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事就找自衛隊?日本熊害當前,自衛隊進駐「驅熊」真的有用嗎

轉角說
日本熊害來襲,在「有事就找自衛隊」的概念下,秋田縣成了第一個委託自衛隊協助驅熊的地方政府。但找來了自衛隊短暫進駐幫忙,真的有用嗎?圖為2025年11月5日,首批...

日本「熊出沒事件」已經嚴重到,必須出動自衛隊除熊嗎?

日本秋田縣2025年度的「熊目擊事件」已經超過8000件,包含3名死者在內,已有超過50人因為有熊出沒而受傷,迫使秋田縣知事鈴木健太必須盡速處理熊害問題。鈴木健太想到的辦法,就是在上個月(10/28)請求自衛隊協助驅逐野熊。

日本陸上自衛隊也因為接獲秋田縣政府的委託,雙邊在11月5日上午正式簽署協定,即日起直到11月底,日本自衛隊正式協助秋田縣應對野熊威脅。自衛隊也在5日下午,迅速派遣15名身穿迷彩裝的自衛隊隊員進駐秋田縣鹿角市。接下來不排除再派人力進駐大館市、北秋田市、八峰町等地。

然而,受限於相關法規,這次前往秋田縣支援的自衛隊並不能配槍,整場行動也定調為「民生支援」。自衛隊的出現,恐怕是安定民心大於實際協助。

在鹿角市負責應對熊害問題人員告訴《路透社》:「即便只是暫時性的,有了自衛隊的幫忙已經讓我們鬆了一口氣。」或許這段話就已經道盡,這次自衛隊的支援,更像是一顆送給當地民眾的定心丸。

日本自衛隊從5號起正式派人進駐秋田縣,協助當地政府及獵友會設置捕熊柵欄,或是搬運獵捕到的熊。 圖/路透社

名為「土木工事」的限制

根據日本《自衛隊法》第100條及《防衛省設置法》,防衛大臣如果接受國家或地方政府的政令委託,並認為相關事業內容符合自衛隊訓練目的,就可以受理實施。這次日本大動作派遣自衛隊,就是在這個前提下,先由秋田縣知事委託防衛省,經防衛大臣認定之後,才正式派遣自衛隊。

但也因為這次是採用《自衛隊法》第100條,防衛省是接獲地方政府「土木工事」輸送事業的委託,所以也大幅限縮自衛隊可以辦到的事情。就連現任的防衛大臣小泉進次郎都坦言,雖然法律上並沒有排除自衛隊員可以攜帶武器的可能性,但基於「土木工事」這理由,讓自衛隊員配戴武器似乎也有些說不過去。

不僅如此,陸上自衛隊的槍管口徑比獵槍小,就算開槍也未必能應對熊。撇除槍的問題,現在的自衛隊員根本沒有獵熊相關經驗,自衛隊內部也沒有使用獵槍驅逐有害動物的訓練課程,突然要自衛隊員獵熊,也有些強人所難。

日本自衛隊的隊員抵達秋田縣後,和當地成員共同架設獵熊用的陷阱。 圖/美聯社

所以這次自衛隊和秋田縣的合作項目僅有:(1)協助搬運籠子陷阱、(2)協助設置籠子陷阱與運送獵友會成員、(3)搬運遭驅除的熊及挖掘埋葬熊的坑洞、(4)蒐集情報。萬一自衛隊一行人遇到熊,還是需要獵友會成員開槍。

這次首批自衛隊隊員抵達秋田縣後,就是先由當地獵友會成員指導自衛隊隊員,該如何架設陷阱。自衛隊也立刻協助鹿角市搬運、架設了一組柵欄。架設箱型柵欄看似簡單,獵熊用的金屬製柵欄重達100公斤,光是空的柵欄就需要出動6名男性一起搬運。獵友會有了15名自衛隊員的生力軍,或許真有助於加速設置捕熊柵欄,降低熊害。

而自衛隊為了防止隊員受傷,還讓隊員配戴眼罩、防彈背心、高密度聚乙烯製的捕獲網、防熊噴霧和166公分的木槍,並加派無人機從空中守護隊員,就怕有個萬一。

這次日本自衛隊和秋田縣簽署的合作項目當中,僅包括協助架設捕熊用的陷阱、搬運熊及蒐集情報。自衛隊員並不能開槍獵熊。 圖/美聯社

從保衛國土到協助地方的自衛隊

事實上,日本自衛隊過去就曾協助地方政府處理鳥獸災情。例如:2010-2014年度曾派遣雪地車,協助北海道載運捕獲到的蝦夷鹿;2014-2016年度也曾自衛隊直升機,協助高知縣調查梅花鹿的生態。當時還將調查梅花鹿定調為「偵查訓練」的一種。

在更早之前,大概距今6、70年前的昭和30年代(1955-1964),日本自衛隊也曾多次協助北海道驅逐棕熊,甚至出動過陸上自衛隊的戰車,海上自衛隊也曾讓隊員攜帶武器,必要時刻可以開槍射擊棕熊。找自衛隊驅熊並非毫無前例。

日本自衛隊不同於多數國家的軍隊,日本受限於《憲法》第9條,不能發動戰爭也不能交戰,主打「專守防衛」,也就是只能保有最小限度的防衛能力行駛自衛權。即便日本近年解禁集體自衛權,或是保有「反擊能力/敵基地攻擊能力」(具備能攻擊敵軍基地的武力),日本自衛隊在國際合作上,依舊強調最低限度的協助,而非積極參與或介入戰爭。

舉例而言,1991年波斯灣戰爭,日本自衛隊首次派遣海外執行任務也只能排除水雷。1992年日本通過《國際和平協力法》,依舊主打國際協力的人道救援行動。如2003年伊拉克的海珊政權垮台之後,日本自衛隊派去伊拉克,也是以當地災後復興和醫療救援為主。

3.11東日本大地震期間,自衛隊在第一時間前往災區救援,也讓「自衛隊=救災」、「有事就找自衛隊」的印象深植民心。或許也是基於這個印象,現在不只是天災,「有熊出沒」這種和自然生態有關的災害,也會讓地方政府想到「有事就找自衛隊」,而沒有進一步思考找自衛隊是否真的有用。

圖為2022年9月,颱風南瑪都在宮崎縣三股町造成山崩時,日本自衛隊前往現場救援。 圖/路透社

在「有事就找自衛隊」的概念下,秋田縣遇到暴風雪也會找自衛隊幫忙。圖為2021年1月,日本陸上自衛隊協助清理秋田縣橫手市一所遭到積雪淹沒的小學。 圖/路透社

日本8省廳的總力戰

話說回來,如果自衛隊員開不了槍,那找警察總該可以?

日本政府10月30日召開的第一次熊被害對策閣僚會議,就找來了環境省、農林水產省、林業廳、警察廳、國土交通省、文部科學省、防衛省、總務省共8個省廳,共同商討熊害對策。警察廳確實在思考讓警察開槍獵熊,至於環境省則考慮鼓勵退役的自衛隊員或是退役員警考取狩獵執照,成為獵友會成員,或許有助於緩解獵友會人力短缺的問題。

警察廳考慮讓機動隊員使用步槍獵熊,確實是相對務實的考量。畢竟和自衛隊相比,機動隊的成員有經過步槍訓練,槍法上沒有問題,只需要學習獵熊相關知識(例如:射擊哪些部位才能有效應對熊)就能快速上手。而且依據《警察官職務執行法》,警官可以使用武器。雖然一般地方員警配戴的手槍,恐怕難以用來獵熊,但機動隊的步槍應該足以應付。

然而,這對於警察來說不僅是「史無前例」的任務,也有法律上阻礙。如果要讓警察開槍獵熊,就需要修改《國家公安委員會規則》,才能讓警察除了在面臨人質遭挾持的事件之外,面對「有熊出沒」也能夠開槍。

現在警察廳為了評估讓員警獵熊的可行性,已經派遣警察廳課長前往秋田縣和岩手縣,了解獵熊現場的實務狀況,一有狀況也能加速派遣人力,前往支援。最新消息是,日本已經在6號修改《國家公安委員會規則》,13號新法上路之後,警察廳就會正式在秋田縣和岩手縣讓機動隊開步槍獵熊。

不過協助各地方政府獵捕有害動物的大日本獵友會對於找自衛隊或是警察獵熊的想法並不買單,他們反對派遣自衛隊協助驅熊,也質疑員警是否有能力開槍獵熊。

但也有一派聲浪質疑,大日本獵友會此刻不該扯後腿。日本熊害當前,現在獵友會面臨人口老化、人手應付不來的現況下,有自衛隊或是警方的人力協助,再加上獵友會的經驗與知識,應該能共創雙贏才是。

日本各地遇到熊災,需要找獵友會成員協助獵殺。看到日本政府開始找自衛隊或是警察協助獵熊的消息,獵友會公開表示不認同這個作法。圖為2021年6月,日本北海道警方和當...

文/張郁婕

轉角說

轉角國際編輯台:「在國際新聞之後,讀懂新聞;世界趨勢之前,掌握趨勢。」

深度專欄 日本

推薦文章

留言