕族群,對他並不熟悉。

這位「民主鬥士」,在26歲當選為全韓最年輕的執政黨國會議員,最後卻與建國總統李承晚反目,而與權力漸行漸遠,踏入反對陣營中。

70到80年代,南韓歷經軍事強人朴正熙與全斗煥的獨裁統治,金泳三甚至被政權粗暴拔除國會議員之職。他與金大中是這段時期領導南韓反獨裁抗爭的重要人物。

兩大「反對派偶像」儘管身處同一陣營,卻互不讓步。1971年,當時「兩金」都身處最大反對黨新民黨,欲出馬角逐大選,與尋求連任的朴正熙總統競爭。

首輪黨員初選投票中,金泳三小勝,卻未能過半得重選;原本信心滿滿的他,卻在第二輪投票被逆轉,兩人矛盾開始浮現。

在朴正熙總統遭刺殺,全斗煥發動政變奪權,並鎮壓金大中故鄉光州的示威群眾後,兩金遭受迫害,無法參與政治活動,卻被奉為反對勢力的精神領袖。

金大中長期流亡海外,而在國際上享有聲譽;駐守在國內的金泳三,也遭當局軟禁,慶尚南道出身的他,曾在光州事件3週年時,發動長達23天的絕食而獲極高支持,並積極組織信徒準備東山再起。比起金大中,他更有渾厚的支持基盤。

金泳三曾於1983年光州事件3週年時,發動長達23天的絕食,抵制獨裁的全斗煥總統...

1987年,在反獨裁民意持續沸騰、街頭抗爭邁入高潮之下,全斗煥政府被迫下放權力,解除社會管控,宣布南韓民主化,並將舉行首次總統直選。金泳三領導的統一民主黨,以及金大中的平和民主黨各擁山頭,鬥爭激烈而無法整合,甚至相信自己具絕對實力;即使反對派分裂,都有條件勝選。

但分裂的結果,獨裁時期的執政黨民主正義黨,全斗煥的接班人盧泰愚,以近37%的支持率,贏過兩金的27-28%。不少南韓民眾感嘆,若87年大選,兩人實現整合,必能勝選,民主化進程將更加快速,南韓政治版圖和風貌會和現在很不一樣。

大選後的隔年國會選舉,兩金的政黨和朴正熙侄女婿金鍾泌所成立的新民主共和黨囊括過半席次。朴正熙執政時曾任總理的金鍾泌,雖屬保守派,卻因全斗煥政變後遭軟禁並禁止參與政治活動而生恨。民主化後他復出政壇,與民正黨走的是不同路線,猶如國民黨與親民黨的關係,這讓民正黨提前「跛腳」。

由於民正黨內已無代表性人物能延續命脈,再加上金泳三有上屆大選「分裂」的慘痛經驗,為擊敗金大中,他不惜在1990年與盧泰愚主導的民正黨及金鐘泌的新民主共和黨「整合」成「民主自由黨」。這樣的關係,就好比民進黨和國民黨突然整合企圖擊潰台聯。

昔日韓國反對勢力的「三金」,卻在1992年大選前,站到彼此對立面:金泳三(左)、...

1990年1月22日韓國《東亞日報》的頭條:反對黨領袖金泳三與盧泰愚、金鐘泌「結...

作為執政黨的民自黨,在1995年金鐘泌脫黨後,改名為「新韓國黨」,97年又整合重組成「大國黨」,這就是現在大家所熟知的執政黨新世界黨的前身。金泳三在當選總統前後,曾擔任兩屆黨總裁。

三黨合併,金泳三、盧泰愚和金鍾泌一起高舉雙手的照片,震驚世人。意識形態完全不同的陣營,為求勝選而合併,金泳三竟與自己長期反對的後軍部勢力合作,使他遭來許多人非難,指責這是「苟合」。

2003年上任的盧武鉉前總統,原先是釜山的人權律師,在1988年受金泳三拉拔,成功當選國會議員,展開政治生涯。這波「苟合」使盧武鉉覺得受背叛,憤而轉向投靠金大中。而當今南韓保守派中,包括李明博前總統、現在的新世界代表金武星與國會議長鄭義和等重量級人物,都是經金泳三提拔而得以活躍於政界。

「三黨合併」遭致罵名,但反映在政治現實上,1992年總統大選,金泳三不僅基本盤沒掉太多,還囊括原先保守派選民的票,又獲得中間選民認同而獲勝。

兩金決裂,金泳三(左)與金大中(右):昔日共求民主的兩大山頭,在民主化時代中卻成...

過世後的這兩天,南韓媒體儘管多願意同時陳述金泳三的功過,但對他90年選擇「三黨合併」引發的爭議,卻著墨不多。

金泳三自己對「合黨」辯駁稱「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又表示不同立場也得合作,才能順利推動施政。但現在回顧起來,金泳三「變節」之舉,對原本的在野勢力造成災難性重創,惡果綿延至今。儘管金泳三在民自黨內有極高地位,但以他為中心的原反對派,並未能真正撐起民自黨的招牌,而是遭前獨裁勢力徹底吸收。

這樣的合體,已無法透過既有意識形態予以解釋,而要放在「地域情結」的框架下觀察:70、80年代的金泳三,是反對獨裁威權的領頭羊,但他與既有的保守派具持有交集:彼此再怎麼爭鬥,都還是同鄉慶尚道出身。

也就是說,90年的合黨與92年的勝選,金泳三打破慶尚道內「撐民主、反獨裁」與「力求安定發展」的二元意見差,讓群眾信仰回歸到舊有的「新羅」(慶尚道)與「百濟」(全羅道)的對立局面,並昇華成往後「慶尚道代表保守」、「全羅道代表進步」的直白路線競爭,影響南韓社會甚深。

1993年2月25日,金泳三正式就任韓國第14屆總統,攀上自己政治生涯的最高峰。...

告別金泳三(下):從支持度9成掉到剩8%的大統領 | 政經角力 | 轉角國際 udn Global

政治生涯的「背叛」,使金泳三成功選上總統,又讓與他合作的軍人總統被送上審判台,毀譽參半。而追求經濟成長,喜形於躍入OECD之列,最終卻無法收拾金融危機,為金泳三的自畫像,增添一道深厚陰影。

楊虔豪

定居首爾過著採訪與寫稿生活的駐韓獨立記者。畢業於成功大學政治系,總是被誤認為是韓國學生,實際上是土生土長的台灣人。目前經營韓半島新聞平台,並將南北韓報導與評論供應給BBC中文網、公視、端傳媒等華文媒體。2023年以南韓梨泰院慘案新聞報導,獲得SOPA亞洲卓越新聞獎。▎FB:韓半島新聞平台

韓國 政情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