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14天後109人仍消失:邁阿密倒塌公寓慘案「慢動作磨難」

2021/07/07 轉角24小時

圖/法新社
圖/法新社

【2021. 7. 7 美國

14天後109人仍消失:邁阿密倒塌公寓慘案「慢動作磨難」

「『希望』讓生者振作,卻也讓人慢速絕望。」美國邁阿密海濱的張伯倫塔南棟大廈(Champlain Towers South)倒塌慘案,自6月24日清晨1點22分無預警崩塌已是第14天,儘管警消與各級政府全力動員搜救,但截至7日清晨為止,現場只挖出了36具屍體,瓦礫堆中仍有109人失蹤,搜救沒能找出任何一位生還者。

儘管張伯倫塔南棟未倒塌的殘棟建築,已於7月4日爆破拆除,但在颶風艾莎(Hurricane Elsa)的暴雨侵襲下,現場生還的希望也逐漸渺茫。搜救大隊表示:目前的挖掘行動,已成功挺進了各樓層預設的主臥室空間,生死未卜的109名失蹤住戶「大部分應該都在這裡」。

但挖掘行動的超高難度與極慢進展,卻也讓許多連續承受兩星期情緒凌遲的受災家屬極為痛苦。再加上已經開始的咎責檢討與訴訟程序,都顯示住戶們很可能「無法向建商求償」,因此何時要停止搜救、直接清場開挖?瓦礫堆下真的還有109人嗎?漫長而痛苦的未來,也對邁阿密社區鄰里形成了「慢動作凌遲」的集體傷痛。

▌延伸閱讀:〈廢墟中守望奇蹟:邁阿密公寓爆破拆除...倖存者的傷心證詞〉

挖掘行動的超高難度與極慢進展,卻也讓許多連續承受兩星期情緒凌遲的受災家屬極為痛苦。再加上已經開始的咎責檢討與訴訟程序,都顯示住戶們很可能「無法向建商求償」。 圖/法新社
挖掘行動的超高難度與極慢進展,卻也讓許多連續承受兩星期情緒凌遲的受災家屬極為痛苦。再加上已經開始的咎責檢討與訴訟程序,都顯示住戶們很可能「無法向建商求償」。 圖/法新社

屋齡40年的張伯倫塔南棟大廈,位於佛羅里達州邁阿密市東北海濱的瑟夫塞德(Surside),是當地知名的「海景第一排」大廈式公寓,在地方上是頗為知名、吸引頗多外籍人士定居的中上社區。

然而在6月24日清晨1點22分左右,張伯倫塔南棟大廈卻在無風無雨的平靜黑夜中,突然無端「巨響倒塌」——根據監視器畫面的紀錄,張伯倫塔是從建築中軸開始「往內崩塌」,12個樓層應聲瓦解、垂直崩毀堆疊,只剩下半毀的大廈東側建築還維持形體。現場造成慘烈死傷。

由於事發時間是周中的清晨,滿戶狀態的張伯倫塔內都是逃生無門的酣睡住戶;再加上正逢夏日渡假解封日,濱海觀光區內的住客組成複雜,因此究竟有多少人被壓在南棟瓦礫堆下?直到14天後的現在,瑟夫塞德市府與各級搜救單位都還「沒有辦法100%確認」。

瑟夫塞德市府表示:在各方手動清查與聯絡之後,

「我們確定公寓殘骸內,確認至少有70人還被壓住...但至今仍失聯的總住民數,卻有109人。」

70~109人還在大樓殘骸中的估算,是已扣除救難隊員找回36具遺體的死亡數。因此現場的沈重與痛苦氣氛,至今也仍不斷累積、隨時可能因為挖掘工作的悲劇發現而集體潰堤。

70~109人還在大樓殘骸中的估算,是已扣除救難隊員找回36具遺體的死亡數。因此現場的沈重與痛苦氣氛,至今也仍不斷累積、隨時可能因為挖掘工作的悲劇發現而集體潰堤。

 圖/美聯社
70~109人還在大樓殘骸中的估算,是已扣除救難隊員找回36具遺體的死亡數。因此現場的沈重與痛苦氣氛,至今也仍不斷累積、隨時可能因為挖掘工作的悲劇發現而集體潰堤。 圖/美聯社

搜救挖掘的工作為何如此緩慢?根據《邁阿密先驅報》的報導說法,這主要是現場殘骸的崩落、12層樓垂直堆疊的危險結構,讓救難人員的開挖隨時都可能遭遇二次崩塌的風險。同時,從6月24日以來,大樓殘骸內就不斷發生火災悶燒的危機場面。因此在救難不得其門而入的狀態下,搜救部隊還得不斷處理火災、小規模坍塌,並要隨時注意西側殘棟大樓的動態,以避免強勁海風、或者是6日正要登陸佛州的「颶風艾莎」外圍環流的雨勢,造成二次崩塌災難。

儘管在一片絕望中,美國總統拜登上個星期也親赴張伯倫塔慘案現場,除了慰問搜救弟兄的辛勞與撫慰家屬外,拜登也打氣式地強調:「大家不要放棄絕望!我相信瓦礫堆下還有生還者的機率。」但隨著時間分分秒秒的過去,現場的行動指揮官也在周二晚間暗示:搜救行動可能要轉換成善後行動,

「很不幸地,直到現在為止,我們並沒有發現任何正面跡象。」

搜救指揮官的悲觀暗示,一方面是客觀現實,畢竟在兩個星期之後,幾乎不可能有人類能在受困瓦礫中生還;另一方面則是因為現場的開挖行動,從週一開始已取得了突破性進展,除了連續挖出10多具死難者遺體外,挖掘部隊也即將於周三挺進大樓的「主臥室中心區」,因此未來幾天內,現場的確認死者數字,很可能會在短時間內快速暴增。

「很不幸地,直到現在為止,我們並沒有發現任何正面跡象。」現場的開挖行動,從週一開始已取得了突破性進展,除了連續挖出10多具死難者遺體外,挖掘部隊也即將於周三挺進大樓的「主臥室中心區」,因此未來幾天內,現場的確認死者數字,很可能會在短時間內快速暴增。

 圖/路透社
「很不幸地,直到現在為止,我們並沒有發現任何正面跡象。」現場的開挖行動,從週一開始已取得了突破性進展,除了連續挖出10多具死難者遺體外,挖掘部隊也即將於周三挺進大樓的「主臥室中心區」,因此未來幾天內,現場的確認死者數字,很可能會在短時間內快速暴增。 圖/路透社

挖掘效率的加速,主要是因為張伯倫塔南棟「半毀但未倒塌」的西側大樓,已在7月4日晚間爆破拆除。官方一開始的說法,是因為殘棟大樓結構嚴重受損,目前已不可能修復。假若颶風艾莎強襲登陸,恐有突然倒塌、危害搜救行動的風險。

不過在殘棟大樓爆破拆除後,搜救大隊也才得以從結構較易進入的西側,較安全與俐落的進入倒塌大樓的起居空間結構區。但這樣的慢速搜救究竟還要持續多久?假若現時已不可能有人生還的話,現場大型機具有沒有可能做更有效率的清場?破碎的殘骸之中又該如何保持「犯罪調查證據」的完整?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兩難困境,也讓許多逐漸心死的失蹤者家屬極為痛苦。

搜救的同時還要紀錄證據,主要是因為這起牽扯大量死傷的重大公安事故,目前極難咎責。儘管在大樓出事的兩年前,大樓的公寓管委會曾向住戶們提出「結構損害報告」,認為張伯倫塔長年遭到海蝕、地層下陷與地基進水的綜合性因素,很可能會持續惡化,因此希望住戶們共同分擔1,500萬美金的結構修繕與改正預算——但此一提案最後並沒有如實進行,一路上各方的土木報告,就算曾經提及「大樓損壞問題」,也都沒有任何一份專業評估,曾經提過「張伯倫塔恐會『因此』遭遇『倒塌風險』」。

《路透社》報導認為:張伯倫塔的事故咎責集體訴訟,在案發後24小時內就已多頭立案,但由於建築本身已是興建於1981年的40年老公寓,除了大樓建商、土地開發商、建築師事務所、大樓管委會與各級政府的公安檢查負責單位之外,可能負責的涉案者實在太多又太複雜——就算最後能證明大樓倒塌有「建築設計疏失」,佛羅里達州過往的法律判例,也都有設下過最長15年的責任追訴期。因此光是要證明「設計不當造成倒塌」就已十分困難,後續的賠償與刑事責任,更可能被被拖入漫長無絕期的無盡訴訟程序。

張伯倫塔南棟「半毀但未倒塌」的西側大樓,已在7月4日晚間爆破拆除。 圖/歐新社
張伯倫塔南棟「半毀但未倒塌」的西側大樓,已在7月4日晚間爆破拆除。 圖/歐新社

這樣的慢速搜救究竟還要持續多久?假若現時已不可能有人生還的話,現場大型機具有沒有可能做更有效率的清場?破碎的殘骸之中又該如何保持「犯罪調查證據」的完整?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兩難困境,也讓許多逐漸心死的失蹤者家屬極為痛苦。 圖/美聯社
這樣的慢速搜救究竟還要持續多久?假若現時已不可能有人生還的話,現場大型機具有沒有可能做更有效率的清場?破碎的殘骸之中又該如何保持「犯罪調查證據」的完整?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兩難困境,也讓許多逐漸心死的失蹤者家屬極為痛苦。 圖/美聯社

根據目前情況,光是要證明「設計不當造成倒塌」就已十分困難,後續的賠償與刑事責任,更可能被被拖入漫長無絕期的無盡訴訟程序。 圖/美聯社
根據目前情況,光是要證明「設計不當造成倒塌」就已十分困難,後續的賠償與刑事責任,更可能被被拖入漫長無絕期的無盡訴訟程序。 圖/美聯社

推薦閱讀

After Condo Is Demolished, More Bodies Are Found in the Rubble

‘Significant concerns’ over Florida condo near collapsed Miami building

轉角24小時

過去24小時,每天影像中的國際深度事件點。

作者文章

中國爆發幼兒園集體鉛中毒事件,一所位於甘肅天水的私立「褐石培心幼兒園」,發現23...

中國幼兒園集體鉛中毒事件:顏料加進食物,毒害兒童的真相疑雲

2025/07/09
美國德克薩斯州中部發生強降雨引發暴洪,截至7月7日已知至少78人死亡、41人失蹤...

美國德州洪災至少78死41失蹤:女童夏令營遭淹沒,為何災難比預期嚴重?

2025/07/07
7月1日泰國憲法法院宣布,泰國總理貝東丹和柬埔寨前總理洪森(Hun Sen)私下...

泰國總理貝東丹被停職:引發民怨的柬埔寨通話「錄音門」政治風波

2025/07/02
2017年日本神奈川縣座間市殺人分屍案事發之後,兇手白石隆浩所住公寓被警方和媒體...

以尋短之名誘騙的「座間9人殺害事件」:兇手白石隆浩死刑執行,「普通人」犯下的網路殘酷命案

2025/06/27
法國舉行世界音樂節,數百萬民眾熱情參與,卻發生女性遭針刺攻擊事件。 圖/歐新社

法國世界音樂祭「針刺襲擊」:全國已知至少145人受害,疑為社群號召針對女性攻擊

2025/06/26
圖為6月24日伊朗首都德黑蘭,支持伊朗最高領導人的群眾。 圖/歐新社

被洩露的美國國防情報局評估資料:伊朗核設施並沒有完全摧毀

2025/06/25

最新文章

中國爆發幼兒園集體鉛中毒事件,一所位於甘肅天水的私立「褐石培心幼兒園」,發現23...

中國幼兒園集體鉛中毒事件:顏料加進食物,毒害兒童的真相疑雲

2025/07/09
美國德克薩斯州中部發生強降雨引發暴洪,截至7月7日已知至少78人死亡、41人失蹤...

美國德州洪災至少78死41失蹤:女童夏令營遭淹沒,為何災難比預期嚴重?

2025/07/07
7月1日泰國憲法法院宣布,泰國總理貝東丹和柬埔寨前總理洪森(Hun Sen)私下...

泰國總理貝東丹被停職:引發民怨的柬埔寨通話「錄音門」政治風波

2025/07/02
2017年日本神奈川縣座間市殺人分屍案事發之後,兇手白石隆浩所住公寓被警方和媒體...

以尋短之名誘騙的「座間9人殺害事件」:兇手白石隆浩死刑執行,「普通人」犯下的網路殘酷命案

2025/06/27
法國舉行世界音樂節,數百萬民眾熱情參與,卻發生女性遭針刺攻擊事件。 圖/歐新社

法國世界音樂祭「針刺襲擊」:全國已知至少145人受害,疑為社群號召針對女性攻擊

2025/06/26
圖為6月24日伊朗首都德黑蘭,支持伊朗最高領導人的群眾。 圖/歐新社

被洩露的美國國防情報局評估資料:伊朗核設施並沒有完全摧毀

2025/06/25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