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轉角封面:「巴勒斯坦不是你的畫布」伯利恆之牆的惡搞塗鴉

2017/10/20 轉角24小時

惡搞曼德拉(他才不是)(但金句是真的)。請搜尋:「在非洲,每六十秒,就有一分鐘過去。」
 圖/路透社
惡搞曼德拉(他才不是)(但金句是真的)。請搜尋:「在非洲,每六十秒,就有一分鐘過去。」 圖/路透社

【2017.10.16-10.20 巴勒斯坦/一周封面】

轉角封面:「巴勒斯坦不是你的畫布」伯利恆之牆的惡搞塗鴉

#巴勒斯坦不是你的畫布

懂得笑就不會恨了?約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城市——伯利恆(Bethlehem)——除了是耶穌的出生地,更因以色列為了隔離巴勒斯坦人而逐起的高牆聞名。這道惡名昭彰的隔離牆,一直都是巴勒斯坦「被佔領」的象徵,如同過去的柏林圍牆一般,牆上也總是關於抗爭、自由與巴人掙扎的塗鴉與標語。

像是英國的神祕塗鴉客Bansky,就不斷地在伯利恆之牆留下作品,甚至去年還號召了一批反戰藝術家,在圍牆邊開設了「全世界景觀最糟的飯店」——Walled Off Hotel(窗外只能看見鐵絲網與隔離牆外)。

巴人的抗爭故事,與Bansky的跨境加持,讓圍牆本體成為了全球塗鴉客的朝聖之地。但在能見度之外,伴隨而來地卻是各種尷尬與困擾——其中,就包括圖中這幅「貌似幽默」的塗鴉畫作。

曼德拉(#MorganFreeman)川普(#Eminem #Stan) 截自@LUSHSUX
曼德拉(#MorganFreeman)川普(#Eminem #Stan) 截自@LUSHSUX

桑德斯(#Curb_Your_Enthusiasm、#LarryDavid、#喜歡阿拉伯菜的猶太人)、祖克柏(#Startrek、#百科、#Data、#MySpace) 截自@LUSHSUX
桑德斯(#Curb_Your_Enthusiasm、#LarryDavid、#喜歡阿拉伯菜的猶太人)、祖克柏(#Startrek、#百科、#Data、#MySpace) 截自@LUSHSUX

這幅惡搞曼德拉的作品,是由澳洲匿名藝術家LUSHSUX,在網路上號召網友提案的結果。除了「曼德拉-費里曼」外,一系列作品還包括了川普(默寫「宿敵」饒舌歌手阿姆的歌詞《Stan》,惡搞川普私下是歌詞裡的失控歌迷)、桑德斯(說出美國喜劇《人生如戲》主角拉瑞.大衛的猶太笑話)以及祖克伯(讓他成為Startrek裡蒐集人類數據的生化人)。

僅管這類的惡搞相當常見,但LUSHSUX高調的作法卻引發在地不滿,在塗鴉完成後的兩天內,每幅作品上頭就都被用紅漆噴上了憤怒的阿拉伯文抗議:「巴勒斯坦才不是你的畫布!」

在地藝術家認為,LUSHSUX的作品不僅沒有關懷訴求,在隔離牆上的放肆惡搞,也只是踩在巴人痛苦上的譁眾取寵——他要的只是牆上的世界目光,至於牆下的故事與背景,創作者卻毫不在意。

過去多有爭議作品的LUSHSUX,就曾在2016美國總統大選期間,在墨爾本街頭畫出「希拉蕊脫衣舞孃」的諷刺塗鴉,但物化女性的方式,卻因社區抗議而下架。而在約旦河西岸挨罵後,LUSHSUX仍不改其志,並繼續舉辦著網友投票,要讓大家選出「下一個隔離牆上的主角該是哪一位」。

LUSHSUX的希拉蕊爭議,左為抗議前,右為抗議後。 圖/路透社
LUSHSUX的希拉蕊爭議,左為抗議前,右為抗議後。 圖/路透社


轉角24小時

過去24小時,每天影像中的國際深度事件點。

最新文章

越戰時噴灑落葉劑的美軍飛機。 圖/維基共享

越戰結束50年:橙劑毒害殘留至今,美國USAID預算刪減導致清理工作停頓

2025/04/30
西班牙巴塞隆納。 圖/路透社

超過12小時全國癱瘓:西葡無預警大停電,原因歸咎「極端氣候」造成線路異常

2025/04/29
伊朗阿拔斯港的沙西德拉賈伊港4月26日發生大爆炸。 圖/歐新社

伊朗港口爆炸:至少40死、千人傷,德黑蘭否認與軍武有關

2025/04/28
基輔一處建物被俄羅斯飛彈炸毀。 圖/路透社

克里米亞之爭:烏克蘭堅持談判寸土不讓,川普指責澤倫斯基

2025/04/24
美國富豪馬斯克要回頭顧好本業特斯拉。 圖/美聯社

後院失火:特斯拉利潤掉71%,馬斯克減少DOGE工作時間能救回業績和股價嗎?

2025/04/23
印度控制的喀什米爾地區,4月22日發生恐怖攻擊,數名槍手在當地的觀光旅遊景點發動...

印控喀什米爾地區恐怖攻擊:武裝組織槍殺觀光客,分離主義的衝突與憤怒激化?

2025/04/23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