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血洗若開邦:在「武裝自衛」與「恐怖攻擊」間掙扎的羅興亞悲歌

2017/08/31 汪佳燕 Ann Wang

<center><table width=
國家與人民 © 路透社 
「國家有責任在不帶有任何歧視的情況下,去保護生活在這片國土上的任何人。」

文/汪佳燕(Ann Wang)

這個『孟加拉恐怖攻擊組織』(Bengali terrorist group)想要將這個地區,變成他們的穆斯林國度。

這句話,是緬甸內政部Kyaw Swe中將對著滿堂的媒體與各國駐緬甸大使,說明若開邦(Rakhine State)日前的暴動時,所作的的開場白。「孟加拉人」,是緬甸人對羅興亞人(Rohingya people)的稱呼,因為認定他們是來自孟加拉的外來族群。

8月29日下午,在「若開邦實況說明」會議內,一張張血淋淋、不知民人士遭砍傷斷頭的照片,被播放在大螢幕上。緬度國家安全顧問U Thaung Tun與緬甸內政部Kyaw Swe中將, 對這些照片下了註解,說這是「若開羅興亞救世軍 」(Arakan Rohingya Salvation Army,ARSA)對緬甸軍方與無辜居民下手殘忍的證據。在報告結束時,兩人再度強調ARSA已被緬甸政府認定為「恐怖組織」,因為他們危害到國家與國土安全,並要求緬甸本地媒體一律稱呼ARSA為恐怖組織。

<center><table width=
說明會 © Ann Wang 
多張血腥的照片不間斷地在說明會上播放給外交官與媒體。

<center><table width=
說明會 © Ann Wang 
緬甸政府說,這是「若開羅興亞救世軍 」(ARSA)對緬軍及無辜人民下手殘忍的證據。

<center><table width=
說明會 © Ann Wang 
緬度國家安全顧問U Thaung Tun在說明會上,不斷強調「若開羅興亞救世軍 」(ARSA)是恐怖組織。

<center><table width=
說明會 © Ann Wang 
這場說明會於8月29日在若開邦舉行,現場擠滿了外媒及各國外交人員。

由於無法辨識事發地點與日期,也無從得知是誰下的手,所以照片真偽難以定論,但如果官方的報告屬實,那這些照片發生在8月25日凌晨,緬甸北若開邦共30個警哨台同時遭到ARSA的計畫性攻擊,截至目前至少百名死傷,其中ARSA佔多數,其餘是緬方軍人與一般百姓。緬軍並稱被偷走了36支軍械。

根據國務局公布的照片,ARSA展開攻擊時使用的是刀,以及自製的小型炸藥跟地雷。由於去年10月也發生過類似攻擊事件,北若開邦於是再度進入戒備狀態,緬軍大舉進入村莊進行所謂的「掃蕩行動」,並強迫所有駐紮在當地的國際救援組織與非營利組織即刻撤離,外國媒體也一率不許進入。

誰是ARSA?他們的身分其實不是謎,但是對於該如何定義該組織,外界仍各有異議:外媒、聯合國與各大領事館並不視ARSA為恐怖組織,而是以「少數民族武裝部隊」,或是「反叛軍」(insurgenys/militants)來稱呼這個2013年才在本地滋長的在地組織。

該組織領袖阿塔.烏拉(Ata Ullah),來自巴基斯坦,據悉其父親是當年為了躲避種族、信仰的歧視與迫害,而逃到巴基斯坦的緬甸羅興亞人。他多次在接受外媒訪問時表示,ARSA與伊斯蘭聖戰團體(Islamic Jihad Group)無任何關係,並強調組織攻擊的原因,是因為羅興亞人長年在緬甸遭受屠殺與不平等待遇。

<center><table width=
說明會 © Ann Wang 
根據緬甸官方所提供的資訊,成立於2013年的ARSA,這一兩年相當活躍,去年10月便曾對緬軍發動襲擊。

<center><table width=
衝突 © 歐新社 
今年8月25日,ARSA再度攻擊30個警哨台,傷及不少若開邦的百姓。

在8月28日ARSA攻擊30個警哨台的隔天,該組織的一名代表Abdullah接受媒體《Asia Times》的獨家採訪,表示該組織是受到2012年一場種族暴動所激發而成立的:當年的暴動迫使超過13萬羅興亞人流離失所,住進難民營;羅興亞人的少數民族身分長年不被緬甸所認可,累積憤怒也是該組織成立的動機。ARSA也多次在自製的影片中說明主要的訴求,就是希望「少數民族身份」被承認,得以享受公民權利、拿回遭緬甸政府奪走的房屋與土地權,並要政府停止對羅興亞人的種族迫害。

阿塔.烏拉多次表示,只要羅興亞人一天沒有達到一般公民該享有的權力,他們就不會停止與緬軍的對戰。

ARSA其實在去年10月時,便曾攻擊三個警哨台,這次則是更大規模地攻擊了30個,這或許說明了該組織人數正在成長。不少接受國際報導採訪的羅興亞難民長者都表示,有至少30位青年離開難民營選擇加入ARSA,因為:

與其等死或如代宰羔羊般受到屠殺,還不如加入戰場。

根據國家安全顧問U Thaung Tun的說法,ARSA受到外來資金的援助,而國務院局則點名國際救援組織聲援ARSA,因為掃蕩團隊在ARSA住宿區找到來自聯合國的救援餅乾。 但在與路透社的獨家採訪中,該組織領袖阿塔.烏拉則表示,他們沒有外來援助,主要資金來源是靠賣牛與水牛

<center><table width=
羔羊與戰鬥 © 法新社 
但對加入ARSA的羅興亞青年來說,「與其在難民營內等死或如待宰羔羊般受到屠殺,還不如加入戰場奪回基本權利。」

<center><table width=
流離失所 © 路透社 
從去年10月衝突爆發至今,已有超過七萬多的羅興亞難民逃亡至孟加拉難民營。

從去年10月衝突發展至今,已有超過七萬的羅興亞人因政府掃蕩而逃離緬甸,而這次8月25日的衝突之後,也已有5千人逃到孟加拉的難民營。根據逃亡的難民表示,緬軍見人就殺,所以被迫逃出。

逃至難民營的5千人中,有4千人卡在孟緬兩國邊境的河岸旁,而根據路透社的報導,其中500人遭被孟加拉遣送回緬甸。事實上,與緬甸相連的孟加拉在事發以前,就已收留至少40萬名羅尼西亞難民。

孟加拉之外,許多羅興亞難民也逃至印度跟泰國,但印度政府已於8月中下令驅離境內的4萬名難民,認定他們為非法移民;而泰國政府則表示,對於逃過來難民,泰國會接待,但是還是以送回本國為最終處理方式。

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侯賽因(Zeid Ra'ad al-Hussein)在8月29日聲明,這次衝突事件的發生,幾乎可以確定是因為長年的人權迫害,才造成今日兩敗俱傷的局面。他接著說道:

國家有責任在不帶有任何歧視的情況下,去保護生活在這片國土上的任何人。

<center><table width=
難解 © 路透社 
一連串的衝突,留下的是難解的政治與人道問題。

    

汪佳燕 Ann Wang

一名在男生堆裡求生存的攝影記者。台灣人,目前定居在緬甸。雖然常常沒水,沒電,沒錢(?),但這個開放中的國家有太多故事需要說,請持續關注我的作品。

▎作品網站:Ann W, the world and its people ▎Instagram: annwang077




收看更多文章,請訂閱轉角國際facebook專頁:

最新文章

泰國前進黨在大選中大勝,但離確保黨魁皮塔成為總理仍有一段差距。對皮塔來說必須抱務...

當一個「務實的反皇工作者」?泰國前進黨皮塔的妥協戰略困境

2023/05/24
圖為2016年土耳其總統厄多安擁抱逃離敘利亞的7歲小女孩。 圖/美聯社

誰會希望我們留下來?土耳其大選牽動「380萬敘利亞難民」命運

2023/05/16
土耳其將在5月14日迎來總統暨國會大選,反對陣營的基里達歐魯(右)將對上執政20...

人選之人的條件?決戰土耳其總統大選:拚女性、拚年輕、拚經濟

2023/05/11
泰國選舉將在5月14日進行,在2014年政變上台的現任總理巴育(圖),還能蟬聯總...

總理巴育的踉蹌一搏?泰國大選「誰都沒把握」的混沌與黨爭

2023/05/09
黎巴嫩看守總理在今年3月延遲把冬令時間轉為夏令時間,短短幾天導致國內出現「一個國...

我沒那個黎巴嫩時間?黎巴嫩「一國兩時區」下的內政大混亂

2023/05/05
美中競爭近來不斷升溫,而身處在兩大國角力下的東南亞國家/東協(ASEAN),可以...

腳踏美中兩條船:東南亞「維持中立」的戰略平衡,能撐多久?

2023/05/02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