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沒有媒體就無需自由:香港警察即時強令的「記者褫奪令」?

2020/09/23 轉角24小時

香港警務處周二發函多家傳媒組織的政令通告,即日起只有受港府新聞處註冊認可、或受國...
香港警務處周二發函多家傳媒組織的政令通告,即日起只有受港府新聞處註冊認可、或受國際認可及知名的非本地機構,才能被港警視為新聞記者並「合法採訪」。圖為香港抗爭期間的資料照片。 圖/美聯社

【2020. 9. 23 香港

沒有媒體就無需自由:香港警察即刻強令的「記者褫奪令」?

「說你不算記者,你們就都不算囉。」社會情況在疫情沉默中依舊緊繃的香港,22日再度由港警引爆政策爭議。根據香港警務處周二發函多家傳媒組織的政令通告,即日起只有受港府新聞處註冊認可、或受國際認可及知名的非本地機構,才能被港警視為新聞記者並「合法採訪」;同時,港警將不再承認原本採訪登記程序中,由媒體組織「香港記者協會」及「香港攝影記者協會」所發出的媒體代表資格。儘管以記協、攝記協,以及絕大多數的媒體工會為首的香港新聞從業人員與國際新聞輿論,都批評港府與港警的「記者褫奪令」已嚴重迫害香港僅存的新聞自由,並加劇「新聞官有化」的直接指控,但以維持「社會秩序」為由的港警仍執意強送政策。

港警表示,本次的「記者認證修正」只需警務處自行更動《警察通例》,因此新制並沒有預告期,而是自宣布翌日——也就是幾小時後的23日——開始執行。不過22日當晚,在發動街頭驅離的港警,就已開始對所有記者發動搜身檢查,並拒絕放行只持記協、攝記協登記證的媒體單位。

像是22日晚間在香港將軍澳的知專設計學院外,出現近百名自發民眾,為一年前神秘逝世的15歲少女陳彥霖忌日獻花默哀。但大批港警卻隨即出現,並以眾人違反「防疫限制聚集令」為由發動驅離。行動中,現場大批傳媒記者都被刻意包圍,遭港警逐一搜索,並以「記者資格新制」區分為數塊指定採訪、或人身控制區。

根據香港主流媒體《明報》的現場見證,現場大部分的電視、廣播與主流報紙媒體都在出示「公司職員證」後被放行進入前線,並在警方監督下拍攝;至於大部分的網路媒體、自由記者與獨立新聞單位,則都被控制在限制區裡「罰站」,為有少部分網媒在盤查後獲准進入主流媒體區。

香港新聞從業人員與國際新聞輿論,都批評港府與港警的「記者褫奪令」已嚴重迫害香港僅...
香港新聞從業人員與國際新聞輿論,都批評港府與港警的「記者褫奪令」已嚴重迫害香港僅存的新聞自由,並加劇「新聞官有化」的直接指控。圖為香港抗爭期間的資料照片。 圖/路透社

目前,香港記協、攝記協與多家獨立媒體聯盟與記者職工會,都已聯合發出聲明,譴責港警修正管制強度是「打壓新聞自由」,對於公民媒體、自由記者與獨立新聞機構的社會監督,將造成不可收拾的寒蟬效應。但對此,港府與港警則毫無反應,反而強調這一切的修例,早就已經是內部討論的最佳共識。

香港警務處主張:修改傳媒代表資格的認定標準,是鑑於過去一年來「前線經驗」的修正。因為在反送中、反港版國安法...等街頭抗爭裡,有許多「社會暴徒」偽裝成前線記者,進入街頭封鎖區內阻礙警察的鎮壓任務,再加上記協、攝記協等民間組織對於傳媒定義的審核不受港府所信任,因此港警方面才會限縮採訪資格,以更嚴格的政府標準來「管制視聽與秩序」。

相關政策的設定,早在今年8月初,香港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因《港版國安法》被捕後,港警就已出現相應的「分級政策」,以限定邀請的方式,讓親政府、友警派的媒體隨警方一同團體採訪。而類似「餵獨家」的生態,雖然在各國都屢見不鮮,但消去法、公開排除的限制手段來逆向操作,卻是相對罕見、且明顯有限制言論自由之嫌的恫嚇姿態。

不過對此,港警方面則有一番說詞。當局認為,記者認可新制的上路「也是為了要保護市民的安全」,並強調政策是為了適當的分流與管制;沒有通過認證、或不被政府認可的「所謂記者」,仍可以在「封鎖線外」採訪,「一般無關警方的公眾採訪,只要不犯法,就不會被警察捉囉!」但像是警方記者會、政府部會、以及警察接頭設置的鎮壓封鎖線,這些「所謂記者」或都不得以採訪之名放行。

這樣的政策,雖然不容易阻止「非認證記者們」的獨立採訪與新聞熱誠,但透過片面修例的加強管制,港警卻更有「逮捕/迫害/施壓現場記者」的空間與法律工具,對於重大衝突事件而言,直接押在香港新聞人身上的各種「合法人身威脅」,也將因此無限放大,形成自我審查或遭法律殲滅的恐懼壓力。

香港警務處主張:反送中、反港版國安法...等街頭抗爭裡,有許多「社會暴徒」偽裝成...
香港警務處主張:反送中、反港版國安法...等街頭抗爭裡,有許多「社會暴徒」偽裝成前線記者,再加上記協、攝記協等民間組織對於傳媒定義的審核不受港府所信任,因此港警方面才會限縮採訪資格,以更嚴格的政府標準來「管制視聽與秩序」。圖為香港抗爭期間的資料照片。 圖/美聯社

在港警的各種「控訴」中,主要針對的是香港的公民記者與獨立記者,前者泛指的是非傳統體制下的業餘採訪人,後者則多是從傳統媒體組織離開、自由接案攝影撰稿的無所屬新聞人。這些散落前線的「新聞個體戶」,往往能傳回警民衝突前線,最寫實、最無衝擊且無遮掩的直擊實錄,但卻因單兵採訪無支援、以及各種新聞見證與新聞界入的界線模糊,而在各種重要性崛起之中成為港警眼中釘。

在傳統邏輯下,對於新聞媒體的公信力界定、或管制,往往是政府打擊「不實/或不利新聞」的量尺。但在當前的數位時代,大型媒體閱聽公信力已不如過往絕對,網路時代的自媒體崛起,亦扭轉並拓展了「真實」的呈現途徑與效率——特別考量到香港政治的在地現實,以及政府與人民之間極度不對等的權力關係,港警本回的新聞管制與記者離間政策,也才會被國際與新聞圈輿論,批評為「打壓自由與真實之聲的爭議暴行」。

以香港記者協會的聲明稿為例,就算是主流媒體之間也是無比悲憤,因為港警22日的制度修正,完全是以「說幹就幹」的心態霸王硬上弓,事前完全沒有與記協溝通、或對各方傳媒發出預告期。此一政策態度,不僅故意強調「算不算『新聞』由政府說了算」的威權下馬威姿態,更以政治暴力公開摧毀了香港僅存的新聞自由。

「此項修訂變相由官方界定何謂記者,根本地改變香港原有的制度,無異於實行官方發牌制度,嚴重影響採訪自由及新聞自由,亦令香港逐漸走向極權管治之路。」記協聲明稿中,沉痛而憤怒地控訴。

 圖/歐新社
圖/歐新社


收看更多文章,請訂閱轉角國際facebook專頁:

推薦閱讀

PSHK、米報、啤梨晚報等逾 30 媒體聯署 斥警篩選傳媒違《基本法》 表明繼續採訪 | 立場報道 | 立場新聞

市民悼念陳彥霖逝世一年 警逐一查記者證件分主流傳媒及網媒 橙帶設「採訪區」 (21:21) - 20200922 - 港聞

【篩選傳媒】記協等傳媒工會聯合聲明 嚴正抗議修改「傳媒代表」定義 斥等同官方發牌 | 立場報道 | 立場新聞

陳彥霖逝世一年 市民知專外悼念 - 20200923 - 港聞

作者文章

美國前總統川普纏訟多時的AV女星封口費案,在3月30日證實紐約大陪審團已決定起訴...

川普被起訴:AV女星封口費訴訟案,美國第一位刑事指控的前總統

2023/03/31
2022年3月14日,俄國老牌官媒《第一頻道》編輯瑪莉娜於新聞直播中大舉反戰標語...

善惡之間,良心無法選擇沉默:俄羅斯「反戰新聞編輯」後來呢?

2023/03/30
拘留所內的影像發現,在火災發生之後,警衛無視受困的其他移民、逕自逃生離去,引發倫...

墨西哥移民拘留所大火:惡火吞噬40條人命...警衛「見死不救」

2023/03/29
納許維爾槍擊案發生後,校車將學生撤離聖約學校,一名學童在校車上哭泣。 圖/美聯社

襲擊福音小學的仇恨?美國納許維爾校園槍擊案:6人死亡、槍手已遭擊斃

2023/03/28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俄羅斯總統普丁3月21日在克里姆林宮會晤之後,雙方簽署「關於...

極權好朋友?中俄聯合聲明:不切實際的停火呼籲、習普互利的聯手陣線

2023/03/22
馬立波的單親爸爸梅熱維(Yevhen Mezhevyi)2022年6月冒著生命危...

救回被俄羅斯「綁架」的孩子:一位烏克蘭父親的千里尋兒記

2023/03/21

最新文章

美國前總統川普纏訟多時的AV女星封口費案,在3月30日證實紐約大陪審團已決定起訴...

川普被起訴:AV女星封口費訴訟案,美國第一位刑事指控的前總統

2023/03/31
《華盛頓郵報》美籍記者埃文.格什科維奇(Evan Gershkovich,中)被...

【Daily Podcast】川普被起訴:美國第一位受刑事指控的前總統/華爾街日報美籍記者被俄羅斯逮捕/芬蘭獲得30個會員國同意加入北約

2023/03/31
美聯社的火車專訪,澤倫斯基:願意邀請習近平來烏克蘭訪問。 圖/美聯社

【Daily Podcast】澤倫斯基:願意邀請習近平來烏克蘭訪問|教宗方濟各住院、對烏俄的看法,以及AI假圖事件|英王查爾斯三世訪德,發言譴責俄羅斯

2023/03/30
2022年3月14日,俄國老牌官媒《第一頻道》編輯瑪莉娜於新聞直播中大舉反戰標語...

善惡之間,良心無法選擇沉默:俄羅斯「反戰新聞編輯」後來呢?

2023/03/30
拘留所內的影像發現,在火災發生之後,警衛無視受困的其他移民、逕自逃生離去,引發倫...

墨西哥移民拘留所大火:惡火吞噬40條人命...警衛「見死不救」

2023/03/29
圖為美國納許維爾校園槍擊案的監視器影像,槍手赫爾(Audrey Hale)持兩把...

【Daily Podcast】美國納許維爾校園槍擊案更新:槍手背景、警方修正「跨性別」說法|墨西哥移民居留所縱火40人死亡

2023/03/29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