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鏡頭背後/營養午餐罪與罰?義大利社會爭辯的小學「欠債餐」

2019/04/10 轉角24小時

「貧窮,是小孩的錯嗎?」 圖/聯合報系資料圖庫
「貧窮,是小孩的錯嗎?」 圖/聯合報系資料圖庫

【2019. 4. 10 義大利

營養午餐罪與罰?義大利社會爭辯的小學「欠債餐」

「貧窮,是小孩的錯嗎?」照片中的鮪魚罐頭,是義大利社會過去三天論戰沸騰的起點——一切的開始,都來自於那份特別的「營養午餐」。

上個星期日,義大利北方維隆納省(Verona)的地方大報《競技場報》(L’Arena,得名於維隆納的古蹟地標)報導了一起校園事件:在維省中部小鎮米內爾貝(Minerbe)的一所公立小學,一名小女孩正與同學一同排隊進餐廳,等待中午發放的營養午餐。

在平時狀態下,義大利小學裡的營養午餐,大多會有兩份主餐點——通常是義大利麵配上肉食,這天也不例外....除了小女孩之外——輪到小女孩時,食堂的老師卻把她拉到一旁,朝她手上塞了一個鮪魚罐頭和一小包餅乾,「因為妳的餐費已經遲交兩天。」

意識到自己「和大家不一樣」,並因「貧窮」而產生屈辱惡感的小女孩,在接過罐頭後,忍不住心酸地在餐廳裡放聲大哭。這一哭驚動了同學、家長會,然後又再透過《競技場報》驚動了義大利社會。

《競技場報》報導,米納貝爾小學的「鮪魚罐頭」,是市長吉拉迪(Andrea Girardi)於2018年年底推行的「催繳政策」,其目的是要打消家長積欠的學雜費呆帳,避免兒童教養的成本被轉嫁回學校負擔、讓全民買單。以營養午餐為例,只要學生家長逾時未繳餐食費,「欠債」學童將先得到「兩頓寬限餐」;但若家長仍不繳錢,學校這才會依法啟動「罐頭機制」,只准欠費學生領到蘇打餅乾與鮪魚罐頭。

「這樣的規定,是把第一線教育工作者,擺入一個極為殘忍而為難的位置。」一位匿名的米納貝爾老師表示,雖然政府是希望幫助學校追回欠費,但「差別餐點」的作法卻等於公開懲罰弱勢、宣示社會階級,這不僅對學童造成極大的心理壓力,也嚴重影響課堂內的學習氣氛。

在這種狀況下,許多老師寧可把自己的供餐換給學生,也不願意啟動「罐頭機制」;而報導傳出之後,對女學童深感同情的義大利社會,也群起譴責吉拉迪市長的作法,「是把父母親與社會的失能,懲罰在無辜兒童的身上!」

「你以為我想嗎?但這是法制問題、原則問題。」在風波四起後,市長吉拉迪也向全國性大報《共和國報》表示:小女孩一家是「外國籍移民」,其家庭狀況確實貧窮,但市府與學校方面也不斷試圖協助、提供解套方案,「輿論就只顧著譴責我們沒良心,但你知道市政府提了多少個替代方案給這個家庭嗎?我們也曾經想要斡旋,讓父母用社會服務的時數來抵換女兒的營養午餐錢,是他們拒絕的!在切斷正常午餐前,我們也試著聯絡他說明狀況,但是他們不接電話的!」

「我們必須尊重法律、制度,這樣才能對所有人『公平』。」吉拉迪表示,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就算是營養午餐也不例外——如果今天他讓女孩「白吃一頓」,那學校該怎樣對乖乖交錢的其他家長交代?該怎樣對辛苦工作納稅人交代?

「有鮪魚罐頭吃就已經很優待了!」吉拉迪繼續抱怨,「人生來這個世界上,總是得有所犧牲。我以前也很窮啊,但我爸就拼命兼了兩份工作養活一家,做人就是要堂堂正正、不該總只想著能依賴誰!」

然而吉拉迪的辯解,卻引發更強烈的社會反彈。反對者質疑,吉拉迪屬於民粹主義排外「聯盟黨」(Lega,前稱「北方聯盟」)的黨員,其針對營養午餐的差別對策,明顯是針對新住民與弱勢家庭的「政策歧視」;其口中雖然高喊公平原則,但實質上的結果,卻是對弱勢學童的變相懲罰、甚至是霸凌,「政府無法輔導、不能幫忙也就算了,用歧視性手段來懲罰小孩子...這到底能有甚麼鬼幫助?」

事情自此,義大利輿論也分成兩派群起激辯;但真正出面的解決問題的,卻是義大利足球國腳——效力於義甲聯賽「國際米蘭」的中場選手,安東尼奧.坎德雷瓦(Antonio Candreva)。

《共和國報》表示,在見到小女孩的故事後,坎德雷瓦於是打了通電話給米內爾貝市府,主動表達願意「付清該所小學內所有弱勢學童的一年份午餐費用」,並打算主動發起慈善基金,透過制度性地解決類似的問題,「別再讓『罐頭特殊餐』出現在弱勢小朋友的午餐桌上。」

吉拉迪表示,目前該所學校的200名學童裡,就至少有30人繳不出營養午餐錢;之中只有6個小朋友「是義大利人」,其他學生都是「外來移民」。根據規定,義大利小學的營養午餐餐費,每頓大約歐元5.4塊(新台幣187元),其中17%由政府補助,弱勢家庭還可再申請40-50%的費用折抵。

「有人幫忙很好啊,你們記者把新聞報出去後,是很多人主動聯絡要幫忙啦。」吉拉迪表示,「但打來靠腰罵人的電話,真的比較多。」

義大利足球國腳、效力於義甲聯賽「國際米蘭」的中場選手——安東尼奧.坎德雷瓦(Antonio Candreva)——挺身而出。 圖/路透社
義大利足球國腳、效力於義甲聯賽「國際米蘭」的中場選手——安東尼奧.坎德雷瓦(Antonio Candreva)——挺身而出。 圖/路透社


轉角24小時

過去24小時,每天影像中的國際深度事件點。

最新文章

9月1日的印尼抗爭民眾,舉著草帽海賊旗。 圖/法新社

持續飄揚的草帽海賊旗:印尼抗爭全國蔓延,軍警鎮壓能解決政治不滿?

2025/09/02
阿富汗強震,Mazar Dara村的倖存者走過被震毀的房屋。 圖/法新社

強震後的「死寂」:阿富汗東北部規模6地震,已知至少800死、2800傷

2025/09/02
在不幸殉職的記者中,33歲的記者瑪麗安.達加(Mariam Dagga)在加薩的...

唯一的武器是相機:新聞記者在加薩遇害人數已超過220人,報導真相的致命風險

2025/09/01
根據聯合國最新統計數據,去年2024年整年共有383名人道工作者在執勤時不幸喪生...

全球人道援助工作者383人死亡:遇害人數創歷史新高,超過半數在加薩喪命

2025/08/20
雙方回到橢圓形辦公室,將較於今年2月28日雙方於同一地點激烈口角後不歡而散後,本...

歐美將協調提供烏克蘭安全保障,白宮會議時俄羅斯仍持續轟炸

2025/08/19
美國德州聖安東尼奧公共圖書館舊書《你的孩子、他的家人和朋友》在1943年被借出,...

那些年我忘記還的書:逾期超過半世紀,美國圖書館為何逐漸取消罰款制度

2025/08/19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