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激辯募兵制:誰該當兵的公平正義?

上週,「是否推動募兵制」在南韓被朝野政治人物共同被拋出後,成為近來最受矚目的議題,各界意見紛紛出籠,但多以批判與不贊成居多。
Realmeter於9月8日發表民調,結果顯示,有61.6%的受訪者,認為現行徵兵制應該維持,認為應轉換為募兵制者則有27%,其餘11.4%則回答不清楚。
2012年的同一項調查,贊成徵兵制者維持在同樣的水準,只有15.5%的受訪者贊成募兵制,本次施測,儘管徵兵的意見仍為主流,支持募兵制者,大幅增長11.8%。
值得注意的是,各年齡層中,贊成徵兵制與募兵制的比例,20歲世代差距最小,贊成募兵制者最多;而年紀越高,認同徵兵制者就越多。
新世界黨國會議員劉承旼公開回應了募兵制議題。他認為,討論募兵制預算問題前,符合「正義」與否,更為重要。
劉承旼曾是新世界黨的國會院內代表(黨團幹事長)。去年,他因與提拔自己進入政界的朴槿惠總統,在協調施政路線上產生衝突,最後被逼退,隨後以無黨籍之姿,在朴總統家鄉大邱成功當選議員,最後重新入黨。
作為黨內「非朴」派系的代表人物,劉承旼被認為也有希望與企圖參選下屆總統,只是,他的對募兵制的看法,與京畿道知事(省長)南景弼完全不同。媒體形容這是有意競逐總統的兩人首次「正面衝突」。
同黨的國會議員鄭宇澤也表示反對意見:
鄭宇澤認為,在北韓核武裝與發射飛彈,造成南韓國民不安的現在,討論募兵制會讓人聯想是要放棄安保。保守派的《文化日報》也發表了社論,批評部分執政黨人士(指南景弼)對募兵制的發想,是置安保於度外的民粹:
但也有人認為,徵兵制度也存在不平等問題。「安全市民社會連帶」代表崔昌祐在報章撰文指出:
在這波討論聲浪中,崔昌祐是少數在南韓媒體上公開表示贊成募兵制的人。他認為,國家要徵集國民的子女們入伍,就必須要有合理的待遇;而推行募兵制將可有效解決軍隊叢生的腐敗、人權侵害與事故問題。
「停止徵兵而改為募兵,那踐踏士兵人權,還有他們的安全這些問題,還會像現在一樣被忽視嗎?萬一像現在一樣繼續被忽視,那就會募不成兵了,軍方會為了要保存自己的組織,而不得不改變。」崔昌祐說道。
但有贊成募兵者提出批判觀點,認為南景弼此時提出募兵主張,毫無誠意,只是為了選舉。
「募兵制若真是為大韓民國所有年輕人,以及強化國防實力而顯得重要的話,為何要在選前一年,才丟出如此發言,讓人懷疑其意圖。」東國大學經營學系教授權尚集在《時事週刊》專欄中提道。他認為,南韓最終需要轉向募兵,但政治人物的發言,看來並無誠信。
權尚集表示:
他提到,應要有對策來建立一套軍人的體系,否則只會淪為「只要給出比現在更多的錢,就能有更多就業困難的年輕人來當兵」的低級發想。
講到要當兵,承受高壓與可能遭遇到的不平對待,多數男性都有千百個不願意,能避則避,但在面臨北韓威脅的情況下,又希望有前線作戰與保家衛國的力量。
南韓如今碰到要激發戰力與維持規模的兩難,有人希望藉募兵制提升軍人待遇、改善軍隊弊端,也有人認為要先改善軍隊形象,募兵制才會成功實行。如何在價值中取捨並做出最有效的抉擇,在議題被拋出來的當下,爭論還得延燒一段時間。
前篇/「何不試試募兵制?」 南韓熱議的軍隊革新論 | 政經角力 | 轉角國際 udn Global
南韓的義務役在亞洲國家來說,相對嚴格許多,男子成年皆須當上兩年的兵;講究上下階級、服從威權的傳統風氣,也讓軍中霸凌、虐待,甚至精神失常等事件頻傳,連帶重挫作戰士氣與民眾對軍隊的觀感。
推薦閱讀

←上一篇
西湖外交:中國導演世界政治的G20峰會
下一篇→
泰國民主笑中帶淚:分離主義與軍政府的對撞
作者文章

只會對台灣和中國說謝謝?南韓總統李在明...無法迴避的台海問題

駐韓記者手記:從文在寅到尹錫悅...南韓總統如何看台灣?

史上最高票的南韓總統李在明:得票率仍未過半、性別對立存隱憂

南韓總統大選(上):國民力量黨與金文洙,「切割尹錫悅」的兩難

南韓總統大選(下):李在明挾司法爭議領先,李俊錫「露骨提問」引變數

尹錫悅下台:罷免後將面臨最重死刑的內亂審判…政權輪替幾成定局
最新文章

中國閱兵式上唯一歐盟領袖:親俄的斯洛伐克總理費佐,如何侵蝕民主根基?

被攻擊的「調停者」卡達:美國的戰略盟友,為何也是哈瑪斯海外基地?

後石破茂時代的黨內競爭:自民黨總裁選10月登場,內外交迫的政治陰影

緬甸「恢復正常」?中緬聯手營造假象,台灣政府勿成迫害人權幫兇

泰國總理選舉:從「三國鼎立」到「小藍變大藍」,阿努廷或成9%總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