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哈薩克緊急狀態:漲價天然氣為何引爆民怨衝突?

2022/01/05 轉角24小時

左圖為民眾包圍追逐蜠景出動的裝甲車,逼使裝甲車快速駛離。右為哈薩克針對連日抗爭出...
左圖為民眾包圍追逐蜠景出動的裝甲車,逼使裝甲車快速駛離。右為哈薩克針對連日抗爭出動的鎮暴警察。 圖/Twitter、美聯社

▌哈薩克緊急狀態:漲價天然氣為何引爆民怨衝突?

「漲價天然氣為何引爆民怨衝突?」2022年方開始,中亞國家哈薩克部分地區便宣布進入緊急狀態:限制民眾集會、實行宵禁、關閉通訊軟體等。事件起因為民眾抗議燃料費用飆升,而隨著衝突持續延燒——政府出動催淚彈和閃光彈鎮壓,民眾也以焚燒警車回擊——再加上過去當地罕見爆發示威的狀況,也讓哈薩克總統托卡耶夫在1月5日凌晨宣布金融中心阿拉木圖,以及位於西部、資源豐富的曼格斯套州進入緊急狀態至1月19日,同時總理辭職下台、宣布解散內閣,希望藉此平息民怨。

這一場示威是在1月1號由曼格斯套州的石油小鎮——扎瑙津開始。政府在當時宣布曼格斯套州的液化天然氣(LPG)價格將由每一升的60堅戈(哈薩克幣,約新台幣3.81元)調漲至120堅戈(約新台幣7.62元),此舉在扎瑙津引發民眾上街激烈抗議,隨後示威開始擴散到其他地區,民眾的訴求也從抗議價格飆漲到後來發洩對政府的不滿。

從記者拍攝的畫面可見,民眾不顧寒冷天氣上街抗議,尤其阿拉木圖在4日更有5,000民眾聚集,與警察爆發衝突。期間,現場一片混亂,示威者喊著口號前進、怒踢和焚燒路邊車輛洩憤、襲擊政府大樓等,同時警察更朝示威者投擲催淚彈和閃光彈,雙方一度僵持不下。在軍警和抗爭民眾的混亂之中,影片拍攝到軍警出動的裝甲車,被憤怒的民眾團團圍住、丟擲雜物,道路被阻的情況下驅車駛離,卻還是被民眾追逐尾隨,場景就好像是軍警被抗爭群眾趕跑一樣。

 圖/路透社
圖/路透社

 圖/美聯社
圖/美聯社

對於過去少有爆發激烈示威的哈薩克而言,此次因燃油價格而起的民怨又反映了什麼問題?

人口約有1875萬的哈薩克是前蘇聯的中亞共和國,經濟主要依賴石油、天然氣和礦產資源等等。在蘇聯於1991年解體之後,該國便由強人總統納扎爾巴耶夫(Nursultan Nazarbayev)領導。在位近30年期間,納札爾巴耶夫一直掌握實權,以至於沒有在野黨足以與其抗衡。部分批評者認為納札爾巴耶夫推崇個人崇拜、甚至透過議會讓自己可以不受次數限制連任總統。該強人總統隨後在2019年宣布辭職,隨後由被認為是其欽點人選的托卡耶夫上台。

雖然宣布辭職,但今年已81歲的納札爾巴耶夫仍是哈薩克國家安全會議的主席,足以影響哈薩克政壇的走向,例如:為了感謝其貢獻,哈薩克的首都便以他的名字命名,改名為「努爾蘇丹」。

不過,無論是在納札爾巴耶夫或托卡耶夫的領導下,批評者皆認為只有一小部分的既得利益者受益,但許多普通的哈薩克人並沒有因為當地豐富的天然資源而有任何好處。相反地,這一些普通人更沒有上街示威的權利,就算是罕見的示威活動最終也會遭到鎮壓。例如,此次爆發示威的扎瑙津於2011也曾面臨被無情鎮壓的下場。當時,當地的石油工人為要求更好的薪資待遇而展開罷工,最終不幸演變成激烈衝突,最終導致至少16人死亡,80多人受傷。

回到此次的示威衝突,民眾之所以抗議燃料上漲,除了是不堪負荷,同時也不滿政府前後不一的說法。

根據《CNN》報導,因為官方過去設定燃料價格上限,所以許多哈薩克人已經把汽車燃料轉換成價格相對便宜的液化天然氣。但政府卻在元旦臨時取消價格上限,導致液化天然氣的價格隨即飆升,讓好不容易慢慢從疫情中恢復生計的民眾難以負荷。此外,針對價格上漲,《Eurasianet》整理指出政府說法前後矛盾,例如能源部表示價格是隨著國際市場的供需波動,此前該國燃料是經常以虧本價出售給生產商,但能源部部長卻將矛頭指向加油站,指出加油站涉嫌操縱價格。

 圖/路透社
圖/路透社

其中,也有爭論認為調漲價格不必然是壞事,因為過低的天然氣價格將難以刺激市場,促使廠商在天然氣產業裡投入更多資源、升級工廠設備等,但此說法依然不被示威者買單。一名示威者便憤怒說道:

「政府說沒有足夠的天然氣,因為早在50年前就蓋好的工廠已經破舊和過時。那請問他們在過去的30年裡是在幹嘛?睡覺嗎?」

面對民眾怒火,哈薩克政府先是在1月3日和4日宣布下調液化天然氣價格,但眼看依然鎮不住怒火,總統托卡耶夫也隨即在1月5日清晨在電視上發表演說,「提醒」示威者:「所有衝擊或攻擊政府大樓的呼聲,都是絕對的非法行為...政府是不會倒台的,但我們希望能有相互信任和對話,而不是衝突。」

托卡耶夫也在Twitter發文,將所有抗議歸咎於「想要破壞哈薩克穩定和團結的破壞性個人行為(destructive individuals)。」儘管如此,他也依然試圖祭出軟性策略,表示政府會開會討論示威者的「社經需求」。

演變至今,一場抗議天然氣價格飆漲的示威,已轉變成民眾訴諸對政治現況的不滿,尤其曼格斯套州扎瑙津市的地方政府也試圖將自己與價格飆漲脫鉤,更引發民眾要求其辭職下台的聲浪。一名扎瑙津民眾對此抱怨:「我們不需要這種總統府派來的傀儡和推卸責任的人(指地方政府)...我們也不需要無法解決緊迫問題的領導人!」

 圖/美聯社
圖/美聯社


收看更多文章,請訂閱轉角國際facebook專頁:

推薦閱讀

哈薩克的「大總統市」(上):努爾蘇丹的強人權力地景

哈薩克的「大總統市」(下):歷史政治互戰的隱型城界

Kazakhstan: Gas price hike fuels Zhanaozen protests

作者文章

義大利已正式通知中國,將退出「 一帶一路」,雙方原本的協議2024年到期後不再展...

全球經濟去風險化的自保策略:義大利確認退出中國一帶一路

2023/12/08
2023年2月27日,秦剛遠端出席歐洲人權理事會的會議 圖/路透社

中南海「聽床師」?引誘中國闢謠?如何解讀《POLITICO》獨家「秦剛已死」

2023/12/08
日本每到年末,除了票選年度漢字、年度流行語大賞之外,還有一個用料理象徵整個年度的...

用一盤料理代表2023年:日本「今年的一皿」迷你奢華的款待飯糰

2023/12/07
10月7日,哈瑪斯對以色列多個村莊發動「阿克薩洪水行動」,殺害1,200多名以色...

聯合國反應冷淡?以色列目擊者證詞:哈瑪斯突襲現場,對婦女施行性暴力

2023/12/06
英國《牛津字典》頒布2023年的代表字——「rizz」——意思是具有風格魅力、浪...

新世紀調情聖手?英國《牛津字典》2023年度代表字「rizz」

2023/12/05
烏克蘭東部頓內茨克地區,一名烏克蘭軍人在聯合部隊行動演習中發射NLAW反坦克武器...

援烏資金即將耗盡:美國、歐盟預算案皆卡關,烏克蘭軍費斷流?

2023/12/05

最新文章

義大利已正式通知中國,將退出「 一帶一路」,雙方原本的協議2024年到期後不再展...

全球經濟去風險化的自保策略:義大利確認退出中國一帶一路

2023/12/08
2023年2月27日,秦剛遠端出席歐洲人權理事會的會議 圖/路透社

中南海「聽床師」?引誘中國闢謠?如何解讀《POLITICO》獨家「秦剛已死」

2023/12/08
黎巴嫩籍《路透社》記者阿布杜拉2023年10月13日於以巴衝突中殉職,路透社調查...

【Daily Podcast】《路透社》調查殉職記者死於以色列攻擊/解讀《POLITICO》獨家「秦剛已死」

2023/12/08
美國歌手泰勒絲(Taylor Swift)獲選2023年《時代雜誌》年度豐原人物...

【Daily Podcast】泰勒絲獲選時代雜誌2023年度風雲人物/京阿尼縱火案,檢察官對兇手提出求處死刑/英國試圖重啟盧安達計畫,移民大臣辭職

2023/12/07
日本每到年末,除了票選年度漢字、年度流行語大賞之外,還有一個用料理象徵整個年度的...

用一盤料理代表2023年:日本「今年的一皿」迷你奢華的款待飯糰

2023/12/07
24名印度工人11月28日晚間以「鼠洞挖礦技法」成功營救41名坍塌隧道中的受困工...

【Daily Podcast】以色列目擊者:哈瑪斯突襲時對婦女施行性暴力/印度隧道坍塌救出受困者的「鼠洞挖礦工人」

2023/12/06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