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歐關係的重塑...或是屈服?從食品進出口到國防,英國與歐盟達成多方面協議
【2025. 5. 20 英國】
英歐關係的重塑...或是屈服?從食品進出口到國防,英國與歐盟達成多方面協議
英國與歐盟透過協議,在脫歐5年之後重塑雙方關係——5月19日雙方簽署涵蓋國防安全、能源、貿易、旅遊到漁業的協議,這是英國首相施凱爾(Keir Starmer)與歐盟之間首次的大型談判,目標在於全力確保英國的國際關係秩序地位;協議內容包括減少英歐之間食品、飲料進出口的企業繁瑣程序、建立新的安全伙伴關係,英國國防工業得以參與歐盟1,500億歐元規模的「歐洲安全行動」(SAFE)、延長歐盟拖網漁船在英國水域的漁權、以及擴大英國旅客在歐盟機場使用電子通關。 英歐雙方指出,協議為雙邊經貿關係帶來確定性,以及鞏固英國作為歐盟可信任外部夥伴的地位。不過這份協議,會否動搖英國5年來的脫歐成果?
英歐之間的談判進行已經進行數週,但施凱爾一直守口如瓶——到5月19日協議簽署前,歐盟與英國雙方官員仍激烈交涉了48小時、相互讓步,甚至在5月18日晚間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抵達倫敦之後,又花了7個小時才完成協議共識。
事情還是得追溯回到2020年1月英國正式脫歐——雖然啟動脫歐是在2016年英國脫歐公投就決定的必然事項,但雙方之間千絲萬縷的往來、交流、人員貨物流動、商貿金融服務合作等等,在英國不再與歐洲是一體之後,都是必須一項一項搬上檯面談判的要務,即使到了2020年英國真的退出了歐盟,這些談判卻還未告完成。又加上後續的疫情衝擊、烏俄戰爭爆發使歐洲安全問題成為優先議程,也影響了英國與歐盟之間的關係。
歷經漫長談判達成的協議,英歐雙方均表示這些辛苦是值得的,該協議為英吉利海峽兩岸的英國與歐陸企業帶來前景的穩定性,並鞏固了英國作為歐盟值得信賴的外部合作夥伴的地位。
該協定涵蓋安全、能源、貿易、旅遊和漁業等一系列議題。
▌食品邊境檢查
首先,該協議透過減少邊境繁瑣程序,給予英國食品、飲料的進出口歐盟更多便利。一些針對動植物產品的例行檢查也將完全取消,英國香腸和漢堡等產品將可重新在歐盟銷售。
根據該協議,雙方同意取消衛生和公共安全檢查和認證,以及對新鮮農產品、肉類、蔬菜、木材、羊毛和皮革等產品的所謂衛生和植物衛生檢疫(SPS)檢查。
這可能是英歐關係之間最重要的重啟事項,但在英國國內,反對者指責此舉讓英國再次成為歐盟「規則接受者」(當年脫歐公投的同意方,高呼的就是取回英國本身更多的控制權),保守黨更已將這項協議視為工黨政府對歐盟「投降」。
不過協議帶來的成果是,英國的起司、香腸等產品能夠不需要取得歐盟的認證,就向歐盟銷售產品——先前許多英國的小型羊毛商、起司商,已經因為難以銷往歐盟、失去歐盟市場而倒閉。
對愛爾蘭(是歐盟國家)和在英國脫歐後,仍適用歐盟自由貨運規則和海關聯盟規則的北愛爾蘭(是英國國土)來說,協議的達成也大有助益,因為日後從英國輸入北愛爾蘭的新鮮食品,受到的檢查會減少,愛爾蘭牛肉和起司也終於再次無需取得認證即可向英國出口。
只是,英國仍然留在歐洲關稅同盟之外,海關申報仍保留,對於藥品(人類用藥和動物用藥)及化學品(如油漆或家用清潔產品)的監管也還在。
▌英歐國防合作
在安全和防務方面,英國和歐盟同意建立新的夥伴關係,為英國國防工業參與歐盟提議1,500億歐元規模的「歐洲安全行動」(SAFE)防務基金鋪平道路。
英歐雙方在北約、烏克蘭以及歐洲需要減少對美國軍事依賴等重大議題上已經步調一致,該協議進一步加強雙方夥伴關係。簽訂協議之後,英國和歐盟將加強對烏克蘭抗俄的支持,以及強化英歐針對危機管理、打擊網路攻擊和其他混合攻擊(包括破壞海底電纜)的種種努力。
另外英國脫歐之後,就失去取用歐洲刑警組織資料庫的權限,在與歐盟簽訂的協議中,也包括授權英國內政部再次獲得DNA紀錄、犯罪紀錄、指紋紀錄以及車輛登記和被盜物品等警務資料的檢視取用權限,與歐盟之間的數據共享還擴展到臉部圖像。
▌延伸閱讀:〈當歐洲必須團結以求「戰略自主」:英國正在走回歐盟嗎?〉
▌漁權問題
漁權也是英歐談判的一項重點(也相當棘手),雙方達成的新協議將歐盟拖網漁船在英國水域的捕魚權延長至2038年——原有協議本將會在2026年到期,現在協議的期限延長12年,到2038年為止,這是歐盟所渴望達成的成果,而英國換取到的則是在英國水域捕到的魚可以免除檢驗認證程序就加工並銷往歐盟,這消除了英國脫歐之後的巨大漁業成本,英國螃蟹、蝦、龍蝦、貝類等海鮮產品賣到歐盟的大門也隨之打開,而在歐盟區域捕撈到的魚類也得以在英國加工(很顯然,此條的受益者是愛爾蘭)。
鑒於英國捕撈的海鮮有70%在歐盟商店和餐廳銷售,這條協議內容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通關便利
英國旅客也將受益,協議內容允許英國籍旅客可以在更多歐盟機場享有電子通關便利,而不必在前往歐陸時接受人工護照檢查、大排長龍。
不過允許英國年輕人再次像脫歐之前那樣,自由前往歐陸不受限制的工作和旅行的「青年體驗計畫」,還沒有完全達成共識——英國已與澳洲、紐西蘭等國家之間達成類似的計畫,不過與歐洲還待繼續談判具體細節。英國承諾重新考慮加入歐盟的Erasmus+大學及職業交流計畫——先前工黨是反對這項計畫的,考量因素是成本問題:赴英就讀大學的歐盟學生,比赴歐就讀大學的英國學生要多,英國大學的國際學生學費還比歐洲高得多。
▌英國重返世界舞台,或是被迫再次接受歐盟制定規則?
英國與歐盟此次的協議達成之際,是在全球局勢劇烈變化、歐盟也持續遭遇挑戰的時刻,馮德萊恩在雙方簽署協議後的記者會上指出,協議是「歷史性的」,她說:
「我們今天向世界發出的訊息是……我們歐洲團結一致。」
施凱爾也表示,協議對英歐來說是「雙贏」,他指出:
美國總統川普從2025年1月20日就職以來,帶領美國在全球事務上轉向孤立主義,尤其對歐洲傳統盟友態度轉變,以及針對烏俄戰爭的表態,為英國和歐盟帶來壓力、促使雙方必須團結,但是英國國內卻也未必樂見工黨政府帶領英國重新走向歐盟——根據YouGov在5月16日發布的最新民調,施凱爾的支持率已經掉到23%的史上低點,而脫歐派領袖法拉奇(Nigel Farage)帶領的英國改革黨(Reform UK)支持率卻節節上升。
工黨政府在5月19日仍然堅稱沒有在脫歐問題上倒退,並表示協議內容符合「政府紅線」,也就是「不回歸單一市場、不回歸關稅同盟、不回歸人員流動自由」。
不過協議細節公布之後,法拉奇和保守黨黨魁巴登諾克(Kemi Badenoch)都對協議內容表達不滿,巴登諾克說:「我們再次成為布魯塞爾(指歐盟)的規則接受者。」(順帶一提,巴登諾克的支持率也節節下滑至新低點的16%)。
文/賴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