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德國惡化的反猶太風波:以巴衝突被極端勢力「借題發揮」

2023/11/25 轉角說

一名拉比(猶太教領袖)在柏林布蘭登堡門前參加「聲援以色列、反對反猶太主義」集會。
 圖/歐新社
一名拉比(猶太教領袖)在柏林布蘭登堡門前參加「聲援以色列、反對反猶太主義」集會。 圖/歐新社

哈瑪斯對以色列的突襲,也點燃了歐洲輿論的戰火。以巴衝突至今已一個多月,在德國的社會裡掀起了複雜紛陳的意見,在「挺以色列」和「挺巴勒斯坦」的對立下,更是浮現了對於德國來說相當敏感的「反猶太」說法。這些反猶太、或是仇猶的言行,認為一切動亂的源頭是來自猶太人,並且將以色列的一切國家作為歸咎於單一族群;值得留意的是,至今仍爭論不休的論戰,卻看見了極端政治光譜的勢力借題發揮的身影,將以巴衝突「工具化」,將反猶太變成了爭取聲量的手段。

本集重磅廣播系列,邀請專欄作者黃哲翰,談從2015難民危機到現在的以巴衝突,德國社會面對外來者、以及不同政治光譜的角度,在「反猶太」與「反反猶太」之間的交鋒。從難民危機以來,社會輿論的仇恨感與對立是否繼續惡化?在以巴衝突之後,身處在德國的猶太族群和巴勒斯坦裔,他們的真實心聲又是如何?

▌請收聽下方連結:

▌延伸閱讀:

〈到底誰反猶?以巴衝突下,法國的政治光譜與猶太論述〉

自從10月7日哈瑪斯襲擊以色列以來,法國內部便動盪不安。一方面,以色列對於哈瑪斯的報復行動以及對於加薩造成的嚴重死傷,立即引發了法國內部反猶人士的激烈反應,至11月中旬反猶事件已累計超過千件,猶太人社群人人自危。然而另一方面,聲援巴勒斯坦或呼籲人道救援加薩的相關行動,也遭受挺以色列的右翼民間組織暴力攻擊。雖然馬克宏(Emmanuel Macron)政府對外維持和平呼籲,然而法國內部對此議題不僅難以整合出共同的論述,甚至陷入激烈的論戰。

▌延伸閱讀:

〈《首都》導讀:從歐債到難民危機...戳破歐洲幻夢,命運何去何從?〉

數十位來自歐洲各地各國、說著不同語言、屬於不同世代、踏著不同歷史記憶線的角色,在歐盟核心所在的布魯塞爾彼此推擠又錯開。而所有這些利害衝突與生命糾葛,都一同被歐債危機、難民潮、恐怖攻擊等事件硬是箍在一起。情節跌宕撩亂,讀者的視野不斷被迫重新對焦,最後只能精神疲乏地讓視線暫時放空──於是就在這一瞬間,讀者的眼睛彷彿誤打誤撞地對上了視覺錯解謎圖的正確視角,在一團錯綜無序的蒙太奇拼貼中,人名地名職稱事件都混在一起,但卻清晰地看見了歐洲驚人的立體全像投影,一齣圍繞在歐洲特有之憂鬱與因歷史而衰老的群像劇。

一名柏林穆斯林女姓在守夜活動中展示反對反猶太主義的海報。 圖/美聯社
一名柏林穆斯林女姓在守夜活動中展示反對反猶太主義的海報。 圖/美聯社

2023年11月9日,德國柏林一名抗議者手持看板「再也沒有下次」(Never again is now)「反對反猶太主義」的海報。 圖/美聯社
2023年11月9日,德國柏林一名抗議者手持看板「再也沒有下次」(Never again is now)「反對反猶太主義」的海報。 圖/美聯社

推薦閱讀

到底誰反猶?以巴衝突下,法國的政治光譜與猶太論述

《首都》導讀:從歐債到難民危機...戳破歐洲幻夢,命運何去何從?

轉角說

轉角國際編輯台:「在國際新聞之後,讀懂新聞;世界趨勢之前,掌握趨勢。」

作者文章

美國承包商約僱人員向媒體揭露,美國與以色列主導的加薩人道基金會無節制地朝民眾濫用...

當援助者變成加害者:美國承包商、以色列軍人揭發:加薩平民遭實彈射擊

2025/07/04
姑且不論「2025年7月大災難」預言是否會應驗,檢視龍樹諒的創作背景,可以看見半...

7月5日免驚!龍樹諒《我所看見的未來》:日本神祕學熱潮下的時代產物

2025/07/03
2019年方濟各在會見義大利足協 (FIGC) 成員和《米蘭體育報》時旋轉一顆足...

在禧年榮歸主懷:教宗方濟各,熱愛足球的阿根廷人,與黑歷史的悔恨(1936-2025)

2025/04/21
以色列大批民眾上街示威,抗議總理納坦雅胡濫權又不肯停戰,將他比做暴君、獨裁者。 ...

以色列逾10萬人上街反政府:納坦雅胡深陷政壇內鬥與「破壞憲政」指控

2025/03/28
香港首富李嘉誠。 圖/路透社 

李嘉誠賣巴拿馬港口給美國:中國不滿,但能夠插手破壞交易嗎?

2025/03/27
2024年10月30日,川普至威斯康辛州造勢,因現任美國總統拜登將川普的支持者稱...

回望2024/意外的熱門文章?轉角國際「深度專欄」閱讀排行榜

2024/12/27

最新文章

現今流行服飾中,不少單品早期都是由歐洲殖民者發現、挪用、轉化並流傳到世界各地,如...

從異國風尚到普世經典:6款隨歐洲殖民流傳至今的時尚單品

2025/07/15
玻利維亞的一隻羊駝。 圖/路透社

馬鈴薯是食物,羊駝是生命:安地斯山脈的安全感與精神象徵

2025/07/14
日本攝影家石內都2014年曾獲得哈蘇國際攝影大獎,為亞洲第一位獲得該獎項的女性。...

直視戰後的身體遺跡:日本藝術家石內都的傷痕拾遺與遺物攝影

2025/07/14
第十四世達賴喇嘛在2025年7月6日度過90歲大壽。在印度楚拉康寺舉行的慶祝活動...

《為無聲者發聲》:達賴喇嘛面對中國的怨恨,如何化痛苦為修行?

2025/07/09
《電玩即政治》,作為一本充滿個人色彩的書籍,與其當成為了「政治正確而出的」遊戲批...

《電玩即政治》:如果生命是一場不能重來的大型生存遊戲

2025/07/08
捷克希望利用引以自豪的啤酒文化,在全球餐飲地圖上佔據一塊更重要的位置。 圖/美聯...

捷克「啤酒外交」:從皮爾森到百威商標之爭,捷克的千年釀造文化

2025/07/08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