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種邊緣「古巴鱷」:對抗暖化與饕客威脅的復育之戰
「全世界只剩4,000隻的古巴鱷魚,如何在氣候變遷和盜獵下躲過滅絕?」只生存在古巴的特有種鱷魚——古巴鱷(學名Crocodylus rhombifer)在野外約只剩下4,000隻,古巴政府和科學家積極採取行動進行保育,包括推行沼澤地保護、官方資助繁殖計畫,科學家也努力從盜獵者手中救回鱷魚,但仍難以遏止古巴鱷數量的快速下降。當地研究人員指出,氣候變遷導致古巴鱷棲地面積縮小,此外古巴鱷屬於「溫度─性別決定系統」(TSD)類動物,氣溫的上升導致性別失衡,結果就是古巴鱷與其他種類的鱷魚大量雜交,使其物種延續進一步受到威脅。
古巴鱷是古巴特有的中型鱷魚,外觀特徵為黃黑相間的厚皮、眼球上方的位置凸起;剛孵出的古巴鱷比人類手掌還小,以魚類和無脊椎動物為食,而成年古巴鱷約可達到3.5公尺長,主食為龜類和其他哺乳動物。古巴鱷性情極為兇猛、移動速度快,獵食時能夠將整個身體躍出水面。
早在1959年,古巴鱷的生存已經瀕危,古巴政府因此設定保育計畫及資助成立復育場。科學家會在每年5、6月的古巴鱷產卵季時,將產下的鱷魚蛋帶到安全的環境下孵化,之後再將數百隻古巴鱷幼鱷放歸野外。目前古巴共有3個大型鱷魚復育場,亦開放遊客參觀。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The International Union for the Conservation of Nature)在2008年進一步將古巴鱷列為「極度瀕危物種」,而古巴當局除資助復育場之外,也致力於保護國內沼澤——研究古巴鱷的生物學家佩雷斯(Etiam Perez)接受《路透社》訪問時,就表示古巴擁有加勒比海地區保護得最完整的沼澤。然而氣候變遷導致海平面上升淹沒沼澤地,因此相較世上其他地區鱷魚的棲地,古巴鱷的生存空間仍顯得十分狹小。
過去,古巴各地都可見到古巴鱷的蹤影,然而如今野生古巴鱷的生活區域只剩下位於首都哈瓦那東南方150公里處的札帕塔(Zapata)沼澤和青年島(Isla de la Juventud)。
除了棲息地減少威脅到古巴鱷的生存外,全球溫室效應也直接影響了古巴鱷的繁殖:由於古巴鱷和其他許多爬蟲類一樣,屬於「溫度─性別決定系統」類動物,幼崽的性別受溫度而非染色體決定,因而氣溫的上升導致了公鱷魚增多而母鱷魚減少,結果就是古巴鱷群體性別比例失衡,許多公鱷魚與當地的美洲鱷等其他種類的鱷魚雜交,讓古巴鱷的幼鱷數量更加稀少。
盜獵也是古巴鱷的重大生存危機之一,佩雷斯和其他研究人員經常要設法從非法捕獵者手中沒收鱷魚並放生。若是來不及救回被抓走的古巴鱷,這些鱷魚的下場很可能就是被吃掉。
古巴和澳洲、衣索比亞、泰國、南非等國家一樣有食用鱷魚肉的習慣,儘管古巴政府嚴格控制肉源,僅允許餐廳販賣食用鱷魚(例如眼鏡凱門鱷)、混種鱷魚或是天生殘缺的古巴鱷的肉,但仍無法阻絕「鱷魚肉黑市」的猖獗(尤其是在靠近沼澤地區),稀有的古巴鱷變成了盤中佳餚——鱷魚的背部和尾巴肉是饕客經常食用的部位,白色的鱷魚肉經過油炸、煎烤或是古巴特有的醃製料理手法,在餐廳裡配上米飯和豆子一起端上桌。
《路透社》稱古巴鱷為「世界上最稀有的鱷魚之一」,佩雷斯表示期望透過復育場,能夠擴大古巴鱷的生存範圍和野外數量。然而古巴因美國制裁,長年陷入經濟困境,當局能夠提供給研究人員的設備陳舊落後、整個國家基礎設施不足,雪上加霜的是又因烏俄戰爭影響而面臨能源短缺,在人民生活困難的情況下,當局即使有心,能夠給予古巴鱷的保育資源恐怕有限,要阻止古巴鱷滅絕,研究和保育人員必須爭分奪秒地和時間賽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