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大戰
反省戰爭錯誤就是不夠愛國?為何在日本上一堂「慰安婦」的課如此困難
張郁婕
刻意低調的戰爭反省藝術展:東京國立近代美術館最爭議的「戰爭畫」館藏
陳飛豪
終戰80年:生命的感動,可以反省人類的戰爭慘劇嗎?
轉角24小時
把不會崩壞的和平還來:原爆80年的廣島和平紀念
轉角24小時
烏俄停戰的信號?(上):普丁與澤倫斯基的「勝利日演說」暗藏玄機
倪世傑
烏俄停戰的信號?(下):從情感分析解讀普丁與澤倫斯基的戰場態度變化
倪世傑
決戰硫磺島(上):從「日本夏威夷」到防衛最前線,硫磺島曇花一現的興衰
張郁婕
決戰硫磺島(下):戰後80年,上萬戰士遺骨與島民仍回不了家
張郁婕
可以用納粹符號表達政治不滿嗎?反思歷史修正主義與極權符號再現
張雅忻
孩子的傷痛誰記得?二戰集中營倖存兒童如何重拾自我
蘇聽雨
專訪歷史學家李察.奧弗里(上):窮盡一生的二戰史研究
洪仕翰
專訪歷史學家李察.奧弗里(下):歷史會不會重演?戰爭的人間啟示
洪仕翰
從招魂到靖國:日本近代史中爭議的靖國神社問題
陳志剛
靖國神社祭祀何方神明?爭議的殉國基準與政教分離
陳志剛
《沖繩戰的孩子們》:從兒童的視角思考戰爭
阿潑
美國「戰爭經濟學」(上):奧本海默與核武支出的「黑預算」
廖啟宏
美國「戰爭經濟學」(下):維持世界和平要多少錢?
廖啟宏
沒有風化的記憶:長崎原爆78周年後,一張「新照片」公開
轉角24小時
#NoBarbenheimer:芭本海默 vs 粉紅911?觸動日本原爆傷痛的網路圖戰
轉角24小時
鋼索上的譯者:領袖說話的藝術?口譯員眼中的美英蘇三巨頭
轉角選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