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辛杜爾行動」復仇:飛彈砲轟巴基斯坦境內造成19死,喀什米爾危機升級

聯合新聞網 轉角24小時
巴基斯坦的穆札法拉巴德市,建築物遭印度飛彈攻擊成了廢墟。 圖/美聯社

【#過去24小時:5.7 印度/巴基斯坦】

印度「辛杜爾行動」復仇:飛彈砲轟巴基斯坦境內造成19死,喀什米爾危機升級

從4月底發生印控喀什米爾地區的恐攻事件後,印度與巴基斯坦互相指控對方應該負責,雙方關係急轉直下。揚言報復的印度,在5月7日發動「辛杜爾行動」(Operation Sindoor),向巴基斯坦境內多處地點發射飛彈,印度官方認定這些轟炸目標是「準備策劃對印度發動恐攻」的據點。根據巴基斯坦官方說法,這波攻擊已造成至少19人死亡、38人受傷,並且聲明表示「印度的攻擊是戰爭行為」,將會擇定時機予以回應,並聲稱已擊落了5架印度戰鬥機。印巴雙方的態度強硬,喀什米爾的武裝危機也因此升級。

印度發動攻擊的時間是5月7日,此次攻擊行動命名為「辛杜爾行動」(Operation Sindoor),辛杜爾原意指印度已婚婦女額頭上沿髮際線塗的朱紅妝粉,傳統上是婚姻的印記,不過在現代的印度大眾文化,特別是寶萊塢的影視娛樂中,有時會被作為「女性復仇」、奪回主體性的象徵。發生於4月22日的恐攻事件,當時有兩對印度的新婚夫妻遇害(其中一位罹難者是印度海軍中尉Vinay Narwal),丈夫都在妻子面前被殺。這一次印度將行動取名為辛杜爾,推測可能與此背景有關,不過印度軍方並未明確解釋「辛杜爾行動」的命名緣由。

5月7日凌晨1點30分左右,印度向印巴雙方邊境的喀什米爾地區發射飛彈,攻擊的目標是巴基斯坦控制區域內,總共9個據點。印度軍方宣稱:這些據點都是巴基斯坦的極端組織用來「策劃對印度的恐怖攻擊」,這一波飛彈轟炸是印度針對這些恐攻的報復打擊。印度軍方也表示,攻擊目標僅限於伊斯蘭極端組織的基地,沒有造成任何平民傷亡。

遭印度飛彈擊中的巴基斯坦清真寺,中央拱頂被炸毀。 圖/美聯社

印度5月7日發動攻擊,圖為巴基斯坦的旁切縣遭飛彈轟炸畫面。 圖/法新社

巴基斯坦旁遮普省,遭印度攻擊破壞的建築物。 圖/歐新社

巴基斯坦在被攻擊後表示,已知印度對喀什米爾(巴基斯坦控制區域)和巴基斯坦東部旁遮普省的6處地點發動攻擊。截至目前為止,已至少造成19人死亡、38人受傷,巴基斯坦外交部表示死者幾乎全是平民,當中至少包括1名兒童。詳細的死傷情形目前尚待釐清。

對於印度聲稱的「只打恐怖組織、沒有平民傷亡」說法,巴基斯坦表達強烈譴責,指稱印度攻擊的區域幾乎都是平民居住地區。巴基斯坦總理夏立夫(Shehbaz Sharif)隨後公開譴責「印度的行動是戰爭行為」,而巴基斯坦「有權對印度的戰爭行為作出強烈回應」,將會擇定時間、地點予以回應。

目前巴基斯坦已向聯合國安理會通報「印度的公然侵略及其對國際和平與安全的威脅」,並且保留向印度做出適當回應的權利。聯合國安理會在第一時間公開呼籲雙方保持冷靜克制,儘管印度強調「行動是目標針對性、不具有升級性質」,但印巴兩國的態度都相當強硬,不僅使得喀什米爾地區的危機升級,同時也是兩大核武國家的衝突隱憂加劇。

美國總統川普在6日於白宮的記者會上也表示,「這很不幸,我就在準備進去橢圓形辦公室的時候聽說這件事。我希望這件事能盡快結束。」美國國務卿盧比歐(Marco Rubio)也公開表示正在密切關注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局勢發展,「我們希望看到問題迅速解決,並將繼續努力與兩國領導人接觸,繼續努力實現和平。」

巴基斯坦的穆札法拉巴德市,軍人正在查看遭印度飛彈攻擊之處。 圖/美聯社

在攻擊行動之後,印度控制的喀什米爾區域已經陸續關閉邊境的學校機構,所有飛機航班也都暫停。與此同時印度軍方也聲稱,巴基斯坦在印控喀什米爾地區邊界也發動砲擊,造成3名平民死亡。而在巴控喀什米爾區域中,則是宣告當地醫院進入緊急狀態。

巴基斯坦官方對外表示,印度的飛彈攻擊至少破壞了4座清真寺和1家醫療診所。其中巴基斯坦旁遮普省的穆里德克(Muridke)一座清真寺結構損毀,穆里德克過去確實曾經是伊斯蘭極端武裝組織「虔誠軍」(Lashkar-e-Taiba)的活動據點,也是被印度視為騷擾喀什米爾區域的仇敵之一。另一個被攻擊的旁遮普省巴哈瓦爾布爾(Bahawalpur),一座清真寺遭到飛彈破壞,這個區域也是與印度屢屢爆發衝突的「穆罕默德軍」(Jaish-e-Mohammed)根據地。

印度本次的「辛杜爾行動」是以報復巴基斯坦的恐攻為號召,由來是今年4月22日發生的「印控喀什米爾地區恐怖攻擊」事件。數名槍手在當地的觀光旅遊景點發動攻擊,造成26名印度男性死亡,且其中大部分是印度教徒,被認為是特別針對「印度男性」發動的攻擊。事件爆發後,印度指控是巴基斯坦支持的恐攻行動,且其襲擊的槍手有2名巴基斯坦公民。巴基斯坦官方則鄭重否認指控,事件演變成印巴雙方的外交衝突,也連帶過去糾纏已久的喀什米爾地區主權紛爭,再度被點燃。

印巴雙方的矛盾持續激化,各自採取驅逐外交官的報復,印度也透過暫停《印度河水協議》(Indus Waters Treaty)的手段,限縮巴格里哈爾大壩(Baglihar Dam)的水資源,降低流向巴基斯坦的水量。在印巴兩國國內,也各自因為一系列的事件和累積的舊恨,讓民怨憤怒不斷升溫。而印度總理莫迪,則是採取強硬的外交姿態,揚言要嚴懲恐攻真兇、要巴基斯坦付出代價。

▌印巴衝突的延伸閱讀

〈衝突悲歌:印度是否正在失去喀什米爾?〉

〈莫迪的新疆?印度突襲「廢除查謨-喀什米爾邦的憲法特殊地位」〉

〈印控喀什米爾地區恐怖攻擊:武裝組織槍殺觀光客,分離主義的衝突與憤怒激化?〉

巴基斯坦的海德拉巴市,民眾上街抗議印度飛彈攻擊。 圖/美聯社

過去24小時 巴基斯坦 印度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