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下戰場的帕維爾:一個「俄國小兵」入侵烏克蘭的故事

2022/03/04 轉角說

3月1日,基輔北部激戰的布恰區,一被炸死在裝甲車裡的一批俄國侵攻軍。 圖/美...
3月1日,基輔北部激戰的布恰區,一被炸死在裝甲車裡的一批俄國侵攻軍。 圖/美聯社

「媽媽,我好愛你,但如果軍隊為我辦喪禮,請您不要信...不要讓棺材裡,只塞滿祖國害死我們的謊言。」俄國入侵烏克蘭的殘酷戰爭,目前正進入血流成河的瘋狂階段。3月1日,正當聯合國大會針對烏俄戰爭召開臨時緊急會議,憤怒的烏克蘭大使當著全世界的面,朗誦出一名「被騙參戰侵略」的俄國小兵,在戰死前刻、良知崩潰下,傳給家鄉父母的遺言簡訊;同一時間的烏克蘭戰線,俄軍卻不分晝夜地發動城市大轟炸,就像是為了挽回侵略者顏面似地,不分軍民與目標的無差別殺傷。

烏克蘭大使在聯合國大會上所朗讀出的〈里歐什的死前簡訊〉,是一名俄國小兵在烏克蘭南方戰線陣亡之前,傳回給媽媽的懊惱與絕望。短短幾段話裡,里歐什就打破了整場戰爭瞞騙的幻想,所有前線的士兵都不知道自己在幹什麼,沒有人明白自己為何而戰?為誰而戰?為什麼自己會淪為「歷史的壞人」被軍中長官強押著入侵烏克蘭?

「我的兒子里奧什,你最近好嗎?為什麼最近都不回媽媽訊息?你真的還在演習嗎?」士兵的母親如此來訊。

「媽...我不在克里米亞,我不是在訓練。」

「所以你現在在哪裡?你老爸要我問你部隊的地址,我們想寄件禮物過去給你。」

「我沒辦法管什麼包裹了,你們不可能寄過來的。」

「什麼意思?你在說什麼?發生什麼事了?」

「媽...我人在烏克蘭,這裡正在爆發一場真正的戰爭...我好害怕,我們對著烏克蘭的城市狂轟亂炸,就算是平民百姓,部隊照樣轟殺...軍方本來告訴我們說:『烏克蘭人民會歡迎我軍來解放大家!』但真正的烏克蘭人卻拚了命的想要驅逐我們,他們寧可鑽到我們的裝甲車下面、用肉身擋住我們的輪胎,痛罵我們全是法西斯份子——媽媽,怎麼辦,我好痛苦...」

不久之後,里歐什的部隊就被烏克蘭的南方守軍擊斃,他的手機與最後的遺言簡訊成為這場戰爭千萬筆直播的殘酷證言之一。但里歐什恐怕只是這場荒謬戰爭中的滄海一粟,儘管許多普丁支持者回頭反擊、指控這一切恐怕只是烏克蘭政府扭曲國際同情的「心戰大外宣」。但類似的千百個故事,卻從這場戰爭開打第一天以來,就於俄國各地不斷重演。

像是甫獲得2021年諾貝爾和平獎肯定、作為俄國獨立媒體最硬頸、最勇敢的報導者龍頭《新報》(Novaya Gazeta),1日就刊出了另外一個「俄國小兵」的悲劇——在烏克蘭戰場上生死不明的步兵下士帕維爾.阿布拉莫夫(Pavel Abramov)與他的崩潰母親的「國叛證言」。

2月25日,哈爾科夫郊外,戰死的俄國士兵。這張照片是開戰頭48小時最為衝擊人心的...
2月25日,哈爾科夫郊外,戰死的俄國士兵。這張照片是開戰頭48小時最為衝擊人心的戰場照片,在各大通訊社裡也有不同時間與角度驗證流傳。 圖/美聯社

 圖/阿布拉莫夫一家人,為了找回兒子的生死,主供請俄國《新報》佐證廣傳的帕維爾身...
圖/阿布拉莫夫一家人,為了找回兒子的生死,主供請俄國《新報》佐證廣傳的帕維爾身分證件照。

▌帕維爾:一個夢想《西線無戰事》的文青不願役

23歲的帕維爾.阿布拉莫夫,是一個身材單薄、金髮、書生味很重的文藝青年。他出生在莫斯科南郊的梁贊,是莫斯科州立大學的外文系畢業生,在受召入伍、履行國民義務服一年兵役之前,他原本已找到學校教職,要教導英語與法文。但他雖然體格不佳,還有扁平足,但從小沉醉在經典文學裡的帕維爾,卻從小著迷於各種衛國戰爭的故事,就算長大也對西方戰爭名著——像是恩斯特.榮格的《鋼鐵風暴》,或者雷馬克的《西線無戰事》——頗為在意。

就像他常對母親所說的戰爭名言「守護祖國...也是一種偉大志業」一樣,帕維爾對於軍旅生涯非常期待,也想像著戎馬生涯能是洗禮他成為「真男人」的最後成年禮。

「但他被分配到遠東軍區...在那裡,軍中發生了很多黑暗的故事,這讓我的兒子改變了參軍的主意。」

在《新報》的調查採訪中,目前仍極為痛苦而崩潰的士兵母親埃蓮娜,對記者表示:帕維爾一開始就被分配到遠東的摩托化步兵師,雖然在西伯利亞的日子非常艱困,但咬牙一年撐過役期也總能過去。誰知,大約2021年夏季——也就是去年春季第一次烏克蘭邊境危機過後,到同年秋季俄國再次重返引爆第二次風暴之間——遠東軍區卻開始勒令各級單位「強迫性募兵」。

帕維爾向母親訴苦:軍中的長官一開始會好言相勸,以優渥的志願軍餉誘惑大家「簽下去」,接著就是拉攏幾個同梯的頭人,煽動同儕壓力。但到最後看義務役男還是不從,軍中長官就開始使用暴力,直接把所有不願意簽下職業合約的役男「半夜拉正」。最後直接送到軍中勞改部隊,全面禁假、全天苦役的「精神再教育」。

被送到軍中勞改營的這段時間裡,帕維爾每天都被長官藉故體罰、毆打,甚至故意讓他們這些「不愛國的義務役」每日搬運重物十數小時。原本身體就不強壯的帕維爾,因此被折磨到送醫急救。但就算在軍醫院裡,來訪的長官仍還是威脅他:「不簽字留營,就繼續勞改到強迫延役!」

無可奈何的帕維爾,在家裡的全力阻止下,仍於2021年9月簽下了志願役合約。除了原本的一年兵役之外,他就此成為了延簽兩年的「職業士兵」。

開入烏東的俄國侵攻軍。 圖/路透社
開入烏東的俄國侵攻軍。 圖/路透社

俄羅斯的軍隊就是國家特許的詐騙黑幫

雖然針對帕維爾的虐待,在簽字之後就馬上結束,帕維爾也從一兵升為下士。但軍隊原本承諾的職業軍餉——每個月至少4萬5,000盧布(新台幣1萬3,000元)——卻始終沒有兌現。

就算在極艱苦而偏遠的遠東服役,身為下士的帕維爾,每月的薪資仍只有2萬7,000盧布(7,800元),但這些錢還時常要上繳部隊,包括營區修繕、營區供暖、部隊油錢、單兵制服與保暖裝備...全都要由阿兵哥「自掏腰包」花錢向部隊採買。

同時,基層士兵甚至還要定期集資「打點長官」,如果不從者還會被恐嚇要被體能鑑測刁難、測驗不過關每個月還要再被扣薪5,000盧布,這樣剩下的志願役士官實領薪餉甚至不到每月新台幣5,600元。

把基層役男當成肥羊剝兩次皮,是俄國軍隊結構性貪腐的經典弊病,過去幾年間,俄國軍中屢屢出現神秘的靶場役男死亡意外,甚至還有士兵向普丁總統當面舉報貝爾戈羅德軍區的「軍中貪腐結構」問題,但所有的舉手抗議全都石沉大海,大家也都習慣於「當兵很危險」的問題——誰知帕維爾後來紀錄的故事,卻把這樣的「國家級詐騙」手法,戳成了一場荒誕而難以置信的離譜悲劇。

2022年年初,帕維爾所屬的摩托化步兵師,收到了來自國防部「重大軍演」的緊急召集令。成千上萬的遠東軍區部隊,整整搭了兩個星期的鐵皮火車,才終於抵達了位於俄羅斯西部、白俄羅斯邊境的演習集結點——布良斯克

「...我們在布良斯克,每天就是花4小站崗戰備,其他時間就只能待在軍車裡,全面禁假、不能休息、哪裡都不能去。」帕維爾向媽媽說:在出發演習之前,部隊長官反覆搜查、沒收了所有人的手機,一直到布良斯克演習點後,部隊才統一發下只有通話功能、無法上網的「陽春手機」。

直到這個階段,一切的行動都沒有特別之處,日常還是一樣的繁瑣、狗臉、不公平卻浪費時間;但正是此時,俄國對烏克蘭的軍事恫嚇,已逐漸在國際上發出「戰爭威脅」。

開戰首日,哈爾科夫城外逃難的平民車潮。 圖/路透社
開戰首日,哈爾科夫城外逃難的平民車潮。 圖/路透社

▌司令部故意把召來的部隊「交叉拆散」

帕維爾與他的摩托化步兵師,在2月7日左右收到了進一步的「緊急演習令」,成千上萬的遠東部隊,從布良斯克的集結場出發,糊里糊塗地就被拉進了白俄羅斯國土,並沿著烏克蘭邊境一字排開。

這段期間的帕維爾與同梯戰士,開始明顯士氣低落、焦慮不安。許多人對於持續快一個月的「無限期演習遠征」感到疲憊與不安。特別是部隊一直處於全天候待命,但其實什麼事也沒作的緊繃狀態,隊內的低迷士氣、與外界親友的脫節,也讓帕維爾屢次向媽媽哭訴:「到底是怎麼回事?」

會造成帕維爾與俄軍基層士氣低迷的原因,除了疲憊、緊繃、任務不明確、以及俄國軍中長期根深蒂固的貪腐與補給問題外,另一個打擊基層的主因,則可能是:

俄軍指揮部在部隊開入白俄羅斯後,故意且不明所以地把編制部隊打散重編。

根據帕維爾彼時和家裡的說法,將軍高層們說部隊開進白俄羅斯就是要和白俄部隊「混合訓練」,並因此把各個部隊拆散重編。但各個單位的情緒本來就已經很不穩定了,把熟人戰友拉走後還安插其他陌生人進來,這也讓基層壓力更為嚴重。

不過在這段時間,帕維爾與他身邊的「軍中新朋友」卻不知道從哪裡偷渡到一隻智慧型手機。於是,這群在白俄森林中疲憊等待的俄國小兵,這才終於在暌違近3個月後上網發現:

「全世界現在都在緊張,說俄國即將從『我們部隊所在的位置』朝烏克蘭開戰?!」

25日哈爾科夫城外,俄軍被擊破的多管火箭。 圖/路透社
25日哈爾科夫城外,俄軍被擊破的多管火箭。 圖/路透社

在遠方家中聽見兒子焦慮的媽媽埃蓮娜,一開始當然也心急如焚,但他擔心的不是俄國即將打一場莫名其妙的侵略戰爭,而是擔心兒子在軍中的身心狀況——但此時的媽媽,其實只是煩惱自己的兒子「磨練不夠太過緊張」,他知道帕維爾文弱的「書生氣息」一直比較容易緊張,但電視上那些戰爭恐嚇,

「『哪次不是西方國家危言聳聽?那次不是仇俄媒體惟恐天下不亂?』...當時的我,竟真的這樣以為,還不以為意的用這些謊話來安慰我的兒子。」

於是,到了2月16日,若無其事的普丁總統,突然宣布俄國正要結束軍演,西線的部隊將從16日當天開始逐步撤收。新聞傳開後,快樂的哈維爾也與媽媽通上了電話,承諾自己很快就要回家,而埃蓮娜也自以為聰明地炫耀著:「我就說吧!西方媒體只會散播一些仇俄謊話,這下出醜了吧!」

但帕維爾的部隊當天沒有被撤回,17、18、19、20日,也都沒有被撤回。所有人根本原地不動,並在2月21日再度接到了上級的「前進命令」,

「帕維爾打回家來,他說前線的氣氛不太對勁,各個部隊開始大量移動卻不是撤收...」埃蓮娜事後對《新報》表示:「...當時,他們從偷藏的智慧型手機上,看到外國媒體宣稱『俄軍即將於2月20日發動戰爭』,但我卻和兒子說:演習視同作戰,行動延期也是很正常的事,西方之前也一直說我們要在2月15號開戰,但後來也沒有嘛?不要太緊張,就看歐美耍猴戲吧。」

3月3日,基輔西北部的博羅江卡,激戰中被炸毀的俄國軍卡。 圖/路透社
3月3日,基輔西北部的博羅江卡,激戰中被炸毀的俄國軍卡。 圖/路透社

「媽!聽我說,事情真的不對勁。」

2月21日,帕維爾的部隊再次被命令往烏克蘭邊境集結,從此之後,他打給媽媽的電話變成很急促而破碎。埃蓮娜說,帕維爾的部隊在21日的前進命令後,「再一次地被打散重編。」但原本部隊聯繫、不熟悉的問題卻加倍繼續,特別是許多俄國大兵還真以為216演習就要結束,根本沒有好好準備的戰鬥糧食與燃油補給。

當天,埃蓮娜也從俄國媒體上看到了「英國情報指控:俄國即將於48小時內攻擊烏克蘭」的新聞,但與電視的報導語氣一樣,他還是不相信外國人警告的一切,「我對帕維爾再三解釋,這一切全都是西方故意製造恐謊的外交謊言。」

但戰爭的巨輪已經無法阻攔了。

2月22日,帕維爾打電話回家,告訴媽媽說自己大概在烏克蘭邊境2、3公里,「肉眼就能看到烏克蘭的土地。」接著到了2月23日晚間10點——距離普丁透過電視轉播正式「宣戰」的8小時前——帕維爾打了一通媽媽至今無法相信的最後電話:

「媽,我們現在正被抓入戰鬥陣列了——剛剛司令部來的憲兵長官,怒罵我們這些演習士兵是『非法入境白俄羅斯』,他說部隊下的軍令是在布良斯克演習,明明我們是奉命被拉到白俄羅斯聯合軍演,但他卻說我們是非法調動部隊、非法出入國境,從現在開始,我們全被列入俄軍汰除、要被送上軍事法庭審判的『逃兵』?!」

帕維爾的母親當下已經聽不懂兒子說的事,因為一切荒謬得太過離譜,但帕維爾卻接著說:

「媽,國家背叛了我們!...你知道軍方說什麼嗎?我們現在全都是軍事罪犯,所以從現在開始,所有人都即刻被編入『懲戒部隊』,我們只能上陣衝鋒、我們被命令入侵烏克蘭!」

2月25日,基輔市區北側,俄國突襲部隊與將之擊退的烏克蘭守軍。 圖/法新社
2月25日,基輔市區北側,俄國突襲部隊與將之擊退的烏克蘭守軍。 圖/法新社

是夜,埃蓮娜恐慌而崩潰,全家所有人徹夜未眠。然後到了2月24日清晨5點30分——普丁宣戰轉播前的30分鐘——帕維爾打了最後一通電話給他最愛的媽媽:

「媽,我們被強行抓上軍車,現在要出發了...我想說的是:媽媽,我真的好愛你,但如果接下來軍方說我陣亡在前線,說要辦喪禮,請你千萬不要馬上相信國家的話,千萬千萬要檢查他們的每一句謊言。」

至此,帕維爾就隨著俄軍攻入了烏克蘭北境,埃蓮娜與介入調查的《新報》截至3月4日為止都不知道帕維爾的部隊被派到何方?帕維爾本人是生是死?在這段日子裡,一家人雖然用盡方式希望取得前線戰況與兒子的去向,但所有官方機構都警告他們不要多問、不要多嘴、不要製造騷動影響軍心,「一切資訊以國家公布為主。」

在侵略戰爭開打的頭7日,俄國國防部都堅持「俄軍0死傷」,一直到各地方政府開始抬回棺材,開始有陣亡訃告走漏後,俄國政府才終於在3月2日晚間公布第一份戰損報告「俄軍陣亡498人,受傷1,597人」;翌日,俄國總統普丁也親自感謝這些持續戰死的「英雄戰士」,並親口承諾要加碼每名戰死士兵一人最多700萬盧布(新台幣175萬元)的慰問金。

 圖/歐新社
圖/歐新社


收看更多文章,請訂閱轉角國際facebook專頁:

推薦閱讀

UN member states condemn Russia's war in Ukraine during General Assembly meeting

«Мама, я тебя люблю, если будет похоронка, не верь сразу»

轉角說

轉角國際編輯台:「在國際新聞之後,讀懂新聞;世界趨勢之前,掌握趨勢。」

作者文章

2024 美國總統大選在即,本文以川普與賀錦麗在各自的黨代表大會接受提名、正式成...

AI 替你把關、還是隱藏立場?用美國大選測試 NotebookLM 語音摘要

2024/11/01
美國服飾品牌A&F前執行長傑弗瑞被控跨國人口販運與強迫賣淫,受害者皆為年輕男性。...

美國潮牌背後的性剝削帝國:A&F前執行長傑弗瑞被控跨國色情販運

2024/10/23
加薩被封鎖圍攻近一年,醫療資源極為缺乏。圖為9月17日,醫護人員走在被摧毀的希法...

戰火之下我願同行:專訪在加薩的台灣無國界醫生 ft. 許彥鈞、鄔逸群

2024/10/04
以色列監獄多次被控,士兵集體對巴勒斯坦囚犯施加酷刑和性虐待,近日又有影片外流,連...

系統化的施虐?以色列監獄爆性虐巴勒斯坦囚犯,疑為政府授意

2024/08/21
來自澳洲的36歲霹靂舞選手瑞根(舞名Raygun,有雷射槍之意,本名Rachae...

迷因袋鼠舞?奧運霹靂舞 Raygun 事件:如何看待 Breaking 的風格與賽事

2024/08/15
性別檢測因奧運意外成為熱議詞。示意圖,圖為助產士為新生兒進行體格檢查。 圖/中新...

新生兒判定男女有多複雜?專訪劉士嶢醫師,與回顧運動賽事的性別政治

2024/08/09

最新文章

《雅典學院》局部,中央的兩名角色分別為柏拉圖(左)與亞里斯多德(右)。 圖/維基...

拉斐爾《雅典學院》(上):文藝復興經典壁畫,凝結哲人們的奧秘

2024/11/01
《雅典學院》營造出來的氛圍,正是西方歷史上最傑出、知名的哲學家或科學家們,跨越時...

拉斐爾《雅典學院》(下):超越時空的理想世界,信仰與科學的古今對話

2024/11/01
2024 美國總統大選在即,本文以川普與賀錦麗在各自的黨代表大會接受提名、正式成...

AI 替你把關、還是隱藏立場?用美國大選測試 NotebookLM 語音摘要

2024/11/01
近日在台上映的泰國恐怖片《鬼禁地》,背景設定為曼谷穆斯林社區,正好是作者進行田野...

曼谷郊區的受詛咒之地?《鬼禁地》刻畫的泰國穆斯林社群歷史

2024/11/01
《鬼禁地》呈現許多曼谷穆斯林文化,但部分內容也被批評醜化穆斯林或是不符伊斯蘭教義...

伊斯蘭教沒有鬼?《鬼禁地》的曼谷穆斯林文化,與新舊派教義之爭

2024/11/01
巴哈作品是德意志音樂文化的象徵之一,但《無伴奏大提琴組曲》的詮釋卻由西班牙大提琴...

失語的一代音樂家:20世紀德奧大提琴家,為什麼無法詮釋巴哈《組曲》?

2024/10/31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