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鏡頭背後/營養午餐罪與罰?義大利社會爭辯的小學「欠債餐」

2019/04/10 轉角24小時

「貧窮,是小孩的錯嗎?」 圖/聯合報系資料圖庫
「貧窮,是小孩的錯嗎?」 圖/聯合報系資料圖庫

【2019. 4. 10 義大利

營養午餐罪與罰?義大利社會爭辯的小學「欠債餐」

「貧窮,是小孩的錯嗎?」照片中的鮪魚罐頭,是義大利社會過去三天論戰沸騰的起點——一切的開始,都來自於那份特別的「營養午餐」。

上個星期日,義大利北方維隆納省(Verona)的地方大報《競技場報》(L’Arena,得名於維隆納的古蹟地標)報導了一起校園事件:在維省中部小鎮米內爾貝(Minerbe)的一所公立小學,一名小女孩正與同學一同排隊進餐廳,等待中午發放的營養午餐。

在平時狀態下,義大利小學裡的營養午餐,大多會有兩份主餐點——通常是義大利麵配上肉食,這天也不例外....除了小女孩之外——輪到小女孩時,食堂的老師卻把她拉到一旁,朝她手上塞了一個鮪魚罐頭和一小包餅乾,「因為妳的餐費已經遲交兩天。」

意識到自己「和大家不一樣」,並因「貧窮」而產生屈辱惡感的小女孩,在接過罐頭後,忍不住心酸地在餐廳裡放聲大哭。這一哭驚動了同學、家長會,然後又再透過《競技場報》驚動了義大利社會。

《競技場報》報導,米納貝爾小學的「鮪魚罐頭」,是市長吉拉迪(Andrea Girardi)於2018年年底推行的「催繳政策」,其目的是要打消家長積欠的學雜費呆帳,避免兒童教養的成本被轉嫁回學校負擔、讓全民買單。以營養午餐為例,只要學生家長逾時未繳餐食費,「欠債」學童將先得到「兩頓寬限餐」;但若家長仍不繳錢,學校這才會依法啟動「罐頭機制」,只准欠費學生領到蘇打餅乾與鮪魚罐頭。

「這樣的規定,是把第一線教育工作者,擺入一個極為殘忍而為難的位置。」一位匿名的米納貝爾老師表示,雖然政府是希望幫助學校追回欠費,但「差別餐點」的作法卻等於公開懲罰弱勢、宣示社會階級,這不僅對學童造成極大的心理壓力,也嚴重影響課堂內的學習氣氛。

在這種狀況下,許多老師寧可把自己的供餐換給學生,也不願意啟動「罐頭機制」;而報導傳出之後,對女學童深感同情的義大利社會,也群起譴責吉拉迪市長的作法,「是把父母親與社會的失能,懲罰在無辜兒童的身上!」

「你以為我想嗎?但這是法制問題、原則問題。」在風波四起後,市長吉拉迪也向全國性大報《共和國報》表示:小女孩一家是「外國籍移民」,其家庭狀況確實貧窮,但市府與學校方面也不斷試圖協助、提供解套方案,「輿論就只顧著譴責我們沒良心,但你知道市政府提了多少個替代方案給這個家庭嗎?我們也曾經想要斡旋,讓父母用社會服務的時數來抵換女兒的營養午餐錢,是他們拒絕的!在切斷正常午餐前,我們也試著聯絡他說明狀況,但是他們不接電話的!」

「我們必須尊重法律、制度,這樣才能對所有人『公平』。」吉拉迪表示,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就算是營養午餐也不例外——如果今天他讓女孩「白吃一頓」,那學校該怎樣對乖乖交錢的其他家長交代?該怎樣對辛苦工作納稅人交代?

「有鮪魚罐頭吃就已經很優待了!」吉拉迪繼續抱怨,「人生來這個世界上,總是得有所犧牲。我以前也很窮啊,但我爸就拼命兼了兩份工作養活一家,做人就是要堂堂正正、不該總只想著能依賴誰!」

然而吉拉迪的辯解,卻引發更強烈的社會反彈。反對者質疑,吉拉迪屬於民粹主義排外「聯盟黨」(Lega,前稱「北方聯盟」)的黨員,其針對營養午餐的差別對策,明顯是針對新住民與弱勢家庭的「政策歧視」;其口中雖然高喊公平原則,但實質上的結果,卻是對弱勢學童的變相懲罰、甚至是霸凌,「政府無法輔導、不能幫忙也就算了,用歧視性手段來懲罰小孩子...這到底能有甚麼鬼幫助?」

事情自此,義大利輿論也分成兩派群起激辯;但真正出面的解決問題的,卻是義大利足球國腳——效力於義甲聯賽「國際米蘭」的中場選手,安東尼奧.坎德雷瓦(Antonio Candreva)。

《共和國報》表示,在見到小女孩的故事後,坎德雷瓦於是打了通電話給米內爾貝市府,主動表達願意「付清該所小學內所有弱勢學童的一年份午餐費用」,並打算主動發起慈善基金,透過制度性地解決類似的問題,「別再讓『罐頭特殊餐』出現在弱勢小朋友的午餐桌上。」

吉拉迪表示,目前該所學校的200名學童裡,就至少有30人繳不出營養午餐錢;之中只有6個小朋友「是義大利人」,其他學生都是「外來移民」。根據規定,義大利小學的營養午餐餐費,每頓大約歐元5.4塊(新台幣187元),其中17%由政府補助,弱勢家庭還可再申請40-50%的費用折抵。

「有人幫忙很好啊,你們記者把新聞報出去後,是很多人主動聯絡要幫忙啦。」吉拉迪表示,「但打來靠腰罵人的電話,真的比較多。」

義大利足球國腳、效力於義甲聯賽「國際米蘭」的中場選手——安東尼奧.坎德雷瓦(Antonio Candreva)——挺身而出。 圖/路透社
義大利足球國腳、效力於義甲聯賽「國際米蘭」的中場選手——安東尼奧.坎德雷瓦(Antonio Candreva)——挺身而出。 圖/路透社


轉角24小時

過去24小時,每天影像中的國際深度事件點。

最新文章

在高速公路上排隊、等待進入英國多佛港的貨櫃車。 圖/路透社

英歐關係的重塑...或是屈服?從食品進出口到國防,英國與歐盟達成多方面協議

2025/05/20
美國前總統拜登辦公室5月18日對外表示,拜登被診斷出罹患攝護腺癌,癌細胞已經擴散...

健康狀況是否被隱瞞?拜登公布罹患攝護腺癌,引發輿論質疑聲浪

2025/05/19
2025年2月26日,一名支持歐盟的人士在倫敦英國議會外揮舞歐盟旗幟。 圖/歐新...

當歐洲必須團結以求「戰略自主」:英國正在走回歐盟嗎?

2025/05/16
柏林街頭的一幅畫著川普的塗鴉。 圖/歐新社

美中關稅戰還有未爆彈?美國對中課稅仍然最高,90天後關稅可能再增

2025/05/13
新教宗良十四世,從陽台向廣場上等待的民眾揮手致意。 圖/法新社

天主教會改革的延續:新教宗良十四世的名號意義與首次演說

2025/05/09
選舉新教宗的秘密會議(Conclave),已經在5月7日下午於西斯汀教堂正式展開...

誰是下一位追隨上主榜樣的牧者?選舉教宗的秘密會議正式展開

2025/05/07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