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轉角Daily/美國最高法院洩密案:推翻墮胎權引爆的司法危機?

2022/05/04 轉角24小時

美國最高法院洩密案的消息曝光之後,大批抗議者發起遊行、走上全美各大城市街頭發出怒吼,支持墮胎權的人士也在最高法院前高呼總統拜登表態。 圖/法新社
美國最高法院洩密案的消息曝光之後,大批抗議者發起遊行、走上全美各大城市街頭發出怒吼,支持墮胎權的人士也在最高法院前高呼總統拜登表態。 圖/法新社

▌20220504轉角國際daily podcast.請點閱下方收聽

轉角國際新聞 Daily Podcast · 美國最高法院證實外流反墮胎草案為真:洩密者是誰?到底寫了什麼?/ 烏俄戰況更新 / 海地傳教士綁架案:黑幫「四百菜雞」引渡至美受審" target="_blank" style="color: #cccccc; text-decoration: none;">20220503.美國最高法院證實外流反墮胎草案為真:洩密者是誰?到底寫了什麼?/ 烏俄戰況更新 / 海地傳教士綁架案:黑幫「四百菜雞」引渡至美受審

▌美國最高法院洩密案 婦女墮胎權恐失去憲法保障?

確立婦女墮胎權的「羅訴韋德案」恐遭推翻?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阿利托(Samuel Alito)撰寫的草案意見書5月2日遭洩露,政治媒體《Politico》刊登的內容顯示,最高法院正準備推翻在1973年確立憲法保障婦女墮胎權的「羅訴韋德案」,其後首席大法官羅伯斯(John Roberts)證實此消息,但表示洩密一事嚴重「背叛」了法院的信任,並稱法院已展開內部調查,同時指出推翻羅訴韋德案未必是密西西比州墮胎權爭議的最終解決方案。

美國社會如何反應?消息洩露之後,大批抗議者發起遊行、走上全美各大城市街頭發出怒吼,支持墮胎權的人士也在最高法院前高呼總統拜登表態。而在政治層面,《華爾街日報》指出,民主黨人關注於洩漏的意見書內容,以及對今年11月的期中選舉影響為何;共和黨人則更關心意見書是如何洩露出去的,以及究竟是誰洩密?

共和黨籍的參議院少數黨領袖麥康諾(Mitch McConnell)指控,「令人震驚」的洩密案是對最高法院獨立性的攻擊,「從種種跡象來看,這是激進左派正在進行的欺凌和恐嚇聯邦法官、並以暴民統治代替法治的又一次升級行動」。

同為共和黨籍的德州參議員克魯茲(Ted Cruz)也認為,此事是「對法院正在進行的方向不滿的人」企圖對大法官施壓,以改變判決結果。被洩露的草案意見書厚達67頁,撰寫於2月,被列為法院意見書代表其獲得多數大法官同意,《衛報》提到,有人認為消息來源可能是保守派人士,原因是希望贊成此意見的大法官們名單能夠被公開記錄下來,以防他們最終改變立場。

白宮回應:拜登5月3日指出,若羅訴韋德案遭推翻,將影響女性終止妊娠的權利,他也擔憂LGBT人士權益將遭受波及,同時與隱私權概念相關的其他判例也將遭到質疑,美國法理學將發生根本的轉變。對此,拜登呼籲選民在期中選舉投票支持捍衛墮胎權的候選人,並稱一旦最高法院作出裁決,政府將有所回應,但拜登並未提出具體應對方式,也未呼籲對墮胎權進行更為激進的保護策略。

根據拜登的聲明,「如果法院真的推翻了羅訴韋德案,保護女性選擇權的責任將落在我們國家各級政府的民選官員身上」。

美國副總統賀錦麗也表示,「如果法院推翻羅訴韋德案,這將是對自由的直接攻擊」,她同時指責共和黨人將該問題「武器化」,「他們怎麼敢告訴一個女人,她能用自己的身體做什麼、不能做什麼;他們怎麼敢阻止她決定自己的未來,他們怎麼敢試圖剝奪婦女的權利和自由」。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證實,已有156名受困馬立波亞速鋼鐵廠的烏克蘭人於當地時間5月3日成功撤離至札波羅熱,當中有多位婦女及孩童。圖為已經平安撤離的馬立波市民。 圖/美聯社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證實,已有156名受困馬立波亞速鋼鐵廠的烏克蘭人於當地時間5月3日成功撤離至札波羅熱,當中有多位婦女及孩童。圖為已經平安撤離的馬立波市民。 圖/美聯社

烏克蘭戰況更新 156位平民成功撤離馬立波

馬立波之戰最新情況: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證實,已有156名受困馬立波亞速鋼鐵廠的烏克蘭人於當地時間5月3日成功撤離至札波羅熱,當中有多位婦女及孩童,但根據馬立波市長的說法,還有至少200位平民仍困在鋼鐵廠中,然而俄軍並未遵守停戰協議,《美聯社》報導,在疏散完成後,俄軍馬上在馬立波週遭開火、砲擊鋼鐵廠區域,違反了先前的人道救援停火協議。俄軍稱,目前仍有2,000名烏軍仍堅守亞速鋼鐵廠。

男性也成為俄軍性暴力受害者:聯合國和烏克蘭官員5月3日表示,已對數十起通報的俄軍性暴力事件展開調查,受害者除了女性之外,也有男性遭到性侵和性暴力的案例;根據針對先前被俄軍占領地區的重新調查結果,許多被棄置的屍體上有著不少曾遭性侵的痕跡。

烏克蘭總檢察長韋內迪克托娃(Irina Venediktova)表示,俄羅斯士兵以性暴力做為武器,在烏克蘭城鎮不斷傷害平民;她的辦公室蒐集了有關俄軍對從兒童到老人等各個年齡段的男女實施性暴力的報告,而這些調查資料在日後將成為控訴俄羅斯及普丁犯下戰爭罪的證據。

各國最新行動?烏克蘭針對俄軍暴行的調查得到了國際支持,法國和荷蘭的法醫專家已親赴烏克蘭,英國也承諾派遣調查人員幫助收集包括性暴力在內的戰爭罪行證據;此外法國總統馬克宏再次與普丁通話,勸說俄羅斯停止毀滅性的侵略,不過再次被普丁無視,俄羅斯反過來指責「西方國家無視烏克蘭的戰爭罪行」。

另一方面,印度總理莫迪本週訪問德國討論雙邊合作,但就烏俄戰爭的立場上,印度還是沒有跟隨德國一起公開譴責俄羅斯,而這也是開戰以來印度與中國雙雙被譴責的立場問題。 《BBC》4日的報導指出,後來莫迪才公開呼籲停火。

台灣位於中美洲的邦交國海地,自從2021年7月總統摩依士(Jovenel Moise)被暗殺身亡之後,至今全國仍陷入治安動盪的混亂狀態。 圖/路透社
台灣位於中美洲的邦交國海地,自從2021年7月總統摩依士(Jovenel Moise)被暗殺身亡之後,至今全國仍陷入治安動盪的混亂狀態。 圖/路透社

▌海地最大幫派首腦被引渡至美國 首都火拼仍未消停

動盪不安的中美洲國家海地:台灣位於中美洲的邦交國海地,自從2021年7月總統摩依士(Jovenel Moise)被暗殺身亡之後,全國陷入治安動盪的混亂狀態,原本就盤根錯節的黑道治國問題更加猖狂,海地的黑幫火拼衝突至今仍在持續發生中。4月底時,海地最強大的幫派之一「400菜雞」(400 Mawozo)和敵對的幫派「Chen Mechan」在首都太子港展開激烈火拼, 5月2日又在貧民區的太陽城(Cite Soleil)爆發槍戰,造成至少20名平民喪生,迫使當地居民離開家園。

幫派首腦被引渡美國:400菜雞在去年犯下綁架美國傳教士的案件,17名美國與加拿大籍的傳教士成為肉票,被扣押長達2個月之久;就在海地仍發生犯罪火拼的同時,《路透社》報導,400菜雞的首腦喬利(Germine Joly,又被稱為Yonyon)已在5月3日因此案被FBI的飛機引渡至美國接受司法調查,他將面臨武器走私、綁架美國公民等罪名的指控與審判。只是400菜雞的頭人被送去美國,對於海地現在的犯罪海嘯,似乎也沒有消停的作用。

去年通報800起綁架案:《BBC》報導,就在上週,400菜雞還綁架了一名多明尼加共和國的外交官。海地當地NGO「人權分析與研究中心」(The Center for Analysis and Research in Human Rights)去年發布的報告指出,單是2021年,海地就通報近800起綁架案,無論本國人士還是外國人,都可能成為綁匪的目標。報告將惡劣的治安狀況歸咎於政治不穩,使得幫派擴大對各地區的控制。而成千上萬生活在恐懼中的海地居民已忍無可忍,在一個月前走上街頭,要求摩依士的繼任者亨利(Ariel Henry)採取更多措施打擊犯罪集團。

《路透社》報導,400菜雞的首腦喬利(Germine Joly,又被稱為Yonyon)已在5月3日因此案被FBI的飛機引渡至美國接受司法調查,他將面臨武器走私、綁架美國公民等罪名的指控與審判。 圖/路透社
《路透社》報導,400菜雞的首腦喬利(Germine Joly,又被稱為Yonyon)已在5月3日因此案被FBI的飛機引渡至美國接受司法調查,他將面臨武器走私、綁架美國公民等罪名的指控與審判。 圖/路透社

推薦閱讀

美國「子宮法律戰」:瀕死的墮胎權與《羅訴韋德案》?

Roe v. Wade Latest News: Supreme Court's Draft Opinion Would Overturn Precedent

'Still in shock.' Abortion defenders, foes stunned by leak

Russia storms Mariupol plant as some evacuees reach safety

轉角24小時

過去24小時,每天影像中的國際深度事件點。

作者文章

美國前總統拜登辦公室5月18日對外表示,拜登被診斷出罹患攝護腺癌,癌細胞已經擴散...

健康狀況是否被隱瞞?拜登公布罹患攝護腺癌,引發輿論質疑聲浪

2025/05/19
2025年2月26日,一名支持歐盟的人士在倫敦英國議會外揮舞歐盟旗幟。 圖/歐新...

當歐洲必須團結以求「戰略自主」:英國正在走回歐盟嗎?

2025/05/16
柏林街頭的一幅畫著川普的塗鴉。 圖/歐新社

美中關稅戰還有未爆彈?美國對中課稅仍然最高,90天後關稅可能再增

2025/05/13
新教宗良十四世,從陽台向廣場上等待的民眾揮手致意。 圖/法新社

天主教會改革的延續:新教宗良十四世的名號意義與首次演說

2025/05/09
選舉新教宗的秘密會議(Conclave),已經在5月7日下午於西斯汀教堂正式展開...

誰是下一位追隨上主榜樣的牧者?選舉教宗的秘密會議正式展開

2025/05/07
梅爾茨輸掉第一輪投票,這是1949年德國恢復民主76年來,首次總理候選人在國會選...

德國不穩定的聯合政府:梅爾茨第二輪才當選總理,76年來輸掉任命投票的第一人

2025/05/07

最新文章

美國前總統拜登辦公室5月18日對外表示,拜登被診斷出罹患攝護腺癌,癌細胞已經擴散...

健康狀況是否被隱瞞?拜登公布罹患攝護腺癌,引發輿論質疑聲浪

2025/05/19
2025年2月26日,一名支持歐盟的人士在倫敦英國議會外揮舞歐盟旗幟。 圖/歐新...

當歐洲必須團結以求「戰略自主」:英國正在走回歐盟嗎?

2025/05/16
柏林街頭的一幅畫著川普的塗鴉。 圖/歐新社

美中關稅戰還有未爆彈?美國對中課稅仍然最高,90天後關稅可能再增

2025/05/13
新教宗良十四世,從陽台向廣場上等待的民眾揮手致意。 圖/法新社

天主教會改革的延續:新教宗良十四世的名號意義與首次演說

2025/05/09
選舉新教宗的秘密會議(Conclave),已經在5月7日下午於西斯汀教堂正式展開...

誰是下一位追隨上主榜樣的牧者?選舉教宗的秘密會議正式展開

2025/05/07
梅爾茨輸掉第一輪投票,這是1949年德國恢復民主76年來,首次總理候選人在國會選...

德國不穩定的聯合政府:梅爾茨第二輪才當選總理,76年來輸掉任命投票的第一人

2025/05/07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