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封鎖戰:沙烏地、阿聯、巴林、葉門與埃及,對卡達「同步斷交」
【2017.06.05 卡達】 外交封鎖戰:沙烏地、阿聯、巴林、葉門與埃及,對卡達「同步斷交」
海灣阿拉伯國家的內鬥,已進入難以收拾的白熱化對抗!沙烏地阿拉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巴林、葉門與埃及等五國,5日上午突然同步對卡達發出「斷交公告」,並指控卡達政府藉由《半島電視台》等跨國媒體「煽動恐怖主義」、介入他國內政。斷交公佈後,各國除了驅逐卡達大使,與卡達同為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GCC)成員的沙烏地、阿聯與巴林,更宣布將封鎖對卡達的陸海空交通,通令境內卡達公民14天內「限期離境」。
與卡達斷交的四國表示,由於卡達政府長期勾結伊朗、金援恐怖組織「穆斯林兄弟會」,並透過國家持有的《半島電視台》等跨國媒體,介入並煽動鄰國內政,其行為不僅違背外交倫理,更違反卡達在2014年與GCC各國所簽下的「不介入內政承諾」——《利雅德二號協議》,因此即刻起,沙烏地、阿聯、巴林、葉門與埃及,才將同步切斷與卡達的外交關係。
五國政府表示,他們已即刻撤回派駐卡達的一切官方代表,並下令本國境內的卡達大使「48小時內離境」。此外,同為GCC成員國的沙烏地、阿聯和巴林,也宣布將與卡達全面「斷商」,境內所有卡達公民也將於14天內限期離境。未來除了朝覲麥加者可透過第三國入境沙烏地外,所有持卡達護照者皆不得進入沙阿巴三國。
此外,沙阿巴三國也將關閉對卡達的陸、海、空交通,這也代表卡達目前已陷入鄰國的層層封鎖。由於領空封鎖,目前阿布達比的阿提哈德航空(Ethihad Airways)與杜拜的阿聯酋航空(Emirates)都已宣布自周二開始,停飛飛往卡達首都多哈的航班,而卡達航空(Qatar Airways)通往非洲的所有航班也將從北繞道土耳其後才得往南。然而其他從多哈起降的他國籍航空公司,會否受到領空封鎖的影響,目前還未有切確消息。
斷交消息傳出後,卡達股市也重跌9%。封鎖之後,卡達仰賴的金融服務、貿易與跨國航空過境,甚至是一般民生物資、糧食運輸也恐將受到波及,後續的損失規模當下也難以估計。
此外,封鎖風暴或也將讓美軍駐中東的部隊,意外陷入外交尷尬。在中東,美軍海軍的第五艦隊司令部雖然設在巴林的麥納麥;但負責伊拉克、阿富汗甚至是敘利亞戰場的中央司令部(USCENTCOM),卻將前線指揮設在卡達,其境內的烏代德空軍基地更是美國空軍在中東戰場的最大本營。因此,相關的任務與軍事進度,會否受封鎖卡達影響,也成為美軍棘手的在地議題。
|
《半島電視台》表示,這場卡達與鄰國的外交風波,始於一起「網路入侵事件」。5月24日,《卡達國家通訊社》(QNA)網站報導了卡達埃米爾——塔米姆.阿勒薩尼(Sheikh Tamim bin Hamad Al Thani)——23日在卡達軍官學校畢業典禮上的致詞。報導中,卡達埃米爾除了 表示「川普任期再作也不長久」之外,亦表達對哈瑪斯、穆斯林兄弟會、伊朗與以色列的外交支持。消息一出,海灣阿拉伯國家一片譁然,並譴責卡達政府「公開支持恐怖主義、伊朗與以色列」;但卡達官方卻表示埃米爾本人並沒有在典禮上致詞,QNA的報導「是通訊網站遭到駭客入侵」。
卡達政府的澄清,並未獲得鄰國的諒解,事發一周後,甫透過大選連任成功的伊朗總統魯哈尼(Hassan Rouhani)更罕見地致電卡達埃米爾,承諾「將加深兩國的合作關係」。至此,以沙烏地為首的海灣國家,更加碼指控卡達勾結伊朗、意圖干涉阿拉伯國家內政,並還譴責卡達政府透過《半島電視台》的跨國傳媒,於阿拉伯世界散播穆斯林兄弟會的「恐怖主義」,雙方的衝突也因此不斷加劇。
隨著衛星電視與網路傳播的發展,過去20年來,卡達政府也大力透過《半島電視台》的報導,在國際社會深植「觀點軟實力」;然而與英語版、親西方自由派的《半島電視台英語頻道》相比,《半島電視台阿拉伯語頻道》的觀點卻更為保守,甚至曾為埃及穆斯林兄弟會的流亡高層開設政論節目,相關立場時常涉及鄰國境內的反政府意見,包括沙烏地、阿聯與埃及等國,過去也時常為此大表抗議。
對卡達政府而言,《半島電視台》與穆斯林兄弟會的合作,即是卡達這樣的小國之所以能在阿拉伯世界維持影響力的重要戰略;但在阿拉伯之春之後,卡達這套軟實力套路,卻讓保守的海灣各國備感威脅。因此,在沙烏地政府的主持之下,包括卡達在內的GCC成員國,才於2013年11月簽署了《利雅德協議》,要求彼此「不得干涉對方內政」,作為對卡達的箝制包圍。
然而簽署《利雅德協議》後的卡達,並未收攏對外的媒體音量,倍感威脅與憤怒的沙烏地王室於是在2014年3月,聯手巴林、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宣布無限期「撤回駐卡達大使」,雙方的關係因此降到冰點。
2014年的「大使抵制」一連維持了8個月,直到最後才由「海灣智者」——科威特埃米爾薩巴赫四世(Sabah Al-Ahmad Al-Jaber Al-Sabah)——出面斡旋,卡達才在同年11月重新簽訂了《利雅德二號協議》與鄰國修好,並派出1,000名士兵,參加沙烏地聯軍對葉門內戰的介入(目前這些部隊已即刻停止任務、等待撤離)。
不過卡達與鄰國的二次修好並沒有維持太久,卡達官方對於穆斯林兄弟會、伊朗的看法,仍讓沙烏地等國繃緊神經,而卡達埃米爾在QNA上的「駭客入侵事件」,至此才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儘管科威特政府月初曾力求調停,但最終沙烏地等國仍祭出史無前例的「斷交」大絕招。
|
5日的連鎖斷交宣告,也被認為是GCC自1981年成立以來,海灣地區所遭遇的最嚴重外交風暴。6個成員國中,沙烏地、巴林與阿聯已公開和卡達翻臉;但與伊朗關係密切的阿曼,以及力求中立斡旋的科威特,至今卻都不表意見。
另一方面,儘管不是海灣國家,但在沙烏地「帶頭」斷交卡達後,受沙烏地重金資助、且極為仇視本國穆斯林兄弟會的埃及政府,以及受沙烏地軍事力挺、正與胡西反抗軍交戰的葉門政府,也紛紛響應沙烏地的外交封鎖,跟進對卡達的抵制。
在海灣地區,卡達與鄰國的互動,一向因內政與邊境問題而有所爭議。像是在1986年12月,卡達與巴林就因波斯灣侯瓦爾群島的主權爭議,而爆發軍事衝突;而在第一次波斯灣戰爭結束後,沙烏地也曾於1992年12月突襲卡達所據爭議邊境關口,並造成3名卡達軍人死亡。
之後,當卡達王室於1995年爆發政變後,原任埃米爾哈里發(Sheikh Khalifa bin Hamad al-Thani)因繼承問題,在出訪瑞士的途中遭親生兒子、王儲哈邁德(Sheikh Hamad bin Khalifa al-Thani)推翻。放逐父親而掌權的哈邁德也指控沙烏地為首的鄰國政府「介入卡達內政」,意圖為父親哈里發策劃反政變,雙邊關係也因此陷入長期低迷。
哈邁德隨後在1996年下令創立了《半島電視台》,但之後已於2013年宣布退位,並把埃米爾之位傳給塔米姆歸隱政壇。
|
收看更多文章,請訂閱轉角國際facebook專頁: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