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過去120小時,世界的大小角落【2015.11.30-12.04】

2015/12/04 轉角24小時

過去一週(11月30日-12月4日)世界各地發生了些什麼事,不管是大是小,都讓《轉角》來碾平我們與他們之間的距離。


【‪2015.11.30. 中非共和國】

教宗非洲「巡牧之旅」,呼籲宗教和平

(圖/歐新社)
(圖/歐新社)

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昨天結束在烏干達跟肯亞的訪問行程後抵達中非共和國。中非共和國是教宗此次非洲「巡牧之旅」的最後一站,亦被外界認為是三個國家中最危險 的一趟旅程。主要原因是中非共和國這幾十年來的政治動亂,在2012年擴散至當地少數的穆斯林族群,首次將內戰「升級」到基督教與伊斯蘭教的衝突。這些年 來,穆斯林與基督徒彼此間的血腥暴力不斷,教宗此次的訪問,雖然受到當地基督徒的熱烈歡迎,但維安也特別加強,就怕出事。

週日教宗在首都班基的大教堂裡舉行彌撒 ; 這個大教堂在去年曾是基督徒逃離穆斯林民兵迫害的庇護所。教宗昨日在一場對外的演講上敦促中非共和國的人民應該團結,不要屈服於各宗教間相互傷害的恐懼 ; 他呼籲人民因避免「受誘惑而畏懼別人、不熟悉的事物,或畏懼不屬於我們族群、我們政治觀點或我們宗教信念的事。」

除了在大教堂主持彌撒,教宗也會拜訪當地一個基督徒的難民營。此外,他還會參訪位於班基「PK5穆斯林飛地」的清真寺。

背景介紹

過去曾是法國殖民地的中非共和國絕大部分人口為基督教徒,只有約15%為穆斯林。三十多年前自封為皇帝的獨裁者博卡薩一世(Bokassa I)被推翻後各地軍閥四起,這個非洲國家陷入幾十幾年的內戰,直到2013,一個由若干武裝組織組成但以穆斯林為主的反抗軍塞雷卡聯盟(Séléka), 推翻了總統博齊澤(François Bozizé)的政權。然而推翻一個政權不過就是內戰的延續、一場混合種族跟宗教勢力相互對抗與屠殺的開始。

這幾年塞雷卡聯盟特別針對教堂與基督徒社區進行攻擊。由於波及平民百姓且濫殺無辜,引起當地基督徒的反抗,也組織了反擊穆斯林民兵的基督徒民兵——反巴拉 卡民兵部隊(anti-Balaka,意即「反暴力」)。但顯然「反暴力」並未終結暴力 ; 反巴拉卡以控制威脅跟殺害穆斯林作為報復,與塞雷卡持續發生武裝衝突,光是2013年12月在首都班基就造成1000人死亡。情勢愈演愈烈,國際最終介入 干預,法國於2013年派出1400名紅蝴蝶行動軍隊到中非共和國維持秩序。聯合國也於2014年起派出一萬多名維和部隊人員駐守當地。

根據無國界醫生組織的調查統計,至今至少有九十萬人民因戰亂而流離失所。然而宗教衝突僅只是中非共和國內戰的一個環節。據悉,塞雷卡聯盟長期受到鄰國查德 (Chad)跟蘇丹共和國(Sudan)金援跟武器供應的支助,而反巴拉卡殘害居住在西中非共和國的穆斯林族群屬非洲的遊牧民族富拉尼人。由此可見,中非 共和國所面臨的乃是結合國內外權利鬥爭、種族屠殺、宗教殺戮等前所未有的混亂。

小提醒:今年12底則又是中非共和國國會跟總統大選的第一輪選舉。


【2015.11.30 巴黎】

‪‬ 巴黎氣候會議開幕,中美政策動態牽一髮動全球

兩人到底在打什麼如意算盤?圖/美聯社
兩人到底在打什麼如意算盤?圖/美聯社

巴黎氣候會議(COP21)週一(11月30日)正式展開,全球147國元首共聚一堂,未來12天,也將針對氣候政策、減碳目標、發展基金等共同目標提出新一套《巴黎議定書》。

而本次會期中,被認為是斡旋關鍵的兩大要角——美國、中國——兩大國元首的政策動態,也被外界密切關注:

對於中國來說,作為目前世界總碳排放量的「榜首國」,其國內超過2/3的能源來自高碳排比的「煤炭」,要如何回應環保、能源、經濟發展、國際壓力四方的角力,也成為習近平與中國的頭號難題。

對於美國而言,在任期最後階段,「跛鴨」總統歐巴馬正全力尋求8年任期在國際社會上的「歷史定位」,而《巴黎議定書》也成為自己最好、也最後的政策機會;然而歐巴馬會端回怎樣的協約內容,此刻也在國內受到極大考驗。

目前主掌國會多數的共和黨人,已揚言將嚴格檢視協約的內容,甚至不惜杯葛歐巴馬端回家的「黑箱協議」,而在任期的尾聲,歐巴馬能說服國會配合《巴黎議定書》,抑或是不惜掀起憲政訴訟大戰、以總統職權頒布行政命令來通過?

各方的目光都在關注著美中兩國的動態。而兩國領袖也特別在開幕會前,另外舉行雙邊會談。只不過能談些什麼?在照本宣科的客套發言外,真正的舞台角力,我們還得等到12月12日會議結束後才能知曉了...。


【2015.12.01 巴黎】

巴黎氣候會議?巴黎和平會議?我說那個氣候政策合作呢...

上週土耳其擊在據說是敘利亞邊境的地方擊落俄羅斯的戰機,土俄兩國關係陷入前所未有的...
上週土耳其擊在據說是敘利亞邊境的地方擊落俄羅斯的戰機,土俄兩國關係陷入前所未有的僵局。圖/美聯社

氣候變遷會議昨天上午在巴黎正式展開,但除了各國元首在開幕會議上宣言性的發言(每人只講3分鐘...)之外,場外的宏觀鏡頭仍都將焦點鎖定在國際政治——特別是近日的戰機擊落風波中的幾個事主,俄羅斯、土耳其、以及一幫緊張無比的歐美國家。

即便到了巴黎,仍表現得怒氣沖天的俄羅斯總統普丁,28日才簽署了針對土耳其的旅遊與投資制裁令,周一會後,他也再度抨擊土耳其軍方之所以在土-敘邊界擊落俄國戰機,是「為了保護土耳其與伊斯蘭國之間的石油黑市」。

為了安撫俄羅斯以及平息國際的緊張情緒,美國總統歐巴馬周一也特別與普丁一對一會談,除了表達對「飛官罹難的哀悼」之外,也再度呼籲並希望土俄能盡快正常化,「避免進一步摩擦的發生」。

另一方面,代表土耳其出席巴黎會議的艾爾多安總統,會前也對外放話,暗示不排除透過巴黎會議與「普丁碰面」,以化解土俄雙邊的「誤解」;但可能的會面消息,卻被莫斯科立馬打了回票,以「沒有安排、沒有討論、不會舉行」作為回應。

碰了釘子的艾爾多安,於是選擇與另一個「別富意涵」的政治舉動——在周一晚間,土耳其總統選擇了與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一對一見面,會後普羅申科也表示:「我和土耳其總統的談話,非常『有趣』且極富意義。」

根據《路透社》報導,歐巴馬在會晤普丁之後,也計畫在周二上午與艾爾多安碰面,討論的內容也是土俄緊張的降溫。

先前媒體傳出,艾爾多安曾兩度致電克林姆林宮,希望與普丁電話溝通,但都遭俄羅斯政府所拒絕。


【2015.12.01 全球】

全球點燈祈福共度「世界愛滋日」

印度一所醫校學生為世界愛滋病日點亮蠟燭。(圖/美聯社)
印度一所醫校學生為世界愛滋病日點亮蠟燭。(圖/美聯社)

今天是「世界愛滋日」,世界各地的人們點起蠟燭、掛上紅絲帶,提醒大家這場對抗病毒的戰役,還沒結束。

儘管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當年被稱之為是21世紀黑死病的愛滋病,已慢慢地不再被視為絕症,但迄今仍沒有可完全治癒的藥物。如今愛滋病所帶來的挑戰,已不再只是根除疾病而已,還包括因人們對愛滋病的不了解,導致預防措施意識不足,也間接造成社會上對患者歧視性的對待與貼標籤。此外在全球貧富差距下,窮困地區缺乏妥善醫療跟教育資源,亦是對抗愛滋病的一大挑戰。

根據統計,截至去年(2014)全球有近3690萬HIV感染者,而大多集中在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區,總人數中有260萬為15歲以下的兒童。在非洲HIV病毒感染大多發生在15歲至24歲的年輕女性身上,導致傳染的途徑多為不當的性行為。這個看似直接的原因,事實上反映了許多當地社會面臨的問題:性別不平等、性暴力、未成年性工作者、不完善的醫療衛生體系,以及教育資源匱乏。透過母體垂直感染(如生產、哺乳),非洲許多嬰孩在出生那一刻,便註定一生成為愛滋病毒帶原者。

在其他國家如中國大陸,直至2009年,愛滋病主要的傳播途徑都是輸血、母體垂直感染,以及毒品注射。早期感染集中於建設較緩慢的偏鄉地區,近幾年卻有往大城市擴散的跡象,且多是預防措施不足的性行為所引發。而性教育的缺乏,直接影響了愛滋病毒的擴散。

在其他已開發國家裡,愛滋病毒的感染亦與預防措施不足的性行為及毒品注射有較高的關聯性。然不論是何種途徑導致感染的,真正造成愛滋病毒不斷擴散的主因,還是源自於我們對此疾病淺薄的認識。

對愛滋病的不了解,加深了人們對此疾病的恐懼,也降低了我們的危機意識。根據調查,儘管各地有許多衛生單位提供檢測,人們卻沒有培養出自我了解身體狀況的習慣,也因此只有51%HIV的感染者清楚自身的病況。

化解恐懼、撕下標籤也許才是控制病毒擴散的最佳方法;就如同「世界愛滋日」官方網站所呼籲的:「親吻跟擁抱不會傳播愛滋病毒,無知才會。」(Kissing and Hugging does not spread HIV. Ignorance does)


【2015.12.02 古巴】

阻止醫生「難亡潮」,古巴重啟旅遊管制

2014年底抵達賴比瑞亞的古巴援外醫師團(資料圖片/路透社)
2014年底抵達賴比瑞亞的古巴援外醫師團(資料圖片/路透社)

近年來逐漸走向開放的加勒比海島國古巴,2013年時曾劃時代地宣布解禁一般民眾出國的旅遊管制;但2年過後的今天,為了解決透過大量透過「旅遊名義」跳機海外的古巴醫師,古巴政府也於周二正式宣佈,將針對國內合格醫師重啟「出境管制」——如果你是來自古巴的醫事人員,未來要出國旅行,還得特別申請出境許可。

古巴政府表示,自2013年開放旅遊出境後,太多醫師選擇「跳機」美國,而大規模的醫事人力流失,也「嚴重衝擊了古巴國內的衛生與醫療系統」。

根據美國在冷戰時期,為了鼓勵「古巴義士投奔自由」所制定的《古巴調整法案》(CAA),只要古巴公民能踏上美國領地,美國政府依法都將予以庇護、並在期 居留滿一年後賦予其「永久居留權」。也因此,在旅遊管制開放之後,不少古巴民眾轉介第三地,不惜代價只為「踏上美國土地」,成為昔日敵人的公民。

長久以來,古巴高品質的醫護人力,一直是哈瓦那當局「外交援助」的重要資本,而古巴的「醫療援助團」至今仍遍及全球,超過5萬名古巴醫事人員更是散播在66個國家,一方面援助當地醫療系統、一方面為古巴政府賺取外匯援助。

以先前西非爆發的伊波拉病毒危機為例,2014年古巴就應WHO的號召派出了165名醫護先鋒團,並在打擊伊波拉疫情的戰役中勞苦功高地扛起前線主力。

不過縱然古巴的醫療資源以「物美價廉」聞名,但國家掌控的醫護體系對醫事人員的待遇卻並不特別理想:根據報導,即便是主任名醫,在古巴所能得到的最高等級月薪僅約67塊美金。也因此,再生活與物質誘因的狀況,大量的古巴醫護也才會選擇用「跳機」的手段,遠離家園。


【‪2015.12.02 委內瑞拉】

國會選舉逼近,政局不穩軍警戒備

反對派靈魂人物羅培茲於今年九月被判 14年刑期,一名支持者手舉一幅被銬鍊環繞羅培...
反對派靈魂人物羅培茲於今年九月被判 14年刑期,一名支持者手舉一幅被銬鍊環繞羅培茲照片以示抗議。圖/歐新社

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Nicolas Maduro)與其執政黨社會主義統一黨昨日明確地拒絕歐洲政權對委國12月6日國會選舉的干預。 

一封刊標題為「Venezuela Screams Freedom」、由西班牙總統拉霍伊、英國首相卡麥隆以及歐盟高峰會秘書長聯合撰寫並刊載於西班牙《國家報》的信,公開對馬杜羅喊話,希望政府重視司 法、人權、民主等普世價值,尊重選舉結果,並呼籲釋放因參與去年號稱「委內瑞拉之春」反政府示威活動而被逮捕的人,其中包括反對派領導人物羅培茲 (Leopoldo Lopez)。馬杜羅則以歐盟是「雙重標準」表達拒絕臣服於外部勢力的施壓。

委內瑞拉國會選舉將於12月6日(本周日)展開。受去年大規模反政府抗議影響,這一年來委內瑞拉政局不穩定。11月25日甚至發生反對黨民主行動黨的一位領導人在造勢場合遭槍手射殺身亡。由於馬杜羅政府被指控掌握多數選舉資源,可能間接造成選舉不公,這些日子反對派的勢蠢蠢欲動,委國當局已動員軍警戒備。

背景介紹

「委內瑞拉之春」始於去年二月,在一位女星被謀殺、一位女學生被強暴後,引發大批學生抗議社壞治安敗壞,加上國際石油大跌導致委內瑞拉經濟景氣嚴重衰退, 通貨膨脹,一連串政府政策的失效造成不可逆的抗議聲浪。示威期間民眾與警方暴力衝突不斷,最終導致至少40人死亡。

委內瑞拉作為世界第五大和以及拉美地區最大的產油國,經濟跟財政收入長期倚賴石油出口;去年國際油價大跌 導致委國收入銳減,政府難以平衡社會福利補貼跟國內建設的資金缺口,儘管政府多次採取措補救措施,卻仍無法抵擋持續飆漲的物價以及黑市匯率的氾濫。據悉委 國貨幣玻利瓦爾貶值到甚至搶銀行的小偷都只想搶美金。

通貨膨脹日趨嚴重,在生活品質惡化下,馬杜羅政權的支持率曾一路下跌至24%,雖然在11月末有微幅升溫,但外界依然預測此次大選將由受國際(歐美)支持 的反對派勝出。儘管如此,在拉美地區仍有些對「美國制裁」或「美國干預」相當感冒的拉美團體,如加勒比共同體組織和南美國家聯盟等,皆表態支持被視為「反 美先鋒」的馬杜羅與委國前任總統查維茲(Hugo Chavez)。然隨著古巴與美國恢復建交,拉美地區的政治角力情勢是否會有微妙的變化,值得繼續追蹤觀察。


【‪2015.12.03 美國聖博納迪諾】

美國再傳大規模槍擊案,造成14死

圖/美聯社
圖/美聯社

美國加州傳出重大槍擊案,已知至少14死,3名兇嫌1人被擊斃、1人落網、1人在逃;目前搜捕仍在進行中。

根據《洛杉磯時報》引述檢方消息,這起槍擊事件發生在聖伯納地諾市,服務發展障礙人士的「內地地區中心」(Inland Regional Center),當時中心的員工正在舉行感恩節假期聚餐,而其中一名兇嫌疑似在聚會中與其他員工發生口角,隨後並糾眾重返現場,開槍掃射。

這也繼科羅拉多婦產科診所掃事件之後,美國近一星期來,第二期重大的大規模槍擊案。


【2015.12.03 英國】

英國國會同意空襲敘利亞,反戰人士場外抗議

議會外,倫敦街頭的反戰民眾。(圖/美聯社)
議會外,倫敦街頭的反戰民眾。(圖/美聯社)

英國下議院昨日以397票對223票同意派遣戰機空襲敘利亞境內的伊斯蘭國。

星期三英國下議院議員激烈辯論長達10小時,工黨內部嚴重分歧,最終有66名工黨議員不顧黨魁柯賓(Jeremy Corbyn)的反對,跑票支持執政黨保守黨主張的空襲行動,其中有11人還來自影子內閣。當天議會場外有大批反戰的抗議民眾反對英國的干預軍。 

投票結果出爐後,四架RAF龍捲風戰機迅速從賽普勒斯(Cyprus)的空軍基地升空飛往敘利亞;鎖定目標敘利亞東部一處被伊斯蘭國佔領的歐瑪爾油田(Omar oil fields)。

英國國防部長法倫(Michael Fallon)宣稱空襲行動相當成功,同時聲明因為伊拉克總理明確地表示不願見到西方聯軍派遣地面部隊對抗ISIS,所以除了空襲,英國也不會有其他的軍事計劃。

俄羅斯對於英國的空襲表示歡迎,但也強調俄羅斯是此次聯軍行動中唯一合法的國家,敘利亞總統阿薩德則不滿英國應該要得到敘國的「授權」才能進入敘利亞空域。


【‪‬2015.12.04 首爾】

韓國升學壓力大,家長考生擠爆體育館

萬餘名家長考生冒著風雪擠爆體育館,參與志願說明會。(圖/美聯社)
萬餘名家長考生冒著風雪擠爆體育館,參與志願說明會。(圖/美聯社)

「如何選填你的人生?」為了參加補教機構舉辦的大學放榜指院選填指南,韓國考生、家長4日擠爆首爾蠶室室內體育館。

以升學壓力聞名的韓國,2日公布了本年度大學聯考的分數結果。在韓國,大學入學的錄取比例大約在75%上下,但能進入傳統名校「SKY」校系——首爾大學、高麗大學、延世大學——的頂尖考生卻只有2%左右。

也因此,考試成績一公布,韓國蓬勃的補教產業也積極地舉辦大型「志願選填說明會」吸引大批考生與家長參與,以求韓窗多年後能順利進入理想校系。

韓國家庭投入教育的資源總額,每年約達180億美金以上,是東亞升學期待與壓力最沉重也最競爭的國家之一。

  


【 2015.12.04 印度清奈】

清奈百年大水災,人為?天災?

隨著氣球漂在水上的民眾。(圖/美聯社)
隨著氣球漂在水上的民眾。(圖/美聯社)

印度清奈自上週(11月30日)連續降下一整個禮拜的豪雨,光是在過去48小時就已造成40餘人死亡,兩百多人受傷;截至目前估計總死亡人數已累積到270餘人。

清奈為印度第四大城市,是IT跟汽車工業重鎮,這次遭逢百年大雨,工廠被迫關閉,而清奈國際機場也因跑道泡水昨天停止營運。

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稍早開始巡視災區並派遣海、陸軍及國家救災部隊前往救災。莫迪上週在豪雨襲擊清奈時將大水災歸咎於氣候變遷,直接呼應了日前於巴黎舉行的氣候會議(COP21)。然而有不少專家指出,儘管氣候劇烈變化確實是造成水災的因素之一,但印度政府在於2008年提出一項大規模的城市建設時,並未考量清奈本身低窪地勢的本質,也未設想過自然災害的可能性。目前的清奈內的排水系統甚至無法負荷正常降雨量,城市內還有多達15萬件違規建設案。

豪雨已停了,全球氣候持續變化,但人類什麼時候才能擺脫亡羊補牢、事後補救的習慣?


收看更多文章,請訂閱轉角國際facebook專頁:

最新文章

俄羅斯總統普丁在今天5月16日訪問中國,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雙方共同簽署發...

【Daily Podcast】普丁出訪中國與習近平會面/魔術之王「大衛考柏菲」遭指控下藥性侵

2024/05/16
斯洛伐克總理費柯(Robert Fico)5月15日遭遇槍擊,身中5槍,送醫急救...

斯洛伐克總理槍擊案:71歲作家行刺,政治動機的仇恨謀殺?

2024/05/16
5月14日,喬治亞國會以84票對30票三讀通過備受爭議的《境外影響力》法案,引發...

【Daily Podcast】香港YouTube禁止播放〈願榮光歸香港〉/喬治亞通過箝制異議的〈境外影響力法〉將危及加入歐盟

2024/05/15
2019年9月的反送中集會。 圖/美聯社

中國害怕的音樂造反之歌?香港 YouTube 禁止播放〈願榮光歸香港〉

2024/05/15
阿富汗10日遭遇豪雨導致的水災,圖為一名幼童在泥濘上艱難爬行。 圖/法新社

泥漿滿身的娃娃:阿富汗水災逾342死,極端氣候的脆弱犧牲者

2024/05/14
在獄中曾因絕食抗議而健康惡化的張展,目前出獄後的身心狀況、以及落腳安身的去處,不...

揭露武漢疫情真相遭判罪4年:公民記者張展刑滿出獄,但目前仍「消失」中

2024/05/14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