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36小時全國大罷工:在國家破產前夜的最後怒吼?
【2018.9.26 阿根廷】 阿根廷36小時全國大罷工:在國家破產前夜的最後怒吼?
危機版的今天暫時停止!國內經濟體質不佳又遭遇嚴重旱災的南美大國阿根廷,目前正因國內通膨失速與貨幣貶值的自由落體,處於新一場危機的邊緣。儘管阿根廷總統馬克里(Mauricio Macri)正力圖在本周內,從國際貨幣基金(IMF)取得500億美金的紓困融資;但交換的撙節政策,卻遭到阿根廷勞工與工會的強力反彈,阿根廷24、25兩日也因「36小時全國大罷工」而全面癱瘓;與此同時,阿根廷中央銀行行長周二更「無預警辭職」,突發的人事巨變,也加劇了「高官跳船」、「阿根廷失控」的錯愕揣測。
「阿根廷已經遭遇太多、太多次羞辱了!這次,人民將共同站出來,大聲地怒吼『夠了!』」國內勢力最龐大的阿根廷總工會(CGT)表示,為了抗議阿根廷政府的無能與經濟對策的失調,以總工會為首的各大工商勞工團體,已於9月24日、25日發起了36小時的全國大罷工。
《路透社》表示,阿根廷的36小時大罷工,得到了各級工會、農團的響應,像是農業大城羅薩里奧的貨櫃裝貨與出口就全面凍結,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更是一片沉寂,包括港運、鐵路、空中交通都陷入停滯。
工會表示,這次的罷工目的,不僅是對馬克里政府的不信任表態;在經濟危機之下,一般的阿根廷人根本已無力負擔不斷暴漲的生活成本與物價。因此,勞工與農民才會選在馬克里總統飛赴紐約,參加聯合國大會並與IMF協調融資方案時,以「癱瘓國家」的方式,表達民間對於嚴苛撙節政策的疑慮與悲憤。
過去曾多次遭遇金融危機的阿根廷,2018年至今國內通膨已飆過40%、阿根廷披索對美金的匯率亦大貶超過50%,各項出口表現、政府負債、民生物價、經濟成長都極為慘澹,國內的不滿民意與國際的撤資壓力,也讓執政的馬克里總統極為頭痛。
出身於阿根廷商業豪族的馬克里,是阿根廷政壇近20年快速崛起的中間右派明星。在2015年當選總統後,馬克里祭出了一系列「溫和開放」的經濟政策,試圖逆轉前朝的基希納政權(2003-2015,克里斯蒂娜.費南德茲夫婦執政期間)所留下的民粹左翼政策,以及舉債失控的政府赤字。
|
馬克里治下,阿根廷陸續解除了水、電、糧食生產與出口的種種補貼;但緩解赤字之際,國民的生活成本卻不斷上攀,國際投資也不如預期。之後在去年年底、今年年初,阿根廷更遭遇嚴重的旱災,阿國農業的經濟主力——包括玉米、小麥、黃豆...等——直接欠收了25%,無論穀物出口還是阿根廷聞名世界的畜牧業,全都遭遇重創。
旱災欠收的衝擊,讓阿根廷本就孱弱的經濟雪上加霜,因此馬克里才不得不重回老路,於年中向IMF再度提出500億美金的紓困請求。然而到了9月,阿根廷的經濟狀況仍未見好轉,馬克里總統遂決定與IMF再開協調,希望提早融資;豈料相關消息卻引發市場恐慌,進一步惡化了阿根廷的國內經濟。
市場信心的崩潰,也讓亟欲討好IMF的馬克里加速了「改革」腳步,並提出了極為劇烈的政府部門整併。但當IMF談判已進入最後階段,今年6月份才臨危受命、接掌阿根廷央行行長的馬克里臂膀——卡普托(Luis Caputo)——卻突然於9月25日無預警宣布辭職。 卡普托的辭職消息,讓國際市場一片錯愕,像是富達投資就對英國《金融時報》表示,「(他的辭職)讓阿根廷進入了無比糟糕的混亂時刻!」;但阿根廷《民族報》卻認為,卡普托的離職雖然一度衝擊金融圈,但卻是「符合IMF期待」的合理對策。
在馬克里的經濟危機應變團隊內,央行行長卡普托與財政部長杜伊夫尼(Nicolás Dujovne),政策立場極為分歧;而主張在關鍵時刻應動用央行儲備緩解披索貶值速度的卡普托,與IMF的關係「早已破裂」,因此辭職的決定,早已由馬克里拍板定案,「大家安排不攏的,僅是去職的時間點問題。」
《民族報》表示,由於目前馬克里人正在紐約參加聯合國大會,會議空檔中,他也將與國際投資者、華爾街、以及IMF正式敲定紓困合作案。因此在總統劇本中,卡普托的辭職也將會是阿根廷給IMF的「政策禮物」,並彰顯阿根廷遵守IMF自由化與財政平衡路線的「改革誠意」。
阿根廷官員向《路透社》透露,無論國內反彈多麼劇烈,阿根廷與IMF最快將在這個星期內就完成紓困協議,除了6月份雙方敲定的500億美金外,IMF還可能另外增加30至50億美金的信貸額度,以協助馬克里度過難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