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2017年諾貝爾和平獎:「國際廢除核武器運動」獲得

2017/10/06 轉角24小時

圖/諾貝爾和平獎
圖/諾貝爾和平獎

【2017.10.6 挪威】

2017年諾貝爾和平獎:「國際廢除核武器運動」獲得

2017年諾貝爾和平獎,由「國際廢除核武器運動」(International Campaign to Abolish Nuclear Weapons, ICAN)獲得。

負責評定和平獎的挪威諾貝爾委員會表示,在北韓危機之下,核武對世界的威脅再清楚也不過;但多年來致力於推廣廢核武倡議的ICAN,卻已成功促成國際核武裁軍,消除了1萬5千枚核武器的存在。

近年來,諾貝爾和平獎的評審結果,曾多次引發爭議。像是2008年的美國總統歐巴馬、2012年的歐盟,與2016年因與FARC和解談判而獲獎的哥倫比亞總統桑托斯,獲獎之後都引發了各方對於「和平」定義的議論。

此外,在1992年因爭取緬甸民主和人權而獲獎的翁山蘇姬,近期也因羅興亞人的處置問題,遭到國際社會的譴責;但面對數十萬份要求「撤銷翁山蘇姬得獎」的抗議連署,挪威諾貝爾委員會僅表示「本會無權追回授獎」。

英國《衛報》指出,除了歐巴馬與翁山蘇姬之外,歷史上也有不少「事後不符期待」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像是1973年因調停越戰有功而獲獎的季辛吉(仍持續在各地推行「骯髒戰爭」),或者是1994年參與以色列-巴勒斯坦和平協議的西蒙・佩雷斯(後來被爆出主持以色列的核武計劃),都讓獎項的授與顯得尷尬。

《外交》雜誌就認為,為了避免再被得獎人「背叛」,挪威諾貝爾委員會應該考慮「只將和平獎授與已故人士」。

自從1974年確立規則後,諾貝爾基金會即不再授與獎項給已故人士;但過去,諾貝爾和平獎曾於1961年,頒給因公殉職的前聯合國秘書長道格.哈馬紹——在當年稍早,哈馬紹為了調廷剛果內戰,而不幸於前線墜機身亡,這也是聯合國成立至今,唯一一位殉職的最高代表。

  

▌更多深度國際新聞:

〈轉角國際〉


轉角24小時

過去24小時,每天影像中的國際深度事件點。

最新文章

南韓憲法法院8名法官一致通過,宣判「確定罷免」 尹錫悅。 圖/歐新社

南韓尹錫悅罷免案宣判:法官宣告「罷免尹錫悅」,60天內舉行總統大選

2025/04/04
「喬丹.巴德拉是瑪琳.勒龐的傑作,他是她一手打造,極其忠誠。」 圖/美聯社

挪用歐盟助理費判有罪:勒龐被禁止選法國總統,子弟兵巴德拉能夠提早接班嗎?

2025/04/02
好萊塢明星方基墨(Val Kilmer)在2025年4月1日因肺炎病逝,享壽65...

捍衛戰士與永遠的蝙蝠俠:方基墨肺炎病逝,享壽65歲

2025/04/02
緬甸強震震垮大量房屋,圖為一家人只能帶著嬰兒露宿街頭。 圖/法新社

緬甸大震災:想捐款卻害怕被軍政府利用?國際捐助有哪些途徑

2025/04/01
緬甸強震導致泰國曼谷興建中的審計署大樓倒塌。 圖/美聯社

曼谷唯一被震垮的大樓:中國「中鐵十局」聯合承建,消失的敏感關鍵詞與文件

2025/03/31
曼德勒一處寺廟倒塌,僧人從旁走過。 圖/美聯社

緬甸大地震已超過1,700死:軍政府一面向國際求援、一面繼續空襲轟炸

2025/03/3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