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今日基輔無戰事:烏克蘭重返家園的「和平瞬間」

2022/04/12 轉角24小時

隨著俄軍撤出基輔周邊,近一兩周,不少從戰火逃離的烏克蘭民眾選擇回到故鄉,在親眼目...
隨著俄軍撤出基輔周邊,近一兩周,不少從戰火逃離的烏克蘭民眾選擇回到故鄉,在親眼目睹家園變得殘破、親友離散傷亡後,要如何重建家園,回到日常生活的軌道?烏克蘭其他仍深陷戰爭的區域,又何時終能獲得和平?圖為重返家園的烏克蘭孩童,難得開心地與小狗玩耍,而這張照片的攝影地點,正是近期發生虐殺慘案的布查鎮。 圖/美聯社

▌今日基輔無戰事:烏克蘭重返家園的「和平瞬間」

「每場戰爭過後必須有人打掃/畢竟東西不會自動歸位/有人必須把瓦礫推到路邊/這樣載滿屍體的推車才能通過...」烏俄戰爭持續一個半月,近日已證實俄軍撤出基輔周邊,將火力轉往烏東地區。近一兩周,不少先前從戰火逃離的烏克蘭民眾選擇回到故鄉,在親眼目睹家園變得殘破、親友離散傷亡後,他們如何重建家園,回到日常生活的軌道?烏克蘭其他仍深陷戰爭的區域,又何時終能獲得和平?圖為重返家園的烏克蘭孩童,難得開心地與小狗玩耍,而這張照片的攝影地點,正是近期發生虐殺慘案的布查鎮。

隨著俄軍撤出基輔,《路透社》等多家媒體記錄下了人們重返家園的珍貴畫面。從上星期開始,基輔附近主要的地鐵與火車已再次運行,在戰爭爆發初期,這些地鐵與火車站被充當成收容民眾的緊急防空洞。據基輔市政府說法,目前部分公共汽車已恢復運營。計程車票價也回復到與戰前相同的水準。

幾周前仍然空蕩蕩的基輔市中心,漸漸開始出現人潮——有人推著有簡便行李的手推車、有人拉著牽繩綁著心愛的寵物,從車站走出,準備回去重新安頓。

在《路透社》釋出的影片中,可以看到基輔的公園裡,開始有人閒坐,下棋,遛狗。餐廳與咖啡店陸續重新營業,露天的街道旁人們坐著抽菸,用餐,談話。學校尚未開始實體運作,但政府表示有90%的學童將開始遠距上學。

基輔市政府表示,從4月初至今已有760多家超市、400家餐廳和440多個加油站開業。一間咖啡店經理雅茨列博(Kstya Yastreb)接受採訪表示:「人們開始越來越多,大家回到了這座城市。在兩個星期之前,基輔還像座空城。」

據聯合國難民署資料,截至4月10日已有450萬名烏克蘭難民流亡國外。《德國之聲》引述一項調查顯示,約有79%逃離本國的烏克蘭人希望回到故鄉。亦有資料指出,隨著俄軍撤出基輔,目前每天都有至少數百人返回首都。

基輔的馬路上曾經鋪滿阻擋坦克的路障,它們現在被暫時挪到旁邊,汽車漸漸多了起來。許多主要幹道與第聶伯河地鐵橋都設置了新的證件檢查哨,以確認司機和乘客的身分。

基輔的居民們也很高興理髮店可以重新營業。一家髮廊老闆奧萊娜(Olena)說,店裡現在預約已經滿到5月初。「我們店裡只有一個美髮師,但人們已經整整一個多月都沒有剪髮了。不過,我們開放所有士兵都可以不需預約就直接來理髮。他們等不及了。」她說。

基輔的馬路上曾經鋪滿阻擋坦克的路障,它們現在被暫時挪到旁邊,汽車漸漸多了起來。許...
基輔的馬路上曾經鋪滿阻擋坦克的路障,它們現在被暫時挪到旁邊,汽車漸漸多了起來。許多主要幹道與第聶伯河地鐵橋都設置了新的證件檢查哨,以確認司機和乘客的身分。圖為一名婦人走過基輔街頭,過往用來阻擋坦克的沙包與路障,被暫時移開讓居民通行。 圖/美聯社

基輔熱狗餐車恢復營業。 圖/歐新社
基輔熱狗餐車恢復營業。 圖/歐新社

▌戰爭留下的痕跡

只是,重回日常生活的代價並不容易,戰爭依然在物理與心理上都留下了抹消不去的痕跡。基輔上空依舊偶爾響起空襲警報,提醒他們戰爭尚未遠去。基輔居民莉雅申科(Darya Liashenko)說:

「從戰爭開始以來,這是我第一次重回咖啡館用餐。從我小時候到念大學,我在這家咖啡館曾經度過了很多時光。一方面,我為了自己能回到這裡,坐在街旁吃著好吃的餐點而感到開心,但另一方面,我知道在烏克蘭其他地方,還有許多人民與士兵沒有安全的住所、也缺乏食物,為此我感到羞愧。」

《華盛頓郵報》採訪了一對年輕夫妻,28歲的伊琳娜(Iryna Stohniienko-Vyhovska)與丈夫育有兩個孩子,7歲的戴維德和3歲的伊絲特。幾周前他們逃到親戚家避難,在此期間,他們原本居住的社區一次次遭到轟炸。戴維德的學校被毀、伊絲特托育中心旁的幼稚園也化成廢墟。

選擇回到基輔也是個艱難的決定——要不要讓孩子知道戰爭的殘酷,帶著他們在滿目瘡痍的街道、傷者與遺體的環境下重新生活?伊琳娜說,戴維德最近開始對戰爭遊戲感到著迷,總是帶著他的Nerf玩具槍,不斷嘗試要從另一個房間擊中爺爺的熱水壺開關。

「戴維德的年紀比較大,他知道的事情比我們以為的還多,」伊琳娜說,「在我們回家的路上,他看起來很擔心,不斷地問我們:『媽媽,如果路上有地雷,我們要怎麼辦』?」

在俄軍入侵六週後,基輔一家劇院終於重新開始公演。人們穿著慎重的禮服入座,在燈光漸漸暗去,布幕升起之前,劇院喇叭響起了一段過去從未出現過的廣播提示:「如果在表演過程中,空襲警報響起,所有人——包括演員在內——都應立即離開,並前往最近的地鐵站避難。」一切都與戰前相似,但一切也都不再一樣了。

圖為基輔近郊城鎮博羅江卡,轟炸後遺留的一張居民照片。 圖/路透社
圖為基輔近郊城鎮博羅江卡,轟炸後遺留的一張居民照片。 圖/路透社

「每場戰爭過後必須有人打掃/畢竟東西不會自動歸位/有人必須把瓦礫推到路邊/這樣載...
「每場戰爭過後必須有人打掃/畢竟東西不會自動歸位/有人必須把瓦礫推到路邊/這樣載滿屍體的推車才能通過...」圖為基輔的道路工人將一輛被摧毀的俄羅斯坦克搬走。 圖/美聯社

▌不見戰爭的盡頭...?

然而俄軍從基輔的撤離,並不意味著和平的永久降臨。俄軍離開之後,在曾經佔領滯留之處留下的卻是恐怖與危險——布查慘案曝光以來,類似的案例層出不窮,依然是基輔近郊最為駭人的新聞見證。烏克蘭官方的初步統計,在基輔發現的平民遺骸超過1,200多具,倖存者的證詞透過國際公信力的新聞媒體發聲,但之中卻滿是不忍聽聞的地獄經歷。

《BBC》採集的倖存者證詞裡,發現了在布查鎮一處地下室中,有25名年齡介於14到25歲之間的女性被俄軍集中關押,並且實施殘忍的性侵暴行。相關案件已由烏克蘭官方證實與救援,但泯滅人性的性侵與虐殺手段,仍是當前烏克蘭短暫和平裡最令國際震撼、人們揮之不去的夢魘。

俄軍遺留的黑暗不只這些,在第二大城哈爾科夫(Kharkiv)發現了多處埋藏地雷,初步預估超過上百枚,種種未爆的風險,讓烏軍不敢掉以輕心、重返家園的烏克蘭人恐懼不已。

「很遺憾,我們現在這場戰爭的盡頭...」

隨著俄軍轉移往東部戰線集中,已經持續超過一個多月的戰爭可能還會繼續消耗延伸,《衛報》的分析就指出,莫斯科的軍力雖然重新調整,但能否持續進攻還是一大問題,而烏克蘭方面雖然已經比預期表現得更為堅強、難攻不落,但仍亟需外國的資金與武器奧援才有可能撐過下一輪的戰事——無論如何,短期之內恐怕是難有徹底停火、迎向戰爭終局的可能。

(編按:本文開頭引用的詩句,來自波蘭詩人辛波絲卡的〈結束與開始〉,林蔚昀譯。全詩內容可參考連結。)

一名男子走過基輔附近一個暫時存放燒毀車輛與坦克的臨時垃圾場。 圖/美聯社
一名男子走過基輔附近一個暫時存放燒毀車輛與坦克的臨時垃圾場。 圖/美聯社


收看更多文章,請訂閱轉角國際facebook專頁:

推薦閱讀

Kyiv comes back to life with a mix of sorrow, dark humor and triumph

Life is slowly returning to the streets of Kyiv | DW | 07.04.2022

'This is home': Kyiv slowly awakens after Russia withdraws - France 24

作者文章

2022年3月14日,俄國老牌官媒《第一頻道》編輯瑪莉娜於新聞直播中大舉反戰標語...

善惡之間,良心無法選擇沉默:俄羅斯「反戰新聞編輯」後來呢?

2023/03/30
拘留所內的影像發現,在火災發生之後,警衛無視受困的其他移民、逕自逃生離去,引發倫...

墨西哥移民拘留所大火:惡火吞噬40條人命...警衛「見死不救」

2023/03/29
納許維爾槍擊案發生後,校車將學生撤離聖約學校,一名學童在校車上哭泣。 圖/美聯社

襲擊福音小學的仇恨?美國納許維爾校園槍擊案:6人死亡、槍手已遭擊斃

2023/03/28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俄羅斯總統普丁3月21日在克里姆林宮會晤之後,雙方簽署「關於...

極權好朋友?中俄聯合聲明:不切實際的停火呼籲、習普互利的聯手陣線

2023/03/22
馬立波的單親爸爸梅熱維(Yevhen Mezhevyi)2022年6月冒著生命危...

救回被俄羅斯「綁架」的孩子:一位烏克蘭父親的千里尋兒記

2023/03/21
圖為瑞銀。 圖/路透社

瑞銀收購瑞士信貸:金融暗雲...止血阻擋下一個「雷曼時刻」?

2023/03/20

最新文章

美聯社的火車專訪,澤倫斯基:願意邀請習近平來烏克蘭訪問。 圖/美聯社

【Daily Podcast】澤倫斯基:願意邀請習近平來烏克蘭訪問|教宗方濟各住院、對烏俄的看法,以及AI假圖事件|英王查爾斯三世訪德,發言譴責俄羅斯

2023/03/30
2022年3月14日,俄國老牌官媒《第一頻道》編輯瑪莉娜於新聞直播中大舉反戰標語...

善惡之間,良心無法選擇沉默:俄羅斯「反戰新聞編輯」後來呢?

2023/03/30
拘留所內的影像發現,在火災發生之後,警衛無視受困的其他移民、逕自逃生離去,引發倫...

墨西哥移民拘留所大火:惡火吞噬40條人命...警衛「見死不救」

2023/03/29
圖為美國納許維爾校園槍擊案的監視器影像,槍手赫爾(Audrey Hale)持兩把...

【Daily Podcast】美國納許維爾校園槍擊案更新:槍手背景、警方修正「跨性別」說法|墨西哥移民居留所縱火40人死亡

2023/03/29
在官媒《第一頻道》王牌新聞節目〈時代〉直播中出鏡示威反戰,而被警察強抓逮捕的「造...

【Daily Podcast】 美國田納西州校園槍擊案/俄羅斯反戰電視台編輯後來呢?/以色列暫緩司法改革

2023/03/28
納許維爾槍擊案發生後,校車將學生撤離聖約學校,一名學童在校車上哭泣。 圖/美聯社

襲擊福音小學的仇恨?美國納許維爾校園槍擊案:6人死亡、槍手已遭擊斃

2023/03/28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