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他們絕不能通過?再衝美國的宏都拉斯「偷渡Caravan」

2021/01/18 轉角24小時

圖/歐新社
圖/歐新社

▌他們絕不能通過?再衝美國的宏都拉斯「偷渡Caravan」

「眾人一次又一次地往『長城』進擊,直到誰先絕望倒下為止...」美洲的難民危機,自上周五開始重新在中美地峽諸國爆發,苦於颶風、瘟疫、毒梟戰爭與國家貪腐...等天災人禍的極端夾擊,大批來自宏都拉斯的「難民團」人潮,自1月15日深夜開始,突然大舉跨越西部邊境、進入瓜地馬拉,並朝北方千里之外的目的地——美國——大舉前進。瓜國官方估計,直到16日晚間為止,短短24小時內就有9,000名偷渡客闖關入境。於是在北方強鄰美國與墨西哥的聯手施壓下,周日瓜地馬拉也派出了數千軍隊,並在邊境後方20公里設置了「鎮壓防線」,以強勢武力阻止了其中6,000難民的北上前進。

從中美洲出發的「北上難民團」,在新聞名詞中也稱為「篷車團」(英:caravan/西:la caravana)。其借代的意思,是18、19世紀,美洲早期白人殖民屯墾常見的拓荒蓬車隊,與當前難民團攜家帶眷北上尋求生存機會的亡命旅程類似。

在過去邊境管制較鬆的20世紀中旬,來自中美洲的季節工,時常在農忙時節往來美國與墨西哥的邊境賺取外匯;但隨著現代經濟型態的演變,以及冷戰後半葉崛起的「毒品經濟」,美國的邊境也開始迅速關閉,接著而來的獨裁、貪腐、犯罪甚至是戰爭,也讓宏都拉斯、瓜地馬拉與薩爾瓦多等國家,苦於結構性的貧窮與階級發展不均。於是往北逃難的偷渡人潮,也自此一發不可收拾。

圖/法新社
圖/法新社

早期的偷渡行動,大多以個人戶零星進行,但當通往美國的最後關卡——墨西哥——從2006年開始以軍事行動「向毒品宣戰」後,急速暴力化的反毒戰爭,也讓墨西哥成為毒梟割據的血腥戰場,零星的中美難民很容易被捲入犯罪糾紛,染指邊境人蛇生意的毒梟集團也會故意找落單難民「殘酷祭旗」,以警告外來的難民就該認命花錢、不要打亂人蛇市場的行情。

於是在危機四伏的狀況下,中美各國的難民也自然發展出了「難民團」的集體行動意識,就像是美洲移民史上,拓荒者們往往往會結成「篷車團」集體移動,彼此守望相助、嚇阻土匪打劫一樣。

在過去,難民蓬車團的集結移動,往往會透過口耳相傳而沿路集結;但在社群網路的發展下,眾人開始「線上揪團」,新聞媒體的關注與通知更容易引發跨國的雪球效應,吸引沿路各國的偷渡客不斷入夥——特別是在川普治下的美國,對於非法移民的取締尤其敏感而強硬,因此近年來不斷出現的難民團,也屢屢成為國際關注的外交問題,甚至堪稱「地緣危機」。

像是本回從宏都拉斯出發的北上難民團,是從12月份開始集結出發,據稱眾人與2020年11月連續侵襲中美洲的兩個強烈颶風「埃塔」(Eta)與「伊歐塔」(Iota)的受災戶高度重疊。但在邊境的人數集結,一直到上個星期才終於足夠闖進瓜地馬拉,進而引發美國與墨西哥的高度緊張與關注。

圖/歐新社
圖/歐新社

圖/法新社
圖/法新社

「中美難民團進擊!拜登與民主黨移民政策主打的『道德感』,會被難民團危機給戳破嗎?」在美國新聞中,不分派系光譜的許多媒體,都會如此緊張地提及。但事實上,類似的擔心其實很難發生——因為無論川普還是拜登執政,每一次的難民團都能近逼萬人,但最後真正能挺到美墨邊境者,往往只會剩下百餘人而已。

中美難民團的出發,雖然集結聲勢容易,但要徒步跨越上千公里的漫長地景,本來就有極端的體能與資源門檻,許多扶老攜幼的家族偷渡者根本沒辦法疲勞、飢餓、疾病與盤纏耗盡的挑戰,因此只能中途放棄,接過沿路各國政府——在美國政治與資源支持下——的就地安置或遣返安排。

更何況當前的墨西哥、瓜地馬拉等國,本身就已經因為失控的COVID-19而處於迫窘封鎖狀態(本波難民團中,已知21人因身體不適求助瓜國醫護,檢驗確診武漢肺炎),難民團縱貫北上的道路也更難得到社會的餘裕支援與同情。

因此剩下仍繼續前進中的3,000難民,究竟能走到多遠?現實卻殘酷地令人遺憾,機率幾乎不可能走到他們拼命想像的「夢想終點」。

圖/路透社
圖/路透社

轉角24小時

過去24小時,每天影像中的國際深度事件點。

作者文章

「喬丹.巴德拉是瑪琳.勒龐的傑作,他是她一手打造,極其忠誠。」 圖/美聯社

挪用歐盟助理費判有罪:勒龐被禁止選法國總統,子弟兵巴德拉能夠提早接班嗎?

2025/04/02
好萊塢明星方基墨(Val Kilmer)在2025年4月1日因肺炎病逝,享壽65...

捍衛戰士與永遠的蝙蝠俠:方基墨肺炎病逝,享壽65歲

2025/04/02
緬甸強震震垮大量房屋,圖為一家人只能帶著嬰兒露宿街頭。 圖/法新社

緬甸大震災:想捐款卻害怕被軍政府利用?國際捐助有哪些途徑

2025/04/01
緬甸強震導致泰國曼谷興建中的審計署大樓倒塌。 圖/美聯社

曼谷唯一被震垮的大樓:中國「中鐵十局」聯合承建,消失的敏感關鍵詞與文件

2025/03/31
曼德勒一處寺廟倒塌,僧人從旁走過。 圖/美聯社

緬甸大地震已超過1,700死:軍政府一面向國際求援、一面繼續空襲轟炸

2025/03/31
緬甸中部實皆斷層發生7.7強震,圖為南部第一大城仰光也發生馬路陷落裂開的狀況,但...

緬甸7.7強震:大橋崩斷、馬路陷落,泰國曼谷大樓也有倒塌

2025/03/28

最新文章

「喬丹.巴德拉是瑪琳.勒龐的傑作,他是她一手打造,極其忠誠。」 圖/美聯社

挪用歐盟助理費判有罪:勒龐被禁止選法國總統,子弟兵巴德拉能夠提早接班嗎?

2025/04/02
好萊塢明星方基墨(Val Kilmer)在2025年4月1日因肺炎病逝,享壽65...

捍衛戰士與永遠的蝙蝠俠:方基墨肺炎病逝,享壽65歲

2025/04/02
緬甸強震震垮大量房屋,圖為一家人只能帶著嬰兒露宿街頭。 圖/法新社

緬甸大震災:想捐款卻害怕被軍政府利用?國際捐助有哪些途徑

2025/04/01
緬甸強震導致泰國曼谷興建中的審計署大樓倒塌。 圖/美聯社

曼谷唯一被震垮的大樓:中國「中鐵十局」聯合承建,消失的敏感關鍵詞與文件

2025/03/31
曼德勒一處寺廟倒塌,僧人從旁走過。 圖/美聯社

緬甸大地震已超過1,700死:軍政府一面向國際求援、一面繼續空襲轟炸

2025/03/31
緬甸中部實皆斷層發生7.7強震,圖為南部第一大城仰光也發生馬路陷落裂開的狀況,但...

緬甸7.7強震:大橋崩斷、馬路陷落,泰國曼谷大樓也有倒塌

2025/03/28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